格与菲是两个十分优秀的小女孩,她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我总觉得他俩不是同一路人,说白了,菲就好像是寄生在格的身上的一样,菲对格的依赖不亚于对她妈妈的依赖。还是让我们用几个生活的真实场景来了解了解这两个孩子吧!
场景一:暑假结束后,学生上学,格和菲同时来报名。格的妈妈对她说:“杨老师蛮严格的,你不听话老师要凶的!”格忙说:“只要我听话,老师就不会说我!”菲默不作声,只是怯怯地看着我。后来,格总是落落大方,而菲却总是躲着我。菲的妈妈问格:“菲怕杨老师怕得要命,你不怕吗?”格说:“有什么好怕的,我听话,还积极为班上办这忙那的,杨老师喜欢我还来不及哩!”
场景二:在一次公开课上,由于我的粗心、紧张,把望庐山瀑布的“瀑”的读音写成了“bù”,孩子们一如既往的上课,下课了听课的老师一走,格马上走到讲台前说:“杨老师,您的‘瀑’的读音搞错了。”我看了看,没错呀!这是孩子们在她的带动下就都说起来了,不是“bù”布而是“pù”布。我仔细一看,确实“b”“p”没分,我马上说:“你们发现了错误,上课的时候怎么不提出来呀?”格认真地说:“这么多人听课,我们要跟你留面子撒。”菲紧跟在格的后面,什么也没有说,一点也没有想和我说话的意思。
场景三:例假提前了,周三举行班团活动,刚好该菲值日,以往都是格一手操办的,突然轮到菲,菲一时慌了手脚。教室里乱哄哄的,我只是在教室门口看着大家,看菲到底怎么办。菲的脸涨得通红,愣愣地看着大家,眼泪就要出来了。这时,格走到了讲台上,和菲耳语了几句,叫大家安静下来,还说:“谁都会有尴尬的时候,谁都有第一次,请大家支持支持菲……”在格的鼓励下,菲总算把班会主持下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场景四:去年科技节文艺演出时,她跳得那么卖力,那么自信,得到很多人的赞赏。事后我问她:“格,你的舞怎么跳得那么好。”格仰头一笑说:“我一想到跳舞就应该跳好,所以我就跳得认真。”为了培养菲,我让菲也参加了,她总是默默紧跟着格,格怎样,她就怎样。舞跳完了,一切也就结束了。
像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很多,格是主动的,而菲总是谨慎盲从,在我这儿是这样,在好朋友格面前也是一样。格的动手能力强,善于创新思考,点子多,而菲则谨慎陈规,从不会越雷池半步。
我们可以想象,如今学习成绩不分伯仲的格和菲,二十年后,谁的成就会大些呢?他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后来,我找了菲的妈妈。菲的妈妈说:“格的爸爸妈妈做生意,哪有时间管她的,全靠她自己,是散养的。而菲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亲自管,从未远离我们的视线,算是圈养吧。这也许就是散养与圈养的差别吧。”
散养?圈养?难道真如菲的妈妈所说,格完全无拘无束,独立自主,而菲则完全在父母的管束之下,只管读书?
带着疑问,我分别走访了格和菲的家庭。格的爸爸妈妈的确每天忙于生意,他们总是鼓励格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想法做,该玩则玩,充分放手格自主独立,但也并非没有原则,他们一般都是有原则于先,让格独自在原则内自主处理一切,家长偶尔也会作些指导,但做完了一定会和格一起来个回头看。而菲呢,不仅有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更有爸爸妈妈的万般宠幸,在家什么事情都不做,但学习上要求很高,不论学习,还是玩都有专人陪同。菲完全禁锢在爱的氛围中。
不同的家庭教育,截然不同的现实效果。我庆幸这个世上还有像格的父母这样善教孩子的家庭,也更忧虑像这样的家庭少之又少。于是,我以格和菲生动的实例,以“放还是不放”为话题,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以辩论沙龙的形式,和家长们一起作了一次专题研讨。经过激烈争论,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共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原则的框架下还是放手为最好。
如今,菲变了,变得越来越像格了。班上其他的孩子也变了,班级活跃了,孩子们都能自主自立了。当然,我的管理也就轻松多了。
论文作者:杨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妈妈论文; 老师论文; 看着论文; 场景论文; 孩子们论文; 原则论文; 也就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