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2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肝性脑病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位我院近年收治的肝性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应用谷氨酸钾以及谷氨酸钠,观察组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下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仅为83.33%。结论 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状况更为显著,多数患者可在用药一至两天内恢复自主意识,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肝性脑病;门冬氨酸鸟氨酸;肝功能;治疗效果
Nmda ornithine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o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using nmda ornithin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Methods select 60 patients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 treated in recent year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control combined use of glutamic acid potassium and sodium glutamate, combined use of nmda ornithin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 application of nmda ornithine medication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total bilirubin fell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6.67%,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83.33%.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combined use of nmda ornithine to mo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ndex, most patients can recover consciousness in drug use one to two days, the treatment of high security.
【 key words 】 hepatic encephalopathy; Nmda ornithine. Liver function; Treatment effect
由于肝功能障碍或肝功能失调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病症被称为肝性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人格改变、智力减退、电生理轻微异常、行为异常,并伴有不同程度昏迷[1]。需在短时间内通过药物令患者恢复自主意识,否则可能导致脑死亡[2]。肝性脑病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相对而言预后较差。现阶段临床认为该疾病的出现主要与体内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造成体内血氨浓度明显提升并通过血脑屏障,对脑部组织产生影响[3]。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1月至次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性脑病住院病患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1:9;年龄区间处于41-57岁,平均年龄(48.63±3.17)岁;疾病分级:5例III级、14例II级、11例I级;病因:1例重型肝炎、13例酒精性肝硬化、16例乙肝后肝硬化。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区间处于42-59岁,平均年龄(47.29±2.88)岁;疾病分级:6例III级、12例II级、12例I级;病因:1例重型肝炎、14例酒精性肝硬化、15例乙肝后肝硬化。两组肝性脑病诱因为感染、高蛋白饮食、放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均存在定向障碍、意识异常表现,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净化肠道,控制蛋白摄入、去除诱因、纠正水电解质、抑制毒性、抗感染[4]。实施综合保肝治疗,包含灌肠或口服乳果糖、应用硫普罗宁、多烯磷脂酰胆碱等[5]。
对照组将6.3g谷氨酸钾与15.5g谷氨酸钠融入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日用药一次。观察组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将10g药液融入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日用药一次。两组均连续用药7天。
1.3观察指标[6]
统计入院时及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程度,根据患者意识清醒时间以及肝功能指标恢复状况,将判定标准制定如下:显效——用药24小时内患者意识呈现清醒状态,连续用药7天时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用药48小时内患者意识呈现清醒状态,连续用药7天时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需持续用药观察;无效——用药72小时内患者意识状态不佳,肝功能在用药7天后并无显著性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
比较入院时及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显示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显著下滑,对比之下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详见表一。
3 讨论
肝性脑病属于严重肝病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肝性脑病患者自身肝脏功能存在不可逆损伤,造成氨代谢能力明显下滑[7]。研究发现,重度肝脏疾病患者往往由于肝实质受损而造成氨代谢出现障碍,导致血氨浓度过高。体内氨含量过于饱和,当门体分流时,氨直接进入体循环而不经过肝脏的代谢,从而引起血氨浓度提升。在血液循环的影响下,血氨代谢物会直接对脑细胞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能量代谢的波动,令患者表现出精神异常、行为异常之类的脑功能紊乱状态。肝性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电生理轻微异常,患者存在明显智力减退、行为异常、精神异常状态,部分患者在送至医院时已经呈现昏迷状态,因此必须及早通过药物促使其恢复自主意识,并尽快恢复其肝脏功能,避免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数值过高导致肝脏不可逆损伤。
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对肝性脑病在发病机制上尚未下定论,但相关研究者提出了不同观念。例如部分研究者认为肝性脑病由于炎症引起,严重肝病患者身体免疫力功能偏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并引发身体炎症。部分研究者认为属于氨中毒所致。也有研究者归结为神经类固醇,认为其能够通过对神经壁递质信号传递的改变以及对基因表达的改变令肝性脑病程度加重。相对而言,氨中毒学说在医学界被认可程度更为广泛。
门冬氨酸鸟氨酸属于谷氨酰氨以及尿素合成的必需物质。其中鸟氨酸能够对尿素激活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促使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以及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加速合成,以帮助体内氨的代谢,避免血氨含量过高,从而达到血氨的解毒以及转化效果。门冬氨酸属于解毒性药物,对血氨效果明显,同时也可以作为氨的运输形式以及储存形式。临床实验发现,门冬氨酸可间接参与核酸以及三磷酸循环的合成,并为其提供能量代谢中间产物,提升患者肝脏功能,从而帮助肝脏更快解毒,加速已受损肝细胞的恢复,并促使新肝细胞的生成。换言之,该药物能够让肝细胞在转化、摄取、排泄胆红素的功能上明显提升,尽可能控制血氨浓度过高对人体脏器的影响,在解毒能力上较强。药物主要功效在于恢复肝细胞功能,令患者尽快恢复意识。具体而言,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发挥机制上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完成。首先,门冬氨酸能够让肝细胞逐渐修复并促进再生,继而令肝脏提升代谢功能,避免血氨浓度过高;其次,鸟氨酸能够结合血液中存在毒性的代谢产物,左旋门冬氨酸与鸟氨酸合成可形成门冬氨酸鸟氨酸,帮助尿素循环,通过对尿素合成的促进加速血氨排泄速度。
现阶段临床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种类繁多,谷氨酸钠、谷氨酸钾属于较常见药物。根据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在入院时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均处于偏高程度,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分别处于78U/L、100U/L、110μmol/L左右。经过综合保肝治疗及药物干预,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了显著性改善。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观察组天冬氨酸转氨酶降至(46.31±3.89)U/L、丙氨酸转氨酶降至(63.11±9.05)U/L、总胆红素降至(73.17±4.07)μmol/L;对照组分别降至(55.73±5.32)U/L、(79.33±8.59)U/L、(88.31±5.38)μmol/L。可见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在药物调理下均明显得到控制,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总体疗效方面,观察组中多数患者可在用2天内意识呈现清醒状态,连续用药7天时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占组内96.67%;对照组仅占83.33%。两组均存在用药72小时内意识仍未恢复,肝功能在用药7天后未显著改善病例。
由此可见,对肝性脑病患者入院后首先应纠正其水电解质,去除引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并控制蛋白摄入,帮助患者实施各项抗感染、抑制毒性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展开治疗,有利于患者更快减轻血氨浓度,在用药一至两天内尽早恢复意识状态,尽快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肝性脑病存在的潜在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可对患者肝功能起到更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百舸,陈静.支链氨基酸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v.17 16:102-103.
[2]苑林.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v.23 07:825-827.
[3]万运方,王红玲.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v.36 01:129-131.
[4]胡常红.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v.23 02:145-146.
[5]袁德胜,盖鸿鹏,梁恩富.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v.9 18:168-169.
[6]李佳璇.异甘草酸镁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v.11 25:178-179.
[7]施烨敏,黄戬,黄喆,黄常水.纳络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3,v.33;No.149 01:22-23.
论文作者:张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鸟氨酸论文; 氨酸论文; 脑病论文; 患者论文; 肝功能论文; 转氨酶论文; 药物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