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论文_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

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论文_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

摘要:学校由众多班级组成,班级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本文以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展开研究,通过对当前高中班级教育工作的分析,结合笔者对高中班级管理的想法,提出几点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策略,以期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级;教育

前言:新如今,高中学生个性较为独特,而现代信息社会又使得教育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尤其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甚是重要。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教育方法管理高中班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一、高中班级管理现状

根据笔者对高中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班级管理现状:

(一)班级环境。笔者根据众多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班级管理现状比较满意,少数学生表示很不满意。其余非常满意与不满意的学生各占一半。可以看出,班级氛围相对而言较好,学生之间相处和谐,团结友爱。但在开展各项活动时,仍旧存在少数学生无法积极助主动参加,并对校园活动缺乏热情。另外,在笔者对学生的观察也可以看出,大多数班级文化活动较少,致使整体氛围偏差。而文化活动较多的班级,学生归属感强,同学之间关系也较为融洽。

(二)班级管理制度。大多数班级都能够做到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将之放在显眼的位置。但学生对其并未能表现出很强的震慑能力。笔者曾采访过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表示班级离不开规章制度与记录,但在班级量化管理中,作用并不是很大。

(三)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班级的管理是维持秩序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学生表示,能够愿意参加班级民主管理,但只是没有机会。日常管理工作均由班委为主,学生主要任务是做好自我管理。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可班级的民主管理,都能够认同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产生班级干部。

(四)师生关系。笔者曾对师生关系做过一份问卷调查,针对学生是否了解班主任以及“你觉得班主任了解你吗?”两个问题做了调查。大部分学生表示一般,良好。只有较少的学生表示非常理想。而这样的班级管理工作往往均存在问题。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有效管理之利器,学生认为教师不了解自己的比例在预料之外。

二、高中班级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落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即便新教育大纲对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却无法在短时间内颠覆教师教育观念,也无法更改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如今,仍旧存在秉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无法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高中生又处于心理生理成熟阶段,对教师的教诲常存在抵触情绪。落后的教育观念结合学生发展现状,致使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直线下降。

(二)忽视德育教育。目前,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求教师以德育人,教育学生拥有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要求教师传授中华传统文化,并以德育观念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备德育素养。然而,当前高中教育过于重视升学率,无论教师与学生均担负着重要的压力。德育教育几乎被淹没在沉重的学习任务中。忽视德育教育工作,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看待社会,看待生活,看待教师对其的尊尊教诲。最终便导致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三、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众多策略之首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该理念,以不断提升班级教育工作。

1.转变师生关系。笔者认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那样简单。首先,教师与学生是两个独具人格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情感以及其自尊心。教师与学生应站在平等位置上,其次才能是引导者与被引导者。身为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理念,倡导新型师生关系,明确教师与学生的位置。首先应明确,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应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基本观念。其次,师生之间应处在平等之位置,以互助、互相关爱、互相尊敬的方式管理班级。以引导者的身份团结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摒弃传统的打骂教育方式,任何侮辱、挖苦、体罚等行为均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念下,才能将班级管理工作越做越好。

在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实质为服务业,其的产出价值具有非物质特点,但却能够用影响学生一生。越是以恐吓、惩罚的方式教育学生,越将导致学生叛逆情绪高涨,严重降低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社会对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要求随之大幅度增加。在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以提升其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思想理论水平,使得班主任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认识到现代高中教育对象是有感情、有个性、独立存在的个体,应摒弃将其作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理念。现代高中生不应再被看待为灌输知识的容器,也不是接收知识的机器人。身为现代班主任教师,有必要重视学生心理需求,关注学生诉求。班主任应意识到班级的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独立意志、独立追求的个体,应重视学生生存的基本权利,重视学生被尊重的权利。

其次,教师本身应以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以现代教育思想从事当前教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阅读心理学书籍,了解学生青春期发展心态,随时观察学生并研究其表现。通过阅读现代教育理念有关的书籍,将其中优秀经验与方式运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不断的实践获取管理之经验。通过参加现代教育组织或大会,以优秀的名家教育经验丰富自身教育工作,以此努力打造现代教育环境。

3.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高中阶段无论学生或教师,心理压力均较大。首先,于学生而言,高三阶段的升学为其带来沉重的压力,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枯燥且乏味。其中,部分学生对自身要求较高,难以承受成绩的较大波动,当无限的压力沉积在内心无法排解之时,将造成恶劣循环,甚至威胁生命。另一部分压力来自于教师对升学率的重视,反复向学生强调升学之重要性,却忽略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高中生存在心里压力是正常现象,但作为教师应以正确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压力,针对不同的心理素质与特点,正确疏导,不可过分强调升学的重要意义。利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辅导等方式还学生健康的内心。压力可谓洪水,若无法打开闸口顺利排泄,将导致大坝崩塌,河提沦陷。可见,过重的压力对学生的危害相当之大。

身为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心理压力倾泻的对象。特别在生活压力与心理压力的疏导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将学生引向光明的未来。

其次,对于教师而言,也应以正确的方式及时梳理排解自身忧愁。我国河北省馆陶县曾经发生过教师不禁压力打击,跳楼身亡的恶劣事件。现如今,高中教师受到过多的社会关注,加之校园给予其教育压力,若无法正确排解将影响学生,影响班级管理工作。只有心向阳光之人才能照亮他人,才能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以德育人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社会尚未了解,身体与心理均在成熟发展阶段。众多恶劣事件的发生无不与缺乏德育教育有关。基于此,以德育人,以德育教育管理班级,成为当务之急。

1.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德育教育,在以智育教育开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改变以往大、假、空的德育教育方式,摒弃表面教育工作。教师应以与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以增强学生德育教育思想,利用更加丰富的内容以吸引学生,教育学生以爱待人、以德处事、爱国家、爱同学、爱教师。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止于表面,止于口头说教。应深入学生生活中,以日常可见的现象教育学生。例如:值日生工作未到位,导致班级地面仍存在杂物。身为教师,不应以教训、责备的口吻询问学生。以身作则,并以传统德育故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班级卫生靠大家共同努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另外,也应以各种丰富的活动增强校园德育氛围,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包括在将新颖的德育故事、文章等放置在醒目的位置,利用班级公开墙宣传德育教育工作。将孔子拜师、孔子周游列国等伟人事迹展列在黑板报中。同时,在校园公布栏中滚动班级动态,将团体奖项或各种比赛成绩进行公告。或公告校园优秀事迹,优秀图片摄影作品等等。部分校园利用广播宣传新闻节目,宣传校园正能量事迹,以此传播德育理念,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生活中。

值得注意的是,德育工作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传播时应以有爱的方式,善良的动机进行教育。不可借助道德之风开展道德评比之类的竞赛活动,以免影响道德之花顺利绽放。

2.以主题班会开展德育工作。以班会等众多形式提升班级凝集力,以增进师生关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传统班会中,常以教师开展长篇幅演讲为主要内容,总结班级近况,加强安全教育,于表现良好学生予以表扬,并对近期工作进行部署计划。可见,该种形式的班会成为了教师一人之舞台,均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严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班会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以各种形式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转变传统学习观念,以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笔者建议,以表演、电影、演讲、发表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班会活动,加以创新。例如:教师播放具有正能量的短片,应符合时代特点。摒弃传统抗战题材短片,不能激起学生正能量反之引起其反感情绪。再者,利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学生德育之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德行管理班级。

3.开展班级文化。众多的班级文化将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与情感。良好氛围的班级群体,师生之间必然相处融洽,而这其中,平台甚是重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增强全体学生参加活动的机会。利用军训、运动会等大型团体类具有竞赛性质的活动以增强师生情感,提升班级凝聚力。利用班级文艺晚会、演讲比赛、班会等文艺类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利用春游、秋游等班级团体类活动增加师生沟通机会。如此,均能够促进教师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甚是重要,需要教师不断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并以有爱的方式管理教育学生。以学生为个体、为独立尊严之理念管理班级,与学生成为朋友,才能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走进学生内心,深入了解,有针对性的管理班级。

参考文献

[1]戴开松.简析当今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己见[J].中华少年,2017(20):246-247.

[2]顾凌燕.以爱培育,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J].文理导航(中旬),2015(11):68.

[3]王小亮.优化班级管理的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15(15):16.

[4]刘伯虎.新课改背景下班级管理方式探究[J].甘肃教育,2013(24):23.

论文作者: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论文_高中阶段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