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_刘双

浅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_刘双

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完全小学 山东 招远 2654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迅速的调整,使农民外出务工等情况大量出现。这也就致使很多农村孩子失去直接监护人①,成为留守儿童②。本文就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其接触的第一个受教育环境。在此环境中,孩子的性格形成,判断识别等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与孩子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少,这就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相应的家庭教育。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非直接监护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

孩子的父母外出工时会将孩子留给其他监护人,而一般情况下,由于家里劳动力不足,有大量的家务或农活要忙,因此他们除了监管孩子衣食住行之外,并不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致使孩子养成了许多懒散的坏习惯和古怪的脾气,而这些在后期很难改掉,这就对孩子后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其他监护人尤其是爷爷奶奶一辈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得当

1.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80%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们照顾的,而爷爷奶奶的年纪较大,就会更偏爱孩子,导致溺爱孩子的现象层出不穷:放纵孩子的一些恶劣的言行,任由孩子的一些恶习肆意发展,比如不讲卫生,不懂谦让等。有时长辈明知孩子有错,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会选择放纵孩子,让其“自由发展”。

2.其他监护人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给孩子提供其需要的辅导,而且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力度不够、监督方法也不当,这使得孩子们养成了懒惰、马虎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有些长辈甚至会给孩子灌输“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这导致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很少集中注意力,甚至会有一定的厌学倾向。

3.不完整的家庭成为孩子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心理学家调查显示,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会缺少安全感,情绪十分脆弱,并且很难去相信别人,甚至会产生交流障碍的心理问题。

(三)家庭病态价值观的影响

由于现在大部分子女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此溺爱孩子的现象十分严重。而且长辈总是担心孩子吃亏,所以常常给孩子灌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病态价值观。长辈的溺爱,甚至让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病态思想在孩子心里埋下了根。这就使得孩子不会去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从小胸无大志,缺少团结意识和协作意识,这就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二、改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直接监护人努力改变家庭现状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家长不仅需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也要给予孩子必需的精神需求。哪怕相隔万里,也不要忘了给孩子们一定的精神关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常常给孩子们打个电话,关心一下孩子们的现状,或是抽个时间给孩子写封信,让孩子知道父母在远方也惦念着他们。

(二)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

与小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老师了,因此,常与老师联系,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现状,更有利于实时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以及成长状况,让家长们远在他乡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监督孩子学习进度,多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多鼓励孩子,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有可能,给孩子提供一定的辅导和帮助,让孩子在家长的关怀中不断进步。

(三)开展不定期家庭活动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心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比如开展劳动节体验活动或是重阳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帮助家里的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是农活,让孩子体验长辈和家长的不容易,在这样的活动中,帮助孩子养成不怕吃苦,体谅他人的好性格,帮助孩子的心智不断成熟。

(四)加强家庭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里的长辈可以陪着孩子多去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或是听一些有意义的广播节目,让孩子在艺术的渲染中健康成长。父母在与孩子接触时,也要抓住时机,利用身边事例加强对孩子判断是非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家里也要注意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孩子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五)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家校合作

加强家访制度的建设,班主任应当不定期的家访或是电访,及时将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除此之外,老师也应该跟踪了解家长对孩子作业及学习进度的监督情况,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帮助孩子更好地去投入到学习当中,不断增加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孩子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重视力度,从各方面入手,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注: ①直接监护人其实说的就是孩子的父母。

②留守儿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叔叔等亲戚照顾的留守儿童;第二种是父母早出晚归打临工,把孩子放在小餐桌而形成的留守儿童;第三种是外地学生,寄宿在亲戚家的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刘诗波.郑显亮.胡宏新.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补偿探索——以江西A县B小学的实践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7-41.

[2]杨丽梅.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263-264.

【作者简介】刘双(1986),女,山东人,本科。研究方向:农村家庭教育。

论文作者:刘双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浅议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_刘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