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中国零售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中国的零售业 更将面对国外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的强大攻势。基于此,如何提升自身的国际竞 争力已成为当前我国零售业所面临的一个紧迫性的课题。
一、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
1.发挥兼并重组政策的调控作用
零售业市场“散”、“全”、“低”的状态,严重影响了零售业竞争力的提高和社会 资源配置效益的实现。而兼并重组政策的主要职能是宏观引导、协调与服务,充分发挥 这一政策,优势企业会通过纵向、横向和复合型兼并与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在减少企 业数量的同时,将形成大型、多角化经营的零售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而不断提升中国零 售业的国际竞争力。
2.发挥零售业联合政策的协调作用
政府制定零售业联合政策是通过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零售集团,减少各省零售 企业间的磨擦和矛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二元市场结构。为此,政府 主管部门应将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普遍性优惠政策转向重点扶植零售业联合上来,并在信 贷上给予政策倾斜,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立法上给予保护,以促进其快速成长。对于 不具备组建零售企业集团紧密性联合方式的企业可以建立较为松散的联合模式,如目前 在北京、上海等地已有60多家大中型零售企业实行了较为松散的联合,他们采取统一联 网、信息共享等合作方式,减少了企业在零售市场的无序竞争,提高了零售企业的竞争 力。
二、科学配置业态结构
就零售业而言,进入我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大多数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技术先进、 连锁化程度高,在规模经营上具有明显优势。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零售业绝大多数是中 小型零售企业,而且分散化,以单体经营为主,很难与外资零售企业进行抗衡。因此, 扩大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是国内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的主要途径。为了 扩大规模,国内中小型零售企业可以在不改变现有设施、不进行大量投入的条件下,以 连锁经营的形式改造现有的零售组织形式,实行横向一体化经营,冲破单体经营销售增 长的极限,形成规模;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则应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形 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混合型商业企业集团。
目前,传统的百货商店普遍处于生命周期的后成熟期和衰退期,而连锁店、专卖店、 购物中心、仓储式卖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在我国则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创建和发展阶段,市 场空间很大。因此,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调整零售业态结构,无疑是我国零售业 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发展适宜的零售业态形式
目前,我国的零售业态呈百花齐放之势,但每一种业态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 都有自己的目标顾客和经营管理方式。因此,企业在进行业态定位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 愿望,更要考虑所处的环境、不同业态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能力。在业态的调整过程中, 必须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既要在区域上进行合理布局和总量控制,避免重复建设和盲 目发展带来的同业态模式的恶性竞争,又要用业态的多样化满足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和差 异化。零售业的发展是以必要的经济水平为基础的,零售商应结合自身实力,以效益为 中心务实经营,发展适当的组织形式。譬如,中国很大的一部分消费市场在农村,而中 国沿海农村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有消费的经济基础,连锁、超市就应走向农村 发展的道路,而不应都集中在城市。而内陆农村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不大,交通不便, 只能先在城市发展。
2.加快实现从单一业态向多业态的发展
从世界发达国家零售业态发展的经验、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零售业态结构 调整的措施应为:稳定发展大型百货商店,并对其进行改造,增加服务功能,从而将目 标顾客定在中、高收入阶层及特定的假日下的普通消费者;积极发展既能满足各种需求 又能发挥商业经营特色的专业店和专卖店;努力发展连锁超市和超级购物中心,使其成 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一体化的场所,并为其提供全面服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 发展仓储式商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网上销售等高科技性质的零售方式,从而适应 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对零售发展的需求。
3.调整和优化零售业态结构
目前,一些国际著名的零售商大都采用新型零售业态进入我国的零售市场,如开办大 型综合超市、仓储式会员店、便利店等。所以,调整国内零售业态结构已势在必行。调 整零售业态结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市场结构;二是 靠国家的宏观政策调节,即在某些领域设立必要的进入壁垒,促进企业集中,阻止过度 的分散性竞争。对于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我国,单纯依靠市场力量自发推进是不够的, 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结合并用的措施,由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加以推进和引导。同时 ,应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国情,并考虑地域层次、消费层次、市场定位、价格竞争等因 素,或适时调整自己的零售业态,或自主选择零售业态类型,以使国内零售企业的零售 业态趋于合理。
4.探索并完善新型零售业态
面对新的竞争和挑战,必须要不断探索和建立新型零售业态,并以建设现代化、便民 化、多业态的现代流通体系为目标,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和升级,使新型业 态在业态结构调整中成为新的增长点。就目前而言,要特别推广连锁经营形式,力争经 过五年的努力,初步确立连锁经营在商贸业中的主导地位。在地区上,要鼓励有条件的 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进行连锁。在 业态上,要从超市、百货店向便利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卖场等多业态发 展。在行业上,要积极在餐饮、洗浴、家政、医药等传统行业,以及电脑软件、汽车销 售、租赁、房地产中介、教育培训等新兴行业中发展连锁经营。在形式上,则要选择核 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还要积 极拓展电子商务、信贷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以促进流通服务方式的现代化。
5.加强零售业态的混合经营
未来三至五年,零售企业之间的整合、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快,不同业态之间的竞 争将进一步激烈。不同的零售业态中,以生鲜、食品加工为主的超市业态将进一步发展 ;迎合“一站式”消费的大卖场、仓储式购物中心将成为内外资零售业争夺的焦点;家 电、医药、建材、办公用品等专业连锁企业也将成为行业新军;在我国生活水平较高的 沿海发达地区,便利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多业态混合经营也将成为大型零售企业 的一种成长方式。目前,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资源并不十分充足,在实行组合业态经营 时,要特别注重使所组合的各业态的目标顾客尽量相近,以使各业态相互呼应并充分展 示商场整体的目标顾客定位。否则,业态组合很容易华而不实,同时牵强的业态拼接也 无法发挥“合力效应”。
三、提高运营效率
1.科学化管理
中国零售业加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控制成本,这就要辅以先进的管理手 段,以适应科学管理的要求。而科学化管理可以使物流、商流、信息流通过配送中心实 现统一,大幅度提高效率,真正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西方零售业大都采用各种新技术 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如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快资金库存周转;运用计 算机对商品购销进行管理,加快信息沟通速度;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扩大产品销售等。 沃尔玛之所以取得利润,并非它从供货商那里得到了多少好处,而是靠整体运行成本较 低的优势来获利。
2.实施合作竞争战略
对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说,都会面临市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问题,即如何有效解决供应 链上、下游及同行企业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关系。商业竞争,既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 也是参与竞争的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过程,同行携手能使竞争向更宽广的领域扩展 ,能为企业赢来更多的消费群体,能形成单个企业孤军作战所起不到的规模效应,并产 生1 + 1>2的效果。从一些优秀的跨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经验看,零售企业昔日“ 各自为战,你死我活”的竞争思维定式已经被现代零售企业的合作竞争、求得双赢的新 竞争思维所代替。以合作来实现对手之间的互惠共存、降低成本,从而提升零售业国际 竞争力的新思路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合作竞争战略已成为零售业所采用的基本战 略。
3.开展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是零售企业规模化经营的一个制约因素。尽管一些企业已经适应了现代连锁 商业经营方式,开展了物流配送业务,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商品进货中间环节过 多,商品库存费用和配送费用过高,商品的周转速度过慢,大量资金被占压等,种种原 因导致商品成本过高、利用率过低。中国零售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认真研究物流 配送这一技术瓶颈,并研制出最佳的配送方式、最佳配送路线、最佳配送时间、最低配 送费用、最佳库存水平和最佳采购频率等。
零售业对配送服务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建配送中心,即企业经营的所有商品 全部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另一种模式是内外配送服务并用,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自 己的配送中心,但是也使用第三方的配送服务,因为第三方物流既专业又节约成本。随 着零售业向连锁方向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显得越来越重要。
4.积极发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是当前发展流通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零售业寻求规模 效益,构筑21世纪大商业、大贸易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连锁经营在市场经济中的强大 生命力,源于它能够取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实现规模效益,说到底就是把现代化大工业 、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通过实现采购、配送、销售、经营决策等职能上 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标准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中化,把每个环节、每个岗位 上的商业活动,变得像工业生产流水线那样简单,从而取得良好的规模效益。其独特的 方式和科学的管理冲破了以往零售组织难以扩大规模的局限,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 来,是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5.推动国有资本重组
实践证明,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时间拖得越长,改革成本就越大,必须加快速度,坚 持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和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零售行业的 整体思路,对国有零售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并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通过采取联合、兼 并、托管等方式,推动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使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以 提高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绝大部分国有零售企业退出国有序列以后,应通过 发展加盟连锁、自由连锁等方式用商品和经营技术把它们联接起来,逐步使国有资本实 现从经营资金到经营资本的置换,最终提高零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