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瑞晶 张爱华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凤凰小学
摘要:用学生的风采构建数学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用学生的风采构建数学课堂的精彩
张熊飞教授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一书中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体。在这最根本的要害问题上,教学系统的主体是惟一的,那就是学生。其实,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探究过程,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全面发展。《学记》上这样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我们教师不但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更要注意放开学生的手脚,让所有的学生都来表现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数学教学中,我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学生的风采:
一、让学生当"老师",感悟自身的价值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学的成效,归根到底要看学生自身的努力。一堂课,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切相关,怎样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我想:何不让学生当一当老师,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呢?我用这个方法,效果不错。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由于在二年级学生接触过类似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所以此处的教学,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延伸,又是对解决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因此教学中,我将这部分知识完全放手,从预习到讲解,再到练习巩固,全由学生轮流当"老师"组织解决。学生们为了在课堂上当一回称职的"老师",课后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许多精力:预习教材,弄清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效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为当好这个老师,我要求学生先回家讲给父母听,请父母提意见,想办法;为组织好同学做练习,学生们往往想出好多练习的花样。这样,课堂上小老师们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让学生扮"演员",体会过程的精彩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注意精心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一年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题,为让学生充分理解加减的含义与方法,我将书本上老爷爷钓鱼的彩图生动化:由一名学生扮演老爷爷,六名同生扮演小猴子,五名同学扮演小鱼,在课堂上这样表演:一位老爷爷在河边钓鱼,结果很长时间钓不到鱼,两只猴子觉得没意思走了,又来了一只小猴子,学着老爷爷钓鱼,此时钓鱼的猴子有几只?学生很快就能列出算式:5-2+1。这期间,老爷爷又钓到了3条鱼,不小心又跑了一条,这时鱼的条数是2+3-1。这样通过表演,直观形象的体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举两得。
三、让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彼此交往、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现代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节,通过小组合作:分苹果、折纸、分圆,找几分之一等合作内容,同时教师提出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怎样分?有几种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再通过小组之间主动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由教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即由外部的压力促进内部的团结。学生们就能既迅速又准确的完成上述任务。经常为之,学生久而久之就能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以后遇到问题,就会想到主动与别人合作和交流。既养成了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又能共同享受到成功的愉悦,达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
四、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全面提升自我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学中,我总喜欢留给学生多一些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求知的欲望,人人敢想敢说,百花齐放,学生因此能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就会因学生的风采而变得精彩。
1.留给学生预习的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我设计的问题导学的引领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不仅会初步了解到教学内容,也会找到自己不会、不懂的问题,更会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为后面的探究知识提供知识基础和努力方向,使课堂更有效率。
2.留给学生质疑、释义的时间和空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将这些疑问让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尽管他们的解答往往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的过程,就会逐渐的显现知识生成的全貌,学生在全身心的参与中,知其所以然,可谓课堂因缺陷而真实,因错误而精彩。
总之,和谐高效形势下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我们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素质水平得以提高。我想这是我们广大教师期待看到的结果,也更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论文作者:贾瑞晶 张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就会论文; 老爷爷论文; 教师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