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社区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研究论文_张艳

湖南省湘西州妇幼保健院 湖南吉首 416000

【摘 要】目的:护理干预对社区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间至社区预防接种的80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包含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根据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7.50%,和实验组的95.00%相比明显更差,同时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高于实验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预防接种的小儿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有助于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社区;预防接种;影响研究

预防接种就是将人工处理和培育过的病菌和病毒注射于健康人群的身体内,然后在其身体内产生抗体,从而对该病情免疫,让其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对于婴幼儿进行疫苗接种,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其遭受流感的侵袭,缓解各类慢性疾病的发病几率[1]。其可以通过预防接种来缓解婴幼儿遭受疾病的困扰,也减少因患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有部门小儿在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接种的安全性[2]。本次研究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间至社区预防接种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对社区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和效果,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间至社区预防接种的80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包含40例患儿。实验组中女性患儿和男性患儿的性别比例为22:18,其年龄介于3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4.3±1.6)岁,对照组中女性患儿和男性患儿的性别比例为19:21,其年龄介于2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4.5±0.9)岁。所有患儿家属军队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后,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含对患儿进行常规检查,查看是否有感冒等现象,告知家属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接种前,需要了解小儿是否有接种过疫苗,针对初次接种的小儿应对其基本信息进行了解,然后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将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完善,方便下次电话通知家属来接种疫苗。

2.告知家属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目的,什么情况不能进行接种,哪种疫苗适合什么年龄段,接种需要注意的事宜等,针对有禁忌症的患儿,不能给予疫苗一种,同时应告知其原因,提高家属对预防接种的意识,了解疫苗的主要作用。

3.告知家属不可在空腹情况下进行疫苗接种,并接种后禁食海鲜类易过敏食物,在接种期间,护理人员应保持和小儿的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并适时的给予鼓励,必要时可以给予小儿喜欢的玩具,缓解其出现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让小儿尽量的配合接种疫苗工作。

4.同时,护理人员应在接种过程中,协助小儿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可以缓解其疼痛感,若小儿出现异常情况(脸色苍白、头晕等症状),应让患儿保持平躺,然后将头部放低,给予糖水来缓解不良反应,接种完成后采用无菌棉球将针口按压5-10分钟左右,防止针口渗血,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在接种无半小时内无异常方可离开。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记录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本文中一般资料的年龄信息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7.50%,和实验组的95.00%相比明显更差,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因为婴幼儿的身体各项机能还未完全发育,所以抵抗地比较低,很容易被各类疾病所传染,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降低患传染疾病的几率,使小儿健康的成长和发育[3]。但目前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未普及,所以有很多家属对预防接种存在抵触心理,可能因为在接种后部分小儿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预防接种中的护理十分有必要,通过对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可以纠正其错误的观念,加强对预防接种的了解[4]。

综合护理是在接种前、中、后均给予小儿和其家属相应的护理,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针对有禁忌症的小儿,则不能进行接种,为小儿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5]。

综上所述,对预防接种的小儿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有助于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雪榕.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和家长满意度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7):260+263.

[2]莫燕,滕彬,张燕.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9):190-191.

[3]蔡燕.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193+199.

[4]林长兰,袁仕梵,陈书兰.针对性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8):169-170.

[5]余赛红,赵雯文,阳建.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9):156-158.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社区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研究论文_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