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触发器教学实验设计研究_斯密特触发器论文

斯密特触发器的教学实验设计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触发器论文,斯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传感器”一章,以前沿科技为导入,内容新颖,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有实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要讲好这一部分内容,却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其中“传感器的应用实验”一节应用集成斯密特触发器来设计一个光控模仿路灯难度最大。不仅电路的调试有一定难度,而且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不通过实验加以说明,大部分学生就很难准确理解其工作原理和一些相关表述。如“在涉及门电路集成块的电路图中,表示的是电路中的逻辑关系,通常不把电流的通路完整地画出来”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将一成品电路的设计制作过程和心得写下来,和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一、前期准备

1.元器件的准备

电烙铁一把(附松香、焊锡丝)、导通电压为 2.5V的红色发光二极管一个(其他颜色均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一只()、最大值为5kΩ的可调电阻两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也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源一个、74LS14集成块一个,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继电器各一个、导线若干,部分元件外观图片如图1所示。

图1

2.74LS14集成块的使用说明

74LS14集成块的结构(如图2所示)及其使用参数表附下(如附表所示),以便准确掌握其工作特性。

从说明书上可看出:①其工作电压范围为 4.75V~5.25V;②对任意一个非门,高低电平的触发电压分别为1.6V和0.8V,实践也证实,当加在它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上升到1.6V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子,大约为0.25V,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下降到0.8V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大约为3.4V。

二、电路设计

由于课本上只给出了逻辑关系原理图(如图3所示),并不是真正的实验电路,故应先画出中学生能理解的实际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到:

图3

(1)集成块接入电路实际有4个引脚,而不是逻辑关系图中的两个脚,其中接电源正极,GND为共同接地点,接电源负极;

(2)集成块中一共有6个非门电路,选任意一个接入电路均可,本人实验中接的是第6个非门,6A为输入端,6Y为输出端;

图4

(3)由于光敏电阻的阻值受环境影响较大,故将原电路中的光敏电阻先改为可调电阻,这样就可以通过电阻上的调节旋钮准确控制的阻值,待调试结束后,再改接光敏电阻;

(4)由于该斯密特触发器的翻转电压是突变的,故在调试过程中对两个可调电阻的大小调节时,在一定范围内可能看不到实验反应,为能对调试过程做到即时监控,故在两端并联一电压表,监测A端电势的变化,这样在对两电阻调节时,可以通过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判断调整方向是否准确,做到一目了然,大大减少调整过程所花时间和调整难度。

三、实验过程

1.可调电阻阻值的选择

由于两个电阻所起的作用是控制6A输入端的电压,故从减少电路功率消耗的角度看可选用大阻值的电阻,本人实验用的是最大阻值为5kΩ的电阻,其电流大约为0.8mA,这一点可通过欧姆表和电流表测出其阻值和电流向学生展示,使之体会该部分电路的作用是纯粹的电压控制功能。之所以选用最大阻值为5kΩ的电阻,是因为对本实验中的光敏电阻进行测量后发现,正常室内日光灯光照条件下其最大阻值就约为5kΩ,强光照射下大约为0.2kΩ,所以用5kΩ的电阻调试好电路后,就可直接改接光敏电阻了。

2.A点电势的预设

在将接入电路之前,将之与欧姆表两表笔相连,将阻值设定为3kΩ,并旋转其上部调节旋钮,了解旋钮调节方向和阻值输出的关系(实验表明顺时针方向旋转,阻值变小),以便于接入电路后有针对性的调整。

3.路灯点亮与熄灭的模拟

接入电路后,由于的阻值相等,6A输入端点的电势大约为2.2V,为高电平,故6Y输出端为低电平,此时二极管是点亮的,如果把视为原电路图中的光敏电阻的话,相当于此时天色较暗,的阻值较大,路灯亮;接入就可模拟天色变亮的情况:天色亮时,光照增加,的阻值变小,这时可以通过减小替代电阻的阻值来模拟这一变化,顺时针调节上的旋钮,可以看到电压表的示数由原来的2.2V不断减小,当减至0.8V时,二极管突然熄灭,体现了天亮时路灯能自动关闭的工作特点。反之6A输入端的电压上升至1.6V时,二极管突然点亮,路灯能自动打开。

4.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的理解

由于以上调节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虽然6A输入端的电压也是逐渐变化的,但6Y输出端的电压却是突变的,为增强演示效果,可在 6Y输出端和地之间再接一电压表,可观察到其测量值确实只在两高低电压之间跳变,也即其输出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低电平的0.25V,要么是高电平的3.4V,用逻辑符号来表示就是“0”或“1”这两个数字,从而将6A输入端电势连续变化的这样一种模拟信号转化为6Y输出端的“0”和“1”这种数字信号,通过这一过程的演示,不仅让学生了解非门电路工作的特点,而且能深刻理解课本上所述“斯密特触发器可以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突变的数字信号,而这正是进行光控所需要的”这段话的含义,达到极好的演示效果。

5.感光度调节电阻的作用

课本上有一个问题“要想在天更暗时路灯才会点亮,应该把的阻值调大些好还是调小些好”?这一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加以模拟,在路灯点亮与熄灭的模拟中已调节(使之增大,相当于天色变暗)再次使发光二极管处于发光状态,按照要求,要天色更暗时二极管才发光,所以此时应使二极管熄灭,所以调节及,使之阻值增大,可看到6A输入端电势逐渐下降,降至0.8V时,二极管熄灭,再增大(相当于天色变得更暗),可看到6A输入端电势逐渐上升,升至1.6V时,6Y转入低电平,二极管才发光。从而实现了电阻对路灯开启条件的调节作用。

6.对电流通路的理解

由于课本上只画出了电路原理图,并不是中学生熟悉的闭合电路图,所以往往对其中电流的流向产生误解,如图5所示。为了纠正学生这一认识误区,本人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了7个电流监测点,如图6所示,通过在这7个位置接入电流表,不仅显示了电流的大小,而且给出了电流的流向;从而对课本电路原理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真正理解课本上“在涉及门电路集成块的电路图中,表示的是电路中的逻辑关系,通常不把电流的通路完整地画出来”这段话的含义。特别是图示中监测点3处的电流,从原理图来看,感觉电流是向左流的,而事实通过对实际电路的测量,在图中电流是向右流的,正好相反;而且在原理图中,感觉监测点3处的电流和二极管中电流相等,而在实际电路中,二极管内电流是25mA,而监测点3处的电流仅为0.2mA,印证了课本中“实际上集成块74LS14还有电源正极的接点和共同接地点GND,电源通过这两点向发光二极管提供了工作电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四、实验拓展

在以上各步骤能调试完成的情况下,只要将其中的改变为光敏电阻(即图3所示的),该电路就变成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光控电路了,演示时将手电远离和靠近光敏电阻,即可看到发光二极管随之变亮或熄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若再把发光二极管改为继电器,就制成了可由低压电路控制高压电路通断的控制电路了,示意图如图7所示。

若又将其中的改变为热敏电阻,将发光二极管改为蜂鸣器,该电路就变成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温控发声报警电路了(如图8),在此电路中 反过来成为报警温度调节器了。

其实通过第一个实验的研究,对斯密特触发器的工作特性有了基础认知之后,后面其他实验的改进与拓展就自然得心应手了,所以在此不再作具体介绍。

标签:;  ;  ;  

史密斯触发器教学实验设计研究_斯密特触发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