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误区及其矫正_大学课程论文

本科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误区及其矫正_大学课程论文

发展本科高职的误区及其校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误区论文,本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03)06-0041-03

近年来,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本科高职”)在我国部分高校逐渐开展起来。然而,无论是高教研究界,还是举办本科高职的院校,对于这一新生事物还普遍缺乏比较明确和理性的认识,对于是否要发展本科高职、什么是本科高职以及怎样发展本科高职等问题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本文试图对这些误区加以剖析,并逐一进行校正,以期加深人们对发展本科高职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

误区之一:高职=专科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完全局限于专科层次,近年来干脆把“高职高专”合并成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新概念,这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高职就是专科,专科就是高职。于是,当本科高职出现的时候,有的领导和学者持怀疑态度或反对意见,认为高职只能办专科,不能办本科,而且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两年的专科教育足够了,没有必要发展本科高职。

我们认为,产生上述错误观念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对高职的概念认识模糊;其二是对当代国际高职发展趋势了解不够;其三是对我国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状况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从概念上看,高职乃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之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高职应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只是培养规格不同,并无层次上的差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第五层为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以及“所有博士学位以外的研究课程,例如各种硕士学位课程”;第五层高等教育又分为5A和5B两类。5A相当于传统本科课程,是强调理论基础和为从事研究和高技能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的高等教育,而5B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根据这一分类不难发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

从国际上看,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向本科延伸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一个重要趋势。早在1965年,美国教育家哈洛德·福切克就预言:“在将来某一时候,大学本科水平上至少有四种基本类型的学士学位教育计划:科学类、工程科学类、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其中工程技术类就属于高职。据了解,美、英、法、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从70年代起便开始向本科层次延伸。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法国的大学校都已成为培养本科层次高职人才的重要机构;日本则成立了技术科学大学用于培养本科高职人才;美国的部分大学也同时举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例如,著名的普渡大学就同时设置机械或电子的工程专业和技术专业;新加坡2000年底宣布要举办一所新的本科大学,专门招收四所理工学院(高职专科)的毕业生,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其不断提升的产业经济服务;我国台湾地区1974年成立第一所技术学院,开始实施四年制高职教育,给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目前,本科高职已成为台湾高职发展的一个重点。因此,发展本科高职适应了国际高职教育层次不断上延的趋势,对促进我国高职的繁荣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的现实看,大力发展本科高职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科技含量、技术密集程度明显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明显加快。这种发展趋势使生产第一线对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情况发生变化,原来的专科高职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的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则受到欢迎。同时,近年来专科高职出现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高职的声誉。在这种形势下,积极发展本科高职、优化高职的层次结构可能是摆脱当前高职发展困境的一个出路。况且,广大受教育者也有接受本科高职的迫切需要。

可见,长期以来我们把高职只限制在专科层次上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这种“断头”的高职若不加以改观,将无法满足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误区之二:本科高职=扩大了的专科高职或普通本科教育

明确本科高职的主要特征是办好本科高职的关键因素。如果在理论上不对本科高职的主要特征加以分析,就难于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当前有些办本科高职的院校,对什么是本科高职并不清楚,他们办本科高职,大概主要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层次”,因此在认识上便出现了误区:要么把本科高职办成四年制的专科高职,把原来专科高职的培养方案简单扩充、放大,按照原来专科高职的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来办本科高职;要么把本科高职办成普通本科高等教育。这种误区导致本科高职的特色和优势无法体现,同时也对整个高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我们认为,本科高职的特征是相对于本科普通高等教育和专科高职而言的,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

一方面,本科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它同一般本科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本科高职培养的不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本科高职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同样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普通本科教育一般培养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计算机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课程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为重点;本科高职则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安装、维护和管理、单片机应用,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等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开设的课程以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技术为重点。

另一方面,本科高职与专科高职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本专科高职尽管都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本科高职出现以后,专科高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当有所调整,与本科高职有所分工:专科高职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以满足当前各类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急需;本科高职则主要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

与此相适应,本科高职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应当体现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来三年制专科的基础上增加几门课程。同专科高职相比,本科高职的专业口径应该更宽一些,在课程上应该体现“两个加强”。一是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专科高职的基础理论学习是“必需、够用为度”,本科高职的专业理论基础则应该比较厚实。据了解,美国大学本科工程技术专业都开设大量的、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的理论课程。二是加强实践环节。本科高职学生面对的技术和工艺更加复杂,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因而本科高职应当充分利用四年的时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方面,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可资借鉴,同济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本科高职专业采取的“3+1”模式也值得参考。该专业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有一年时间接受实践训练并取得国家与权威IT能力考核认证;在教学过程同时,校内实训中心安排有大量的实验与实习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

误区之三:发展本科高职=升格专科高职

虽然本科高职在我国刚刚起步,但以后几年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那么,选择什么途径来发展本科高职呢?有学者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思路仅仅局限在专科高职升格为本科方面,不少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亦把升格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认为,把部分办学力量较强的专科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高职院校是发展高职的一种模式,但专科高职升格千万不能一哄而上,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批,从中国高职发展的全局考虑,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实际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实际条件来确定是否升格。升格以后的学校要坚持高职的办学方向,明确定位,不能片面追求高大全,走学术性大学的路子。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升格专科高职并不是发展本科高职的惟一模式,因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专科高职仍然是高职发展的主要部分之一。如果把发展高职仅仅局限在升格这一种模式上,势必造成大批专科高职院校不能安于本位,从而顾此失彼,削弱专科高职的总体实力,并影响到整个高职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本科高职需要多种模式来实现。除了专科升格外,发展本科高职还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把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制为本科高职院校。我国本来就有不少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与高职比较接近,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近年来,某些工科学校的学生因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在人才市场上受到冷落。这些学校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制为本科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对本科高职人才的需要。

二是利用部分普通本科大学办本科高职学院。近年来,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关精神,全国已有100多所本科大学创办高等职业学院或高等技术学院,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重点大学。从这几年大学办高职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办的是专科高职。由于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三改一补”和民办学校发展高职,它们大都是专科层次的,大学再来办专科高职,重复其他高职模式的培养路子,难以发挥大学的独特优势。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一些大学开始办本科高职,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今后,大学的高职院应当主要办本科高职,而不应再办专科高职。

三是打通专本学制,通过高职学生“专升本”的途径发展本科高职。专本相通的改革是对“重本轻专”这一社会现实的主动适应,其意义至少有三:一是对发展本科高职有重要意义;二是改变“一考定终身”传统选才模式对专科高职生源的影响,在高教系统中引入一种新的竞争机制,增加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活力和专科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本高职之间的宏观比例和专本高职内部各科类的比例,使高职运行机制趋于灵活,减少高职人才的结构性浪费。为避免“专升本”造成专科高职特色的丧失,可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例如,要确保学生“专升本”是高职专科升为高职本科,而不是普通本科;应重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测试,而不是简单地搬用普通本科的标准;主要招收工作一年以上、有工作经验的优秀专科高职毕业生,以防止专科高职成为本科高职的预备教育。

标签:;  ;  ;  

本科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误区及其矫正_大学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