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思考论文_蓝柳洲

关于民办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思考论文_蓝柳洲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如何尽可能缩短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探索一种新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电算化课程 教学

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尤其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已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要求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然而,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现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该课程的实验效果不理想。本文就会计电算化课程实验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上机实验课效果不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教师教学指导力量有限,难以一一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个别指导和检查。每次上机实验一个老师带50多个学生,老师也辅导不过来。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无论是系统问题还是操作问题,都不能得到及时指导,实践能力大打折扣,实验效果不理想,教学进度无法保障。

2.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学方式上,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的是介绍所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步骤或者是说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教师在此无疑成了一种活化了的“软件说明书”,根本体现不了教师应有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此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性得不到提高,亦不具备很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1.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直接选取某一个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利用会计电算化进行处理。案例教学法是具有启发性、革新性的新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扎实的知识和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财务软件操作流程的基础之上分组讨论、设计案例,然后依据设计好的案例分角色地上机操作检验,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案例及账套信息的教学策略。在学习总账的时候,要求每组学生在讨论确定企业的信息后按角色岗位进行分配,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整个案例的上机操作需要每个组员的同心协力才能完成,所以每个组员都各司其职,这样才能保证案例的顺利完成后。在整个案例完成,各组成员再在一起思索讨论和总结。经过这样的实践练习,学生们牢牢地把握住了各知识点,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创造案例教学法,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将会计知识与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对案例设计浅析,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技能,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成长。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而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大大改善专业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分组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用同步共进法和异步共进法来把操作内容进行有机分割,化整为零,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减轻教师的辅导量、提高教学指导效果的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统计分组原理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应用。

上面提到,教师教学指导力量有限,难以一一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个别指导和检查。而分组教学法由于借助学生的力量,采取以组为单位进行分层教学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则有利于解决教师教学指导中因时间紧、任务重而指导不足的问题。

其次,民办高职学校学生学习程度不一,会计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学习进度、学习难度等原因产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如对教师的依赖、需要同学的帮助以及加快或放慢教学的进度等。在教学中能否兼顾学生的这种多样化学习需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传统的指导教学方法相比,分组教学法采取分类指导及老师带学生、学生帮学生的传、帮、带学习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实践表明,在会计电算化操作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模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完善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发挥巨大的潜能,促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静 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2):28-29。

[2]韩金红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3):80-81。

论文作者:蓝柳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关于民办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思考论文_蓝柳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