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四合乡中心小学 高建碧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三个显著的特点。在数学学科领域中,结合研究性学习的三个特点,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使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书本知识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联想起他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全面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满足内在各种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学习
学习活动应当是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源自于内在需要的活动,是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改变经验、重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传统“接受性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是否记住书本知识为目标,学习难以成为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在需要。而“研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改变了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益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可从这几方面进行改变: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以期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这一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观念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乐趣,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
二、社会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的渗透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渠道。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热爱,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许你会觉得具有生活背景和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教材上提供的很有限,书本外实在也找不到几个。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只要你是有心人!我们早晨起床刷牙用的牙膏,细心的人会发现,牙膏的包装有大小,其价格也不相同,你想过大小包装和其价格之间的关系吗?你吃东西,想过营养成分的搭配吗?你在教室里,想过坐在什么位置才能最清楚地看到黑板上的字吗?你在开灯关灯时,想过灯的位置与照明度的问题吗?……这些都与数学有关!数学与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让我们发现并研究这些数学问题吧!
三、培养合作学习、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由师生在多项合作中进行探究,合作是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目的。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恰当的形式是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即本节课的课题,通常由一个或一组尝试性问题体现出来)开展讨论。可以个人准备、自由发言,也可以分组讨论、准备、派代表发言,也可以分配指定人“主讲”,大家进行评论质疑。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着重挖掘数学自身的规律,用于启迪学生思维,挖掘数学美的因素,使数学富于情趣,富于激励性。师生共同参与,安排好每项教学措施,每个教学环节,都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一种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简化的、理想的形式下,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在这个意义下,课本是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在这样的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的气氛,探索进取的气氛,不同见解的争论质疑,多种信息的传送反馈。学生在“知识市场”上吸取知识,交流见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例如在数学第七册“角的度量中”,我先请同学们试着量∠AOB的度数。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后,相互交流度量方法。由于我出示的角不是水平放置的,因此方法比较多。在各组代表发言后,由其他同学自主认同或者反对,教师适时追问有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方法:“点点重合、边线重合、看位置。”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做所有的事,也不可无目的地放任学生合作探究。应及时给予方法指导,进行活动调控,保证学生始终有目的地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从而每个人都能参与其间。
总之,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能否提供他们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研究性学习的适时提出,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尤其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的。抓住研究性学习的的三个特点,逐步向数学学科领域渗透,与传统“接受性学习”相融合,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今天我们这样做了,那么明天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也许就不乏有他们“亮丽”的身影。
【参考文献】
[1]王昌伦.试论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J].俪人,2011(08)
[2]朱军.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学习导刊,2011(10)
论文作者: 高建碧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经验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