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的产生原因和利用效果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足球俱乐部论文,经济学论文,效果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G8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06)04—0020—04
1 前言
自1992年6月全国足球工作会议确定建立足球俱乐部体制,实行职业联赛以来,中国足球逐渐走上职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工商、企业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职业足球和职业足球俱乐部资源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足球运动步入职业化发展和商业运营的过程中,关心中国足球发展的各界人士也在逐步摸索职业俱乐部的运营规律[1],制定相关运行规则,不断挖掘和运用这一资源的价值。
对于俱乐部资源,我们可以借用上市公司的壳公司的内涵,将其称为“足球俱乐部壳资源”。壳公司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拥有和保持上市资格,但相对其他上市公司而言,负债率较高,资产状况不佳,公司主营业务规模较小甚至停业,业绩较差或极差,无新的利润增长点,看不到成长前景,股价低或股价趋于零,甚至已经停牌终止交易的上市公司[2]。
当然,中国足球俱乐部壳资源并非上市资源,我们这里只是借用壳资源的市场运营成分来分析中国职业足球的现状和发展,了解足球俱乐部壳资源的演变、存在问题、形成原因,以期达到真正了解中国职业足球,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价值的作用。
2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成为壳资源的原因分析
截至2006年初,中国(除港、澳、台)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中超职业足球俱乐部16支球队,中甲职业足球俱乐部13支球队,共计29支球队。
中超足球俱乐部球队分别是:武汉黄鹤楼、沈阳金德、深圳队、上海国际、青岛中能、北京现代、天津康师傅、上海申花、四川冠城、重庆力帆、山东鲁能、大连实德、辽宁队、上海中邦、厦门蓝狮、长春亚泰。
中甲足球俱乐部分别是:江苏舜天、广州日之泉、南京有有、浙江绿城、大连长波(西藏队)、湖南湘军、河南建业、青岛海利丰、成都五牛、上海群英、延边队、南昌八一和北京宏登。
中超16支球队分布在10个省、直辖市,13个城市;中甲13支球队分布在12个省、直辖市,15个城市。所有29支球队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32个省、市、自治区的53%),21个城市。从数量上可以看出,中超足球俱乐部和中甲足球俱乐部属于稀缺资源。
《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按照200个城市的比较数据计算, 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居前列的依次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天津等[3]。 而拥有中超足球俱乐部的城市最低排名重庆市也在第34位。从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经营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其所在城市必须有相对较强的综合实力。
在中国确定建立足球俱乐部体制,实行职业联赛至今的十多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足球俱乐部资源市场价值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在频频换手和更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足球俱乐部既具有企业性质,又是竞技体育范畴的竞争主体。在动态的经营过程中,其联赛成绩和经营业绩也是不断变化的,绩优与绩差会相互转换。因此,在目前的职业足球市场上,有少部分俱乐部业绩变差,甚至转化为壳俱乐部是完全自然的现象,即形成壳资源的“产生—转手—利用—产生—转手—再利用”的循环。具体分析,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经济和实际利益:这是形成壳资源的直接原因。经营一个联赛级别和运动水平较高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可以为经营者带来门票、纪念品等可观的经济收入[4]。 同时,还可以解决企业存在的诸如经营范围、产品类型、经营场所等实际问题。这是职业足球俱乐部转手或接手的价值所在。
资源的稀缺性:职业足球联赛设立的名额是有严格限定的,设立或晋升条件比较严格,程序也比较复杂,要成为中超和中甲足球俱乐部也需经层层筛选。从数量上看,高水平职业足球俱乐部和高级别的职业足球联赛是稀缺的,这是其形成壳资源的重要条件。
沟通和传播效应:我国现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大多是由大公司或集团出资或股份经营,经营者可以通过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联赛,使企业与社会和客户进行沟通,起到传播企业品牌和文化的效应。
提升产品销售收入效应:企业可以通过职业足球俱乐部和职业联赛的各种经营和宣传形式,提升企业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收入。
行业自身发展的运行规则和经营机制:中国职业足球市场前景的广阔,但自身没有商业运营的经验,国外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又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此背景下,管理框架、管理方法,甚至运行机制存在效率差或无效率现象[5]。 进而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消耗掉大量资金和精力来不断修正或调整自己的运行机制和战略,一旦出现不可控制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影响,就会导致俱乐部运行进入困境。
球员的运动水平和联赛成绩:职业俱乐部的主要“产品”是优秀球员和联赛成绩,也是俱乐部生存的王牌。如果球员表现不佳,联赛成绩差,甚至降级,俱乐部的前景将非常黯淡,甚至沦为壳资源等待被收购或转手。
还有诸如从业者的从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等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说,只要存在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足球市场,就会有利用壳资源的可能性。
3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利用效果分析
3.1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历史演变
从表1可以看出,中超16个俱乐部从实施职业联赛开始, 大部分都发生过一次或数次的法人代表、俱乐部名称和球队名称的变化或更替。
表1 中超俱乐部资源的演变
序号 城市
名称所属俱乐部
俱乐部建立时间
历史及演变
1993年12月10日,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成
1
上海上海申花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 1993年12月10日
立;2001年12月19日,对原上海申花进行
俱乐部有限公司重组后成立现俱乐部
2
上海上海国际上海中远汇丽足球俱乐部
1995年2月3日 前身:上海浦东队
3
上海上海中邦上海中邦足球俱乐部
2004年1月1日 前身:珠海平安俱乐部
4
北京北京现代北京现代足球俱乐部
1992年12月
2003年3月11日北京国安足球队正式冠
名“北京现代汽车足球队”
5
湖北武汉黄鹤楼 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俱乐部
1994年2月前身:湖北足球队
曾名用:武钢、美尔雅、雅琪、红桃K
6
沈阳辽宁中誉辽宁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
1995年12月29日
曾用名:辽宁远东、辽宁新世界、辽宁航星、
公司 辽宁天润
7
天津天津泰达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
1998年2月16日曾用名:天津三星、天津泰达
8
沈阳沈阳金德沈阳金德足球俱乐部
2001年5月前身:1996年成立的沈阳华晨金客足球俱乐
部和沈阳海狮俱乐部
9
大连大连实德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
2000年1月9日 前身:1994年3月8日,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
10 济南山东鲁能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
1998年1月5日 曾用名:山东泰山、济南泰山、济南泰山将军
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鲁能泰山
11 青岛青岛贝莱特 颐中海牛足球俱乐部
1994年1月1日 前身:1993年底成立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
青岛中能 曾用名:海牛队、赜中队、青岛啤酒队
前身1:1994年1月26日深圳足球俱乐部
12 深圳深圳队 深圳市健力宝足球俱乐部
2002年12月30日
正式挂牌;前身2:1997年1月22日,深圳
有限公司 足球俱乐部深圳平安队;前身3:2000年更
名为深圳平安科健队
前身1:1995年12月1日,前卫寰岛足球俱
13 重庆重庆力帆重庆奇伡足球俱乐部2004年1月乐部(武汉);前身2:2000年8月19日,重
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前身1:1993年11月8日成立的四川全兴
14 成都四川冠城四川冠城足球俱乐部
2003年更名为冠城 足球俱乐部;前身2:2002年四川全兴更名
为四川大河、四川开米森
15 厦门厦门蓝狮厦门蓝狮足球俱乐部
2000年1月1日 前身:1996年厦门足球俱乐部
16 长春长春亚泰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
1996年6月6日 1999年长春亚泰与八一超能队合
2000年分开并买断了甲B参赛权
3.1.1 壳资源的利用案例1:大连大河收购四川全兴
2002年2月21日, 大连大河投资有限公司(大河是大连的一家投资有限公司,和实德集团属于“战略伙伴关系”)以400 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并将其重组为四川大河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在中国足坛闯荡数载的“四川全兴”正式退出甲A舞台, 新俱乐部的名字为四川大河俱乐部。由于本次并购创下了国内甲A足球俱乐部转让的最低记录, 因而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重组过程:2001年12月17日,经有关部门同意,四川全兴集团以“股权重组”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转让所持全兴俱乐部100%的股权或控股权。 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包括四川托普集团、健力宝集团、华润集团等众多商家的关注。就在各地媒体纷纷传言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托普集团将以2000万元收购全兴俱乐部的时候,2月21日下午四川全兴集团与大连实德共同宣布大连大河投资有限公司以400万元的价格收购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将其重组为“四川大河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同时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出资3800万元收购成都蒲江全兴足球训练基地全部资产。收购完成后四川全兴足球训练基地将更名为“实德(四川)足球训练基地”,大连实德队、大连赛德隆队、大连三德队、大河足球队今后都将在此进行冬训[6]。
重组背景和动因:自从1994年中国足协率先在国内体育界实行职业化联赛以来,作为职业联赛的核心主体——足球俱乐部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经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成了寄生在投资主体上的一种广告媒介。以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为例,8年职业联赛共投入2亿多人民币,至今仍未得到收益,而且看不到任何收益的可能。同时,2003年爆发的中国足坛“黑哨假球”风波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足球在人们心目中的健康形象,使得足球的广告效益深受影响。作为一家企业,在不能收到预期回报的情况下,将其转让是顺理成章的商业举措。
同时,中国足协启动的“中超”计划,被认为是改善目前足球经营困境,乃至将中国的职业足球发展成为像美国的NBA那样盈利丰厚的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大连实德依托大连市丰富的足球资源,试图利用中超职业足球联赛获得收益,其所投入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同时,大连市冬天寒冷的季节使得大连实德这支中国足球的佼佼者以往总是为球队的冬季训练发愁,而完成此次收购后,四川大河与大连实德、大连赛德隆同场训练也堪称规模足球经济。另外,大连实德集团未来几年内会在成都投入近7亿人民币资金,这也是实德入川的背景之一。
3.1.2 壳资源的利用案例2:深圳市健力宝足球俱乐部的演变过程
深圳市健力宝足球俱乐部是一家严格按照股份制运作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其发展历程如下:
1994年1月26日,深圳足球俱乐部正式挂牌,实行会员制。
1997年1月22日,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全资收购深圳足球俱乐部,深圳足球俱乐部队更名为深圳足球俱乐部深圳平安队。
2000年,深圳足球俱乐部与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球队以深圳平安科健队的队名参加全国足球甲A联赛,获得了第九名的历史最佳成绩。
2001年,深圳足球俱乐部与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合作,球队以深圳科健平安队的队名参加全年所有比赛。
2002年12月30日,广东健力宝集团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手中全资收购深圳足球俱乐部,并成功进行股份制改造,俱乐部也更名为深圳市健力宝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19日,北京汇中天恒投资有限公司和北方亨泰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了健力宝集团的控股公司——广东省三水市正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这样,深圳足球俱乐部也随之易主。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的股权分别由深圳健力宝集团(10%)、三水市正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90%)持有。三水正天作为健力宝集团的控股公司被收购、健力宝集团股权转让,意味着健力宝足球俱乐部也同时完成了从健力宝原股东向新东家的转让。
这些转让伴随着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的兴衰、沉浮。而其在2004年获得联赛冠军的前提下的转让更是值得探讨和研究。
3.2 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联赛体制和足球俱乐部经营的实践看,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利用存在较多问题,蕴藏的风险也很大。
3.2.1 行业自身问题
自1992年6月,全国足球工作会议确定建立足球俱乐部体制, 实行职业联赛以来,仅14年的发展历程。很多职业足球俱乐部从经营开始就打上“国”字号的烙印[7]。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国有资产,由国家或各省市管理,原有的性质是事业单位的建制。性质本身的变化必然带来理念的变化。理念都跟不上变化,正常的运营更是很困难的。所以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3.2.2 经营者认识不足,盲目接手,转手频繁
我国足球运动推广职业化以来,很多俱乐部所属的企业对现有中国足球市场调研不充分,了解和认识不全面,加上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九成以上的俱乐部都经历过整体转让或出售。这种状况对正处在转轨之中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稳定发展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并导致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的俱乐部在转让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3.2.3 经营范围狭窄,市场风险加大
职业足球俱乐部大多停留在球队冠名、主场经营权等极其狭窄的经营开发项目上,主要收入也只是冠名、门票、电视转播等,忽视了建立在俱乐部整体基础上更广泛的无形资产资源的开发,一些主管部门对属于俱乐部经营范围内的无形资产长时间实行垄断性行业管理[8]。同时, 现阶段属于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的无形资产的经营受到发展环境的制约,无形资产的开发程度低。这就加大了职业足球俱乐部市场运行中的风险。
3.2.4 缺乏无形资产保护意识
职业足球俱乐部大多数是通过无形资产的经营运作实现俱乐部的经营目标,而无形资产是经过俱乐部多年的市场运作和经营产生并积累起来的。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大多急功近利,看不到职业体育投资的艰巨性。在俱乐部经营运作中,几乎都把球队的冠名、转让当作俱乐部最大的推销项目。不断地变换球队的名称,而一个足球俱乐部名称和队名本身就是无形资产[9]。就如把一件大众熟悉的名牌产品,如Nike,不断换上消费者十分陌生的名字和商标一样。职业足球无形资产缺乏保护,不仅反映了职业足球经营环境的恶化,同时也显示出我国职业足球经营和管理尚未成熟。
3.2.5 收购或换手运作不规范
在买壳过程中,由于操作存在很多不规范和在换手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日后往往引起买壳方和卖壳方的纠纷,影响俱乐部的正常经营运作,增加了企业内耗和成本。
3.2.6 买壳方实力不足,存在短期投机行为
在转手或收购时,如果买壳方的实力不强,就会产生转手或收购效果不佳的后果。当有投机意图的买壳方控制俱乐部以后,往往会利用其经营的短暂时间,达到尽快回收投入成本、缓解自身资金压力的目的,常用的手段包括转会时卖出价格高的球员,买进价格低的球员。最后俱乐部成绩下滑,声誉受损,资产流失。
3.2.7 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优秀球员本身就是稀缺资源,球员的转会费、工资和奖金的数额不断攀升,加上教练的费用及俱乐部整体的运行费用,造成经营成本不断加大。如果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把握不准,俱乐部的包袱势必会越来越重,逐渐走向绩差,甚至破产换手[1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析职业足球俱乐部资源和壳资源的产生原因及利用效果,对提高职业足球的整体质量,优化足球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市场结构规范化,弥补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缺陷,以及调整职业足球结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掘和利用壳资源的过程应该是职业足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的过程,是职业足球市场功能不断得以发挥的过程。
从近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程看,我国足球市场正在快速发育成长,职业足球俱乐部数量扩张很快,市值达到一定规模,质量也在不断变动之中,这就为壳资源的利用创造了巨大的运作空间。目前,我国足球俱乐部壳资源的利用应当说基本上是一个新领域,仍处于探索和规范阶段,需要各方面给予热情的关怀和支持。在职业足球俱乐部壳资源利用的指导思想、市场化运作、政策支持、规范化监管、实施效率,以及理论解释等方面,急切需要深入细致地加强研究,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竞技体育真正的职业化发展服务。
收稿日期:200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