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罗秀琼 闵腊英 邓秀芝 曹莉 任云霞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有效改善焦虑与抑郁心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循证护理;冠心病;绞痛发生率;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incid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state. Methods: select in February 2013 to October 2015,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40 cases, patients group us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to a certain exten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effectively improve psychologic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Colic incidence; State of mind

现阶段,冠心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1]。而且随着现代化社会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冠心病在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上都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要高度重视冠心病的及时治疗,为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还应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循证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2]。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3.1±2.4)岁;从患者文化程度上来看,属于小学学历的患者有11例,属于初中学历的有13例,属于高中学历的有9例,属于高中以上学历的患者有7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2.0±3.0)岁;从患者文化程度上来看,属于小学学历的患者有10例,属于初中学历的有12例,属于高中学历的有10例,属于高中以上学历的患者有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因素、年龄因素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排除患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排除心功能等级在2级以上的患者。

1.3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护理干预以及饮食护理干预等,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循证护理中提出护理问题 护理应对患者的病例进行查询,并详细询问患者其基本情况,及时发现护理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包括患者的心理压力大以及精神状况欠佳等。

1.3.2寻找相关循证支持 护理人员首先要查询求证心绞痛危险因素,心绞痛主要是在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前提下发生的心肌暂时缺血以及缺氧,与患者机体应激增强以及冠状动脉张力不断增高因素密切相关。其次,查询求证冠心病患者护理因素,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提高其依从性,借助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及早调整其医护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与发展。

1.3.3制定规范化循证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在提出护理问题与循证支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化护理方案,第一,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与患者家属,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并随身携带救心丸。第二,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者采取合理化的饮食原则以及运动方式,最大限度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 第三,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利用鼓励性语言关怀患者,有效解除患者心理压力,可以指导患者每天做深呼吸,扩大肺活量,进而增加其血氧含量。

1.4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做好详细记录。(2)观察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情况,主要包括焦虑情况(SAS评分)与抑郁情况(SDS评分)。采用专业化的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

1.5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χ2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心绞痛发生率上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为5.0%,而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是22.5%,观察组在心绞痛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2.2两组在心理状态上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x±s,分)

3讨论

目前,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从冠心病致病因素上来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因素、饮食习惯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疾病控制因素等有着密切联系[3]。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冠心病的治疗与科学化护理干预,减少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次数[4]。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在循证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及时提出患者的护理问题、积极寻找循证支持以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与用药护理等措施,降低心绞痛次数,缓解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心绞痛发生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上都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改善其焦虑与抑郁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95-96.

[2]汪志青.循证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1-3.

[3]胡静.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16-1318.

[4]刘洪珍,梅燕萍,吴蕾等.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634-1635.

[5]薛志萍.循证护理对冠心病遵医行为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45-1946.

论文作者:罗秀琼 闵腊英 邓秀芝 曹莉 任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罗秀琼 闵腊英 邓秀芝 曹莉 任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