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元工业发展的得失_银行资产论文

我国三元工业发展的得失_银行资产论文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得失论文,中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7月,当时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向全社会号召“今后3~5年,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全国第三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有条件的地区争取快于经济增长……”《指导意见》认为:“我国第三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克服种种制约因素,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加快,吸收就业的能力就会进一步提高。”时至2006年,7年过去,对第三产业若干年的发展进行总结,看其是否符合“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很有意义的。

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到2000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前一个要求早就达到了,根据修正后GDP数据,1997年底第三产业比重是34.4%,1998年就已经是36.5%,2000年是39.3%,2004年是40.7%;但是离后一个要求还相差很远,到2004年12月31日经济普查时,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的比重是53.3%、第二产业比重是23.4%、第三产业比重是23.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仍在三个产业中占比重最少。

“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国策提倡贯彻以来,其最为显著的成绩是:从1992年底我国首次开展第三产业普查到2004年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12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了6.1倍,从9138.6亿元增加到65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时的34.3%,增加到2004年的40.7%。

然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并不等同于这个产业的发展就是“和谐”的、“可持续”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第三产业?论大道理,发展第三产业能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配置、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论实用性,《指导意见》本身,就是“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创造必要条件”而制定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第三产业共分15个门类、47个大类、180个中类、339个小类。下文将主要分析从事经营活动的13个门类中的10个门类,其中重点涉及银行、信息传输、教育、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等12个大类以及相关的若干中类和小类;对不从事经济活动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门类,主要分析投资对“国家机构”这一行业大类的资产所发生的影响。

分析行业的效益当以分析获利能力为主。行业获利能力的强弱一方面由行业的资产利用率决定;另一方面由一定时间范围内行业主营业务的盈利率决定。

行业资产利用率,是指在盈利能力相同的前提下,同样资金带来的业务量或业务收入。通常,资产的利用率高也就意味着“生意量大”、“活儿多”。

行业主营业务盈利率,是指在各行业资产都能得到同样充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有些行业较易创利,另一些行业获利艰难。通常情况下,某些行业可以在一段时期内效益非常之好,随着利润逐渐平均化,效益就会降低。但如果有“看得见的手”在左右,某些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政府扶持的行业,就能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形成行业垄断,其结果是,这些行业的资源流入与利润产出虽不一定成比例,但因为投入相当高,利润“看上去”非常多。另外,行业效益还与经营单位的所有制属性有关,有些行业“个体”经营得很成功,“单位”却经营得一败涂地。

一、整体经济效益:第三产业远不如第二产业

我国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已公布的数据显示:将我国第二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利润比与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利润比相对照,第三产业远不如第二产业,并且,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已远远超过第二产业;将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与其所获得利润相比,其比例严重失调。

产业的法人单位资产分两大部分:一、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即指能投入营运的资产,属于营利性资产;二、行政事业和非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即指不能投入营运的资产,属于非营利性资产。

下文中,凡是提及“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均简称为“企业资产”,“行政事业和非企业法人单位资产”简称为“非企业资产”;“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分别简称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企业利润总额”。

2004年末,第三产业企业资产61万亿元,非企业资产14.2万亿元,第三产业全部资产是75.2万亿元,第三产业企业资产占第三产业全部资产比例是81%,第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8.3万亿元,利润总额0.9万亿元;第二产业企业资产27.2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4.7万亿元,利润总额1.4万亿元。

第二与第三产业企业资产的总计是88.2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69%,第二产业占31%。第三产业的企业资产总计超过第二产业1.24倍。

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43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42.6%,第二产业占57.4%,第三产业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第二产业的76%。

第二、三产业的企业利润总额共是2.3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39%,第二产业占61%。第三产业的企业利润总额是第二产业的64%。

分析两个产业的企业资产/利润比(即资产的年回报率的倒数),第二产业是每19.6元的资产可产出1元的利润(其中制造业每19元资产产出1元利润),资产年回报率是5.1%;而第三产业要67.96元的资产才换到1元利润,资产年回报率是1.5%。年资产回报率相差2.5倍。

分析两个产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总额比(即经营效益率的倒数),第二产业是每发生17.84元主营业务可得税前利润1元(其中制造业每发生19.85元主营业务,得税前利润1元),经营效益率是5.6%;第三产业要每经营20.44元主营业务才获税前利润1元,经营效益率是4.9%。经营效益率相差14%。

分析两个产业的企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比(即主营业务对资产利用程度的倒数,下文中凡提及“资产利用率”,即指主营业务对资产比率),第二产业是每1.1元资产能产生1元的主营业务,资产利用率是90.9%(其中制造业每0.96元资产发生1元主营业务,资产利用率104%);第三产业是每3.33元资产产生1元的主营业务,资产利用率是30%,资产利用率相差2.03倍。

二、金融业门类:资产占一半,利润10%

金融业门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四个大类。银行资产是金融业最主要的资产(2004年银行业企业资产与非企业资产合计31.6万亿元,占金融业全部资产的78.6%),银行的经营活动是金融业最主要的经营活动。

第三产业资产利润比重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业的资产利润比重严重失调——金融业资产占了第三产业的53%(32.3万亿元),利润只占到10%(0.1万亿元)。金融业的利润为何这么低?

若将1999~2003年三大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和净利润分别相加,这18家银行5年的税前利润共是2065亿元,净利润1472亿元,而5年中这些银行的贷款加上投资的总量是66万亿元,其中投资14.6万亿元。①这意味着这5年里银行业要想得到1元税前利润,就需贷出(包括投资)320元,即利率是千分之3.125,这样的盈利水平和95.5%的金融行业负债率,其中蕴含的风险不言自明。

2004年,金融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比(即金融业的经营效益率的倒数)是每发生26.6元的主营业务产生1元的利润总额,比起第三产业平均每20.44元的主营业务产生1元的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要多发生6.16元,比工业每16.72元主营业务产生1元利润,主营业务更要多发生59%。

如果与国际银行业经营状况相比,据2004年英国《银行家》对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统计,2003年1000家大银行税前利润/一级资本之比平均是17.56%,1000家中前10家银行的税前利润/一级资本之比平均是24.6%,而入围这1000家大银行之中的我国银行有16家,16家银行的税前利润/一级资本的平均之比是3.94%。其中建行、工行、农行、交行此比例为最低,分别为0.24%、1.56%、2.14%、0.41%。需要指出,这4家银行对中国金融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占中国的入围银行一级资本的67.3%、总资产的64.8%。②200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是17.6%,中国仅为10%。200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是0.8%,占了中国入围银行总资产84.3%的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5大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依次为0.26%、0.1%、0.05%、0.02%、0.01%。在不良贷款比率最高的世界25家银行中,中国占了3家,占12%;在资本充足率最低的世界25家银行中,中国占了7家,占28%。

若与世界大银行比人均创利能力,人均利润最高的是东京三菱金融,人均创利41.51万美元,花旗集团人均利润也达到9.85万美元。而我国的国有银行中,人均利润最高的中国银行也仅为6440美元,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人均利润不足1000美元。③

要让第三产业利润资本调整到合理比例,使整个第三产业有显著盈利,解决银行业的盈利问题是关键。因此,金融业必须进行制度性改革才是关键,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增加银行盈利的措施只能是短期行为。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又难度极大,因为涉及十几年来日益庞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④

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门类:利虽厚,不值夸,偏饭难喂出“信息产业”

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这三个行业大类组成一个行业门类,其中信息传输业大类的资产占行业门类资产的绝对主体。

2004年该行业门类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是1638亿元,电信和信息传输大类占97%。整个行业门类(最主要是电信业)主营业务盈利率在第三产业中最高(为22%),资产年利用率也较高(为33.2%),年资产回报率也最高,为7.3%,即100元资产投入年产出7.3元。其资产22896亿元只占第三产业总资产的3.8%,主营业务收入7607.5亿元占第三产业的4.1%,企业从业人员228.3万占第三产业企业从业人员相应比例5%,而利润总额1674.2亿元占到第三产业全部利润总额的19%。人均主营业务收入33.3万元,人均创利7.3万元。这个行业门类的前期投入是多是少不敢妄言,但的确是“高产出、见效快”。

电信业是“支柱”行业,主要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以2004年为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额1273亿元占电信和信息传输大类投资总额的80%,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投资额413亿元占19.6%。因为政府未能在资金上支持到位,需要电信服务的国民被迫做出无偿奉献——十多年前每户几千元的电话初装费、至今未取消的手机双向收费在财务账目上是单独立项的,专用于建设电话局、铺电话网、更新设备、扩充通信能力。

电信业发展得够“蓬勃”了,但是与电信业“绑”在一起的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其发展的潜力却不足。2004年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的投资额161亿元,仅占电信业投资的5%。这反映了我国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行业只不过是扩大了的电信业的代名词——没有相应发达、相应发展的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电信业不能算是真正的“信息产业”。

根据产业分类规则,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行业都属于高科技行业。在美国,重点围绕因特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从筹建到发展也就30年左右时间。但问题在于,美国是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绑”在一起同步发展后“绑”出了个“知识产业”,并因此改造了传统工业;我国是单给电信服务业吃偏饭,离“信息产业”、“知识产业”还相差很远。

只有这几个行业“绑”在一起才能对社会提供组合服务,才能把知识转化为信息,然后把这种体现了高科技应用的信息作为服务性商品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这种交易把高科技带出象牙塔,直接面向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层面,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活动产品的附加值,使高科技成为全体国民的福祉——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业”。而在我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几乎就是电信业一家的营业收入。《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显示,2004年的电信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是9224.8亿元;经济普查数据则显示,2004年“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企业单位的全部主营业务收入只有7607亿元(现价)。

在我国,除了与国防有关,整个“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缺乏具有本国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含量,真正的“知识经济”离我们还很遥远,“高科技服务”就更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行业门类的高收益(准确地说是电信业的高收益)能得以长时间维持,可能是“功夫在诗外”的,但也是不能持久的。而如果电信业在整个“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门类中继续“跛足”发展,那中国就只能有“通信产业”而不会有真正的“信息产业”。可喜的是民间对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卫星传输服务业的重视正在弥补“企业法人单位”对其不重视的缺陷。

四、批发业大类:收入占半、利润居首,银行业为何畏之?

批发业和零售业组成“批发和零售业”门类。这里分析批发业。

2004年第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一共是18.3万亿元,其中的半壁江山是批发业作的贡献——9.2万亿元。其利润份额占到第三产业利润的21.2%,居第三产业各行业第一;而从业人员比例只占第三产业的17.6%。批发业的资产利用率最高,达190.5%,这与其行业特点相符。即资金在周转中创造效益,但是主营业务盈利率只有2.1%,行业盈利能力差,这样,年资产回报率也就只有3.9%。

盈利能力不佳何以实现创利占第三产业第一?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多。占第三产业企业单位1/2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占第三产业企业单位1/5的利润,说明批发业的利润仅靠“跑量”获得。

虽然批发业行业的利润贡献占第三产业第一位,资产利用率也最高,但是,批发业却蕴含很大风险,这风险来源于对银行的负债,并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经济普查数据,批发业的资产是4.8万亿元,负债3.4万亿元,批发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是71%。

该行业企业的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是119.4万元,该行业个体户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7.7万元。个体户人均营业收入只占该行业企业的23%,营业总收入也只占该行业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15%,而批发业的503万个体从业人员是批发业企业从业人员772.8万的65%。因此,批发业是“企业单位经济”占绝对优势的行业。其“企业单位”与个体户人均营业收入的差异可能与前者批发工业生产资料、药品医疗器材和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的数量金额远远超过后者有关,批发工业生产资料、药品医疗器材有行业进入门槛,家用电器音像器材因为社会集团消费占了很大比例,因此,个体户难以与企业单位竞争。

五、商务服务业和租赁业门类:前者恒强?后者恒弱!

“商务服务业和租赁业”门类是以商务服务业大类为绝对主体的,2004年全行业门类投资额362亿元,商务服务业投资额是356亿元。所以商务服务业的资产份额约占到整个行业门类的95%以上。

200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门类的主营业务盈利率高居第三产业第二位达到21.4%;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8.2万元,人均创利润3.9万元。当然,租赁业不过是在“借光”。在商务服务业大类中,论资产投入之多当属“企业管理服务业”中类,2003年的城镇投资总规划中,商务服务业一共规划投资959.2亿元,企业管理服务业要占60%。

“企业管理服务业”中类下分成三个小类:企业管理机构;投资与资产管理机构;其他企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机构”是不从事具体经营活动的,只负责企业重大决策、资产管理和协调管理下属工作。具有法人资格的大集团公司总部、大型联合性企业总部和控股公司的总部属于企业管理机构。“投资与资产管理机构”则是指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以后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行业管理机构,从事的是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运作、对国有资产和金融资产的管理、参与非金融性的、不直接介入经营管理的投资、并为企业提供项目策划和融资、财务顾问及风险投资服务,这个行业是政府转变职能后派生出来的营利性行业。“其他企业管理服务”是指其他各类企业的管理机构和派出机构,并包括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后勤服务。

整个行业门类资产虽然有7.2万亿元,但属于固定资产投入的并不多。2004年以前每年不过二三百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说明整个行业资产中属于固定资产的大部分由原国有资产转化而来,另外则是庞大的流动资产——以投资资金为主体的资产。

不过,这个以企业管理服务业占有资产最多、以投资资金为资产主体的门类,在资产的有效利用上却只处在中下水平,主营业务收入只相当于资产的9.7%,年资产回报率也只有2.1%。

该行业门类有个显著特点,即资产、业务收入、利润高度集中:京、沪、粤、苏、浙三省两个直辖市集中了资产的77%、主营业务收入的74%、利润的86%。

关于“商务服务业和租赁业行业”门类中的租赁业,在我国是新兴行业,2004年我国的租赁业投资额才6亿元。而在发达国家,租赁业早已经是成熟行业,全球的租赁业中美国占40%份额。租赁的业务范围从电脑、运输工具、飞机、服务、通讯设备、医疗设备、铁路到家具、会场布置、鲜花等无所不有。租赁业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我国的租赁业在第三产业中占的份额太少,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迹象。租赁业的发展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商业信用和消费者的消费信用发展程度,反映一个国家商业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否,因此,租赁业目前的状况也反映了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是“起步经济”,这个真正有潜力的服务行业还未形成气候。

六、教育业门类:12大股败绩,敢问利从何来?

教育业是非营利性行业,但校办企业是营利性质的。2004年,教育产业的主营业务盈利率很高,为18.6%,居第三产业的第三位;年资产回报率6.6%,居第三产业的第二位:只是年资产利用率属中等偏下(2.83%)。

教育业的企业资产有717.3亿元,是教育业非企业资产1.6万亿元的4.5%。中国著名高校的上市公司资产都集中在教育业的企业资产中。据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北大的方正青鸟和国农科技、清华的同方、紫光和诚志等12支赫赫有名的大学股,其资产264亿元占了全教育行业的企业资产的36.8%,主营业务收入216.1亿元占了全教育行业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5.2%,然而,这12个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总计只有0.72亿元。只是全行业企业利润总额47.1亿元的1.5%。那么,其他占教育业98.5%的利润从何而来?而且既然12个上市公司216.1亿元经营收入都经营不出利润,其他企业经营的又是什么主营业务?那47.1亿元的利润,又是谁赚的钱?

七、零售业大类:“单位”,熙熙不得利;“个体”,载欣又载奔⑤

零售业企业的年资产利用率高达140%,仅次于批发业,但主营业务盈利率却比批发业还要低,只有1.3%。整个零售业的资产回报率仅为1.9%。

2004年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人均创造主营业务收入30.6万元,人均利润是4092元,在第三产业各行业中列倒数第四。全行业利润总额是250万元,占第三产业利润份额2.8%,从业人员610万,占三产企业从业人员13.4%。

据普查资料分析,凡行业利润占第三产业利润比重3%以下的,个体经济必定活跃。果然,2004年该行业个体户的营业总收入2.7万亿元,是“企业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87万亿元的1.5倍。个体从业人员2792万,是“企业单位”从业人员609.7万的4.6倍。全国6395万个体从业人员中,44%从事零售业。2004年该行业个体户人均营业收入9.8万元虽远不及“企业单位”人均收入,但是肯定能雇得起工——该行业个体经营户户均1.73人。

八、餐饮业大类:利润薄到底,“集团”来救急

住宿业大类和餐饮业大类组成“住宿和餐饮业”门类。

餐饮业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在第三产业中并不算低,比率达到56%,但主营业务盈利率低,只有3%,相当于做了33.2元生意才有1元利润。餐饮业的资产回报率只有1.7%,整个行业利润只有29亿元,人均创造利润才1292元。

整个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959.7亿元,而粤、鲁、苏、浙、京、沪四省两直辖市的主营业务收入就发生了960.1亿元,超过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这不仅说明“单位”餐饮业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和资源集中地区,也反映出相当多省市“单位”的餐饮业要么所占份额不大,要么亏损。

既然四省两直辖市的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将全国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给包了,那其他20多个省市的餐饮业怎么办?查看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餐饮业个体户的主营业务收入5344亿元,是企业单位的5.6倍,人均营业收入5.9万元,是企业单位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的1.4倍。

该行业也是个体经济成分超过“企业单位”经济成分的,所以“企业单位”的效益也就同零售业一样不如个体经济。

《指导意见》把餐饮业与零售业列为“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吸收就业较多”的第一位行业,可惜这两个行业的“企业单位”都发展得不尽如人意。

庆幸的是,属于“企业单位”的餐饮业零售业还不算最糟,因为还有“集团消费”在“惠顾”着。

根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2005年度的测算,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社会集团消费”实际占到33.5%的比重,餐饮业的“社会集团消费”比重更高达62%。餐饮业的29亿元利润中,浙、苏、京、沪两省两直辖市要占到47%(广东与山东没有公开餐饮业利润)。也就是说,餐饮业的盈利集中在社会集团购买力集中的省市,是社会集团消费能力的强大才使餐饮业没有亏得让全行业受灭顶之灾。

2004年餐饮业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7486亿元,这一年餐饮业的社会集团消费就是4641亿元,是当年度国防费用的两倍还多,是当年度行政管理费支出的1.14倍。餐饮业社会集团消费高达62%的比重,这属于政府的不正常消费行为。

九、住宿业大类:“一般”单位,敢将利润做到“负”;“星级”单位,收回成本无尽时

2004年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回报率为零、主营业务盈利率为零、利润总额是-1.4亿元,人均利润是-68元。

住宿业大类下分为旅游饭店、一般旅馆、其他住宿服务三个中类。利润总额中,旅游饭店盈利2.3亿元,⑥一般旅馆和其他住宿服务业亏损3.7亿元。

上海住宿业企业盈利9.5亿元(皆旅游饭店盈利),北京住宿业企业盈利2.7亿元(五星级盈利6.14亿元、四星级盈利1.64亿元,其余皆亏损),浙江盈利0.3亿元,其余省市亏损成片。205.6万住宿业企业就业人员中,在旅游饭店就业的有137万,余下的68.6万是一般旅馆和其他住宿服务业服务人员。

经济普查已查明,2004年末旅游饭店全部资产是4223亿元(占住宿业全部资产的80%),利润是2.3亿元,资产是利润的1836倍!主营业务收入是422亿元,资产是主营业务收入的10倍;利润只是主营业务收入的0.55%。这些数据使旅游饭店的天量投入与收回投资的遥遥无期形成鲜明对照。

非旅游饭店住宿业和餐饮业的亏损令人不解:旅游饭店的人均业务收入是3.08万元,非旅游饭店住宿业的人均业务收入是3.9万元,餐饮业的人均业务收入是4.3万元,非旅游饭店住宿业和餐饮业的人均业务收入都超过了旅游饭店的人均业务收入,为什么非旅游饭店住宿业会亏损?餐饮业也产生不出像样的利润?

全国住宿业企业的一般旅馆法人单位有2.4万个,其他类住宿企业法人单位有2960个,为什么2.7万个企业都会任其亏损还亏损得这么惨?这亏损后面,又反映出什么问题?这2.7万个企业是全国平均分布的,没有被经济发达地区所垄断,那么各地区又是怎样“做到亏损”的呢?

为住宿业餐饮业的企业从业人员担忧:除了旅游饭店,有292万企业从业人员不创利或创利甚少,他们的饭碗堪忧。

住宿业个体户从业人员有50.5万人,是企业从业人员205.6万的24.5%;个体户营业总收入243.4亿元,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89.9亿元的35.2%;人均营业收入4.8万元,是企业的1.4倍。住宿业个体户户均从业人员2.84人,平均每户个体经营者要养活的雇工比零售业个体户还多。

那么,这些行业的个体户是怎么赚钱的?个体户是应需求关系而生长的,大资金不肯青睐的行业并非百姓不肯青睐,而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本身就是最现实的需求,满足这种来自底层社会的需求其投入是不会大的——只要一个小小的铺位,“你要什么我供什么”就是“经营理念”。

十、房地产业大类:投入不计回报,利润寡头分享

房地产业下分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四个中类。房地产开发经营资产占全行业门类资产的95%。

2004年末,房地产业资产总计是7万亿元,利润总额1225.5亿元。这些利润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粤、鲁、苏、浙、京、沪四省两个直辖市的房地产行业利润总额占到全国的86%,其中上海独占利润34%,广东占18%,一个行业一市一省的利润要占去全国利润的一半以上,也是第三产业中罕见现象;而四省两市的房地产业资产份额则要比利润份额少20%,其中上海占的资产份额是全国的19%。

与社会公众的认知截然相反,经济普查数据反映的房地产业利润率不是很高,而是相当低——从投入产出分析,房地产业是除了住宿业、金融业、餐饮业、公共设施管理和水利环境业外最缺乏效益的行业,其资产/利润比是57:1,资产回报率是1.75%;作为参照,积淀了庞大固定资产的制造业,2004年的资产/利润比是18:1,资产回报率是5.6%。

房地产业的资产回报率低是必然的。虽然房地产业没有制造业那么多的固定资产,但是房地产业有“存货”!如果有一张囊括全国房地产业的资产负债表,那么,其“流动资产”栏目下的“存货”金额一定蔚为壮观——有多少未卖出去的房产以资金形式囤积于此!

资产回报率低,那么主营业务盈利率就应该高,因为两者如果都低,这个行业应该是没人来投资了。但是,2004年房地产业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是每经营12元主营业务能盈利1元。房地产商自己则是一会儿说没利润,一会儿又说这个行业应该是高利行业。事实怎样呢?2004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私营)企业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对全国私有企业作了第六次抽样统计调查,调查结果是,我国房地产业私营企业利润远远高于其他私营企业,税后净利润比电力热力供应生产业还要高出1倍多,比平均水平高出5倍。而根据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2005年12月20日讲话,房地产业属于私营个体经济占较大比重的行业,那么房地产业的私营企业盈利状况也势必是房地产全行业的写照。

现在问题是普查数据显示房地产业的获利能力不高!

这里要区分两种概念,即获利的能力与获利的金额:获利的能力是体现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的,通过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把资产利润率和行业盈利率都做高了,这样获得的利润是我们常识中认可的利润。

获利的金额多少则不一定反映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只要经营得不亏损,只要经济总量足够大,靠总量也能把利润推得很高。但这种利润的获得其成本极大,是成本推动型的利润增长,它的单位利润并不高,而旁人只看到利润可观,并没有看到投入相对更为可观。第六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反映的是利润总量,即房地产业私营企业的利润总量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但并没有反映私营房地产行业的盈利能力是否高于其他私营行业、投入产出率是否优于其他私营行业。而靠成本推动的利润总量高是一种“虚高”,只这一点就决定了这个行业是不可能属于“可持续发展”之列的。

现在社会上对房地产利润的怀疑和质疑,其实是怀疑房地产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是否配得上那总量上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利润、是质疑那放在全球都属于天价的房价竟能在中国社会存在。

从1992年末至2004年末,房地产业从650.6亿元营业收入、97.6亿元利润发展到1.5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25.5亿元利润总额,由企业从业人员69.2万发展到396.3万;业务收入增加22.7倍,利润增加13倍,从业人员增加5.7倍,从总量上看,房地产业的确得到了大发展。⑦不过也奇怪,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其个体经济则根本就“不发展”——2004年,房地产个体户人数只有9.1万,是“企业单位”从业人员的2.3%,营业收入区区52亿元,是“企业单位”的0.35%。看来房地产不是那么好投资的行业,没有相当的资源,进门后恐怕血本无归。

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字,2004年房地产业全年投资额是14547亿元,而当年全部制造业投资额是14657亿元,即2004年房地产投资额与全部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的投资额相等!房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各占了2004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5%。

2004年以前的房地产投资额为开发投资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合计,2004年以前的其他行业投资为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合计,2004年均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有哪个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发展到这种程度?又有哪个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如此规模?

十一、公共设施管理业大类:投资的无底洞?

公共设施管理业大类与水利管理业大类、环境管理业大类一并算作一个行业门类。水利管理和环境管理在行业大类中占的份额不大,根据历年投资分析,大致不到15%比重,公共设施管理业占的比重在85%以上。根据2003年的城镇投资总规模,“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规模是9208亿元投资,其中市政公共设施管理业占了85%,达7863亿元(2004年的“公共设施管理业”建设总规模是1.24万亿元,在建总规模1.1万亿元)。

从1998~2004年,在“公共设施管理业”大类下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已累计1.53万亿元,仅2002~2004年3年间,投资就高达9450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的8.2%,这些投资绝大部分是对“管理、维护、抢险、紧急处理”市政公共设施的单位和机构的投资。2004年中,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是3882亿元,相当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冶金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汽车飞机轮船的)三个制造业门类的投资总和,而2004年我国对第一产业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只有645亿元、对科学研究的投资才169亿元。

在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门类虽然只占有0.54%的份额,资产4063亿元,然而它的资产/利润比是174:1,仅强于金融业的355:1。

查看其投资的隶属关系,99.6%是地方项目,其中省属的6.1%,地市属的52%,县属占38%;查看其投资的经济类型,国有经济占86%、股份制经济占12%,但要知道,中国的股份制经济90%以上是国有控股的,是变相的国有经济。

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历年累积投资与现存资产合计的关系很值得怀疑:既然从1998~2004年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累计已1.53万亿元,然而,连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一起计算的整个门类的企业资产合计却只有4063亿元,即使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非企业资产加在一起,也只有7352亿元,那么,还有8000亿元的投资流失到哪里去了?

对公共设施管理业如此高的投资,是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大搞“城市形象工程”的产物。即使这样“大力发展”,2004年人均业务收入有11.7万元,人均利润却只有5574元,这样的投资什么时候能见效益呢?这个行业的效益又是从哪里体现呢?

十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门类:垄断为主,个体拾遗;巨大投资,蓄势待发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也是个行业门类,交通运输业为该门类中的主体大类:交通运输业的企业资产占本行业门类企业资产的89.2%、主营业务收入占87%、利润占98.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企业资产(35763亿元)和主营业务收入(1166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例都是6%,利润总额(1022亿元)占比例11%,企业从业人员(761万)占比例17%。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5.3万元,人均创利润1.3万元。

虽然北京、上海、广东占了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资产份额30%,但其余地区分布比较均匀。这个行业门类中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远洋运输、大中城市公共交通业等大类基本还是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当然,垄断不能一概否定,有些行业还是需要国家垄断的。现在可怕的不是国家垄断,而是利益集团在垄断,更可怕的是地方政府与利益集团结盟以后的垄断。

有933.4万的个体从业人员参与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个行业门类,超过了760.7万该门类的企业从业人员。但个体户的营业收入只是“企业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66%,人均业务收入也只是“企业单位”的54%。这说明,该行业个体户虽然从业人员超过了企业单位,但经营收入和经营利润都不能与企业单位相比。在整个行业中,大量个体户只是起着为“企业单位”拾遗补缺的作用。

在对这个行业大类的效益进行评价的同时,必须指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马上会发生巨大的投资行为,反映在“城市公共交通业”大类下的“轨道交通”中类投资将激增。截至目前,我国先后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南京、重庆、长春、大连等10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420公里。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已有十多个。2005年7月8日,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建设论坛”公布的消息,正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十多个城市拟建地铁总长度是400公里;另外,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造了123公里地铁的上海在最近5年内要造地铁280公里。中心城区环线内人均最多600米就要有一个地铁车站,到2010年建成地铁车站259座。⑧把上海与亚洲第一个建造地铁的东京相比,东京自1927年第一条地铁开始运行至今已80年,造了14条地铁、315公里营运路线、224个车站,车站间距是平均2.76公里。⑨把上海与我国香港特区相比,我国香港特区地铁自1979年开通以来,只有7条路线、全长91公里的铁路系统网络、53个车站。⑩

若论载客量,东京地铁年人流量26.6亿人次,相当于每天729万人次,位列世界第一;我国香港特区地铁平均每天运送乘客230万人次,而上海2004年的全年轨道交通客流量是4.8亿人次,(11)平均每天不过131万人次!若论每天每公里运载人数,东京是2.3万人,我国香港特区是2.5万人,上海是1.05万人!

不说我国的国情、国民的生活水平是否能与日本和我国香港特区相提并论,仅是把地铁车站造得像公交站点一样密集,就限制了轨道交通的快捷优势,就是在无谓增加投资成本,在人为制造动迁理由。这样造轨道交通,中国的国情不能允许!况且,世界各国的地铁公司大多亏损,我国香港特区地铁属于能挣钱的,在建成的1979~1999年还连续亏损21年,到2000年方盈利。地铁1公里的造价要五六亿元,造280公里就意味着1700亿元的投资若干年中没有盈利,要想早日收回投资除非大幅提高地铁乘坐价格,但如此一来,又有多少人会选乘地铁?

2002年,国家统计局把“城市公共交通业”升为大类,使我们能看到2003年全国的“城市公共交通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360.13亿元,2004年是391.3亿元,而上海一个城市的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交通运输投资”,2003年是273.77亿元,2004年是316.96亿元。《上海统计年鉴》注明,2003及2003年以后的上海“交通运输投资”是包括了市内公共交通投资的,而在2002年,未包括市内公共交通投资的上海“交通运输投资”只有63亿元。这就是说,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投资要占到全国的60%左右。一个城市在市内交通上如此投资、又占全国如此比例,其他城市是难以与之“和谐”发展的。

十三、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门类:服务对象青睐“彼岸居民”,服务内容偏重于“未列明”

发展居民服务业在《指导意见》中被当作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个主要方向。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这个行业的企业单位在2004年的企业资产合计是2748.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37.7亿元,利润总额67.9亿元(都超过了文化体育娱乐业),这是不是好现象呢?

2003年“居民服务业”大类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是113.3亿元,“其他服务业”大类的城镇投资总规模是89.3亿元。

在“居民服务业”投资中,对“其他居民服务”的投资占49%,其中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投资才是最主要的,对殡葬服务的投资占36%,对洗浴服务投资占11%,余下4%,才是属于对与普通居民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行业投资;在“其他服务业”大类投资中,对“其他未列明的服务”的投资要占到90%,其余10%方是汽车摩托车维护和保养、办公设备维修、家用电器维修、日用品维修、建筑物清洁服务、其他清洁服务等行业小类的投资。

当初国家希望发展的居民服务业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最为贴切的,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最为贴切的行业有资金在投入,在居民服务业中,占投资4%、10%的是面向普通居民的,占投资49%的有一部分是面向普通居民的;对殡葬服务的投资要占到居民服务业的36%、是占“4%”服务业投资额的8.3倍,这证明对“彼岸居民”投资比对“此岸居民”投资更有价值;洗浴业的兴旺后面反映豪华大浴场和简陋洗脚房在同时为社会各个层面提供“服务”。而占90%的“未列明的服务”,无疑存在着占相当比例的不合法的“服务”、与文明社会相悖的“服务”;不管这些服务是不是“市场需要”,但肯定与1998年国家颁布文件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是南辕北辙的。同时,这个行业门类的服务质量也存在很大问题,2006年国家工商局公布的2005年度服务申诉第二位的就是居民服务业。

十四、结论

(一)缺乏监督的政府部门投资导致第三产业投资巨量、低效、无序

通过对第三产业10个行业门类13个行业大类的效益分析,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经验法则”:有关方面决意“放”的行业,法人单位的效益必差;有关单位不肯“放”的行业,法人单位的效益必好。折射出一条自有商品经济以来就被验证了无数遍的铁律:资金总是流向社会平均利润的上方。电信业、企业管理服务业、房地产业都是处在社会平均利润上方的行业。餐饮业、住宿业、零售业是处在社会平均利润之下的行业。

从投资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在“国家行政机构”行业中类投资栏下,96%是地方项目投资,其中,县属投资占地方投资57%、地市级投资占31%、省属投资占8%。

《指导意见》是为了解决就业而颁发的,目的动机无可厚非,然而,发展第三产业的一系列措施,却使得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增强到自1949年以来从未达到过的地步——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了对第三产业的最大的资源配置调控权。

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是把发展第三产业的职、权、利全部下放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的时间段,正是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时间段,发展第三产业不是一句口号,是需要资源的。“发展第三产业”就使职、权、利——市场——资源得到了一个空前的成功组合的机会。

通过这一系列组合,地方政府可支配的经济力量大大增强,权力就有了物质意义上的含金量。所以在中央政府倡导发展第三产业以后,藉此大发展的第三产业首先是地方政府的产业,包括“广场工程”、“大道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等,基本都是政府的第三产业工程——以市政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代表的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发展”就是典型一例。各级政府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交通工具也在“发展第三产业”中趁此大扩建、大改建、大增加——7年间1万亿元投资就是这样花去的。而教育事业,实际上也是政府的事业——因为政府要办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这些年对大学的各种财力支持无以复加——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的“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明细表”统计,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中事业性经费支出5161亿元,分成公用部分和个人部分两大类。全国1552所普通大学占了公用部分经费的37%;42.6万所小学占16%;72.5万普通大学教师占了个人部分经费的20%,570.3万小学教师占35.1%。基建支出中,58%投向大学建设,小学只占8.6%。

需要大资金大投入的房地产业虽然名义上不属于政府产业,但的确有不少是地方政府官员属下或关系户的第三产业;所以现在好多房地产商对大量商品房积压的现实不用着急——来大部分资金不是自己掏的——即使是私营企业,也自有定金预付款来买单——2004年定金预付款已经占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度资金43%的比例,而自有资金只占16.6%,二来强而有力的地方政府自会有堂而皇之的“为民”理由、层出不穷的“为民”措施来帮着把这些积压的房产一点一点地消化的(如“改造旧区”等等),当然对于国家和国民来说,消化的成本是难以估量的。

需要指出,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与1998年7月颁发的《指导意见》中有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方针完全吻合,这些方针包括:“各地应从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确定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把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发展相关的第三产业”、“鼓励企事业单位兴办社会化的服务业经营实体”、“推进住房、信息、咨询、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里的体制改革,加快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化的步伐,加快有条件的第三产业单位从福利型、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企业型”。近8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事实证明,这些指导方针几乎全部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制定方针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当时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目的很具体实在,即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加就业。根据《指导意见》要求,第三产业每年增加从业人员总量为800万,从1999~2004年,6年增加就业人数应该是4800万。而现实是。从1992~2004年,12个年头第三产业人员增加3935.2万,平均每年增加328万。

如此,决策层对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的希望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措施都落实了,目的达不到,这是为什么?

当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第三产业上积极行动时。这种信息传递到了市场,使全社会的资金围绕政府工程而调拨而运作——这是赚钱的捷径。国家统计局在分析我国私营企业房地产、旅游业、广告业、咨询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私营企业和我国全部企业的增长速度”时称,一方面,这反映了市民经济领域市场已经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反映社会资金在向获得政府力量支持的行业高度集中。于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权力在中国式市场经济中历练得空前强大。

权力极大地扭曲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极不公平地扭曲了社会的平均利润:高利润总是集中在那么几个行业、那么几个地区,资本也就固执地集聚在很狭窄的几个层面;所谓“资本密度”,在中国根本就不是经济运作的产物,而是权贵力量肆虐经济的产物——在利润扭曲、社会存在超高利润增长点的情况下,谁都不愿意放弃对高利润行业的投入。

现在,我们挖掘到了中国下岗失业工人就业之难的深层次的原因:是权力扭曲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使市场必须具备的对全社会生产资源和再生产资源的分配调节功能失效,才造成投资集中到房地产行业、集中到公共设施管理业、集中到权力部门,使这些部门“投资过剩”,资产根本得不到充分利用;真正有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却因长期得不到有效投资、长期缺血缺氧而苟延残喘。中国现阶段就业难、再就业难的问题。从表面看是市场经济在追逐利润之中抛弃了底层劳动者,实质是首先由权力扭曲了市场,然后再由扭曲了的市场把最富于活力、最宝贵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抛弃了。

权力已经严重扭曲中国市场经济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央政府必须有足够的权威管住地方政府。因为我国的社会监督力量远远不够监督各级地方政府。鉴于我国的国情,如果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没有“令行禁止”的权威,权力庞大后的地方政府由谁来监督?正因为没有健全对各级官员的监督机制,中央才面临上访压力。而这个机制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健全起来的。所以必须强调中央要集中最大权力管住地方,这是中国目前从根本上保持稳定的良策。

权力已经严重扭曲中国市场经济的事实更告诉我们,发展经济必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而国家行为、政府行为就更加需要“畏法”。要用法律手段保障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措施得以推行、得以实现。

我国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就不能任凭市场调节屡屡失灵而经常动用非市场制度解决市场问题。所以,中国的改革不能停滞而必须深化,深化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体制改革。改革不是玩概念,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的目的可以是出于公心,也可以出于私心,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对大多数公众的利益是增加还是剥夺。

(二)创造就业岗位的是市场

1998年的《指导意见》对社会各行业提出了要求解决就业的指标,说明中央政府当时是想努力解决就业问题的,中央政府的就业指标制定也并非没有根据,在《指导意见》的第三、第四自然段,有着对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完整的数字依据的表述:“从1991年到1997年,全社会从业人员共增加570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减少了3700万人。第二产业增加了2800万人,第三产业则增加了6600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成长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的劳动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减少126万个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26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长1%,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平均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需要配置二万元资金(固定资产加流动资金),而工业平均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则需要配置七万元资金。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投入少、吸收劳动力多的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长潜力大、可以加快发展的行业。”

《指导意见》关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具体要求最终是归于流产了——要求年增加岗位800万个,实际年增加328万个。并且93%是由个体户而不是由用掉了巨量投资的其他所有制企业来承担“增加岗位”任务的。决策层当时是按照每增加1%第三产业GDP就能增加100万人就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只需增加二万元投资的标准来布置安排地方政府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并要求地方政府对发展三产的举措要“加强”、“增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果,解决就业只解决了原计划的7%,资金却用掉了原计划的100%还多,这等于给地方腐败开了大口子。这本身就说明,用计划经济办法解决市场经济之事的不可行性。

现实告诉我们,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政府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即使政府有大作为的动机,效果也绝不会比不作为好到哪里。况且,提供就业岗位根本不是政府该做的事,政府做的事是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员,把进入市场的规则制定好,把市场秩序管理好,把市场环境整顿好,并保证自己的管理行为合法公正。市场健康了,社会的平均利润就会趋向合理;平均利润的分配合理了,资本就不会挤作一堆囤在少数几个行业,大多数行业就都能兴旺、都能发达。这样下岗工人的就业岗位也就自然多了,对就业的选择也更丰富了,农民也不会都往大城市、特大城市涌了。

由市场创造的岗位才是最能保证就业的岗位。而建设、保护能持续创造就业岗位的市场,才是政府的职责。

注释:

①《中国金融年鉴》(2000~2004年)。

②《Banker》2004年7月。

③招商银行课题组《在经济复苏中阔步向前:2004年度世界大银行发展分析》,《深圳金融》2004年第8期。

④纪玉山、张跃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滞后性的利益集团因素》,《新经济》2005年第2期。

⑤载欣载奔,出自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意为欢欣地奔走,此藉以形容零售业个体户在流动中创造效益。

⑥我国绝大部分公务会议的接待工作是旅游饭店承担的,下级部门对“莅临指导”的上级机关部门、包括对人民代表的招待也绝大部分由旅游饭店承担,旅游饭店有不菲的“社会集团消费”。

⑦1992年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

⑧《猜想长三角2006:当上海地铁逼近世界第一》,《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⑨http://ican.go2japan.com/。

⑩同济大学网站:http://www.tongji.edu.cn。

(11)《上海统计年鉴(2005)》。

标签:;  ;  ;  ;  ;  ;  ;  ;  

我国三元工业发展的得失_银行资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