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平
湖南省岳阳市十二中学
摘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学生学习的自主化,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独立精神,塑造学习型个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素质教育。所以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激情飞扬的,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融融的。
关键词:语文课 开发思维 联系生活 思想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 ,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现在我们语文课的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大门,让学生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采取措施,想办法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乐园里自由自在的遨游。
那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呢?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这是教师们应该思索的问题,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没有一个老师能够天天让学生有收获。一个好老师一节课、十节课可能很生动,但讲一学期,未必就课课生动。而且知识和能力都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还得让学生大量去读,和古人对话、和外国人对话,自己升华。有不懂的来问老师,老师知道的告诉你,老师也不懂的,和你一起探讨,或者给你介绍更有研究的老师,这种学风才是最重要的。
语文课的学习,识记是基础,运用是目的,要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所以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要让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课堂是个重要阵地,而"活"就是占领这个阵地的有力武器。 那么怎样才算"活"呢?
一、积极调动,学生为主
古代文学家荀子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矣。"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思考才能出真知。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教师应不惜为卓有成效的"对话"付出大量的教学实践,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做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教师不刻意追求学生回答得是否准确,而更应注重为学生提供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更注重在学生参与的同时,耐心的倾听,有感情的表达和交流。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真正的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营造气氛,开发思维
在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去学且乐学,教师就要营造一种愉快、轻松、友好、和谐的氛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敢于战胜自己,大胆发言,不能取笑发言者,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同时,要多一点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和爱护。不管学生说得怎么样,只要他敢于积极的表达出来,我们就应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然后引导他作进一步的思考。宽松的说话氛围,使学生不再怕说而把说当作一个学习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发掘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让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作一次倾诉和释放。学生只有在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心情舒畅,思维活跃。
三、联系生活,生动课堂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时,听课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因为这时他们觉得语文离自己很近;当学生被要求调动以前积累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因为他们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是有联系的。语文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对生活的理解。而现在的语文教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怎样找到二者的切合点,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求知欲,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采用故事教学法,这样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核舟记》讲到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他们三个不同的情态折射出他们不同的身份时,我穿插讲了关于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之间的小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样他们也就能更好、更快的了解文中三人的身份和形象了。
四、拓宽延伸,启发想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学中教师须认真钻研教材,尽量做到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课本看课本,多思考语文教学的大策略,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把握文章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发开来,可帮助学生开启想象。学生在默读静观中驰骋想象,调动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对语言的理解、辨析能力可加强,对课文内容会产生种种精彩的看法,因此,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给予赞扬和鼓励。总之,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课文教学方式,积极营造了一种和谐、平等而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应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使学生的个性得以飞扬。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学生学习的自主化,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独立精神,塑造学习型个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素质教育。所以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激情飞扬的,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融融的。
参考文献:1、耿占强. 浅谈怎样使语文课堂活起来[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11):113-113.
2、戚军平. 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 快乐阅读:上旬刊, 2013(6):83-83.
论文作者:刘亮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语文课论文; 课堂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