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的新挑战与中国电影的新机遇_好莱坞论文

好莱坞的新挑战与中国电影的新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莱坞论文,中国电影论文,新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中美电影新协议与中国电影大变局

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国产电影《致青春》及好莱坞电影《钢铁侠3》“双核”驱动,中国电影市场再创历史新高,单周电影票房破9亿人民币,而这一数字几乎是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总额。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更新的速度之快令人有些目不暇接,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新纪录产生。

21世纪中国电影市场示意图

“抗坞”大战:国产电影面对好莱坞重磅炸弹集体遭遇市场“滑铁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进入21世纪的中国电影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一个缩影,雄心勃勃的好莱坞始终把中国电影市场作为自己全球化战略开拓的重点,甚至可以用处心积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来形容。原来每年20部进口大片的配额,远远不能满足好莱坞电影的市场野心。2012年2月18日,中美双方在大多数中国电影人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和预期的背景下,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方票房分账比例从原来的13%升至25%;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梦工厂动画CEO杰弗里·卡岑伯格也于当日在洛杉矶宣布,公司将与三家中国公司在上海合资组建“东方梦工厂”公司(Oriental Dream Works)。

同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18”是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中美电影新协议对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美国电影界称中美电影新协议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这个协议的达成,甚至成了美国奥巴马、拜登政府的“政绩”。美国白宫称,“对于解决美国电影的突出问题,这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中国观众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出色的电影”。美国电影行业影响力最大的行业协会MPAA主席与执行总裁更高呼:“这对于美国电影产业和那些成千上万、为美国娱乐工业服务的工作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消息!”与此同时,大多数中国电影人对中美电影新协议也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认为进口大片配额的增加,表明了一种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对国内电影市场提高质量、整合资源起到推动作用,对于促进中国进口大片配额的增加,表明了一种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对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尤其是升级换代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认为,好莱坞进口大片的增加也可能带来鲶鱼效应,促进国内电影市场整体发展,从而带动、刺激国产电影质量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甚至还有人放言,好莱坞进口大片可以促使中国电影具有全球眼光,促使中国电影不断“走向世界”。

然而,天有莫测之风云!中国电影人发现,美国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和影响比原来意料的要大得多。2012年“五一”前后档期,一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内中青年导演推出的新片密集上映,集体抱团抗击“好莱坞”,被很多媒体形容为“抗坞”大战。“国产电影抱团抗击好莱坞”成为当时被业内议论最多的话题。最终的市场检验证明,当初院线人士预测实在太过乐观,宁浩的《黄金大劫案》、管虎的《杀生》、杨树鹏的《匹夫》三部电影并没有达到业内人士的期望。面对严酷的市场,《黄金大劫案》中“谁说金镖不如洋枪”这句打气话体现出的只是一种阿Q精神。目前“金镖还真不如洋枪”——我们国产电影的艺术品质、艺术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与好莱坞电影、尤其是与好莱坞大片相比确实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背景下,业内外唱空国产电影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一度成为了媒体的“主旋律”。

201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中国电影市场一共上映了140余部影片。其中,进口片38部,总票房超过50亿,占上半年票房收入的65%以上。38部进口片中,14部是分账大片,有12部票房过亿,票房超过3亿的多达6部,尽管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80.71亿,较去年同期上涨41.7%,但国产影片票房仅为28.05亿,约占总票房的1/3(4月份只有15%,9月份也很低)。

2012年上半年,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尤其是4、5月份,国产电影遭遇了市场“滑铁卢”,市场份额一度下降到不足30%,单片票房下降严重。2012年下半年也不容乐观。2012年,是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的第十个年头。在中美电影新协议的新历史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就是在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呈现出不断下降态势的时候,一些年轻学者依然持有乐观的心态和态度。他们以亚洲电影大国日本、韩国为例来说明问题。理论上讲,这些道理和分析都是对的。但是,日本是经过十多年的痛苦徘徊才逐渐摆脱好莱坞的冲击。中国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国,市场空间正在逐步拓展,市场潜力更是巨大,不太可能像日本电影那样“置于死地而后生”。换句话说,十多年的“阵痛”、“衰退”对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不可承受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适应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有效巩固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而不是在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降到不能承受的时候才奋起反击,收复失地。总之,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经受不了那样的“阵痛”、“衰退”。DMG总裁丹·密茨是个标准的中国通,在中美电影新政实施后,先后拍摄了《环形使者》《钢铁侠3》,可以说是华语片与好莱坞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直言不讳地说:“2012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坎。”“2012是一个突破年,中国电影行业过了这个坎,它就是全世界的,如果过不了,不光自己的市场保不住,连海外的也会不保。”

而事实上,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中国电影开始了绝地反击。

《画皮2》异军突起,《人再囧途之泰囧》创票房奇迹,成为了第一部票房超过十亿的华语电影。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一大批高票房的国产电影《西游降魔篇》《厨子戏子痞子》《第一百零一次求婚》《北京遇见西雅图》《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影片击败了同期上映的美国大片,取得了有史以来中国影片最好成绩。票房过亿纪录已经成为了并不遥远的“历史”,“5亿”则成为了判断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新基准线,一部国产电影过10亿、乃至20亿的票房也不再是奢望和梦想。

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国产电影《致青春》及好莱坞电影《钢铁侠3》“双核”驱动,中国电影市场再创历史新高,单周电影票房破9亿人民币,而这一数字几乎是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总额。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更新的速度之快令人有些目不暇接,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新纪录产生。美国《华尔街日报》因此评价“中国电影走进新时代”,与一年前的“中国电影已死”形成了鲜明的、具有多重意味的对照。

国产电影在电影市场上的超常表现和发挥让观众处于狂热状态,也让业界惊呼看不懂。电影作为社会话题的关注度不断升温,在引起兴奋的同时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笔者以为,对中国电影取得的高票房及其高比例的市场份额,绝不能视而不见或者“另眼”、“冷眼”相看,但也绝不能盲目乐观,而应该做出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全面的认识和阐释。

二 全球化与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扩张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即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约瑟夫·奈强调美国应该使用软实力来征服世界。换句话说,通过软实力不仅要重新确认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同时更要使全世界心悦诚服地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好莱坞电影的输出背景示意图

什么是好莱坞?好莱坞意味着什么?这或许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但有几个维度是清晰的:1.好莱坞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2.好莱坞具有全世界最完善的现代电影工业体系,现代电影产业体系。3.好莱坞也不仅仅是电影,而是与现代传媒高度融合,具有超强的国际化传播能力和传播影响力。4.在好莱坞的市场化规则后面,隐藏着美国的国家文化战略乃至全球化战略。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1962年最先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随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理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在1969年出版的《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正式提出“全球化”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为“全球化”下了一个定义:“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这一术语在世界上加速流行,到90年代出现了高潮。正如澳大利亚学者马尔科姆·沃特斯指出的,“就像后现代主义是80年代的概念一样,全球化是90年代的概念,是我们赖以理解人类社会向第三个千年过渡的关键概念”。

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史分水岭。1990年华纳年度报告这样写道:“好莱坞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所谓‘全球化’,就是几个巨头(The Top Players)在国内市场上首先建立一个长期发展战略(Long-term Strategies),以便形成强大的扩展基地;与此同时,在全球所有重要市场上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Major Presence)。”此后,时代华纳的这份年度报告成为一面旗帜,指导着整个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全球化运动。

于是,少数好莱坞传媒“巨头”掌握全球电影市场。1985年至1995年间,美国电影工业平均每年生产600部影片,八大公司平均每年只有80部,以15%的生产数量占据北美总票房的80%。美国的对外扩张将整个世界电影工业都推入“全球化”大潮,好莱坞电影票房及其后产品收入在全球电影市场所占份额从70年代末的60%飙升到90年代的90%。“我们的星球将成为好莱坞星球……好莱坞不再是作为世界一隅的微缩星球,而就是世界本身。”这是好莱坞全球化的战略梦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表的人类开发报告书指出:电影成为美国出口的第一商品,好莱坞电影的出口收入占美国出口总收入的比例,由1980年的30%增长至现在的50%以上。美国电影在国外电影市场的占有率持续飙升,欧洲为70%,中南美为80%,日本达50%。相反,国外电影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却不足3%。以全球产量的5%-6%占据全球电影放映时间的50%-60%,其票房收入更是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占到全世界电影票房收入的80%以上。

实际上,好莱坞电影的输出背景是“中心—边缘”的世界格局。

建立在“自由市场、公平竞争”基础上的世界体系,由于各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基础本来的不平等而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不公平的全球格局。主要由三类国家和地区组成:

1.核心国家(Core States):美国同盟国欧盟和日本,在全球经济中拥有某种“不分地区的权力”,剥削的角色。

2.边缘地区(Peripheral Areas):具有依附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本属于“毫无权力的地区”,剥削和被剥削的角色。

3.半边缘地区(Semi-peripheral Areas):介乎于核心国家和边缘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角逐之间,被剥削的角色。

全球格局呈现“中心—边缘”的态势: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传播的中心源,占据文化传播的主要地位和世界信息总流量的80%以上,其中美国则占据了60%以上。

好莱坞电影也如同“核心国家”一样,在全球电影市场中拥有某种“不分地区的权力”,不仅创造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创造美国化的“世界趣味”。在电影市场的意义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可以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相抗衡。在价值观的建构和输出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可以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相抗衡。

“美国人必须向全世界推行其价值观,而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可能是扩展美国利益的最和平有效的方式。如果美国人生活在可以有效传播价值观及具有强有力的媒体系统的世界之中,那么他们必须关注那些观念的本质并控制那些系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商务部高级官员罗斯科普夫曾如是说。

而好莱坞全球化的输出收益是市场一体化与软实力。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即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约瑟夫·奈强调美国应该使用软实力来征服世界。换句话说,通过软实力不仅要重新确认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同时更要使全世界心悦诚服地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美国的全球影响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威慑能力……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必须要依靠软实力来维护,要靠美国生活方式、文化、娱乐方式、规范和价值观对全球的吸引力来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只有建立在道德基础上,才是更有效的领导地位。”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着龙头作用。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球输出不仅能够扩展经济市场,给美国带来了滚滚财源,同时也通过文化媒介承载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全方位地提升了美国在全球的国家形象和综合竞争优势。正是因为文化产品具有这样一种特殊意义,美国一直努力达成文化产业、特别是语言障碍最小、最具跨文化传播效果的电影的全球化,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对此,迄今为止我们都缺乏清醒的认识。

三 中国电影“短板”及其对策

中国电影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大的波动,不仅在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及认识处于初级阶段,更在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发展实践相适应的电影观念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还没有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实践相适应的评估体系,没有形成动态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电影产业现状、电影文化现状无法做出比较有说服力的判断。

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中国电影开始绝地反击:贺岁狂欢+青春旋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造成2012年上半年国产电影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进口分账片配额的放开。更重要的是,这个现象从很多层面反映出了中国电影工业、中国电影产业基础薄弱,电影创作和生产离现代电影产业所要求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有较大的差距,产业链严重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具有经典品格的电影,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电影的产生,不仅依赖创意、诚意及其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而且也依赖电影的工业基础,依赖现代电影产业所要求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要想推进和实现中国电影的包容式发展和内生性增长,必须逐步推进电影市场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的不断调整和解决。

从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短板”。

首先,中国电影产业没有形成、短时期内也难以形成大电影产业模式。所谓“大电影产业”,就是超越影院的、“影院后”的电影产业,不只是一个影院市场,还应该包括影像、电视、视频、演员经纪等并带动其他媒介以及消费,是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传输技术开拓下的多元市场。如何让电影的受益来源更加多样化,如何全面、有效延伸电影产业链,是中国电影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关键环节。客观地说,因为盗版的存在,电影回报渠道几乎完全依赖票房,没有形成通过不同平台、多个窗口轮回播放而收回成本的产业经济模式,无法有效实现投资的最大回报。中国电影产业过度依赖国内票房的状况短时间内可能依然得不到有效的、根本性的改善。可以说,短时期内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化范围内全面竞争是不现实的;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无疑是中国电影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而且是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任务。

其次,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体系中,制片处于某种弱势状态。我们现在的电影制片环节利益分配太少了,这与国际电影产业基本规律是相违背的。现在电影创作、电影制片出现的很多问题,比如急功近利、植入性广告问题过度、商业营销等,都与这一点有着很大关系。制片无疑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没有了这个基础和根本,中国电影产业真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认为,国内终端市场已经具备月产出16亿元以上的能力,现在的主要问题不在终端,而在于制片环节能否提供足够好的内容支撑。光线影业董事长王长田先生指出:“制片是整个电影产业的源头,是最核心的环节。一旦制片环节的资金来源断了,影片的数量和质量可能都会出现问题,中国电影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削弱。”我们需要反复强调,如果制片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制片业就会出现萎缩,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产业都可能是满盘皆输。

第三,中国电影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大的波动,不仅在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中国电影行业对电影产业化的认识也处于初级阶段,更在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发展实践相适应的电影观念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还没有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实践相适应的评估体系,没有形成动态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电影产业现状、电影文化现状无法做出比较有说服力的判断。既然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的基本格局是“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那么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电影,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也就不可能是大一统、一成不变的,而必然是有差异化的。无论是票房指标唯一还是文化标准唯一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如何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势冲击,确实需要所有中国电影人深入思考、理性分析、科学面对。

首先,我们要尽快建构以商业电影、类型电影为主体的市场格局。而之所以没有形成以商业电影、类型电影为主体的市场格局,是因为我们的主流电影观念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建构起与电影产业化相适应的电影观念。换句话说,我们对电影产业化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电影观念严重落后于电影产业化实践。事实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我们对电影、电影产业的准确把握和定位,对中国电影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制约着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尽快摆脱简单机械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建构辨证、开放与包容的大电影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寻求电影的多重属性、多重功能的和谐共生和辩证统一,寻找最佳平衡点,实现最大包容度。

其次,全面提升中国电影生产的专业化、工业化、科技化、国际化水平,保障商业电影、类型电影的产品品质。中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电影创作和生产离现代电影产业所要求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还有较大的差距。当初,引进大片的标准是“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我们相对忽视了“技术”层面对于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致使中国电影在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科技化推进方面出现了“短板”。试想,如果电影对电视剧没有视听品质方面的独特优势,如果和电视剧差不多,谁愿买票进影院?

特别需要指出,当前主流院线观众主体是18岁至35岁的年轻观众,并将继续呈现年龄不断下降的趋势。他们对电影高新科技的应用有着浓厚兴趣,对电影的视听品质有很高的要求。中国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必须尽快弥补这个“短板”,以争取和保证未来的电影观众。2012年,原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意制胜之后加上了科技助强,就是希望在新技术、高科技层面实现“国际接轨”,要把高科技转化为艺术创新能力,丰富我们的艺术创作手段和艺术表达能力。

第三,建构理性、符合法治精神的商业电影伦理、商业电影美学体系、商业电影评价标准。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首先是要建构良好的商业电影美学,尤其是良好的商业电影伦理。

在笔者看来,尽管《匹夫》《杀生》是偏于商业化的制作,但其内在气质还是更多地倾向于个人表达。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个人表达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尊重的,也都是有价值的。但观众是否接受决定个人表达的价值最终能否实现。电影归根到底是服务于观众的——面对特定时期的观众群体、面对观众群体发生的变化,电影创作和生产的“求变”、“应变”能力是导演艺术创造能力、艺术表达能力的体现。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核心理念就是“观众本体”,就是建立在“观众本体”基础上的“因观众而变”。换句话说,好莱坞电影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即“观众要看什么,看谁演,就拍什么,请谁演”。可以说,建立在观众市场调查基础上不断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是好莱坞电影赢得观众赢得市场的最有效手段。世界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只有“现实的观众”而不存在所谓“理想的观众”,电影创作和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只能面对“现实的观众”。尽管如此,“现实的观众”其实也给电影创作和生产留下了表达的空间,关键在于创作者善于把表达自我巧妙地、智慧地融入观众接受,最终实现个人表达与观众接受的平衡和统一。如果不能实现个人表达与观众接受的平衡和统一,宁可暂时牺牲个人表达而更多地向观众接受倾斜。相信观众的欣赏趣味和观影素质也都会随着好电影的不断出现而不断提高,从而为电影创作的个人表达形成良性的互动提供更大的空间。

四 中国电影顶层设计与包容式发展

中国电影产业近年的高速增长、跨越式发展,不是中国电影的常态;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中国电影进入低谷以后的一种恢复性增长,这种增长更多的是量上的增长。快速发展的背后带给我们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增长和发展的动力问题。

中国电影产业要有效应对好莱坞电影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尽快跨越电影产业化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关键环节就是要借鉴国外电影的现代化生产、发行、营销方式来推进中国电影顶层设计(“Top-down”)。“顶层设计”在工程学里是个普遍运用的概念,其本意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通俗地讲,是指价值理念与操作实践之间的蓝图,就是从高层开始,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去设计行动方案,包括主要目标以及先后顺序。做好电影强国的顶层设计,就是要结合国家文化发展长远战略,对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完善电影产业的体制和机制,激发每一个环节和层面的活力、创造力。这方面,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都有一整套长远目标。

中国电影产业要有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需要国家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在顶层设计(“Top-down”)基础上作出新的政策扶持、支持。中国电影之所以不能有效改变单纯依靠影院票房回收成本的格局,难以有效推进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延伸,不仅仅是中国电影行业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大环境下电影版权、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电影行业自身可以解决的,需要政府宏观调控,需要政府层面立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完善的法治就不可能有有序的市场经济。电影作为最重要、最主要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故事、创意、节目、活动安排以及各种文化艺术的知识产权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决定着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创意及其产生的知识产权是电影产业的核心,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没有对创意及其产生的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就难以形成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根基也就彻底瓦解。当前我国电影市场秩序还处于严重混乱状态,这对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致命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快承担起相应责任,为电影产业营造一个法治基础上良好的、有序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首先,从立法上层面,要从宏观上确立保护电影版权的法律法规,给中国电影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其次,调整电影业内部利益分配格局和分配机制。电影局出台政策提出增加制片人的利益分配,保障制片环节要占利益分配的百分之五十。笔者认为,出台这个措施非常及时,是促进电影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的步骤,也是电影顶层设计的一个具体实践。我们现在的电影制片环节处于相对弱势,利益分配不合理,与国际化、现代化电影产业的基本格局、基本规律是相违背的。再次,在电影制片业内部也要进行符合市场规律、产业规律的调整,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及其它层面实行向编剧倾斜,培育原创,增强原创,推动电影产业实现高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内生性增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内生增长(Endogenous Growth)是指完全通过公司现有资产和业务,而非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学家认为,内生增长理论所表达的经济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获取新“知识”(包括革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第二,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市场条件、产权、政治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第三,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人力、资本、进口品等等)。参照内生性增长理论,中国电影近年的高速增长、跨越式发展更多是一种外生性的成长,即中国电影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源于市场放大,而不是自身具备了更多创新和革命性因素。以2011年为例,电影票房之所以能持续维持高速增长,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电影银幕的高速增长。中国电影产业近年的高速增长、跨越式发展,不是中国电影的常态;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中国电影进入低谷以后的一种恢复性增长,这种增长更多的是量上的增长。快速发展的背后带给我们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增长和发展的动力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国产大片和票房业绩增长的背后是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又一边骂一边看。票房数字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任度和美誉度却呈现出逆反的趋势。增强中国电影产业“内生性”动力,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包容式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质量保证、提升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充分发挥电影作为智慧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经济和文化双重功能。可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整个中国面临的问题,电影产业尤为紧迫,也尤为棘手。大家都意识到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关键在于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如哲学家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关键在于改变世界。市场显示,中国社会丰富的人文基因和变革故事,应该成为国产电影“内生性成长”的动力。电影院的基本人群是年轻人,关注年轻人的真实故事,直面生活的真实苦恼与青涩感受,正视生活中主流人群的普遍焦虑,关注现实矛盾和悲欢离合,就是“接地气”的最直接的切入,加上幽默和喜剧的细节表现,电影故事想不丰富都难。无论是冯小刚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贺岁片,还是《失恋33天》这样的“后起之秀”,都不断验证着这一点。

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个特别有利的条件就是与电影高技术、高科技的同步。当代电影高技术、高科技正在或者将会深刻地改变电影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也赋予了电影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高科技不仅在创作层面,而且在发行、放映、营销等方面都为电影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空间。中国电影的后发优势在于,中国电影发展完全可以跨越某个阶段,直接与高科技结合起来,借助高科技而形成一个高起点。换句话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我们站在一个高科技的起点上,有可能少走很多弯路。中国电影观众主体的年轻化趋势也要求中国电影产业界加快高新科技的研发,以争取和保证未来的电影观众。中国电影应当不断加大对载体、传媒、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占领科技制高点,利用高科技来推动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电影产业高技术、高科技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电影高新科技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电影创作思维和电影文化的前进。实践将会证明,谁适应了当代高技术、高科技,谁就会抢占电影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新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中国的电影产业正面临由大转强的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仍然有巨大的潜力,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我国人均观影次数仍较少,预计随着GDP增长及城镇化进程加快(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观影人次有大幅增长的空间,将带动电影需求的高速增长。随着技术进步及国家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完善,新媒体渠道将成为未来电影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电影产业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克服电影产业化初级阶段的种种弊端,实现产业升级,避免自身的产业危机。简而言之,就是要全方位提升电影创作和生产的质量、品质,促进创作和生产具有经典人文品格、审美品格作品的不断问世,并且实现“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

总之,中国电影面临自我救赎。电影市场不相信眼泪,而且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国产影片的生存空间在于国产电影自身的质量,质量不高的电影不仅很难创造出票房奇迹,而且被淘汰的命运是难以避免的。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势、持续的冲击,质量高的国产电影一定是机遇大于挑战;而对于质量不高的国产电影来说,一定是相反,挑战大于机遇。内容为王,质量也为王。中国电影的未来,最终取决于中国电影的质量,取决于中国电影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艺术质量,提高艺术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

电影作为最重要、最主要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电影作为内容生产,必须长期、坚定不移地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科技助强,以质量取代数量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可持续地、有效地不断推进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标签:;  ;  ;  ;  ;  ;  ;  ;  ;  ;  ;  

好莱坞的新挑战与中国电影的新机遇_好莱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