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体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体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西城小学校 644200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是我在《走进新课程》一书中看到的话。这句话,我记忆犹新。在今天这样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发展齐头并进的时代,学习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成为各国教育学者以及教师们的重要方向。

以前的教学,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学生是接受知识。我们只一味地去传授知识,却从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想过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学习。多媒体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所以,当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推出之后,老师们都想改变以往的单向信息交流的模式,力求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大信息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尝试,探索创新。那么把多媒体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更有利于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

一、创设意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一个创造光明和欢乐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电教媒体正是以其独特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活动,使他们对教学内容增加了兴趣,思维变得敏捷,更活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一上课我就用电脑演示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配音朗读并设置悬念: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蝙蝠就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学生边看边听,提出的问题就如同导火线,点燃了思维的火花,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自主识字

既要增加识字量,又要让学生学习轻松,我常常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效用”拓展学生识字空间,实现生——生、师——生、人——机之间的立体化互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菜园里》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摘野花、找朋友、变魔术”等栏目,让学生自由点击进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心所欲地选择:或找找课文中的形近字认一认,如:青——请、清、情、晴、蜻等;或把一个汉字加上或去掉一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如:底——低、罗——锣——箩——萝等;或上网复习巩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等。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多角度多形式地感受汉字的趣味与魅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识字。

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教学难点

学生的认识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即以多媒体其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让学生感知。如我上六年级上册第5课《詹天佑》一课中,“火车是怎样走‘人’字形铁路的呢?”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用Flash把火车爬坡的过程制成课件。教学时,随着隆隆的火车声,火车头一推一拉,再由推转为拉,拉转为推,火车轻松上陡坡的过程便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了。上六年级上册《狼和鹿的故事》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我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音乐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被震撼了,深刻地了解到虽然人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鹿而杀了狼,可结果不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葱绿繁茂的大森林变得像被火烧过一样。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这样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又如教学五年级上册《鲸》一课,在理解课文难点“鲸为什么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时,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并用电脑演示:在太平洋举行一场鱼类运动会,鲸宝宝也来参加,鲨鱼拿着刀就是不让它进去,鲸宝宝心中不解,只好问妈妈。难点就是鲸宝宝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难点在情境中得到突破,教学过程的重点也在情境中变得更为突出。最后,学生把收集到鲸的资料互相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启发了学生的情感的投入,达到求知和愉情的双丰收,优化了课堂效果。

四、培养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贮备不足,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做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语文教学情境中,能够把静止不动的、无法看到的运动变化使之“活”起来,通过直观的画面,使学生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了它,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论文作者:王体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王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