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想象力_康德论文

论康德的想象力_康德论文

试论康德的想象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康德论文,想象力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古代哲学家早就把想象力看做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一种心理机能。审美创造的想象问题,在希腊美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初次得到了重视,他认为诗和历史有很大差别,“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叙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的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受到严肃对待。”(注: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8~29页。)诗人依据可然律和必然律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时,总要运用想象力把搜集到的生活素材加以分解,整理和组合,最后将其物化为美的形态。对康德影响颇大的哲学前辈休谟也十分强调想象力在人类知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当心灵由一个对象的观念或印象推到另一个对象的观念或信息的时候,它并不是被理性所决定的,而是被联结这些对象的观念并在想象中加以结合的某些原则所决定的。”(注:休谟《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0~111页。)休谟甚至认为,想象力可以代替反思而直接由确定的词想起观念,其间并无丝毫停顿。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家,在对审美主体性理论的探索中,康德在继承前人关于想象力的知识的同时,全面分析探讨了人类的审美想象力,从而揭示了审美想象力与理智相统一的自由本质。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挖掘人类最深层的审美判断力,在这当中他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对于200多年前的康德,想象力只是猜测推导出来的。 康德在他的书中常常使用想象力,他的审美机能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机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多受益于康德理论的启发。在论述康德想象力的意义之前,让我们先看看现代心理学又是如何定义想象力的。

心理学通过实证手段来考察人的感知觉能力,这与康德从逻辑的方式去推论想象力是不同的。想象力已是现代通用的心理学术语。在心理学中,它一般与思维放在一起,可见人们认为想象力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心理学通常认为:“想象力是人脑对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注: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422页。)想象“属于高级认识过程之列。”(注: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422页。)想象力的种类颇多,大致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与幻想等。想象力在人的生活中具有巨大的作用。首先,想象对认识具有补充作用;其次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这是一般心理学的定义,与康德关于想象力的涵义是不大一样的。

康德在分析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时,将人的思维感知力三分为:感性——知性——理性。想象力则是一种游移于知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人的思维能力,它时而与知性相结合产生自由美,时而又与理性相结合产生依存美,即当审美面向知性时,注重的是对象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当审美面向理性时,它则是“道德的象征”,也就是康德重点分析的“崇高”。可见,想象力在康德理论中是一运动的能力,这亦导致想象力给人一种难以把握的印象。康德自己也说:“我所了解的审美观念就是想象力量的那一表象,它生起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和它相切合,因此,没有语言能企及它,把它表达出来。”(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由此可见在康德的主体性美学研究中,那种“强有力地从真的自然所提供给它的素材里创造一个像似另一个自然来的”的“自由想象”是难以把握却又极为重要的。因此在阐释康德的想象力的意义时,必须将其放入他的感知体系中去把握。

1 想象力与知性的协合运动

在哲学认识论当中,康德将想象力当作一种纯粹的认识功能。在认识过程中想象力是从属于知性,符合知性概念的,是知性通过表象(对象的形式)的必要条件。康德将人的知识分为感性和知性,他认为感性是纯粹客观的,被动接受的,经验的,杂乱无章的;知性是主体的主动创造,是先验的综合统一。感性与知性是两种互不相生的能力,因此为了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康德提出:“知性不能直观,感性不能思维,只有它们的联合,才能发生认识。”(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康德在沟通这两种机能时找到了想象力。如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说:“想象,则是使知性通向感性从而获得客观现实性的桥梁。它就是使知性结合感性的关键和要害。 ”(注: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3页。)“经验对象统一的可能性来自知性, 而具体地将直观杂多统一为经验对象的,便是先验想象。”(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康德理论中是与知性相结合,联合把握感性世界的具体执行者。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写道:“某一对象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审美判断即是对象的形式符号,主体的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和谐运动。例如面对一朵花,鉴赏者不需要用植物学家的眼光去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出于自己的功利观念,只是对花的形式(表象)经过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运动,唤起情感上的愉快。因此,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中的美“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与不快感。鉴赏判断,因此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美不是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在这当中康德提出了主体心意诸能力的自由活动问题。他说:“在一个鉴赏判断里,表象模式的主观的普遍传达性,因为它没有一定的概念前提也可能成立,所以它,除掉作为在想象能力的自由活动里和悟性里(在它们相互协调,以达到一般认识的需要范围内)的心意状态外,不能有别的。”(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想象力与知性的协合运动是审美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根据。

黑格尔在论述康德这一理论时,也认为康德“审美判断既不单纯出自知解力,即不出于概念的功能,又不单纯地出自感觉和感觉到的丰富多彩的东西,而是出自自由知解力与想象力的自由活动。就在这两种认识功能的这种协调一致里,对象就和主体的愉快和满足情感发生了关系。”(注:黑格尔《美学》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第72页。)

康德认为,审美想象力与审美愉快直接联结在一起,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审美判断表达了人在领悟他的对象的体验中的一种愉快,与审美判断交织在一起的愉快心意状态是人们一瞬间领悟和谐的创造力机能的一条道路。可见,想象力是与审美主体的知性联合,把握美的对象的一种创造力。依靠这种创造力,审美判断以情感形式对审美对象作出了具有理性必然性的规定,因而使审美愉快既保留着感性生动性,又富有理性普遍性和必然性,不论在审美创造还是鉴赏中,想象力总会发挥积极的主动作用。康德在第一章《美的分析》一开始就给鉴赏下定义为:“鉴赏是关联着想象力的自由的合规律性的对于对象的判断能力。”(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49节论述天才的心意诸能力时,认为:“诗人敢于把不可见的东西的观念,例如极乐世界、地狱世界、永恒界,创世等等来具体化;或把那些在经验界内固然有着事例的东西,如死,忌嫉及一切恶德,又如爱,荣誉等等,由一种想象力的媒介超过了经验的界限——这种想象力在努力达到最伟大的东西里追迹着理性的前奏——在完全性里具体化,这些东西在自然里是找不到范例的。”(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在这场合,想象力是创造性的,并且把知性诸观念(理性)的机能带进了运动。”(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在审美活动中,想象力与知性协合运动,使得审美判断拥有丰富的思想,从有限的感性形态中表达无穷意蕴。

2 想象力与理性的协合运动

在“美的分析”中康德具体分析了认识功能的自由活动,即想象力与知性的协合运动。偏重于个体感性的自然,而在“崇高的分析”中转出进入主体的伦理理念,即是有较强理性力量或伦理道德的社会。想象力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它能使主体获得审美愉快,而且还表现在它是审美领域中主体痛感转化为快感的重要桥梁。通过想象力,审美主体与美的对象结成一种动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凭借想象力,能在客体的险峻、巨大、畸形的外在形态上突然领悟道德力量的崇高和人的伟大。由此,审美主体获得了从痛感转化来的愉快——崇高感。康德认为,崇高感的根据不在物上,而只能在审美主体的内容和意识中,即人的理性。当人的审美想象力将人类道德的崇高性带到自然表象中并使其成为自然表象的主导力量时,人才获得崇高感。

美起于对自然的形式的欣赏,崇高同样也起于它,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康德说:“自然的美是关于有一定限定的对象之形式的;崇高则不同,它甚至在一个无形式的对象中都可以被发现,只要我们在它里面想象着那无限的,或者由它而引起这种想象,而同时把它作为主体去想。这样,美象是被视为知性不确定性的概念的表现,而崇高作为理性不确定性的概念表现,因此前者的愉快是和质联系着,而后者的满意是和量的表象联系。”(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 116 页、132页、160页。)崇高是当对象的直观超越了一切感性尺度,即知性所提供的认识手段之数和量的连续的综合跟不上想象力欲求把握对象之形式的速度,结果想象力就从感性尺度提升到了超感性的理念,导致主体发现自身的理性使命感,发现它能够压倒自然的威力,这时主体就从知性不能胜利的不愉快感转到了理性崇高的愉快感。这已不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合运动美感形式,而是想象力与理性协合运动的合目的性。康德说:“关于自然界的美我们必须在我们以外去寻找一个根据,关于崇高只须在我们内部和将崇高性引入关于自然的表象里的心灵态度里面来寻找它。”(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美在自然中是有根据的,而崇高却没有,它只在我们自身,崇高是从感性向超感性的飞跃。

康德认为,对于崇高的鉴赏须先有“大量观念”和“较高程度的文化修养”,在崇高里面“想象力是联系到作为观念的机能的理性上面的,只有在下面一个主观性的前提之下要求着(赞同),这就是人类内里的道德情绪,但是这个我们相信有权设定于每个人。”(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崇高亦是想象力与理性的运动结果,对道德情绪有启示作用。“人们不必忧虑,对崇高的情绪由于这一类的对感性完全消极性抽象的表现方式会遭到减损;因为想象,尽管它在超越了感性的境地上见不到什么,它能安顿自己的东西,却正是通过这些感性的局限的祛除感到自己的无限制:并且那一游离孤独正是表现无限,这无限的表现固然因此除作为单纯消极的表现以外,不能有别的,它却仍然扩张了心灵。”(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39页、55页、57页、83页、85页、106页、116页、132页、160页。)在经历了想象力的挫折之后,理性却迅速升起,转而深入探求人的内心道德美。在崇高感中,人以情感态度肯定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本质,人从自己的痛感向愉快的转化中发现了一条人类创造由分裂趋于和谐统一的道路。

总之,想象力在审美判断中是自由、活跃的,但想象力并不是一些人所夸大的非理性。康德是极重理性的哲学家,他将想象力放于他的感性——知性——理性的三联结合中,规定了它的活动范围。想象力是不能超越这一范围而无规律地运动的。《判断力批判》作为其批判哲学的桥梁,它的目的在于统一客观必然性和道德自由性。他认为,想象力之所以成为审美主体的核心,在于想象力作为审美主体性的自由本质总是积极地推动着人的其他能力趋于和谐的发展,使人自觉地而不是非理性地进行审美创造。康德美学中所强调的人的审美主体性的想象力既是自由的又是自觉的,它是人类最可贵的才能之一。康德如此重视审美想象力的自觉性,并非要用理性意识限制审美想象的自由性,而是要确保审美主体性的想象力不致于在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深渊中毁灭。

收稿日期:1999—04—06

标签:;  ;  ;  ;  ;  ;  

论康德的想象力_康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