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理论与实证视角的TBT对进口国经济效应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口国论文,实证论文,视角论文,效应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0-596X(2006)08-0005-07

一、引言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一项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对于它的界定,学术界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甚至对于技术标准、技术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很多混淆和含糊其辞的地方,有些学者干脆将它们混为一谈。但笔者认为,这三者的概念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首先,技术标准的概念最为广泛,它包括国家、行业或者是某个企业制定的对于某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规格类型的要求,制定这项技术标准的目的也具有多元性。其次,技术壁垒一般是指一些行业中的垄断厂商为了保持垄断地位,掌握着该行业产品的核心和先进技术,从而对其他厂商的进入形成了一个阻碍壁垒。当然,技术壁垒也包括一些垄断厂商联合勾结并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以阻止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再次,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国际贸易领域的概念,一般按照其实施目的分为:为了保护国内环境和人身健康或弥补市场失灵等设置的;①为了达到保护国内产业而设置的。它采用的工具是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其手段是抑制本国该商品的进口。

其实这是从进口国角度来分析的。我们也可以从出口国的角度来定义,就是一国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等措施阻碍了另一国产品的出口,这项措施就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而无论一国制定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等措施的目的如何。

关于TBT的经济效应,更多的研究是集中于它对出口国的影响效应,而关于它对进口国的影响效应,相关文献则较少。流行的观点认为,TBT首先能够保护一国国内环境和人身健康,同时又能够起到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作用。应该说它是一种很好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因而很受各国青睐。实际上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误区,或者说是一种短期效应。如果一国采用TBT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那么保护的机会成本实际上是很大的,因为TBT的保护与关税和配额不同,它所带来的价格提高效应不能给进口国带来经济租收入。②同时,它会提高本国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并减少其消费量,使得进口国消费者剩余减少,而如果出口国采用报复的措施,进口国的收益就会更少。

二、TBT对进口国经济效应

为了分析的方便,在以下的分析中,首先,笔者假定制定和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制约的国家都为大国,因为只有在大国的情况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效应才能充分体现,研究也更有意义;其次,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进出口国的效应分析,笔者将其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个方面;再次,把技术性贸易壁垒当作一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不考虑其保护环境和消除市场失灵的积极方面。

(一)短期之内的贸易利益

1.局部均衡分析。如图1所示,S和D分别是进口国供给和需求曲线。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价格为P[,f],这时进口量为Q[,1]Q[,4],在进口国设置TBT之后,出口国产品的进口受到抑制,进口国国内该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如图中P[,2]所示。而对于出口国来说,出口商品需求下降,出口国内该商品价格反而下降,如图中P[,1]所示。进一步分析进口国福利变化,从P[,f]到P[,2],进口国生产者剩余增加了d,但消费者剩余减少了(d+a+c+b)。由于国外商品进口价格为P[,1],进口国还获得了进口差价收益(c+e),在关税情况下,该收益为关税收入,但在TBT情形下它又是从何而来呢?在这里,TBT的效应有点类似于进口配额,配额的寻租收益即为(c+e),当然这只是一种短期效应,长期是很难成立的。综上所述,进口国总福利变化为d+c+e-d-a-c-b=e-a-b,如果这时TBT设置恰当,(e-a-b)是可以大于零的,也就是进口国获得贸易收益。[1]

图1 对进口国影响的局部均衡分析

图2 对进口国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2.一般均衡分析。如图2所示,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条件为W线水平,进口国在A点生产、B点消费,无差异曲线为I[,0]。实施TBT之后,进口国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线变为W[*]。在贸易条件改善的同时,进口国国内价格比例线为D和D[*]。D[*]和W[*]交点处,表示同时满足国内市场价格比例和贸易条件。设置TBT之后,进口国就在该交点处消费,此时无差异曲线为I[,1]。可以清楚地看出,设置TBT之后,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了。

3.“梅茨勒之谜”与进口国的贸易得益。“梅茨勒之谜”是指关税反而使得进口国的进口品价格下降的特殊情况。如图3所示,出口国的提供曲线D[*]较为特殊,在自由贸易的均衡点附近缺乏弹性,自由贸易时的贸易条件为OF曲线的斜率。这时进口国实施TBT措施,由于进口国出口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出口国对进口国出口品的需求弹性,这样进口国进口品的价格不升反降。如图中OF[,1]所示,这样不但进口国的贸易条件提高,而且贸易利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短期福利增加较为明显。[2]

图3 “梅茨勒之谜”与进口国得益

(二)长期贸易利益难以实现

1.贸易条件能否改善以及改善后是否有福利增加还值得商榷。上述中,TBT对于进口国短期效应的分析把TBT的短期效应看作与关税类似,所以它有着改善进口国贸易条件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将TBT看作与关税等同则不尽合理,因为TBT一般表现为一项技术标准。这项技术标准长期肯定是可以跨越和达到的,一旦这项标准被逾越,其保护作用就即刻消失;即使在长期TBT标准不能逾越,出口国也会调整它的产量,使出口品相对价格不变,从而维持原来的贸易条件不变。所以说,在长期,TBT的贸易条件改善效应不一定能够实现。

纵使假设在长期进口国的贸易条件能够得到改善,进口国是否一定能够改善其本国的福利状况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如图4所示,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贸易条件为W线的水平,进口国在A点生产、B点消费,无差异曲线为I[,0],实施TBT之后,进口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线变为W[*],在贸易条件改善的同时,进口国国内的价格比例线为D和D[*],D[*]和W[*]的交点处,表示同时满足国内市场价格比例和贸易条件。所以设置TBT之后,进口国就在该交点处消费,此时的无差异曲线为I[,1]。这种情况下,进口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较少,关税减少贸易的效应大,反而使进口国总福利水平下降。这可以看出,TBT带来的贸易条件改善并不一定就会提高进口国的福利。

图4 对进口国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2.他国报复和进口国短期利益的消失。笔者在上面的短期分析中,没有考虑进口国的TBT措施是否会引起他国的报复。他国报复就是出口国用同样的进口限制措施来抑制本国的进口。这时贸易条件会发生有利于出口国的变化,结果就是原有进口国的短期利益消失。本文用提供曲线模型来分析。如图5所示,进口国采用TBT措施使得本国提供曲线内移,使均衡从点1变动到点2,进口国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无差异曲线从A[,1]上升到A[,2],进口国获益。如果此时出口国采取报复措施,也对进口设限,则其提供曲线会从D[*,1]变到D[*,2],此时均衡发生在点3,此处进口国的贸易无差异曲线没有画出,从中可以看出,点3的福利水平低于点2和点1,也就是出口国的福利水平下降了。

图5 他国报复下的进口国福利变化

图6 经常项目差额模型③

3.从经常项目差额模型第二定理看TBT长期效应。如图6所示,图中纵轴为汇率,横轴为实际收入,X线代表的是商品市场的均衡轨迹,F线代表的是国际收支的均衡轨迹,这时,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两个市场均衡于E点。现在假定进口国实施TBT措施,则短期内商品市场的均衡线会右移至X[*],如果进口国实行固定汇率,新的均衡点会出现在E[,2];如果进口国实行浮动汇率,新的均衡点就会是E[,3],由此可以看出,短期内进口国获益了。再来分析浮动汇率下的长期情况,在E[,3]点,进口国的外部经济会出现顺差,顺差的出现会要求本国汇率升值,也就是e下降,e下降会使得国际收支均衡轨迹线F下移至F[*],与X[*]线交于E[,1]点,该点处进口国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变化的只是进口国的汇率水平。也就是从长期看,TBT措施的积极效应和收益是很难实现的。

三、一个微观经济模型的构造及分析

前面的分析是从国际经济学理论出发,就局部市场和局部效应来分析TBT对于进出口国的长短期影响效应,这些分析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全面地解析和把握TBT的效应,同时在以上的分析中,为了分析的方便,也忽略了TBT对于保护环境和纠正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本文试着构造一个微观经济模型,将TBT所带来的所有效应都纳入到这一模型中,以便更准确地探求TBT对于进口国的长短期影响和效应。

笔者引入TBT变量θ,θ≥θ,θ=0表示进口国没有设立TBT标准或法规,θ>0表示进口国设有TBT标准和法规。θ越大,表示进口国的TBT措施越苛刻;θ越小,则其TBT措施越容易逾越。再引入时间变量t,并假设θ独立于t,也就是θ与t之间不具有相关性,由此来分析θ和t的变化对于进口国的影响效应。

θ的变化对于进口国的影响效应,总体来看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1)对于进口国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的影响及相当于配额收入的进出口差价收入④;(2)对于国内环境保护以及纠正市场失灵带来的正效用;(3)对国内某些特定产业的保护带来的正效用。下面分别论述之。

如果对上式关于θ求导,能够得出,会随着θ的变化大于或等于零,也就是进口国的该项福利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如果考虑时间因素t,则在长期出口国的技术水平提高,进口国的差价收入消失,长期的贸易利益更加难以实现。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以下的进口国最优规划:

用拉格朗日极值法求解该最优规划,将Π[,1],Π[,2]和Π[,3]分别代入,我们得到:

显然,在θ取不同的值时,该求导式能够大于零、小于零,也能够等于零,存在最优TBT措施取值,并且进口国的总效用能够为正,也能够为负,也就是θ的不同取值对总效用的影响不同。一般θ在较小取值范围增加时,总效用递增;而θ在较大取值范围增加时,总效用减少。同时,也能得到下式:

可以看出,上式小于零,也就是长期进口国的政策获益难以实现。由此能够得出结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在短期内可以帮助进口国取得福利,但在长期,进口国的总体福利并不一定能够增加。

四、实证为长短期效应提供证据

(一)从国际范围TBT通报只增不减的状况看短期的积极效应

TBT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而风靡于21世纪之初。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TBT通报数量不断增加,TBT逐渐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根据美国商务部1998年的报告和欧盟的研究,仅受技术法规影响的出口产品价值就占世界出口总额的25%。全世界出口因此减少15%~25%,因标准和认证减少的出口相当于出口总额的3%~6%。如表1所示,通过1999-2004年的TBT通报行业和部门情况,可以看出每个行业的通报量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而农产品、食品和机电产品通报量占了绝大部分。[4]

表11999-2004年WTO成员按行业和部门通报TBT情况单位:项

行业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合计

农产品、食品120 110 131 151 250 161 923

机电产品184 200 184 200 298 76 1142

纺织品服装 6

4

1-

- - 11

医药16 26 16 32 45 43

178

轻工60 44 21 28 55 77

285

石油、化工 103 77 52 78 98 624

70

冶金22 25 21

- -40 108

其他186 151 145 82 212 157 933

合计697 637 571 615 995 727 4242

资料来源:根据WTO成员国向TBT委员会通报以及《WTO经济导刊》各期数据整理。

TBT缘何会如此得到青睐呢?如果说它对于进口国没有积极的作用和效应,进口国是不会如此不断设立和增加技术标准的。也就是说,TBT措施对于进口国的总福利增加是有作用的,短期之内有积极效应存在。

(二)美国的TBT不能挽救贸易逆差为长期贸易利益难以实现提供实证

美国是一个TBT措施设置非常完善和全面的国家,也就是说,美国的TBT措施很繁多。诚然,这些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制定,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国内的环境和健康卫生,但同时也无法否认其中出于保护国内产业和限制进口的目的。尤其是在近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通过设置TBT措施来平衡贸易就成为一个自然的选择。统计资料反映,美国是TBT通报的主要国家,2004年它的通报量是38项,名列通报榜第4位。

那么美国的TBT措施是否能够扭转它的巨额贸易逆差,或者说至少改善它的贸易差额呢?我们来看实证。表2显示了1992-2004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无论是在商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上的逆差都存在不断增大的趋势,其增速都呈现不断加快的局面。这又一次证明了TBT没有拯救美国的国际收支,也就是TBT措施并不能够保护一国的产业和抑制进口,当然在短期内这种贸易抑制还是很有效果的。但事实证明长期的TBT贸易收益不能获得,保护并不起作用。

表21992-2004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与总逆差单位:亿美元

年份商品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逆差贸易逆差

1992

968.9 578

390.9

1993

1324.5622.5 701.9

1994

1658.3674.5 983.7

1995

1741.7779

962.6

1996

1910 870.5 1039.4

1997

1981 899.2 1081.7

1998

2466.8818.2 1648.6

1999

3460.1827.6 2632.5

2000

4524.1740.7 3783.4

2001

4271.8646.9 3626.9

2002

4829 648

4180

2003

5475.5510.4 4965

2004

6654.7484

6177

资料来源:刘建江.透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并存的合理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5.(7).

以上从理论到实证的分析全面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进口国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的存在和差异。笔者承认,在短期之内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能够保护一国国内产业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一保护的作用并不尽如人意,或者说保护的机会成本很高。这表明:在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的时候,应该谨慎斟酌和掂量,否则带来的经济扭曲会使保护得不偿失。鉴于此,笔者认为,如果一国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的环境或者是国内消费者的需要,那么相应技术标准的建立就是理所应当的;而如果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则应该三思而后行,做好机会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工作。

[收稿日期] 2006-07-6

注释:

①由于不同的国家收入水平和传统习惯的不同,消费者对于产品技术和卫生健康标准要求就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高,对于产品的技术和健康要求就高,导致其技术标准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就显得苛刻。它的技术标准也就会成为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一种阻碍,也就是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

②这里的经济租在关税的情况下表现为进口国获取的关税收入,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表现为进口商为获得配额所付出的寻租成本,如果配额采取招投标形式公开出售,则其转让收入就为该经济租。

③经常项目差额模型是宏观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而该模型的第二定理告诉我们:在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影响要大于它们在固定汇率下的影响,而限制性商业政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对于实际收入与就业水平不产生任何影响。详见:华民.国际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5-250.

④这一差价收入的经济租进口国是不能获得的,但为了与前面的分析和假设一致,这里假定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是弹性标准或机构标准,不是强制的法定标准,出口国通过降价可以顺利地克服这一标准的限制,也就是进口国获得这一经济租。

标签:;  ;  ;  ;  ;  ;  ;  ;  ;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