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国外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经验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分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职能的国外短期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关问题,无疑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从世界范围来说,高职教育起步并不很早,它的快速发展大都始于本世纪60~70年代。这一时期,实施高职教育的各类教育机构的地位不仅得到了确立,而且由于其鲜明的办学特色,日益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欢迎,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美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是遍及全美各地的社区学院,虽然它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建立了,但由于其办学目标仅仅是为本科院校输送高年级学生,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因而在最初的几十年一直未能得到稳定的发展。直到二战以后,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社区学院改变办学方向,确立了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主要职能,同时兼顾其它适合自身的教育职能,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60~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人数增加的主要渠道,为美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走向普及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进入80年代以后,迫于国际经济竞争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美国政府再次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其重点是发展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美国加强了高中段与高中后职业教育的贯通与衔接,即把高中段二年的职业教育作为高中后职业教育的准备阶段,二者互相衔接。鉴于社区学院办学特点,美国把它作为实施“2+2”模式的重点,由此更加巩固了社区学院在实施高职教育的地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社区学院已发展成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并兼顾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转学教育等多种职能的所在社区的文化与教育中心。数以千计的社区学院不仅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基础,而且因其办学特色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德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是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校企联办的职业学院。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是在60年代。这一时期,德国经济进入到以工业为先导大规模结构调整时期。为适应经济起飞对高职人才的大量需求,联邦政府采取在原有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其法律地位,发展了一种与传统大学并行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高等专科学校。它们大多是由原德国工程师学校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改制而成的。脱胎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仍保留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其表现为:专业设置侧重应用技术,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各类技术型人才为主。目前全德共有125所高等专科学校, 其在校生已占大学生总数的1/5左右。根据德国国立专科学校校长常设会议的建议,到本世纪末,高等专科学校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在校生人数继续增加,以便让更多的人能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
德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另一主要机构为校企联办的双元制职业学院。它们创建于70年初期,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这类教育机构已发展成为以专科层次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目前,德国已在9 个州开办了这种学院,其总数已超过30所。职业学院沿习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传统经验,注重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校企的分离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自有利的条件。在企业,学生能在实际的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亲自经历技术的、经济的与社会的变革,也能学会各种职业的与社会的能力、态度与行为方式;而在学校,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又能为学生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与掌握科学的方法。两方面的结合,使得毕业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所以学生就业比较顺利,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与用人单位签定了合同,被提前录用。
在英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多科技术学院。这类教育机构诞生于《罗宾斯报告》之后。这一报告曾设想把高等教育的扩充集中在大学,即在使高等技术学院升格为工科大学的同时,增加原有大学的科目与招生人数,但这些措施仍满足不了社会与公民的需求。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扩充,成了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经过近两年广泛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战后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已使传统大学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有别于传统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职业与技术的训练,以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终于在1966年签发了题为《关于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的计划》的白皮书。白皮书明确宣布:通过合并现有的有关学院,建立少量的多科技术学院,并提出,多科技术学院不再是大学的候补者,而是与它们平起平坐的院校。
多科技术学院的特点可以用“灵活多样”来概括。一是课程灵活多样,学院既有全日制课程,也有工读交替制课程,还有夜校、脱产短训班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部分时间制课程。二是证书灵活多样。学院不仅提供各种学位课程,而且还鼓励学生选修形式多样的证书——学生毕业以后可以拿到国家证书(National Diplomaor Certificate)、高等国家证书(Higher National Diplomaor Certificate )以及学院证书(College Dip lomaor Certificate)等。灵活多样的课程及证书为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正是这些特点赋予了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强大的生命力。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这些学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仅以牛津多科技术学院为例,从1970年到1980年这十年间,学院“系科数目翻了一番;全日制学生人数几乎翻了两番;国家技术文凭委员会批准的全日制课程与部分时间制课程的数目从零增加到五十以上……申请入学的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注:转引自殷企平著:《英国高等科技教育》,杭州大学出版,1995年版第94页。)
在日本,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是比较多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短期大学和学制为5年高等专门学校。
60年代是日本职业教育,尤其是高中后职业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一方面,短期大学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取得了应有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日本又逐步增设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1961年日本制定的“日本专门学校设置基准”使原来的学制“变形”,前三年为高中阶段,后两年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虽然创建的背景不同,专业设置与教学组织形式也各异,但其基本职能都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
短期大学是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办学特点类似于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短期大学专业设置灵活多样,并且职业针对性强,因而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与其他国家发展短期高等教育目的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短期大学主要是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而开办的,因而,学校的专业以应用文科为主。
高等专门学校的宗旨是“教授高深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实行5年一贯制, 把高中与大学两个阶段连接起来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与短期大学相反,高等专门学校所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男生。由于采取小班制教学,进行个别辅导,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而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很受用人部门的欢迎。据统计,1989年,企业对高专毕业生需求量是毕业生总数的19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70年代成立的几所技术科学大学,开始接受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插班入学,使他们有机会继续深造,为高等专门学校的继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纵观战后美、德、英、日四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各国高等教育都进行了大规模结构调整,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正如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George S.Papadopoulous )在回顾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经验时说:“调整教育目标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要,主要的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注:《世界教育展望(Ⅱ)》,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06页。)
二
上述四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在兴起的背景及发展的条件等方面却不乏相似之处。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国际上看,在本世纪中叶,发达国家率先进入到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它不仅使科学技术体系发生了革命,而且也导致生产体系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就科技体系而言,新技术革命突出的特征是“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这一特征使现代科学与技术在更高的基础上趋向统一。换句话说,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如果不以“科学”作基础,现代技术是无从产生与掌握的。显然,科技的这一变革使得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经验型人才适应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需要开办高职教育来培养新型的技术型人才。就生产体系与经济结构而言,新技术革命使得生产的智能因素空前提高,既表现为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的高度智能化,又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智能密集型企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了其他各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变革,使就业人员中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结构模式在50年代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前,就业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结构模式呈金字塔形。到战后,逐渐演变为椭圆型,而在某些高技术企业还出现了倒金字塔形。总的趋势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者急剧下降;而脑力劳动者持续上升。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对战后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发展重点是在普及中等教育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其次,以高职教育为主要职能的短期高等教育兴起又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产物。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往往用大学入学人数与适龄人口的百分比以及大学生社会成分的分配情况来衡量一种教育制度的民主化程度”。(注:查尔斯·赫梅尔:《今日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王静、赵穗生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98页。)战后短期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以及办学特点是与教育民主化密切相关的。
国外短期高等教育兴起的动因之一,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青年特别是家境困难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各国短期高等教育在办学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1)地方政府筹资兴建。 一方面,这类教育机构主要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容易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政府愿意投资办学;另一方面,这类学校大都规模不大,投资相对较少,地方政府也办得起。以政府投资为主,使这类学校收费都相对较低,家庭不富裕的学生上得起,能满足这部分青年求学的愿望。(2)办学形式多样,能广泛适应各种求学者的要求。一方面, 学校面向各地区招生,学生就近入学,实行走读,学生免交食宿费,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多种形式办学,既有全日制,又有部分时间制,既有学历教育,又要非学历教育,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多招生。(3)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主要目标,入学门坎相对较低, 为那些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及成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做法既是以发展学术为宗旨的传统大学难以做到也不愿做的,而短期高等教育恰恰适应了这一需求,受到社会青睐。短期高等教育的产生与迅猛发展,增加了国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原来极为突出的教育不公平状况得到了极大的缓和。在50年代初,除美国外各工业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同龄人的5%,但时隔二十多年,它们大多超过20 %。入学率的成倍增长,不能不归功于以职业教育为主要职能的短期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
再次,推动发达国家短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有来源于广泛的社会与个人需求所形成的强大动力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政府的扶持以及自身不可被替代的办学特色。
需求是发展的动力,但仅靠需求是无法解决高教结构单一及办学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短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干预。从各国短期高教发展历程来看,政府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加大对它的投资。60年代风靡一时的人力资本理论,带来了人们对教育的新认识。这一理论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其影响,各国政府与经济界对教育发展更加重视了,开始更多投资于各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短期高等教育。事实证明,短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各国政府对它的大力扶持。二是通过立法等多种形式,为短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可以说,以法律形式来推动、发展、巩固短期高等教育的贯彻实施,是各国发展短期高等教育的一大宝贵经验。美国在二战后,通过立法确立了社区学院的地位,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社区学院的发展。日本政府继1961年通过了《学校教育法部分修改法案》确定高等专门学校制度后,又在1964年再次通过了法案,正式承认短期大学的法律地位,这两个法案的颁布与实施,也大大加快了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发展步伐。与此同时,日本还分别制定了短期大学与高等专门学校的《设置基准》。对于专业设置、教员资格、学生定员、授课时数、学分、毕业条件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使办学者有章可循。这对于规范教育管理、保证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提出的是,建立与完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与资格鉴定制度是一些国家促进本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英国1991年5月发表白皮书《21 世纪的教育与培训》,提出实行新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制度,这些证书与普通教育相应的资格证书、文凭等值,从而结束学术性资格与职业资格的人为划分,以便青年人能继续受到最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总之,各国虽然干预的途径与措施不一,但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和发展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制约,推动它们健康有序的发展。
既然高等教育是分层次与类型的,那么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等学校必须具有自己的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它才能在高等教育结构中谋求自己的地位。各国发展短期高等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强调适合自身特点的办学形式。短期高等教育的历史大都比较短,其办学条件与传统大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缺乏灵活的办学机制与适合的体制,就很难生存,更不要说发展。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都以课程设置灵活、实用性强,能适应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著称。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则是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工艺型人才而独树一帜。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尽管高职教育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但决不是专科层次简单地向普通大学本科层次过渡,而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开辟培养更高层次高职人才的渠道,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三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上述几国短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颇为相似。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实施高职教育的机构类型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国外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既有类似于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大学,又有类似于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五年一贯制高职班,还有一大批与国外同名同性的高等专科学校。现有的这几种形式,为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奠定了比较好的物质基础。从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来讲,我国提出的“三改一补”方针不仅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而且也是国际上的通常做法。在“三改一补”中,重点是要抓好各类学校改革,通过改革,真正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就目前而言,普通高专通过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普通高专数量很大,不少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设备基础较好,管理也比较规范,最有条件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好高职教育重点是要把高专改办为高职。当然,校名改不改并不重要,关键是调整培养目标。值得肯定的是,为提高高职的品牌与规模效益,一些省市有意识地在一二所重点大学创办了二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证明,这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声望起到了很好的品牌效应,可增加号召力与影向力,吸引一些素质较高的生源。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办职教学院就是很好的例证。另外,有意识地让一部分重点大学办职教学院,还可以逐步做到本、专科职业技术教育的纵向衔接与贯通,为少数成绩优异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符合国际上高职发展的趋势。
考察国外发展短期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它给我们的又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建立“大职教”的观念。职业教育是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它在适应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历程中,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系统,成为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连接点,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多种办学形式的优势,为劳动者提供多种、多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根据国外高职教育的招生对象来看,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招收中等职教毕业生,还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五年。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显得更加重要。与国外高职兴起的动因略有不同的是,我国对高职教育的呼唤更多是出自职教系统内部。其理由是,高职院校招收中等职校的毕业生,有利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该说,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实践证明,高职与中职的贯通,既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又为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创造条件。由此看来,高职目前招收中职毕业生是必要的。当然,为了使普通高考落榜生在走向社会时有一技之长,高职教育在抓好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要把职业培训重点放在高考落榜生上,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职能。
国外短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依法治教,即通过立法确定短期高等教育的地位,明确办学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使短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法》颁布与实施已经明确高职的地位与作用,对于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说,关键是要加强政府的调控与管理,从扶持的角度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目前现状来看,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调控与管理主要体现在:第一,制定与执行法律、法规以规范高职教育的发展;第二,通过投资、评价等手段引导高职教育发展符合社会需求与保证教育质量;第三,调节与规范劳动力市场,打通毕业生就业渠道;第四,沟通高职院校与生产(工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使生产部门能参与办学,加强产教合作,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标签: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日本大学论文; 大学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国外教育论文; 社区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