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测绘要点论文_冯太相

昭通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土地整治是调节土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好的规划设计则是整个土地整治项目高质量实施的基础,想要获得全面科学合理可行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案,就要有精确完整的和本项目相符的数据,而这些都离不开测绘工作,只有掌握好规划设计阶段测绘工作的要点,才能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土地整治;测绘要点;规划设计

引言:土地整治是通过生物或工程措施,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重大战略。要使土地整治项目能实现田、水、路、林、村的有机结合,规划设计阶段的基础数据采集非常重要,而数据采集离不开测绘,如何掌握好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测绘技术要点,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1土地整治和测绘的概念

1.1土地整治的概念

广义地讲,土地整治包括城市土地整治和农地整治。狭义地讲,土地整治就是对农地进行整治,主要包括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并根据土地的利用和规划要求,对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调配,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不断改善土地的布局,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都得到相应的提升,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1]。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土地整治项目以农村的农地整治为主,比如对土壤进行改良,对土地进行平整;对农地的结构进行调整,把零散的地块进行合并;划定地界、确定权属等。

1.2测绘技术

一般指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管理和勘测设计中所应用的各种测量方法、测量技术和测量理论的总称。传统的测绘技术通常应用于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领域,其内容包括测图和放样两部分。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的测绘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上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只为工程建设服务,其范围更广,意义更深刻了,还包括对工程的静态和动态几何物理量的测定、还可以分析测量的结果,甚至还能够预测物体的发展变化趋势。

2规划设计阶段测绘的作用

规划设计指的是对整个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使项目的用途、风格等内容与项目的定位相符。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规划设计是首要工作,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能够节约资金,使项目的收益获得最大化,同时也为顺利施工和项目的长期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规划设计阶段的测绘工作内容繁杂,主要包括:控制网的布设;界线勘测;对河流、道路、沟渠的横断面、纵断面测量;对电力设施的测量;对土地整治项目区内现有的可利用设施如桥、井、涵、扬水站、闸等的调查与测量;对平整田块土方的计算与测量;对全项目区 1∶ 2000地形图的测量;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1∶ 500地形图的测量;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地形、水源进行调查;对项目地下水利用的情况、项目附近主要的水利设施和当地生产作业的习惯进行详细的调查;对项目的地势进行认真的勘测。测绘是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的基础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在整个规划设计中属于最原始的最基础的资料,这些资料决定着该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它贯穿于整个土地整治过程的始终,是工程质量有效保证的重要依据,所以,测绘的数据不但要能与现有的资料进行衔接,还要为接下来工程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包括工程的施工、竣工验收、工程的后期管理等,这就要求测绘的数据必须具有准确性、延续性、可靠性,保证设计出的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保证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使整体的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2]。

3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测绘要点

3.1资料的收集

在进行测绘资料收集过程中,资料要具有详实性、可靠性、相关性、适用性、现时性,把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没有用的资料清除掉。把符合标准的图件、文字资料进行整治,妥善保管。做为工作底图的资料最好是1∶2 000和1∶ 5000的地形图,以便于进行外业测绘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进行控制点资料收集时,要保证平面数据和高程数据在每点同时具备,以便于求得统一的控制参数,为参数的求解节省大量的时间。

3.2 选用坐标系统

在进行坐标系统的选择上,要以现有的数据情况和上报的资料要求为依据来确定,测量过程中所采用的坐标系统要结合现有的资料,从而使测绘工作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从我国测绘行业使用坐标系统的普遍现状来看,一般情况下,在土地整治项目设计阶段,对平面进行测绘时,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对高程测绘时,采用的坐标系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测中,具体采用哪种坐标系,还是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来选用。比如:当项目现有的数据较为完善时,却和上报要求的坐标系统不符,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最大化地利用现有的数据,在进行测量时就可以使用现有数据的坐标系统,之后可以和现有的数据进行接合,经过坐标转换后再换成上报要求的坐标系统[3]。

3.3 控制网的布设

土地整治测绘中,控制网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整治项目区的范围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控制网布设时要使用 GPS进行定位。 先要根据项目所选用的坐标系统来进行控制点的选择,把收集到的现有的大地控制点按照从高到低的等级进行排序。选择至少4个以上等级高的控制点作为控制数据的起算点,这4个控制点最好是D 级以上的,并带有点的高程数据。再利用 GPS 自动求出参数,将此参数作为这个项目的适宜控制参数,然后分享给其他作业组,从而使采集数据的统一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之后根据GPS测量的规范要求对控制点进行布设,为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放样时提供可靠的依据[4]。

3.4 基础地形图的测绘

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基础地形图的测绘内容包括:对整个项目区的地形进行测绘,所用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0或 1∶2000,之后按照整体规划设计,对重点项目的详细地形数据进行测绘。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地形测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在对地坎进行测量时,不仅要在地坎上测量出其位置和高程,而且要对地坎底进行测量,测出高程,以方便对土方量进行计算。再如对水库进行测量时,不但要对水库的形状、水涯线进行准确的测量,还要对枯水期、丰水期水涯线的范围和水深进行测量,得出准确的数据,以方便精确地计算出各个季节水库的库容量。在对拦水坝进行测量时,测量的项目包括坝的截面、坝截面两侧的地形、坝顶、坝底高程。在进行底图修改方法的选择上,力求尽可能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程成本,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修复测量的时候可以采用GPS -RTK 技术(见图1),它具有高速度、高精度、低费用的特点,从目前来看,这种先进的测绘技术已经得到测绘行业的普遍认可。

图1:GPS -RTK 的工作图

3.5道路、河流、沟渠纵、横断面测绘要点

土地整治项目中对道路的测量,主要指该项目区内农村的道路,包括村村相通的硬化路、经过长期交通形成的乡村主要土路等。测绘的河流、沟渠主要指该项目区内能够进行整治和利用的河流、沟渠,另外还需要进行开挖的各种沟渠。在进行测绘过程中,其要点是,对道路断面的测绘,要根据实际情况地形采取不同的方法。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以测量横断面为主,每隔200 m的距离测一个横断面,以此为基础,沿道路中线纵断面进行测绘制图。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和丘陵,要以测量纵断面为主,每隔 100 m处或在变化较大的地方加测横断面。对河流、沟渠的测绘要求很高,因涉及到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测量时,先沿河岸每隔 1000 m布设一对控制点,为断面的测量和施工放样提供方便。之后再每隔100 m测量一个横断面,在此基础上再加测横断面,测量处可以是河道转弯处和高低起伏变化处。在进行河、渠纵断面测绘时,要沿着河底中心、左、右两岸分别绘制,并且合并绘制在一幅纵断图上。

结语:

测绘技术对于土地整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土地整治过程的始终,在实际测绘工作时,既要保证测绘数据的精细、可靠、准确,又要考虑到降低工程成本、减少测绘时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所以要掌握工程项目不同阶段的测绘要点和技术,使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祖伟; 李晓燕.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测绘要点分析[J]. 城市勘测,2014; 01:152~153;

[2]杜生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测绘要点分析[J]. 信息化建设,2015; 08:267;

[3]马琳; 刘洪志 . 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治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2; 25:117;

[4]向先锋. 土地整治中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6; 04:31;

论文作者:冯太相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探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测绘要点论文_冯太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