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岳化医院中医科 湖南岳阳 414014)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痔疮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室收治的痔疮实施手术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2.31%(52/54),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83.02%(44/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痔疮术后肛缘水肿临床研究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临床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止痛如神汤;痔疮;术后肛缘水肿;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ianal edema of Zhitong rushe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after surgery. Methods:107 c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hemorrhoids surgery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Zhitong rushen decoction. The incide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P>0.05,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ached 92.31% (52/54),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effect reached 83 2% (44/53),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good clinical effect of perianal edema Zhitong rushe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after operation,safe and reliable,can be used widely in clinical.
[keyword]:Zhitong rushen Decoction;hemorrhoids;postoperative perianal edema;effect
痔疮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与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排便习惯、压力,疾病因素等均有一定的关系。近几年我国痔疮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临床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其效果得到充分的认可。但是术后肛缘水肿情况的恢复会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1]。随着我国近几年中医药在临床的广泛运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痔疮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特对我科室收治的痔疮实施手术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科室收治的痔疮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肛缘水肿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4例,年龄20岁到72岁,平均年龄(48.19±2.57)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内痔的为11例,外痔的为12例,混合痔的为31例。对照组患者53例,年龄19岁到69岁,平均年龄(49.52±2.14)岁,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内痔的为12例,外痔的为12例,混合痔的为3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较年龄、病情、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患者术后48小时内出现明显的瘙痒、疼痛,肛缘局部出现明显的分泌物,并伴有肛门的坠胀感、异物感。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术后第一天采用高锰酸钾进行坐浴,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止痛如神汤治疗,组方包括:秦艽15 g、泽泻10 g、桃仁15 g、黄柏10g、苍术10 g、当归尾6 g、熟大黄10g、皂角子10 g、防风10 g、槟榔10 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遇症加减,湿热下注型加入薏苡仁、牛膝;气滞血瘀型加柴胡、赤芍、牡丹皮、红花、川芎、川楝子;脾气两虚型加党参、白术、黄芪、陈皮、升麻、柴胡;风伤肠络型加地榆炭、槐花炭;疼痛严重者加羌活、延胡索;水肿严重者加五倍子梅;瘙痒严重者加蛇床子、地肤子;大便秘结加火麻仁、郁李仁,熟大黄改用生大黄;小便涩痛不畅加车前子、萹蓄、灯心草。以上方剂加水煎服,分早晚两次使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饮食应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多饮水,注意排便情况。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1.5判定标准
患者经治疗后,肛缘水肿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肛缘水肿减轻50%以上,症状改善,判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肛缘水肿减轻未超过50%,症状明显,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
1.6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2.31%(52/54),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83.02%(44/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未加干预自愈,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54 32 20 2 52(92.31%)
对照组53 23 21 9 44(83.02%)
P值P<0.05
3讨论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类疾病之一,各种人群均有可能发病,没有明确的病因,主要以饮食、排便习惯、遗传、便秘等因素有关[2]。在饮食方面,如果长期饮酒或者服用辛辣的食物,容易出现肛肠类疾病;排便习惯上,如果在如厕时长时间的看报纸或者小说,容易导致盲肠内形成血块,导致形成痔疮,建议保持正确的如厕姿势,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便秘可以导致患者肠道内淤积大量的毒素,长期不除便能引发感染,从而造成痔疮的形成。在治疗方式上,多以外科手术为主,这种方式见效最快,效果比较显著,但是由于在手术后,容易出现感染的现象,肛缘皮肤水肿是肛管直肠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而在痔外剥内扎术后尤为多见。临床常规采用西药口服,高锰酸钾坐浴进行恢复治疗,但是效果一般。
从中医角度讲,术后水肿情况的发生主要为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湿热下注等情况,治疗应清凉解热,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途径。本次研究中的采用的中药组方止痛如神汤是《医宗金鉴》中的经典用药[3-4],组方中秦艽具有消肿止痛,祛风化湿的作用;当归、桃仁、槟榔具有活血化瘀,理气疏解的作用;黄柏、防风、苍术利于水运,祛风,消炎等作用;大黄具有下泄,清热解毒的作用;泽泻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皂角子具有润燥通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同时随症加减,更利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痔疮患者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主要是手术对肛缘的微循环、部分组织造成损伤,血液回流受阻,组织间隙水分潴留过多等造成的,而止痛如神汤中的秦艽、防风、黄柏、大黄中的提取素、皂荚等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同时加快血液的循环,利于肿胀的消失[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2.31%(52/54),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83.02%(44/5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痔疮术后肛缘水肿临床研究效果较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文凯,何晓蓉,宋建. 六味能消胶囊预防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J]. 西部医学,2013,25(7):1055-1056.
[2]王小亮.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痔疮术后水肿38 例[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90-91.
[3]陆金根. 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15.
[4]刘持旺.痔疮患者不良饮食行为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5):92-93..
[5]张毅.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痔疮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6):3290-3290.
论文作者:李红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患者论文; 水肿论文; 术后论文; 痔疮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