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论文_唐玉峰

唐玉峰

河北省儿童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要】 目的 比较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和物理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合适的治疗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3 年2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8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观察组采用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肌张力改变情况;患儿发育商(DQ)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定,比较两组患者DQ 值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2.50%(33/40),较对照组60.00%(24/40)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肌张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DQ 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在小儿脑瘫患者中的疗效显著,更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神经节苷酯;小儿脑瘫;效果【中图分类号】R74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37-02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1].它是指出生一个月后的婴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此时又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形成的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2].此类患儿常表现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异常和不随意运动,或者伴有癫痫、智力低下、异常行为等.在我国,脑瘫是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3].近年来,即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在各大医院快速建立以及新生儿急救技术不断革新,但脑瘫的发病率仍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CP病情复杂[4].因此,基于CP病情发展迅速缘故,单一运用某种疗法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或者综合治疗.本研究比较了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与物理疗法应用于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结果证实了联合治疗比物理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对象选取2013年2月-2013年8月儿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脑瘫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瘫的诊断标准[5].病例纳入标准:①肌张力低下或者肌张力亢进;②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或其他智力低下表现;③无基础疾病或者其他系统严重病变;④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出血性疾病、屏气发作,严重营养不良者;③伴有严重听力、视力障碍等影响患儿康复训练的患者;③患儿家属不配合或者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将80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14个月;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13个月.80例患者中轻度脑瘫28例,中度脑瘫36例,重度脑瘫16例.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瘫程度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仅采用物理疗法.5岁以下儿童采用器械进行牵引,5岁以上者采用关节矫形器械进行牵拉.所有患儿进行放松性训练、协调性和平衡性训练,有些患者还要进行沙袋负重训练.2-7岁的混合型患儿主要进行稳定性训练,并在坐位到站立位训练中要不断增加难度. 观察组患者采用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引导式教育:在平时的平衡训练中,把平衡当作游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一系列生活、学习、娱乐. 可以由1名引导员和3名辅助员帮助患儿进行双臂平举、前交叉、上肢上举、左腿伸直、屈曲等有规律的活动,增加患者的空间、方位意识.观察组患者在引导式教育的同时服用神经节苷酯,2ml加5%的葡萄糖,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肌张力大小并在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定患儿治疗前后总发育商DQ 大小并做比较. 1.4 疗效评价[6]:从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行为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治疗效果.显效:发育商在治疗前的基础上增加15分;有效: 在治疗前基础上增加10分;无效:发育商在治疗前基础上增加<10分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数据记录于EXCEL软件并导入SPSS.2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处理,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临床有效率率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2.50%(33/40),对照组为60.00%(24/4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有效率率比较(n,%)

3 讨论小儿脑瘫是患儿在孕期到婴儿期受到非进行性脑损伤致脑发育缺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但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一样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发育特征等[7-8].引发小儿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父母抽烟、吸毒,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或妊娠期服用一些避孕药、保胎药、产前感染等.小儿脑瘫患者早期易哭、厌乳和睡眠困难,继而出现运动困难、肌无力、肌肉松软等情况.其智力和生长发育水平也低于同龄儿童.康复治疗法目前用于小儿脑瘫的治疗较多,主要有现代康复治疗和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现代康复治疗又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主要利用中医针灸、推拿等技术帮助患儿恢复. 引导式教育又称Peto法,由匈牙利AndrasPeto教授创建.它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向患儿提供目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主动参与意识是其显著特点.神经节苷脂是含有唾液酸的鞘脂类药物,用于本研究中主要原因是其对神经再生有重大促进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有效率为82.50%(33/40),较对照组有效率远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儿肌张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可知,患儿的总发育商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方式对患儿运动、语言、智力开发、交往等均有益.因为脑瘫患儿的病情变化快,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要求: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②多种治疗方式想结合,取长补短;③神经干细胞移植具有很大前景,但还有很多要攻克的难题.

综上所述,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物理疗法较好,笔者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脑瘫患儿的康复也越来越重要.引导式教育将以她全面康复和文化教育想结合的优势独放奇葩.

参考文献[1] 倪钰飞.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脑瘫106 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971-1973. [2] 李文霞,尚清.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51-52. [3] 张清华,赵勇,吴勇,孙秀玲,李雪琴.神经节苷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07):45-46. [4] 梁琪.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 (03):206-208. [5] 杨杰,张燕君.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对小儿脑瘫综合能力恢复的对照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2,8(05):51-54. [6] 曾爱珍.引导式教育的早期介入对脑瘫儿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03):433-435. [7] 刘启雄,曹宇.小儿脑瘫治疗进展[J].鄂州大学学报,2012,19(05):18[ -20. 8] 万鸽.神经节苷脂在小儿脑瘫中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6):183-184.

论文作者:唐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引导式教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论文_唐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