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苏、锡、常高等教育需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需求论文,试析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测定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中,苏、锡、常三市与国内大城市相比,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名列第四、五、六,成为江苏最发达的地区和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的高速推进,向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包括各行各业专业人才需求、各类师资需求和高等教育水平需求。
一、经济高速推进提出巨大人才需求
据统计,到2000年,苏州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将由现在的14.4万人(扣除各级师资和卫生系统专业人才数)增至18.8万人,净增长4.4万人,无锡市专业人才数(扣除各级师资数)由现在的16.5万增到21.6万,净增长5万人;常州市预计1995年需大专以上层次人才4029人(扣除师资数),其中硕士129人,本科人才1859人,大专人才941人,1996年至2000年需要大专以上层次人才8932人(扣除师资数),其中硕士379 人,本科人才4994人,大专人才3559人。
如果考虑到满足三市人才需求的各种相关因素,其实际需求量会更加庞大。
第一,三市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分布需要进一步优化。该地区专业人才大多集中于机关和事业单位。以苏州市为例,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只占全市总数的2.2%,第二产业占34.3%,第三产业占10.3%(见表1),三产人才数之和不到总数的一半。从经济发展看,三市今后人才增加在三产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将不同步,经济部门和三产人才需求将大于机关、事业和卫生系统。例如,苏州市支柱产业人才需求非常突出(见表2),人才需求总数达3.94万人,占全市人才净增长数的90%。
1994年底苏州市专业技术人才分布表
表1
分类 一产
二产(工业 三产 机关
事业
教卫 合计
(农业) 与建筑业)
人才数 4563 70712 21147 21053 15771 72664204907
占专业技术
人才的比例 2.2% 34.3% 10.3% 10.3%
7.4% 35.5%100%
1995~2000年苏州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人才需求低限预测表
表2 单位:万人
第二,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偏大,自然减员平均每年达7500人。据统计,在全民单位现有专业人才队伍中,60岁以上占0.7%,55—59岁占18.9%,46—54岁占49.1%,36—45岁占20.6%,28—35岁占10.7%。从这一年龄结构来看,再加上离开本地区人员,1998年以后,将是本地区专业人才自然减员的高峰,同期人才需求数将会明显上扬。据苏州市人事局(见表3),苏州市人才需求绝对数为13.2万。苏、锡、常三市人才年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该地区实际人才需求数都将呈大幅增加趋势。
1995~2000年苏州市人才数量需求预测
表3单位:万人
分类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合计
人 才 数20.5 21.7 23.0 24.4 25.6 27.5 29.2
—
净 增 数—1.2
1.3
1.4
1.5
1.6
1.78.7
自然减员数 —0.7
0.7
0.7
0.8
0.8
0.8
4.5
实际差补数 —1.9
2.0
2.1
2.3
2.4
2.5
13.2
第三,乡镇企业专业人才奇缺。三市经济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在农村社会产值中,农业产值平均不到10%。目前,乡镇企业在三市整个经济结构中地位十分重要,与城市大中型企业平分秋色。
但是,乡镇企业人才奇缺,据统计,苏、锡、常三市乡镇企业共有专门技术人才7000余人,约占三市专业人才总数的1.5%,其中有学历的6000余人,占乡镇企业专门人才总数的88%。在有学历的人才中,本科生占2.17%,大专生占26.10%,中专生占71.71%。乡镇企业人才匮乏已经影响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可以预料,在未来的5年中,乡镇企业将需要数以万计的高中低专门技术人才。
第四,各种高科技开发区全面启动,需要大批高层次人才。近几年来,苏、锡、常三市高科技开发区陆续启动。苏州市形成以中新工业园区和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9个省级开发区为骨干,1-30个乡镇经济小区为基础的开发区群体网络。无锡、常州也都分别建起一批科技开发区。由于科技开发区尚在启动、初建阶段,人才需求难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科技开发区人才需求量极大。例如,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就需人才20万,其中本科以上人才占34%,大专人才占43%,中专人才占23%,1997年和1998年将出现人才需求高峰。
二、教育现代化工程提出巨大师资需求
近一、二年来,苏、锡、常均提出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规划。三市将进一步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健全成人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1.三市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九五”期间,扩大城市高中招生规模25%—30%,使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现在的80%上升到95%,同时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使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现在的50%左右上升到90%。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补充大量高中教师,同时还要为现职高中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完成“九五”期间所需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一,苏南地区虽然经济和科技文化发达,但高中师资配备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见表4),大致适应现有高中规模。这表明,三市在“九五”期间要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就必须补充一定数量的高中教师。
苏南地区普通高中教师配备情况
表4单位:人
学生数 专任教师数每一教师负担学生数
江苏省 4237003384812.52
苏州市 39410 3308 11.90
常州市 25143 1930 13.03
无锡市 38989 3100 12.58
其二,高级职称高中教师退休高峰来临,加剧了高中教师短缺状况。三市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占高中教师总数的12%以上,且年龄偏大。以苏州市为例,全市347名高级教师,没有一人低于35岁,而51—60岁的有303人,约占88%,41—50岁的高级教师44人,只有12%。今后五年内,大约80%的高级教师要离开教育岗位。无锡市的情形同样相当严重。近几年来,该市每年均有一批高中教师退休,1991年退休高中教师108人,1992年120人,1993年131人,1994年130人,预计1995年147人,1996年160人将退休,其中81%的人为高级教师。大批高级教师退休,既减少了高中教师数量,又影响了高中教师的质量。
其三,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偏低,高中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十分繁重。据统计,苏州市高中教师达标率为62.9%,常州市为61.9%,无锡市57.3%,在8100余名现职高中教师中需提高学历者3200余人,约占高中教师总数的40%。
其四,高中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三市经济发展较快,经济部门管理人员平均收入高于教师收入,加之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招聘人才,对在职教师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一部分在职教师放弃教师职业,投身经济部门。就近几年而言,三市每年均有4%左右的高中教师辞职或调离中学,使高中教师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综观以上各种因素,“九五”期间,三市实现普通高中发展目标,约需补充教师5000人,约需本科层次学历性质的继续教育机会3500人次。这是一个很大的高等教育需求量。
2.三市中等职业教育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共有中专、技校、职高、成人中专25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9.5万人,占全部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0.3%,各类职业技校生比例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相对于需求来说,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1991至1994年,常州市平均每年需要技术工人8136人,实际培养能力平均每年只有2599人,仅能满足需求量的31.9%;1992年至1996年,平均每年需补充初级技术员1-731人,现有培养能力平均每年为1152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66.6%,缺口同样很大。无锡和苏州的情况大致与常州相当,两市培养技术工人能力分别是需求量的37%和41%,培养初级技术员能力分别是需求量的64%和63%。根据需求分析,三市到200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应达到16—17万人,职前培训能力应达到每年20万人次。为实现这一目标,三市需补充大批中等职业教育师资。
还应该看到,现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学历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目前三市职业高中教师800余人,本科学历者只占其中的29.8%,低于普通高中师资学历达标率甚远;三市中专和中等技术学校教师33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者占79%,略高于普通高中,但继续教育需求仍然存在。
接现有教师数计算,到2000年,三市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约需补充职业高中教师2100人,约需补充中专学校和中技学校教师2400人,同时约需为3000人提供学历性质的继续教育机会。
3.三市初等(义务)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截止1993年,三市已全面普及初等教育。从90年代的人口调查来看,该地区小学年龄组人口无显著变化,大体浮动在100万人上下,2000年达115.8万人;初中年龄组人口大体浮动在55万人上下,到2000年约为53万人。据此推算,小学和初中规模可以保持现状,但在三市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初等教育过程中的师资需求同样相当可观。
其一,小学外语和计算机开设率极低,只有苏州、无锡及常州市区部分小学开设外语,面广量大的乡镇农村小学外语开设一片空白。计算机开设率更低,只有市区条件较好的极少数小学开设计算机课。
其二,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有待提高。三市现有小学专任教师5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0600余人,小学教师75%学历达标,初中教师77%学历达标。到2000年,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应为90%以上,其中30%的教师达到大专学历;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应为90%以上,其中30%教师达到本科学历。据此测算,在2000年前,扣除自然减员因素和新聘大专学历小学教师因素,需为10000名以上小学教师提供大专学历继续教育机会;扣除自然减员因素和新聘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因素,需为6000名以上初中教师提供本科学历继续教育机会。
其三,初等教育师资自然减员的需大量补充。至2000年前,按现有教师数不变和年均自然减员3%计算,三市每年需补充1600余名小学教师,其中480 人达到大专学历,包括一定数量的外语教师和计算机教师;全区每年需补充初中教师900余名,其中270人为本科学历。就江苏省和三市师资培养能力而言,这是一组相当大的数字。
4.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要求普遍提高现有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为此,成人教育任务十分繁重,师资缺口巨大。
三市受特殊地质构造的限制,缺少煤、石油、天然气、铁等大型矿产资源,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自给程度很低。随着内地资源产地加工能力增强,本地区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势态将不断加剧。因此,本地区经济和社会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开发高、尖、精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在工业体系上向轻型、节能、低耗、少污染、高质量、外向型调整和优化。完成这种调整和优化,显然要普遍提高劳动人口,尤其是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三市总面积17513平方公里,人口1330万,人均密度已达到759人/平方公里,超过日本(320人/平方公里)、英国(232人/平方公里)等素以人口稠密而闻名的国家和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已减至0.9亩,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相比,耕地负荷十分沉重,大量农业人口因此转向二、三产业,加重了成人教育的压力。
苏、锡、常三市劳动、人事和教育部门计划:第一,从现在起至2000年对现有职工轮训一遍。由于现有职工队伍数字庞大(见表5),因而这项任务十分艰巨。按照三产人口30∶46∶24计算,扣除10%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才,扣除30%40岁以上劳动人口,该地区仍有数以百万计的各类企业职工需要接受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这方面工作究竟需要多少师资,尚待进一步调查论证。
苏、锡、常三市劳动人口分布
表5单位:万人
项目 总计市区所占比重县(市)所占比重
苏州市370.79 59.67
16.09% 311.12
83.91%
无锡市279.36 68.64
24.54% 210.72
75.43%
常州市215.35 50.72
23.55% 164.83
76.45%
第二,从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对县处级以上干部、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轮训一遍。从苏南地区人口的职业构成来看(见表6),这方面工作量同样巨大。表中所列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不在上项职工人数内,这部分人的比例虽然较小,但统计数很大,达30万人。扣除其中部分年龄偏大者,仍有10多万人需接受继续教育。由于这部分人继续教育的层次较高,通常在大专以上,他们的继续教育所需师资因而很多。
表6 苏南地区人口的职业构成单位:%
第三,全面提高三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劳动者文化指数(受教育年限)8年,而三市第一产业劳动力只有6.84年,达到量化指标的85.55%,缺口主要是由30余万小学教育程度以下的人口造成的。就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而言,其师资需求量也相当可观。
三、社会整体发展提出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需求
目前,三市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已在全省和全国前列,其进一步发展不仅向高等教育提出巨大的数量要求,同时还提出了水平要求,即在三市境内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其主要依据是,第一,城市、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总是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一产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二、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经济结构的变化需要多种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专业门类齐全,能够培养出三、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高层次人才。苏、锡、常三市正处于产业结构变化之中,由于人均土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缺少大型矿产资源,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依靠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高、尖、精产业,依靠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因而需要科技支撑,需要一流综合性大学输送各种类型的高质量人才。
第二,苏、锡、常三市均提出,要在下世纪中叶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各市均加大贯彻“科技兴市战略”的力度,并先后启动一大批各级高科技开发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高科技开发区要想取得成功,并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幅射和促进作用,必须依托一流综合性大学(参见表7)。三市贯彻“科技兴市战略”和建设高科技开发区,同样要求在境内拥有一流大学。
表7世界著名高科技开发区
地区依托大学
硅谷 斯坦福大学、圣克拉拉工学院
“基因路”麻省理工学院
三角研究公园 杜凯大学、查佩尔思大学等
筑坡科学园筑坡大学等
剑桥科学公园 剑桥大学等
新西伯利亚科学城 新西伯利亚综合大学及22个研究所
第三,三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发展走在全国其它许多地区前面,科技运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周期缩短等现象在三市表现得较之于其它地区更为明显。这种现象一方面呼唤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呼唤层次、水平较高的大学不断提供新的智力支持和新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也为高等教育数量发展和一流大学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社会基础。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为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四、建议
满足苏、锡、常地区高等教育需求,需从多方面努力。笔者认为,其一,应使苏、锡、常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保持一定的速度。这里所说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特指高校在校生年递增率,它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关系。我国另一发达地区台湾省在1950—1990年间,专科教育的发展速度为16.5%,本科教育的发展速度为9.94%,同期经济增长率为8.87%,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于经济增长。日本在1950—1980年间,高校在校生规模增长23.5倍,年均递增率11.25%,同期经济增长率为14.46%,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大致适应国民经济增长。1991年至今,苏、锡、常经济呈加速增长趋势,经济增长速度超过4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在未来的15年,苏、锡、常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年均递增率15%。据此观照台湾和国外经济,苏、锡、常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应高于10%,就苏、锡、常地方高等教育的现有在校生规模而言,这一速度实际上仍然大大落后于经济增长的步伐。
其二,广开联合办学之路。苏、锡、常高等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现状之间的巨大缺口还应依靠全国性和省属高校弥补。鉴于此,三市应运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广泛开展与境内全国性和省属高校的合作办学,藉此缓和或满足高等教育需求。以这一模式缓和或满足高等教育需求,有利于避免地方高等教育扩展过速所产生的消极效应。高等教育发展有着身身特点,其重要表现之一是发展过速往往伴随质量下降。我国历史上和国外都曾有过类似的教训。例如,我国高教在50、60年代大跃进浪潮中发展过速,一度引起质量滑波;美国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质量下降现象。此外,苏、锡、常在寻求满足自身高等教育需求过程中,应在境内选择一所大学,并加以重点扶持,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