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古晓娜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古晓娜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七里村镇中心小学)

摘要: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不当以及多媒体使用不当等,从而提出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自主性阅读

学习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阅读能力作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课标要求的语文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有所体现。但是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与合理的设定有所偏差,主要表现为:

(1)目标设定过大。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培养“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等目标,以便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这些目标概念模糊,对于小学生而言显得空、大,不易理解。

(2)对教材理解不深刻。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这方面问题在新教师中普遍存在。比如小学二年级要求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但如何检验学生的默读能力以及是否允许部分学生达不到目标要求,老师要把握好程度。

2. 教学重点不突出

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较为常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过于追求阅读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忽视了对阅读内容深度的挖掘,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通常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度,想让学生了解尽量多的内容,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的迷失。但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对内容的简单扩充就能够有所提升,而是需要教师能够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进行详略得当的教学设置并有针对性的信息传输,重点在于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非蜻蜓点水般的简单了解。

3. 教学方法不符合课标要求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老师仍然采用重汉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更有甚者在课堂中只关心“优等生”的学习体验,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关心不够,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教学质量逐渐下滑。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意识到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的重要性,选择的阅读材料也往往没有与学生的兴趣联系在一起,学生阅读时的积极性不高。

4. 多媒体的使用不当

多媒体的普及和使用,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等教学素材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硬件设施较为欠缺的地区,多媒体的使用尚处在初级应用方面,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使用很少。而在硬件设施完备的地区,虽然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为一种常态,教师的应用也很熟练,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往往存在“喧宾夺主”的问题。比如某教师在讲《春雨的色彩》过程中,大量使用了视频、音乐以及绘画演示等多媒体教学素材,并进行集体朗诵、表演等环节,而对于阅读内容的学习和探讨涉及很少,课堂气氛虽然十分活跃,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重视完善、高效的教学實施过程。下面,笔者从教学实施方面谈谈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指引着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目标更是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有所体现。在“知识与能力”层面上,主要是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掌握自主思考等语文应用实践能力;在“过程和方法”层面上,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所体现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时,可以这样制定教学目标:

(1)查阅字典,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文章内容,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回报父母的爱。

2.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要求制定。在新课标下,语文的教学要遵循语言的应用规律,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方法要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去过,仅靠讲述与演示并不能让学生体验到桂林山水的魅力,而是需要借助视频、图片和音乐等多种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产生主观上的情感体验。另外,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上课时情绪的新动向、新思路、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此外,阅读课文的内涵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只有让学生走进设定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情境是,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审美发展现状。

3.注重学生阅读学习体验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生往往好动,难以静下心来安静阅读,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是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心理发展情况,推荐适当的阅读刊物和书籍;

(2)学生阅读后,组织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表达。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但又缺乏表达技巧,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也能增加学生阅读的成就感。

(3)布置教室环境,如墙壁张贴卡通、自然画卷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如何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如何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呢?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确立阅读目标,这是整个自主阅读的第一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单元目标、文体特点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不一定非要统一,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论文网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当然,学生确定的目标应该接近于教师确定的课堂教学总目标。其次要引导学生自主质疑问题。在完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是学会读书的关键一步。以往的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提问代替了学生的提问,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才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获得主动发展。最后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的问题应先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这个过程本身对学生的发展很有意义,尽管可能费时费力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但这种思维的过程,对于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学会阅读意义非同小可。

宗旨,阅读对小学生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树立从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意识,珍视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尊重多元理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古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古晓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