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论文_李巧茹 张晓珊 唐蜜

李巧茹 张晓珊 唐蜜

(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 探索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例数:100例;时间:2017.10.22-2018.7.23),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50例/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2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显著效果,可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焦虑;抑郁;效果评价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151-01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胰岛素不足、胰岛素细胞功能下降等情况所导致的代谢紊乱性疾病[1],好发于老年人,病情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还会合并其他并发症,缩短患者生存期限。本文研究针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手段进行护理,比较差异性,详细情况如下文报告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例数:100例;时间:2017.10.22-2018.7.23),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50例/组。

本次研究均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且符合纳入以及排除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为老年糖尿病;(2)年龄在60岁以上;(3)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配合研究者;(2)不接受护理干预者;(3)合并严重感染者;(4)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对照组男性/女性之比=31:19,平均年龄:(69.56±3.23)岁;

观察组男性有32例,女性占总例数36.00%(18/50),平均年龄为(68.87±3.45)岁;

通过SPSS21.0统计学处理,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告知患者糖尿病接受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释糖尿病病情不稳定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让患者能够主动接受治疗以及护理干预。

观察组:心理护理:

①根据患者的学历水平以及交流情况进行介绍糖尿病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出现糖尿病的原因、病情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合并的并发症情况、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等[2],让患者能够对糖尿病进行了解,纠正患者的错误理念。

②将患者的情绪波动进行记录分析,根据患者的情绪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指导患者将负性情绪进行发泄,告知患者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了解患者的情绪波动具体原因,耐心的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当患者的情绪依旧不稳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音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稳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3],还可以按照患者感兴趣的活动或想法进行相关干预,增强患者内心的充实感,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够逐渐获得稳定。

③增加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协调性,增加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探视时间,与患者进行友好沟通交流,缓解患者心中还未萌芽的不良情绪,适当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得患者能够逐渐敞开心扉,树立接受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的信心以及依从性,帮助患者的病情能够早日获得稳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

.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处理软件:SPSS21.0。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采用()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内及组间比较进行卡方分析。

2.结果

2.1 焦虑、抑郁情绪

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由表2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较为常见,且为终身性疾病,病程较为漫长,会导致患者多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及功能障碍等现象,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还会丧失治疗信心,缩短患者生存期限,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同时还需要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手段,从而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够逐渐趋于稳定。

心理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较多负性情绪进行护理干预,旨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将正在不断萌芽的负性情绪进行扼杀,指导患者将情绪进行发泄,通过音乐等方式改善患者的情绪波动情况,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爱好进行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能够逐渐得到有效缓解。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得患者的病情能够逐渐获得稳定,提高生存价值。总而言之,心理护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显著效果,可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月萍, 徐青华, 陆群,等. 院外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64-67.

[2]杨帆, 陈贤, 刘蓉,等. 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2):39-41.

[3]罗怡欣, 黄燕林, 李浩宇,等.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水平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10):1345.

论文作者:李巧茹 张晓珊 唐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论文_李巧茹 张晓珊 唐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