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艳[1]2005年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本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构建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体系。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民族精神及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概述。这部分主要阐述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价值,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科学内涵、意义。这部分是本文的关键,为全文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第二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沿革。理论基础,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历史沿革,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提供了实践经验借鉴。 第叁部分: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现状分析。这是本文的现实依据。该部分全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深入分析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部分:切实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对策思考。这是本文的逻辑归宿。针对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存在的问题,从观念、内容、原则、途径、队伍建设五方面提出加强此项工作的对策思考。
许文英[2]2010年在《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院校是党和政府培养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地,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以其独特的内容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新时期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使得民族观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基于对贵州民族学院在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同时根据各民族院校开展民族观教育的现实状况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对其系统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寻找科学发展的理由和条件,为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作用提供参考。论文共分叁部分:第一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概要及研究意义。本部分从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含义、源起、基本任务和特点分析了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内涵,同时提出了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意义,为后文从实践方面思考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本部分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在对民族院校代表之一——贵州民族学院在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从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叁个方面分析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是本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后文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对策的主要依据。第叁部分: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对策建议。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和落脚点。针对前面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本部分在树立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科学理念,提高民族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生动性,拓宽民族观教育途径以及优化民族观教育实施的保障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唐璇[3]2013年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精神是指整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不同的民族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民族观念、民族风俗、民族理想都是不同的。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则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国家实现振兴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者中特定的一个群体,大学生民族精神则强调了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所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精神思想和道德品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形势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动荡也让中国与各国的政治关系也变得紧张复杂。中华民族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和引导,而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社会各个领域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将引领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五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部分从涵义和内容入手,论述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第叁部分通过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对问题所进行的分析,表明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目标和原则,确立了民族精神培育的正确方向;第五部分在遵循正确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个人、学校、社会、多方合力这四个方面,论文最后提出了论文研究后的结论与展望。
韦成功[4]2014年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期,我国还面临着“叁股势力”煽动的民族分裂、暴恐等敌对活动的冲击,存在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交往日益频繁过程中涌现出的民族内部新情况和新问题,更有国际大环境中存在的政治角逐和民族事件及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能否科学看待这些纷繁的现象,辨析各类暗涌的思潮,妥善解决遇到的民族事务,既影响当下民族的团结与进步,更影响着中华民族未来的根本利益与前程。而这些主要取决于大学生们是否具备科学的民族观,并且,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效果。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南,综合多学科方法对大学生民族观教育进行了全面考察。在绪论部分首先提到了本研究的迫切性,体现为:其一是国际层面日益纷繁的民族现象和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愈发直接;其二是国内快速发展下各类涉及民族问题的不同性质的矛盾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具体,如影响民族信任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其叁是高校民族观教育现状与大学生的需求以及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本文阐述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研究的论题做了相关述评。终归,本研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观的科学性,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素养,提高他们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应的理性思维,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在第二章,本文概括总结了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在创立与发展阶段,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表述,主要有:民族是历史范畴的确定共同体;彻底解决民族问题须依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革命;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准则。本文认为,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与创新的阶段,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体系,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实际状况及各阶段的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包括一个“发展”、叁个“关系”,具有“叁性”;坚持各民族人民平等、团结和联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等民族政策落实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最新内容。与此同时,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相关思想,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对民族观的宣传与舆论引导;列宁斯大林注重民族观的文本宣传、理论灌输和政治工作;毛泽东注重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强民族观的宣传、教育与检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民族观教育的大力支撑等。同时总结了我国传统民族观及其教育实践内容以及部分国家民族观教育实践的得失。从而为本研究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和第四章,本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本质、特征、功能与价值,以及教育的各要素及其内容进行了梳理。具体观点如,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具有倡导科学民族观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民族素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本质属性;呈现出以培育大学生科学的民族观为核心任务、以充分把握大学生的民族观状况为前提、以科学严谨和高度慎重为基本教育态度、以理性的政治主张和和鲜明的民族文化为教育重点、以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时代实践为主要素材的特点;拥有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促进大学生适应和发展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在教育进程上讲究循序渐进推进、在教育理念上讲究长期教育与应急管理并重、对于教育对象讲究兼顾统一、在教育过程中讲究“叁个”结合的原则等等。从而明确了教育的边界,构建了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在第五章,对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成就经验做了回顾,对大学生的民族观现状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在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数个阶段中,有效地实现了对各阶段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很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民族工作。主要有以下经验:重视民族观教育的开展,注重对应教育渠道的搭建、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以及方法和成果的丰富完善,注重队伍的建设。并且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认同以及对应的国家认同、民族自豪感都很高。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政治认识和情感认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等。这些问题有其背后的原因,如复杂的社会民族情况影响以及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困难等。在第六章,本文提出了当前开展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对策。认为,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更好的效果,就必须考虑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合力问题,只有加强各教育渠道、教育区域、教育对象和类别的协同,才能形成某个高校民族观教育效果和其他高校民族观教育效果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的局面。其次,在协同的基础上,要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各方协同有了资源保障。再者,在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布局(指宏观上的协同和整合)优化的同时,各高校作为教育具体推进的实施点,要发挥自主性,主动针对教育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予以改进。而这种改进亦离不开方法的运用,这里既包括对传统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方法的发扬,也要注重对新的方法的借鉴。最后,以上教育思路,在实践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逐渐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凝练,形成大学生马克主义民族观教育领导、调控、保障、监测的机制。
罗晶[5]2012年在《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对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随着21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以科技实力为主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培育的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激烈的竞争与严峻的挑战,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焕发出其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为切入点,通过研究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对策,拓宽了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加大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力度,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研究缘起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和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第叁部分阐述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
苏娜[6]2014年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与发展,使得当今世界的竞争与发展开始由“硬实力”向“软实力”的转移。世界各国陆续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民族精神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面对时代和现实的发展诉求,如何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成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立足于应对国际社会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叁项重要战略任务,以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为基点,系统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现实境遇,全面剖析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问题,并做系统的归因分析,最后针对现状问题及原因从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现路径,旨在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本研究在叙述结构上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并提出研究价值。这是本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现实利弊。该部分是本研究的展开的系统背景分析。第叁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普遍存在的现状问题的全面剖析,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原因分析。本部分是全文的难点也是本文行文的关键突破点。第四部分是在第叁部分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进行的问题解决路径探索,以期全面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以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本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对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安定与团结以及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包永全[7]2011年在《“叁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中央1941年在延安成立了第一所民族学院以来,民族院校经历了叁个重要的阶段,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形成系统化、合理化、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共13所民族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十余万人,累计输送了50多万名高素质人才,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方面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和突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和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善良的爱国心,利用所谓的民族、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切实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防范和抵御分裂势力的反动图谋、构筑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牢固思想防线势在必行。当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民族院校大学生族群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心理各异,受民族、家庭和宗教习俗影响,普遍存在民族情感浓厚、思维相对单纯和民族心理封闭等特点。所以,民族院校要以“叁育人”为中心,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本文共分为导论和七章,主要通过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内涵和外延的比较及延伸,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规律与特点,分析成因,并就发展态势作一理论思考。笔者认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要以“叁重认同”教育为核心,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为切入点,以民主观、人权观、政党观、宗教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长点,针对当前社会形势和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十观”教育,打造有实效、起作用、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更好地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首先对“叁重认同”,即“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内涵通过近似概念比较与分析予以界定。同时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基础工程”,是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于一体的综合体系,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笔者以中央民族大学作为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借鉴相关民族院校的数据,对当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高、价值取向积极,政治参与增强,民族心理健康发展。但由于生长环境、家庭因素、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影响,其“叁重认同”意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呈多元、片面、现实和善变的特点。政治认同意识形态中政党认同与价值认同基本相符并互为借鉴,人权认同与民主认同意识中主体参与性增强,其程度受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因素影响较大。他们对国家的概念有较客观的认识,祖国情感、国家尊严、民族自强思想依然浓厚,但对世界公民身份尚存好奇和怀疑。在广泛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前提下,民族认同意识仍然强烈,影响着对他民族或他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宗教认同亦有被动性、非自觉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宗教民族性和民族宗教性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对宗教知识和政策的理解深度。所以,民族院校要正视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切实开展科学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队伍培训、校园文化、民族政策、心理咨询等形式,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正是在“叁重认同”教育过程中,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故“叁重认同”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主线,贯穿于民族高等教育始终,并指导和引领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加强“叁重认同”教育,对发挥民族院校在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领域的基础保障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自信、扩大政治参与、树立民族自尊等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同时对宣传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国际交流和培养世界公民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高等院校必将发展壮大,更富创新性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更富发展前景的建设者将从这里产生,我们有信心,世界亦有信心等待。
刘晓华[8]2003年在《论民族精神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文中认为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正处在多重转型期,传统的民族精神受到多重的冲击和挑战,而当代大学生正是在新旧体制转换中的伟大变革中成长起来的,其正确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还未完全确立,导致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困惑,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有着与中华民族精神格格不入的思想和行为,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必须使他们理解民族精神的涵义和性质,从理性上掌握民族精神,更应该让大学生了解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状态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使教育效果更佳。本文从民族精神的涵义和性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现状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各方面的论述,阐明如何对当代大学生 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邹洪焱[9]2009年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之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基本特征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表现形态。论文认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第二部分,阐述了民族精神的主要功能及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以及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调节、教化功能;弘扬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在促进大学生成才,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叁部分,分析了我国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投入经费不足,教师的职业认知力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陈旧,缺乏教育创新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第四部分,提出了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原则和途径。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导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注重隐性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与功能、主要内容、基本表现形态、高校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多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为我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龙小芹[10]2009年在《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进入21世纪,世界的发展呈现多极化、全球化新格局,以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国家正处于全面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系统民族精神教育,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进而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领导力注入超强动力和精神内核,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民族院校是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党和国家为民族地区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和经济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全面系统的民族精神教育便显得尤其重要,既是国民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国家的团结统一及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民族院校要培养出适应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民族地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仅需要高水平师资队伍和较好的办学条件等规模投资,还必须以加强全面系统的民族精神教育为前提。这就要求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以外,更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勤劳勇敢的职业风范、珍视和平统一的爱国情操、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宽容奉献的人格魅力,成长为有能力并有自觉意愿为民族地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为本土做贡献有建树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在民族院校进行全面系统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使命。但目前学界及院校本身对于如何在民族院校这一特殊场所制度化、系统化地展开长期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关注不够,具体说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本民族情结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学生本身的道德思想认识现状、民族精神教育的制度化系统化体系、民族精神教育与学生本身的人生价值和个人目标之间的联系等问题关注不够或者存在体系缺陷。本选题试图在对详实资料进行辩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辩证剖析,为民族院校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尽自己一点心智和精力,并借此希望引起学界和校方对这一课题的重视,能够迎来民族院校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研究[D]. 曾艳.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2].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研究[D]. 许文英. 西南大学. 2010
[3]. 新形势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D]. 唐璇. 渤海大学. 2013
[4].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 韦成功. 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 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罗晶. 重庆工商大学. 2012
[6].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现状及实现路径研究[D]. 苏娜. 西南大学. 2014
[7]. “叁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包永全.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8]. 论民族精神及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D]. 刘晓华. 武汉大学. 2003
[9].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之探析[D]. 邹洪焱. 西南大学. 2009
[10]. 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 龙小芹. 中南民族大学. 2009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软实力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政治背景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