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田化学除草初步研究

油菜田化学除草初步研究

一、油菜田化学除草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仪[1](20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田农药减施技术效果评价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长江流域冬油菜种植区域,油菜菌核病以及杂草均是重要的产量限制因子。目前,我国在油菜田农药减量施用上还存在很大空间,盲目施用农药不仅提高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抗性,而且还加重了环境污染。由此,本文系统评估了不同冬油菜田农药减施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油菜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减药技术对油菜田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除草剂与盾壳霉混施效果、复配防效及对冬油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研究盾壳霉对四种土壤封闭型除草剂的敏感性发现,高浓度的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294.4μg/m L、447.9μg/m L、460.0μg/m L、500.0μg/m L,对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63.2μg/m L、345.9μg/m L、260.6μg/m L、223.3μg/m L,其中甲草胺的抑制作用最强。在室内条件,四种除草剂的处理浓度为1/2MRAR、1 MRAR时,盾壳霉分生孢子均不能致死,且能寄生核盘菌菌核;因此,土壤封闭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可作为盾壳霉混合施用的待选药剂。在湖北沙洋、荆州,湖南衡阳选取稻-油轮作、油-稻-稻模式油菜田开展盾壳霉除草剂混合施用技术研究。盾壳霉和除草剂混合施用技术,可在油菜田杂草防除及菌核病防控上均能取得较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用工和化学农药施用。该技术模式的参数为:1010个孢子/克盾壳霉100 g/667 m2+芽前75%异松·乙草胺37.5m L/667 m2(减量25%)土壤封闭混合施用(处理之后可稻草覆盖);油菜初花期喷施1010个孢子/克的盾壳霉100 g/667 m2。进一步研究除草剂复配减量高效除草技术发现,播后芽前用75%异松·乙草胺50 m L/667 m2土壤封闭;杂草3叶期用74%草除灵·烯草酮45 m L/667 m2与助剂激健15 m L/667 m2复配茎叶处理对油菜田杂草防除效果最佳且油菜产量较高,达到了茎叶除草剂减量25%的效果。为评估不同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对油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使用16S r RNA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了四种常用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处理后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情况;除草剂处理30天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下降,60天后又逐渐恢复;除草剂处理后放线菌门均减少,酸杆菌门增加;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处理60天后能增加与污染物降解、反硝化、光合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根际促生上有关功能细菌的丰度;能减少与吸收营养排泄代谢物相关的功能细菌;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不及处理时间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大。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冬油菜田稻秆还田控草减药技术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稻秆还田技术有一定差异。在稻-油轮作和油-稻-稻轮作模式油菜田,秸秆还田结合土壤封闭措施优于秸秆还田结合茎叶除草措施,可采用在加大播种密度下进行稻草300 kg/667 m2旋耕300 kg/667 m2覆盖还田结合芽前封闭异松乙草胺减量25%(37.5 m L/667 m2)的措施,既可达到很好的杂草防控效果,又可减少除草剂施用量。在武穴的油-稻-再模式油菜田,常规播种量较大,可直接采用300 kg/667 m2秸秆还田的措施防除杂草,可不使用土壤封闭及茎叶除草剂喷施,但稻草还田覆盖量过大会加重菌核病发生。为评估稻草还田对油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秸秆还田处理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发现秸秆还田会导致土壤微生物OTU显着增加,苗期时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差异不明显,成熟期时秸秆还田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不还田。秸秆还田可显着增加与污染物降解相关功能细菌的丰度;在成熟期显着增加与反硝化、固氮、土壤氮素转化相关的功能菌菌属。秸秆还田在成熟期时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但生育期对油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比秸秆还田影响大。

宋维敏[2](2021)在《青海燕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防控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生测实验相结合,开展了青海燕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与其他作物田杂草群落相似性比较分析,针对燕麦田优势杂草进行化学除草剂及其混用组合、杂草生防菌的筛选,探索了除草助剂和生防菌株应用对化学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猪殃殃(Galium spurium L.)、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薄蒴草(Lepyrodiclis holosteoides(C.A.Mey.)Fisch.et Mey)、藜(Chenopodium album L.)、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L.)6种杂草是当前燕麦田的优势杂草。不同作物生境杂草群落相似性比较分析表明,燕麦田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青稞田为最低。燕麦和白菜型油菜以及青稞、小麦和甘蓝型油菜田间杂草群落相似程度高。2.试验筛选出2个试验组合对燕麦田密花香薷、猪殃殃、薄蒴草、藜等优势杂草控制效果好,且对燕麦安全。从12个生防菌株中筛选得到12-6、16-8、10-7菌株对猪殃殃、密花香薷、藜的鲜重抑制效果较好,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3.从6个助剂中试验筛选出NF-100、成膜型助剂、迪消3个助剂添加后可以提高20%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WP对燕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同等防效下可降低该除草剂用量30%左右。生防菌株12-6与20%氯氟吡氧乙酸EC混用后,可有效提高除草剂对猪殃殃的防除效果,可减少该除草剂20%~30%用量。

刘子荣,刘小娟,徐雪亮,黄衍章,王奋山,陈庆隆,姚英娟[3](2019)在《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化学防除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筛选对江西省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高效安全的化学除草剂,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法和苗后茎叶喷雾处理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化学除草剂对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和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土壤封闭处理以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的防除效果较好,其处理45 d后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分别为69.2%和59.0%,效果明显优于二甲戊灵和丁草胺等;苗后茎叶处理以烯禾啶和精喹禾灵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处理15 d后对主要杂草的防效分别为65.9%和50.0%,处理45 d后的草情指数分别为25.0和16.7。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土壤湿度较大时对油菜出苗有一定影响,而乙氧氟草醚对油菜药害较大,不宜使用。

杨进成,陶春红,刘坚坚,李祥,瞿观,胡新洲,李灶福,封军华,李艳兰,安正云,李红彦,李铷[4](2019)在《不同化除处理对免耕山地油菜杂草防效及其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推荐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好的免耕山地油菜化除技术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的9种化除处理进行杂草防效、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免耕山地油菜杂草涉及3纲12目11科25属26种,其中以胜红蓟、辣子草、尼泊尔蓼和马唐4种居多;(2)不同化除处理油菜主要农艺因子与产量的关联度有明显差异;(3)不同化除处理之间的防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4)不同化学除草处理之间的油菜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5)草甘膦+禾耐斯、草甘膦+禾耐斯+丙酯草醚+精奎禾灵2个处理在4个试点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均为很好,但前者比后者节省成本1065.0元/hm2。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油菜采用分段化除方法,即油菜播种前10~15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 4.5 kg/hm2+油菜播后芽前用90%禾耐斯EC 600 mL/hm2兑水600 kg均匀喷施墒面和沟。

朱炫,邓纲,何建群,陈晓艳,罗永喜,格茸,和成山,王学明,羊国安,阿堆,达瓦拉木,高寿梅,娄作艺,周杉[5](2016)在《冬油菜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文中提出为筛选出经济、高效、安全的化学除草方法,有效控制油菜田间杂草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和种植效益,通过试验,研究了2种化学除草剂不同使用浓度的安全性和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并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方法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除草方法的投入和产出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除草方法间油菜产量差异显着;化学除草方法对油菜田间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可显着降低油菜生产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投入,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不同化学除草方法均于施药35天后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效果;每公顷用21.2%喹·胺·草除灵悬浮剂900 m L于油菜4—5叶期、杂草3—4叶期兑水900 kg及时喷施的方法除草效果好,对油菜生长安全,可以作为冬油菜田的苗期化学除草方法在生产上应用。

朱炫,杨阳,何建群,罗永喜,格茸,和成山,陈晓艳,段新,王学明,羊国安,余伟才,韩蕊,刘锦春[6](2016)在《几种化学除草剂对冬油菜芽期田间除草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对油菜田芽期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除草药剂,笔者比较了不同化学除草剂及其不同用量对防除油菜田间杂草的效果。结果表明:所用的化学除草剂对油菜无毒害作用,对油菜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均在94%以上,对油菜田有增产增收的效果,增收在4340元/hm2以上,其中50%异松·乙草胺乳油1200 m L/hm2兑水1125 kg/hm2于油菜播种后进行土表喷施,除草、增产增收的效果比较好。

彭烨,徐江林,谭晖[7](2016)在《湖南省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田杂草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杂草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减少稻茬田杂草对油菜的危害,笔者从种子库、杂草种类和杂草发生特点三方面介绍了湖南省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田的杂草发生情况以及目前所采取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和其他农作措施的杂草防治方法,并对未来油菜田杂草的综合治理进行了探讨和展望。结果表明:杂草种子库密度高达224550粒/m2,且三熟制油菜田的杂草主要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早熟禾等喜湿性的杂草为主,目前采用的防治方法以化学方法为主,其余的措施应用较少,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积极研究推广综合友好型治理体系是湖南省稻-稻-油三熟制杂草的防治最优的选择。

李翠英[8](2015)在《油菜田化除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油菜田化学除草,是目前大力推广的油菜简化节本栽培的实用技术。但油菜田化除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在使用时既要考虑除草剂本身的特性,又要考虑天气条件、油菜的种植方式和前后茬作物的生长情况等等,才能做到安全有效的使用。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程玉臣,张建中,王玉芬,范希铨,赵彦栋,李民,刘恩泽[9](2015)在《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文中研究指明经多年试验总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规程主要要点为"以集轮作、种子精选、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为基础,机械、化学等除草方法相结合"的杂草综合控制技术模式,该研究并对杂草综合控制的措施、时间、除草剂与机具选择、具体技术要求等重要内容进行描述,形成适合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

陈明,郑伟,叶川,肖国滨,肖小军,吴艳,郭志明[10](2015)在《谷林套播油菜田杂草防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谷林套播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分别以赣油杂5号和丰油730为材料,设置不除草(对照)、1次化学除草、1次人工除草3个处理,于20122014年在谷林套播油菜田进行杂草防除试验,以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次化学除草和1次人工除草处理后油菜个体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经济效益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且差异显着;1次人工除草处理除经济效益外,其它指标均优于化学除草处理,但两者差异不显着。从轻简化栽培和经济效益角度综合考虑,谷林套播油菜在35叶期采用1次化学除草有很好的杂草防治效果。

二、油菜田化学除草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菜田化学除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田农药减施技术效果评价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2 盾壳霉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2.1 盾壳霉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2.2 盾壳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
    3 油菜田除草技术研究进展
        3.1 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田杂草种类
        3.2 油菜田杂草的化学防治
        3.3 油菜田杂草的生物防治
        3.4 油菜田杂草的生态防治
    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4.2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除草剂与盾壳霉混施效果、复配防效及对冬油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盾壳霉分生孢子和核盘菌菌核的制备
        1.3 盾壳霉对四种土壤封闭型除草剂敏感性的室内测定
        1.4 盾壳霉与除草剂混合施用技术的田间试验
        1.5 除草剂高效复配减量除草技术的田间试验
        1.6 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对油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盾壳霉对四种土壤封闭型除草剂的敏感性评价
        2.2 盾壳霉除草剂混合施用技术的杂草防除及菌核病防治效果
        2.3 除草剂高效复配减量除草技术对杂草防除效果及油菜产量的影响
        2.4 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对油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冬油菜田稻秆还田控草减药技术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冬油菜田稻秆还田控草减药技术田间小区试验
        1.3 秸秆还田对油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秆还田对杂草防除及油菜产量的影响
        2.2 稻秆还田对油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青海燕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燕麦田间杂草群落结构研究
    1.2 青海燕麦田间杂草群落结构研究
    1.3 燕麦田间杂草综合防控研究
        1.3.1 化学防控研究
        1.3.2 生物防控研究
    1.4 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燕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各农作物田杂草群落相似性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地区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4 物种优势度等级及类群划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燕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与其它作物生境群落相似性比较
        2.2.2 不同作物田间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2.2.3 不同作物田间杂草群落的相似性比较
    2.3 小结
第三章 燕麦田除草剂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药剂
        3.1.2 供试作物
        3.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3.2 试验地概况
    3.3 试验调查与数据统计
        3.3.1 杂草防效调查
        3.3.2 作物安全性评价
        3.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试验处理对田间杂草防除效果
        3.4.2 不同试验处理对燕麦安全性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助剂对除草剂防除燕麦田杂草的减量增效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4.2 试验地概况
    4.3 试验调查与数据统计
        4.3.1 杂草防效调查
    4.4 结果分析
        4.4.1 20%氯吡·苯磺隆不同试验处理对田间杂草防除效果
        4.4.2 20%氯吡·苯磺隆不同试验处理对燕麦安全性及增产效果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杂草生防菌的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2 方法
        5.2.1 菌株活化和发酵液制备
        5.2.2 接种
    5.3 调查与数据统计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菌株对供试作物的安全性评价
        5.4.2 4 株生防菌对3 种阔叶杂草的防效测定
    5.5 小结
第六章 生防菌与化学除草剂搭配对猪殃殃的防除效果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2 方法
        6.2.1 接种方法
        6.2.2 调查与数据统计
    6.3 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化学防除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供试除草剂
    1.3 试验设计
    1.4 调查方法
        1.4.1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防除效果与安全性调查
        1.4.2 苗后茎叶喷雾处理防除效果与安全性调查
    1.5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播后苗前主要杂草土壤封闭防除效果
        2.1.1 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
        2.1.2 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油菜的安全性分析
    2.2 油菜苗后主要杂草茎叶处理防除效果
        2.2.1 不同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
        2.2.2 不同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油菜的安全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4)不同化除处理对免耕山地油菜杂草防效及其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供试材料
        1.2.1 供试除草剂
        1.2.2供试油菜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3.2 试验仪器
        1.3.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免耕山地油菜杂草种类和数量调查分析
        2.1.1 免耕山地油菜杂草种类调查
        2.1.2 免耕山地油菜杂草数量分析
    2.2 不同化除处理对免耕山地油菜杂草防效分析
    2.3 不同化除处理对免耕山地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3.1 主要农艺性状对比分析
        2.3.2 主要农艺因子与产量关联度分析
    2.4 不同化除处理对免耕山地油菜产量的影响
        2.4.1 产量差异性分析
        2.4.2 丰产性和稳定性聚类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冬油菜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概况
    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1.4.1 除草剂安全性调查
        1.4.2 除草效果调查
        1.4.3 油菜计产与效益分析
        1.4.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田间杂草种类调查
    2.2 除草剂的安全性分析
    2.3 不同除草方式对禾草类杂草的防除效果
    2.4 不同除草方式对阔叶类杂草的防除效果
    2.5 不同除草方式对杂草的综合防除效果
    2.6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2.7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菜产量、产值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6)几种化学除草剂对冬油菜芽期田间除草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概况
    1.4 调查及分析方法
        1.4.1 除草剂安全性调查
        1.4.2 除草效果调查
        1.4.3油菜计产与效益分析
        1.4.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田间杂草种类调查
    2.2 除草剂的安全性分析
    2.3 不同处理的除草效果分析
        2.3.1 药后30天和40天除草效果
        2.3.2 药后60天和100天除草效果
    2.4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7)湖南省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田杂草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湖南省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
    1.1 油菜田杂草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和动态
        1.1.1 杂草种子库大小
        1.1.2 杂草种子库的种类
        1.1.3杂草种子库的动态
    1.2 湖南省稻油轮作田杂草种类
    1.3 杂草发生的特点
2 油菜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2.1 化学防除
    2.2 物理防除
        2.2.1 人工除草
        2.2.2 机械除草
        2.2.3 其他
    2.3 生物防除
    2.4 农作措施
        2.4.1 轮作
        2.4.2 合理密植,培育壮苗
        2.4.3 稻草覆盖
        2.4.4 深开沟
    2.5 其他措施
        2.5.1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的开发与应用
        2.5.2 理化诱变筛选抗除草剂突变体
3 问题与展望

(8)油菜田化除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要考虑油菜的种植形式
要看前茬作物的施药情况
白菜型油菜田除草应慎选除草剂
误用除草剂易对油菜造成的药害严重

(9)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论文提纲范文)

1 适用范围
2 综合除草技术要求
3 综合除草技术作业前准备
4 综合除草技术
    4.1 综合除草技术工艺路线
    4.2 播前机械浅松除草技术
        4.2.1 机械浅松除草时期和原则
        4.2.2 机械浅松除草机具种类的选择
    4.3 苗期除草技术
        4.3.1 苗期除草原则
        4.3.2 苗期化学除草时期
        4.3.3 苗期化学除草剂的选择
    4.4 机械中耕除草
    4.5 人工除草
    4.6 收获后化学除草
5 综合除草技术作业要求
6 综合除草技术的注意事项

(10)谷林套播油菜田杂草防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设计
    1. 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 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油菜苗期性状
    2. 2 油菜主要经济性状
    2. 3 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 4 经济效益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四、油菜田化学除草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田农药减施技术效果评价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李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青海燕麦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防控对策[D]. 宋维敏. 青海大学, 2021(02)
  • [3]水旱轮作区直播油菜田主要杂草化学防除试验[J]. 刘子荣,刘小娟,徐雪亮,黄衍章,王奋山,陈庆隆,姚英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2)
  • [4]不同化除处理对免耕山地油菜杂草防效及其产量的影响[J]. 杨进成,陶春红,刘坚坚,李祥,瞿观,胡新洲,李灶福,封军华,李艳兰,安正云,李红彦,李铷. 中国农学通报, 2019(18)
  • [5]冬油菜苗期化学除草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J]. 朱炫,邓纲,何建群,陈晓艳,罗永喜,格茸,和成山,王学明,羊国安,阿堆,达瓦拉木,高寿梅,娄作艺,周杉.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6)
  • [6]几种化学除草剂对冬油菜芽期田间除草效果研究[J]. 朱炫,杨阳,何建群,罗永喜,格茸,和成山,陈晓艳,段新,王学明,羊国安,余伟才,韩蕊,刘锦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
  • [7]湖南省稻-稻-油三熟制油菜田杂草防治研究进展[J]. 彭烨,徐江林,谭晖.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0)
  • [8]油菜田化除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李翠英. 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5(24)
  • [9]阴山北麓保护性耕作芥菜型油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规程[J]. 张德健,路战远,张向前,程玉臣,张建中,王玉芬,范希铨,赵彦栋,李民,刘恩泽.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06)
  • [10]谷林套播油菜田杂草防除研究[J]. 陈明,郑伟,叶川,肖国滨,肖小军,吴艳,郭志明. 作物研究, 2015(06)

标签:;  ;  ;  ;  ;  

油菜田化学除草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