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血透析中心 4456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新瘘时予以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且使用新瘘的患者75例进行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护理)35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4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流感染率、皮下血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 =6.59,4.87,5.90;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依次为(93.20±4.76)分、(88.57±6.4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2.04,13.64;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新瘘过程中予以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升血透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穿刺成功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循证护理;血液透析;新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239-01
循证护理是从循证医学理念中引申发展而来,是指通过对现存资源进行针对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从而总结出最适宜的护理方法[1-2]。针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而言,动静脉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内瘘的使用是否成功直接对内瘘使用时间产生影响。为了更好解决有关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具体效果和临床应用可行性。具体内容整理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护理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且使用新瘘的患者75例进行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护理)35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4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5.68±5.32)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高血压肾病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6.39±6.43)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1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高血压肾病7例。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第一,抽调科室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质控小组,根据既往经验找出问题并查找相关文献,收集证据并评价实证,确定护理方案;第二,根据护理方案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内瘘穿刺技巧等相关知识,并进行临床实践带教,是否进行新瘘穿刺由质控小组评估后决定,并确保一次穿刺成功;第三,观察患者内瘘的成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用时间和合适的穿刺入路方式,在透析过程中新瘘在使用3个月内都需要对血流量以及是否出现局部损伤等情况加强监测与观察;第四,下机时应指导患者对穿刺点进行适当按压,选择准确着力点,一般是通过食指与中指分别压迫穿刺点上下缘,指压以不渗血为宜。
1.3 观察指标[3-4]
统计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感染率和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同时自制满意度量表(百分制)调查护理满意度,并评估护理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穿刺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流感染率、皮下血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循证护理能够实现血液透析新瘘使用的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转变,通过循证获取好的护理经验,进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5],提高了操作的规范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流感染率、皮下血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依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贺延波[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从理论角度来讲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新瘘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护理人员过于注重经验和工作量的完成,忽略了具体的细节问题,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意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综上,循证护理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新瘘使用的成功穿刺,能显著降低血流感染和皮下血肿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具备于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华君,李佛兰.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新瘘患者中的应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3):130-132.
[2]陈丽,冯学春,樊玉华等.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中的应用[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1,09(3):42-43.
[3]孙娟.血液净化室内瘘管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5,15(z1):86-86.
[4]薛贵方,朱影,朱亚林等.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新瘘使用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7(9):1225-1227.
[5]吴霞珺,徐静.新瘘穿刺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应用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3,13(2):30-32.
[6]贺延波.血液透析中新瘘穿刺及血肿处理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6(5):190-191.
论文作者:向琴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肿论文; 皮下论文; 感染率论文; 高于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