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高克明

基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高克明

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在我国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项目上层建筑的基础部分,目前在实际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出发,分析讨论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有效控制措施,为工民建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结构性裂缝

引言: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陆续启动,市场需求推动着建筑施工技术迅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重要的技术,得到广泛的实践运用,在此过程中发现混凝土部分施工的诸多技术性、材料性、管理性问题,明确这些问题对建筑本身的伤害和影响,为混凝土施工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极大地推动我国建筑领域技术向前发展。

1.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用和民用建筑大批启动,混凝土作为土建部分最常用的工程构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且在城市规模扩张过程中经历各种复杂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在如此高频的使用情况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在行业视野中,成为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部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集中体现在材料质量、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设备投入使用效率、监督管理等方面,逐渐出现因配比、浇筑、养护作业未达标导致混凝土出现结构性裂缝,威胁混凝土构件本身乃至工程整体的质量,形成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健康的隐患,因此做好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建筑企业的首要工作,关系到工程、企业、建筑业的未来和发展。

2.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有效控制措施

2.1 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其他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工程材料,经过养护逐渐硬化成为质地坚硬的构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土建部分。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与组成它的原材料有很大关系,只有原材料质量合格,才能保障混凝土质量,保障构件及工程质量,因此材料质量管理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第一步。首先,要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的水泥、骨料和添加剂,这关系到混凝土构件的最终强度和承载能力;然后,要根据水泥、骨料的物理化学特点和工程所需进行配置,保证混合后形成的混凝土配比合理,硬化时间合适,能够满足工程所需;最后,注意混凝土配制时要使用合适的水和添加剂,水中所含杂质含量和PH值要符合混凝土配制需要,能够满足构件和工程所需,不影响混凝土的凝固、硬化,添加剂的使用要根据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具体需求进行添加,一般情况下需要现场进行配制实验,确定配比科学,能够达到工程所需的力学方面提升效果。

2.2 施工技术控制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是控制混凝土配比合理度、浇筑操作得当、养护作业到位三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 混凝土合理配比

控制混凝土合理配比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方式,根据工程和技术标准要求,通过计算骨料超逊径含量和砂石表面含水量来确定配比,合理进行水泥、骨料、水、添加剂的按比例配制,使混合后的混凝土质量达到最优程度,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2.2 浇筑作业

在确定混凝土配比并进行混合拌制后,要进行合理的浇筑作业,施工团队根据工程需求和振捣器的作业方式和强度,综合考虑并制定浇筑的方式和浇筑厚度。通常情况下工程采用分层浇筑的作业方式,每层混凝土摊铺厚度在60㎝左右,并随着作业进度不断缩短浇筑间隔,并对浇筑厚度进行严格控制;当出现浇筑能力不足的情况时,需要适时改变浇筑方式,可以采用推移的方式;浇筑基本完成后要清理杂物,填充施工缝,密切关注混凝土情况,避免出现空洞或分层现象,保证浇筑和振捣质量能够符合工程要求。

2.2.3 养护过程

养护过程是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直接关系到前两步骤施工质量的保持和最终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首先,在十二小时内,施工团队要对混凝土浇筑构件进行覆盖,并不断向构件浇水,帮助补充混凝土水分,保持水分含量,同时帮助构件散发内部水热化带来的温度,有效降低构件内外温度差,避免因含水量和温度差导致混凝土出现结构性裂缝,浇水频率和量要根据周围环境和构件状态决定;然后,施工团队要尽量避免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构件抗拉强度的影响,对混凝土构件表面和底层进行覆盖防护,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不低于14天,但也不可过长,要根据混凝土构件状态决定覆盖和养护具体天数。

2.3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与素质提升

施工过程是人工操作的过程,建筑企业要注意对施工团队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和提升,注意对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模式、方法的培养。企业要注意提高人员质量管理意识,遵守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制度和规范,尤其要注意通过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材料、人员、设备、技术,控制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混凝土施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

2.4 重视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的到位是从第三方角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佳手段,建筑企业施工团队和管理人员要重视监理工作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工作,从材料、现场配制、浇筑、养护等阶段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配合监理工程师对质检工作、验工工作的更高层次监督,配合施工现场资料的收集工作,为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因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不到位、管理失当、监理缺失等问题无法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建筑企业要对这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仅要从技术和施工角度进行提高,还要注意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对管理模式的更新,同时充分发挥第三方监理企业在工程中的作用,多方配合才能有效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建筑企业的利润和口碑,推动建筑行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多志.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02-103.

[2]余乐.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与控制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7(10):226-227.

论文作者:高克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基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高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