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病,指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静脉血液的凝结这个病可能还会伴有下肢水肿、淤滞性溃疡、继发性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炎等症状。
引起此病的原因主要有下列三种:
1.静脉血流滞缓,长时间的不移动、久病卧床、长时间坐立以及静脉曲张都可能引起血液淤滞。在手术中使用部分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导致周围的静脉扩张,引起经脉的流动速度减慢;麻醉使下肢麻痹,长时间恢复不过来,然后失去收缩功能。
2.静脉壁的损伤。又分为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和感染性损伤。化学性损伤是指静脉内注射各种溶液,如有机碘溶液、抗生素、高渗葡萄糖溶液,是为了刺激静脉内膜,最终形成静脉炎和静脉血栓;机械性损伤是由于总静脉或其分支影响的,如撕裂伤、静脉局部挫伤或骨折引起的静脉血栓;感染性损伤是周围经脉感染引起的损伤。
3.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基本因素之一,先天性血液高凝状态是因为异常的血纤维蛋白原、长时间的缺乏血栓抑制剂、溶解异常等;而后天性高凝状态的原因有长期的使用雌激素、手术、肿瘤、怀孕等。手术进行过后,血小板粘聚能力明显增强,增加血液凝固性。如果大量使用止血药物,血液也可是高凝状态。总之,静脉血栓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症状为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者如果感到局部疼痛,那么行走时疼痛会愈烈,轻度患者觉得局部沉重,站立时情况会更严重。
患肢肿胀:一般情况下,患肢的肿胀程度都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出来的,是需要用卷尺测量得出结果,以便进行分析;
压痛:静脉血栓常伴有压痛;
Homans征:急剧弯曲时会引起小腿肌肉剧烈疼痛;
浅静脉曲张:深静脉堵塞后会引起浅静脉血压升高,一般可见时间为1-2周。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般治疗方法有多种:1.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适当的太高腿部和卧床休息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传统的方法是卧床休息1-2周,但这一方法并没有降低发病率,相反的是,下床活动可能会促进患者患肢的改善。2.抗凝疗法,这是现代治疗深静脉血栓主要方法之一。如果正确的使用抗凝剂,是可以降低并发率和造成的后遗症。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新血栓的滋长和形成。3.溶栓疗法,它还包括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一般都是使用尿激酶药物治疗。系统溶栓也就是全身溶栓,通过浅静脉进行全身给药,然后使药物通过血液在全身均匀分布;接触性溶栓也是介入溶栓,利用导管解除梗阻。4.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短的时间需持续3个月,长的至少持续12个月。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及检查
1.一般多见于产后、晚期癌肿、盆腔术后、昏迷、外伤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2.病比较急,患者的伤肢肿胀疼痛,并在活动后加剧,发作时还伴有发热、脉速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血栓脱落最终会导致肺栓塞。
4.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出现症状浅静脉曲张、溃疡、色素沉着等,会导致遗留静脉的机能不全。
5.血栓部位压痛,,血栓一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加上皮肤为青紫色,动脉搏动功能丧失。
有些患者没有典型的症状,对这类患者需要检查来确诊: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上行性静脉造影,实验室检查。
四、如何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外科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功能的丧失或者致残,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人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预防效果,应该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主要是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以提高治愈率。
1.对患肢的护理,手术后患者卧床时间会减少,血流速度放缓,这样会让血液淤积,局部的凝血导致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应该多鼓励患者适当锻炼,做些运动,比如足和背、膝关节、举腿等;建议太高患肢15-20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还要更加注意患肢的保暖,时刻关注患肢的温度、颜色以及动脉跳动情况;每日的数据应该测量并记录下来,以便分析患肢的周径,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高,而不是久卧床上;做气汞治疗的时候,每天两次最合适,一次二十分钟,借助某些工具促进下肢静脉的回流。
2.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下肢的穿刺,且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这样可以减轻破坏;还要避免有刺激性的药物摄入,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注射,也应该避免在同一静脉中多次注射,时间应该超过48小时,当某些地方有炎症反映的时候,输液必须立刻停止,寻找另一条静脉通路,及时进行护理。
3.防止血流高凝状态。手术后,如果患者有脱水的情况,进食偏少,伴有异常出汗、呕吐,这会导致血液黏稠的后果,这时候需要去做个检查,按照医生的要求来,保证充足的体液,补充均衡的水、盐、电解质,将身体调理正常;饮食规律正常,少吃高脂食物,多吃低脂、易消化的食品,少食多餐,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五百毫升,这样能够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血压的升高,降低便秘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异常就需要通知医生处理,术后也要做好护理,才能更快的恢复。
4.密切观察有无肺栓塞。医护人员有责任教会患者自己做自我评估和监测,这样可以早点发现然后做预防、处理,不至于发展成无法挽回的地步;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发现不一样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咯大量的血、咳嗽等,应该即刻让医生处理这一情况,把患者稳定下来,医护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对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需要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相结合。术前护理需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交流,深入病房中去,解除患者疑惑,指导患者有正确的生活;术中护理是要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室内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输入人体内的液体需要加温到37摄氏度,这样可以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术后护理一般建议的是早期运动,防止DVT的发生,早期运动是指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早日下床活动。
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一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肢的功能丧失甚至致残,所以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在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安慰和鼓励,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观察早期情况,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远离下肢深静脉血栓。
论文作者:何彩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下肢论文; 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术后论文; 血栓论文; 血液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