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论文_李嘉琳 汕头市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论文_李嘉琳 汕头市

滨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汕头 515041

摘 要:鉴于中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扎实,对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存在较大难度,本文提出在该课程教学时应采用项目教学法,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运用以及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财务管理 项目教学法 探讨

《财务管理》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而且课程涉及多门专业课知识点的链接,比如财税金融、数学、会计、统计等,中职生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太强,知识掌握不太牢固,经常学到这里忘记那里,一旦涉及到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们就觉得难度大,并且从心理上抵触该课程,给老师教学增加了比较大的难度。

为调动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采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配角”的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项目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在完成项目期间互相讨论,探讨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应用到财务管理课程,可以将课程内容设置成大小项目,每一章作为一个大项目,每一节作为一个小项目来处理,将学生分成各个小团队,安排项目任务,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1.设计项目任务。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整本书划分为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营运管理、收入分配管理和财务分析与评价这几个大板块,按照财务管理过程适当调整课本章节的位置,使其符合财务管理操作过程要求。设计项目任务,要按财务管理岗位设计职责,案例要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对应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寓教于乐。

2.创设任务情境。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很快融入学习氛围中,课堂的开头并不是枯燥理论的开始,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比如在介绍货币时间价值时,可以询问学生:10年前的1元跟今天的1元价值是否相同,10年前的1元跟今天的1元能够买到的东西是否一样?这样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究竟现在的1元相当于10年前的多少元呢?是贬值还是升值了呢?

3.适时分析引导。每一个章节,每一个任务都包含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链接有时候非常紧密,要关注学生在做任务时遇到哪些问题,并进行分析引导。比如在讲到筹资章节中资金成本概念的时候,可以设计项目任务:如果你的企业现金流不足,需要筹集资金时应怎么办?接受任务后,学生开始讨论本企业是属于何种类型企业,探讨企业的经营性质,了解筹资的几种方式和各种方式所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等问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筹资中资金成本这个知识点。

4.互相合作讨论,完成项目任务。项目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成员针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项目任务,可以培养学生之间团队协作能力,在此期间,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可以带动成绩较差的同学,促进他们相互合作。

5.汇报总结。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后进行团队汇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由学生自我上台汇报项目任务完成的程度,展示成果,并由教师总结各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向全班学生进行综合讲解。

二、项目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财务管理内容复杂且抽象,涉及多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上需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这一课程。下面以货币时间价值为例来介绍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项目任务描述。A公司打算购买一条生产线,现有两种付款方式:(1)一次性支付500万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每年年初支付200万元,3年付讫。由于资金不充裕,公司计划向银行借款用于支付生产线款。假设银行借款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请问公司应采用哪种付款方式?

2.项目目标。通过本项目的教学,让学生理解预付年金现值、复利现值、复利终值、预付年金终值这四个知识点,考虑终值和现值、预付和现付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佳的付款方式。

3.项目分工。本班一共56人,分为4组,一组14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和收集数据;其中两组采用终值计算方法,另外两组采用现值计算方法,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析终值和现值的计算方法,画出年金的分布图,根据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最后由组长进行审核。

4.实施细节。

第一、二组计算方案一、方案二的现值:方案一的现值是500万元;方案二的预付年金现值P=200*[(P/A,5%,2)+1]=200*(1.8594+1)=571.88(万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分期支付的现值大于一次性支付,因此,一次性支付500万元更有利。第三、四组计算方案一、方案二的终值:方案一的终值F1=500*(1+5%)3=578.81(万元);方案二的预付年金终值F2=200*[(1+5%)3-1]/5%*(1+5%)=662.02(万元),通过比较同样可以发现分期支付的终值大于一次性支付三年后的终值,因此,一次性支付500万元更有利。

5.项目评价。各组长根据组员计算出来的结果进行审核评价,评价各组员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性,审核组员的计算结果,最终提交正确的项目结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此项目,将预付年金现值、复利现值、复利终值、预付年金总值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懂得了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分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了项目任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项目教学法运用效果的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对财务管理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和观察,可以发现学生通过做各种项目任务,不仅提高了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1.提高了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财务管理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比如在完成货币时间价值这一项目任务中,需要用到数学绘图能力,还需要掌握理论上现值、终值的知识点。通过项目教学,学生不再只是在课堂上做笔记,还需要动脑动手,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到一种自我学习的满足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由于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以前的专业知识,也会促使学生们课后积极主动进行复习,避免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失误。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形成长期记忆,让基础知识变得更为扎实。

2.提高了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要用到PPT或者动态效果图等多媒体技术。我校会计专业学生有一部分是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对于电脑技术还不够熟悉,一开始在完成这些任务时会比较困难,但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与进展,这些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迅速提高,绝大部分学生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一份PPT汇报。

3.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财务管理分析和项目任务的完成本来就是一个集体活动,它需要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会计、出纳等人合作,如果财务总监得到的数据是不真实准确的,那么进行财务分析也会出现错误。比如在完成货币时间价值任务中,如果同组的同学现金流量图绘图出现错误,会导致计算终值或者现值的同学的理解出现错误,最终导致计算错误。我们同时也得到启示,在进行项目分组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同学放在同一个小组,让他们互相磨合,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增加他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从而让学生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吴英姿 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 2010,(6)。

[2]蒋卫华 项目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高教论坛,2011,(5)。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4:29-30。

论文作者:李嘉琳 汕头市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3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4

标签:;  ;  ;  ;  ;  ;  ;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论文_李嘉琳 汕头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