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确保模板牢固性以及钢筋清理和混凝土施工密实度,这样才能防止出现裂缝。同时,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技术要点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后浇带工程以及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文章先对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现如今的建筑当中,特别是在大城市的商业楼以及住宅楼,建筑高度通常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建筑物质量的优劣直接与人们是否可以正常展开各种生产活动有关系,所以为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物施工当中,施工工作人员应用多种方式与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因为可以良好的避免建筑出现自身沉降或者收缩不均匀带来的裂缝问题,防止建筑物质量出现安全问题,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项目当中去。
2建筑中后浇带的作用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非常多的施工技术,施工周期较久,造成建筑结构的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环境温度的改变会促使结构出现变化或者建筑后期因温度的不断改变而出现变化。施工流程中一定要预留出缝隙,这样才可以让混凝土收缩时迅速的释放出压力,让整个的结构变得更有耐久性,证明后浇带技术能够改善裂缝,让温度无法给结构带来影响。建筑当中会频频产生裙房结构以及基础设计问题,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施工中地基受到重力,然后产生沉降。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应用后浇带技术。利用构件分隔为两个板块,再将地基沉降量与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对应起来,在整个的流程中,浇筑时间要与整体裙房结构与强度进行核对。浇筑完成之后,根据后期的结构计算出内部应力。归纳起来就需要对建筑结构当中主楼进行施工,然后针对裙房进行施工,最终展开后浇带施工。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3.1模板支设技术要点
基于分块图合理划分混凝土浇筑层并支设模板,多利用一些钢丝网模板对其支设,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作业。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施工技术要点,根据工况条件以及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手段,以此来确保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模板支护是后浇带施工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和方法,确定好施工方案后应先使垫层标高降低,一般以50~100mm为宜;同时,其间隔控制在0~50m的距离。并且对清除雨水、养护涌水积坑以及后浇带垃圾科学规划。
3.2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方案,以免因厚度过大而导致模板侧压力增大或者模板外突。垂直施工缝施工作业时,混凝土振捣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当对振捣器以及模板和浇筑的厚度、距离等严格控制。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泥浆流失现象,应当严格控制振捣器、模板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3.3垂直施工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利用钢丝网模板施工作业时,初凝后利用压力水对其进行冲洗,并且将碎片、浮浆等清理干净。同时,冲洗钢丝网片,当其终凝时可拆除钢丝网,并且用高压水枪对缝面再次就行冲洗。木模板施工操作时,应当利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毛处理,并且结合现场情况以及时规范要求进行拆模,人工凿毛,待其表面硬化以后,利用凿毛机处理,如果孔洞严重,需及时进行修补。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利用喷枪对其表面进行清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后浇带保护要点
就底板后浇带来说,在两侧墙处临时增设挡水砖墙,其高度不低于底板高度,并且在两侧墙壁上均匀涂抹一定的防水砂浆。实践中为避免后浇带流入大量的积水,在两侧宽约50cm处用砂浆制成高、宽分别为10cm、5cm挡水带。在施工缝施工操作完成后,应当对其先清洗,再用铁皮对其顶部进行封盖,用砂浆制成挡水带。周围临时安装一些栏杆,以免应用时垃圾堆积而对钢筋等材料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预留基础承台后浇带,然后做好保护工作,以免垃圾进入后浇带。需要注意的是,后浇带浇筑时间是不同的,伸缩后浇带根据收缩来确定浇筑时间,通常以施工后60d为宜。沉降后浇带是在工程项目沉降后进行的,具体工程项目建设时,需预留时间。后浇带浇筑前,冲洗施工缝,持续湿润24h,而且对混凝土的表面积水应当进行及时的处理。在后浇带浇筑之前,应当先铺设水泥砂浆,而且水泥砂浆成分应当与混凝土砂浆成分相同。
4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4.1掌握好施工的宽度与施工的间距
为了确保施工中有较为良好的结构性能,需要严格控制好施工的宽度以及施工的间距。建筑从整体上不能高于22层楼的高度,在这个流程中的钢筋存在受力效应,不能将其分割切断,这也是对安全性能的一种保障。施工当中有大跨度方式的后浇带,可以通过切割的方式来处理受力的钢筋,之后在浇筑当中展开焊接连接处理,如此一来防止受到较大的力造成变形。在这样的情形下需要把后浇带的宽度设置低于7m,间距设置当中,并不是全部都展开设计图纸的预留设计。
4.2科学合理对浇筑时间和断面形式进行规划
后浇带断面设计中,要与混凝土断面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让建筑结构避开应力过分集中或者过大带来的变形问题,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后浇带浇筑当中最为常见的直缝问题。后浇带施工时间确定中,大部分的混凝土施工要在两个月内完成,就需要施工人员展开后浇带施工操作,可是实际的操作当中,特别是展开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部分所构成沉降的时间要明显少于其他部位的时间,并且高层建筑主体当中混凝土部分凝固中产生的沉降也明显要比裙楼的载荷要高很多。因此,将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沉降工作结束之后,才能够展开对其他位置后浇带的施工工作,这样一来才可以良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施工季节以及施工材料等影响因素同样会给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带来影响,从而延长后浇带的施工时间,这部分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施工图纸上进行标注。
4.3后浇带施工材料和模板
和其他的施工技术比较,后浇带施工技术对材料以及模板有非常高的标准。1)后浇带施工当中利用的材料一定要是无收缩的混凝土,混凝土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展开配置,预防完成施工工作后产生收缩裂缝,直接对工程质量带来影响。2)后浇带混凝土要有非常高的强度,现如今的工程当中,一般要使用加入早强减水剂的方式来展开处理。3)施工过程中要保障后浇带内整洁干净的施工环境,而且要保持后浇带内表面湿润,湿润的时长要长于24h。针对存在裙楼的高层建筑,后浇带模板预设要严格根据施工图展开施工,施工铺设的钢丝网模板网格间距、钢丝的粗细要保持大小相同。另外,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比较材料的质量,保证模板质量可以符合设计图纸当中的标准。若模板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无法达到规定标准,那么在裙楼以及主楼跨度较大时,容易导致地下室的大梁承载力太高,从而破坏钢支撑扣件当中的螺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后浇带工程施工时,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工况特点,针对拟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与要求,对其严格管控。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加强质量管控,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付良.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2):12-13.
[2]刘金香.后浇带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34):87-89.
[3]王化茫.浅析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5):42-43.
[4]丁浩.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07):292-293.
论文作者:李志勋1,孙超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时间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