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2000数字地形图更新技术思路——以珠海市为例论文_张锋,李承纲,雷昕,周军

(珠海市国土资源局,广东,珠海,519015)

【摘 要】该思路结合珠海市1:2000数字地形图更新技术项目,根据项目要求及行业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分析了数字地形图更新技术思路的设计,提出了“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内业立体建模与外业调绘相结合,在充分挖掘现有数据的价值的基础上,确保了地形图更新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更新;全数字摄影测量;数字线划图;外业调绘

1.引言

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珠海市国土资源局2006年组织生产单位利用航空遥感影像,完成了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随着近年来数字珠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理国(市)情监测和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任务迫在眉睫。为此,珠海市国土资源局于2014年初组织开展《珠海市航空遥感影像获取与数据制作》项目,完成2014年度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生产,现根据《珠海市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拟基于以上数据在2007年1:2000航空摄影测量测图基础上开展《2014年度珠海市1:2000数字化地形图更新》项目。怎样更好得在充分利用历史数据的同时借助当今信息化测绘发展成果进行地形图的更新,是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

2.技术思路设计

本技术思路主要采用“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技术路线是:

(1)内业立体建模,进行数字线划图的采集;

(2)制作外业调绘底图,由外业开展地物要素调绘和补测;

(3)将内外业数据结合,整理数字线划图成果;

3.技术路线

3.1线划图立体采集与编辑

根据摄区空三结果进行定向建模,然后采用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对地物地貌要素进行数字化采集。数字线划图的数据采集包括地物要素和地貌要素。各要素采集应符合GB/T 7930-2008和GB/T 20257.1-2007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3.1.1定向建模要求

单模型定向建模,相对定向中误差应不大于1/3个像素,相对定向最大误差不大于2/3个像素。绝对定向精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注:括号内为个别点允许出现的残差值

3.1.2立体采集的基本要求

(1)采用“先外后内法”,按照“内业定位,外业定性”的原则,参照调绘要素内容分类进行数据采集,不得错绘、漏绘、移位和变形。地物要素依据调绘片按影像位置进行采集,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地物,有外业补测数据的使用补测数据,没有补测数据的根据调绘片按照影像的相关位置判绘。

(2)根据地物几何特征,采用依比例尺、不依比例尺的综合指标按GB/T 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执行。

(3)点状要素准确采集该要素符号化后的定位点。有向点采集时第一个点是要素的定位点,第二个点标志要素的方向。

(4)对不依比例尺的双线要素(如铁路、公路、围墙、人工堤等)测图时应沿其中心线采集。

(5)有向线要素(如:陡坎)一律将符号部分放在采集前进方向的右侧。

(6)线、面状要素的采样点密度以线、面状要素几何形状不失真为原则,采点密度随着曲率的增大而增加,曲线不得有明显的变形和折线。平直的地方采点间隔可适当放大。当采用流线方式跟踪采集线性要素时,要合理选择采点密度,确保地物要素的位置精度和形状特征。

(7)像对间的地物接边差不大于规定的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两倍,等高线接边差不应大于一个基本等高距。

(8)地物、地貌的比高或深度大于2m时应量注比高。比高宜量准至0.1m。高程测注困难时,由外业量注。

3.1.3数据编辑与属性录入的基本要求

数据要表达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地名等9大类要素及相关属性。图形编辑时,要保持线状地物的连续性;面状要素必须封闭;两线型相接时,应采用捕捉方式采集,不能出现悬挂点;数学基础正确,要素完整、数据分层正确,分类与代码、属性值正确。拓扑关系正确;地物要素重合或共边时,无需重复采集,重合部分拷贝生成;没有数据内容的数据层,无需生成空数据层;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发现有本规定中未包含的重要地物要素,需及时上报并统一增加分类代码。

3.1.4数据编辑与属性录入的基本内容

控制点利用成果展绘。地形图图式规定的选取指标和表示内容全部表示,不进行取舍;水系及附属设施应测绘全面、位置准确、主次分明、构成网络。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要素、地貌、植被与土质、地名及注记鄧要素按要求进行属性赋值及编辑综合整理。

下面具体对海洋要素数据编辑及属性设置做具体说明:海岸线编辑时应按性质区分为:一般岸,岩石岸、磊石岸、砾质岸、沙质岸、陡岸、岩石陡岸、加固岸等。其中,土质或性质不明的用一般岸表示;岩石构成的岸为岩石岸;由大小不等的石块组成的岸为磊石岸;由砾石和卵石组成的岸为砾质岸;由粗细沙粒组成的岸为沙质岸。

有人岛和有陆生植被的海岛无论面积大小,其属性应按具体情况赋各类海岛分类代码;无植被但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其属性也应按具体情况赋各类海岛分类代码。

礁按其隐现于水面的程度分为明礁、干出礁、适淹礁和暗礁。明礁是平均大潮高潮时露出的礁石。本工程中明礁指无陆生植被且面积小于 500m2的海岛。暗礁是最低低潮位时潮面下的礁石。干出礁是指平均大潮时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的礁石。适淹礁是最低低潮时与水面平齐的礁石。作业中无法判断是否为适淹礁时,按照暗礁采集。在海岛(礁)识别定位分项工程中,按海岛的定义执行。明礁当图上面积大于(含等于)4mm2时依比例表示,小于4mm2时不依比例表示。1:2000比例尺图上,暗礁、干出礁、适淹礁面积大于(含等于)10mm2时依比例表示,小于10mm2时不依比例表示。珊瑚礁图上面积大于(含等于)10mm2时依比例表示,小于10mm2的分别用相应的不依比例尺礁石表示。1:5000比例尺图上,明礁、暗礁、干出礁面积大于(含等于)4mm2时依比例表示,小于4mm2时不依比例表示。珊瑚礁图上面积大于(含等于)4mm2时依比例表示,小于4mm2的分别用相应的不依比例尺礁石表示。

3.2 工作底图制作

内业立体测图数据应先经检查再提供调绘使用。

提供给调绘使用的成果或数据中,要素的符合、颜色和注记设置应以方便调绘人员准确判读为原则。利用已生成的1:2000线划图套合2014年生产的正射影像图作为调绘底图,输出为纸质图纸。调绘图的编号与修补测范围图斑号一致,比例尺则需根据影像情况而定。在地形相对复杂的区域(如城镇居民地),对局部区域的像片比例尺应适当放大,以满足外业调绘属性注记、数据注记、屋檐改正数据等指向明确,注记清晰的需要。

3.3地物地貌调绘及补测

调绘前应制定调绘计划,收集现势性强的各类专业资料,熟悉测区情况,研究修补测测区特征,选择调绘路线以及人力分配。调绘与立体测图、数据编辑应有效衔接,保证地形要素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调绘前应对立体测图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所采集数据是否有遗漏,采集,表示和取舍是否合理。

调绘应走到、看到、量到、问清、绘准,做到判读准确,描绘清楚、符号运用恰当、各种注记准确无误。调绘时应对已有数据进行实地核查,对错、漏等进行修改和补充;补调地物、地貌要素的属性和注记,以及内业无法获取的地理名称;补测立体测图无法或不能准确采集的要素,如阴影区地物、隐蔽和地形复杂部位地物,以及个别需要补测高程特征点最终形成调绘成果。测区周边调绘应保证满足测图范围,注意接边的处理。航摄后拆除的地物,应用红色“×”符号在影像上标记。

航空摄影测量内业无法测出或测出位置不符合要求的地形图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属性、地理名称调查等工作,均需外业补测来完成。外业补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内业无法测绘的死角(漏洞、遮盖、阴影等)或定位不能确定的地物要素;未做房檐调绘的房檐缩绘;细小的影像地物;平地部分注记高程点的测绘。

3.4精度检核

为检核立体采集数据的实地精度,需要野外采集平面和高程检测点,检查立体采集数据的精度情况。个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大面积森林覆盖区无法均匀采集检测点时,可在森林覆盖区周边采集相应数量的检测点。

平面检测点应采集在点状地物的中心或线状地物、面状地物的明显拐角处。高程检测点应采集在无植被覆盖和急剧高程变化的地面上。

3.5调绘成果编辑

依据调绘成果、野外补测成果,对立体测图漏测的地物在立体模型下进行补测,对新增的地物进行采集,对被遮挡的地物进行编辑,对地名、植被属性等进行录入。按照要素选取原则对数据进行编辑,做到不失真、主次有别、层次分明。依据调绘成果对内业采集的房屋进行房檐改正和阳台制作处理。

3.6数据整理与入库

本项目除了需要对地形变化部分进行更新测量以外,还需要对原有数据库进行全面整理与检查,使之满足相关建库要求。

4.结语

该技术思路实现了1:2000数字地形图更新,建立了全面、准确、完整的地形基础数据库,一方面根据原有测绘历史数据,在全面分析历史数据成果的可用性及准确性后,充分利用了原有基础测绘成果的价值,同时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信息化测绘技术成果,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对地理要素的准确判读和提取。通过内外业结合互补,历史数据与现势数据的对照判别,高效快速与精细检核的结合,传统测绘与测绘新技术的融合,使该技术思路对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更新项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焱,代玉,姜淼,吴砚辉.浅谈国家1:50000地形图动态更新制图的技术流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

[2]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郭岚,席晶.GIS数据采集与数字化测绘测绘标准化,2011.

[4]林绍花,李四海.海岸带海岛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

[5]刘清丽,陈品祥,顾娟.北京市大比例尺政务应用级线划电子地图制作研究.测绘通报,2012.

[6]甄润波,刘集东,徐艳梅,等.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应用技术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7]胡炳方,赵彦刚.浅谈武汉市1:2000地形图全面更新与质量控制的方法.测绘技术装备,2015.

论文作者:张锋,李承纲,雷昕,周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浅谈1:2000数字地形图更新技术思路——以珠海市为例论文_张锋,李承纲,雷昕,周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