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后效果观察论文_陈华丽,陈勇红

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后效果观察论文_陈华丽,陈勇红

陈华丽 陈勇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510120)

【摘要】 目的:总结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后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015-5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3例,视力,视野无明显改善2例,肿瘤全切4例,部分切除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关键词】 脑膜瘤;右侧眉弓锁孔入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17-02

鞍结节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脑膜瘤,发病原因复杂,患者早期多因视力障碍被发现[1]。鞍结节脑膜瘤包括起源于鞍结节,蝶骨平板及其后缘,视交叉沟和鞍膈的脑膜瘤,临床发生率较高,发病高峰年龄段为30-60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2倍[2]。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显露肿瘤病灶能够提高全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现回顾性分析2015-1-2015-5我科采取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切除脑膜瘤5例,效果观察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5月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女4例、男1例,年龄38~65岁,病程 4个月~2年,2例患者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3例视力下降伴视野缺失,视,头痛。头颅MR检查:5例肿瘤大小约2×2×1.5cm~2.5cm×3cm×3cm,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血供丰富;明确肿瘤病灶位置和大小,2例存在不同程度压迫视交叉或压迫,侵入视神经管。完善视力、视野、内分泌检查等。

2.方法

平卧位,头后仰,常规消毒铺巾,取右侧眉弓眉发后弧形切口,长约5cm,切开皮肤、额肌以及骨膜,分离部分颞肌,显露眉弓外侧、额骨颧突以及部分额骨,关键孔钻骨孔,铣刀形成右额骨骨瓣,作大小约2*3cm骨窗,下方平前颅底,磨除前颅底凸起骨质,弧形切开硬脑膜,见脑组织塌陷良好,牵开右侧额叶底面,游离右侧嗅神经,见蝶骨平台上肿瘤,整块切除病变,基底部硬脑膜予以充分烧灼,检查创面,彻底止血,双侧嗅神经、视神经以及脑组织保护完好,严密缝合修补硬脑膜,还纳骨瓣,可吸收螺钉固定,缝合颞肌以及额肌皮内缝合头皮切口。

3.结果

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3例,视力,视野无明显改善2例,肿瘤全切4例,部分切除1例,切口感染1例,无出现尿崩症,住院时间10-14天。

4.护理

4.1术前护理

4.1.1 术前备血 因为脑膜瘤大部分供血比较丰富,配合医生准备好用血量,保证患者及时用血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4.1.2 术前皮肤准备我科脑膜瘤的病人大部分采取的手术是经额或经翼点入路的,今年开展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病人不用剃头,不用担心美观的问题。只需要个人的清洁卫生,满足病人的需求,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术后护理

4.2.1术后卧位 全麻未清醒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改为头部抬高15°~30°,有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4.2.2 呼吸道护理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给予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

4.2.3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给予Ⅰ级护理,做好Q1H特殊记录。

4.2.4 肢体功能情况 应严密观察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偏瘫。本组患者无出现偏瘫。鼓励患者及早活动,防止关节废用性僵直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4.2.5 伤口护理 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整洁,有无渗血渗液,如果有及时通知医生换药。

4.3并发症护理

4.3.1脑水肿 术后3~5 d脑水肿达高峰期,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现象,及时按医嘱使用20%甘露醇125mlq8h,0.9%NS100ml+甲强龙40mgbid静脉输入,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记录24h出入量,定时检测电解质。

4.3.2感染 切口感染多在术后5~7d发生。本组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术后第一至第四体温37.1°-38.5°第五六天体温36.8°-37.4°。经过使用抗生素后五天体温得到控制。鞍结节脑膜瘤,鞍区有垂体和下丘脑,本组无出现尿崩症,中枢性高热。

4.3.3出血颅内出血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伤口渗血的情况,出现血压下降,要警惕有出血的先兆。术后第一天常规拍头颅CT,及时了解颅内的情况。

4.3.4预防癫痫发作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癫痫发作的先兆,在床边备好吸痰吸氧装置,按时使用抗癫痫的药物。癫痫发作多发生于术后2~4d,由于脑组织缺氧,大脑皮质运动区手术刺激所致。

5.讨论

手术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有效方式,但鞍区位于中颅窝底,被重要神经,血管以及垂体和丘脑下部保护,肿瘤体积较大者常出现邻近器官,组织压迫,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3]。锁孔入路要求术者对于颅脑的解剖更为熟悉,并能依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及特点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眶上锁孔入路可避开手术人路中无用的开颅部分,直接选择精确路径,尽可能无创达到病变部位[4]。经眉弓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且符合微创理念和美学原理,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李毅,王玉玉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23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3):15-17.

[2]肖泉,梁有明,蓝胜勇等.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7):301-303.

[3]黄宽明,付锐,曹刚等<改良翼点入路显微切除鞍结节脑膜瘤[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8(10):1038-1040.

[4]范勇,康丽玫,郑嫦娟等.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内疾病的手术配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81-82.

论文作者:陈华丽,陈勇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5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后效果观察论文_陈华丽,陈勇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