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变革,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因此也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建筑企业面对这种情况,应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帮助企业实现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本文就将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支模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从当前形势来看,建筑需求标准不断上升,而建筑行业也在这一需求环境下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其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大的,这就需要确保其结构更加具有稳定性优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层面普遍较广,由于它在施工结构中属于支撑性应用技术,因此这就需要对支撑等各个细化项目进行标准性衡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技术难点进行精准控制,不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障,这是因为一旦流程化项目中存在问题,安全事故就极有可能发生。
1高支模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高支模施工技术虽然是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技术应用等级相是相当高的,因此目前该技术已经被纳入到了高危技术行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效率会直接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及制约,这就施工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需要对应用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进行标准化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选择及调整,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增强建筑物强度,提升其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性应用技术,只有建筑物本身强度达到预期标准,其承载力才能相对提升,相对的建筑能耗问题也能够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建筑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工程规模日趋拓展,这就使得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愈发被人们所关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大众眼中的技术形象就是,它是水平混凝土构件,其存在意义在与对系统高度进行科学支撑,因此人们普遍将该技术看成是支撑技术。本文中所提到的系统高度是具有一定量化标准的,其荷载力也存在一定的界定范畴。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标准化流程推进施工项目,并对各个部分给予足够的监督及管理,其涵盖的各个施工标准都应当与预期目标高度相符。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2.1模板安装
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首要注意就是模板安装环节。当前,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安装时,使用最多的就是木质模板,能够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拼接与安装作业。还应引起施工人员注意的是,在进行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还应对模板材质进行综合考虑,应为其预留一定的缝隙,以便确保拼接好的模板在干燥天气或者潮湿天气不会发生变形。
2.2楼面支撑安装
其次,是进行楼面支撑的安装。施工人员在进行楼面支撑的安装时,应预先标齐梁与轴线,确定好水平高度后,再进行脚手架的安装与固定。在安装过程中应时刻注重保持脚手架的平齐,并将脚手架两侧锁紧。
2.3外圈框架柱梁施工
在本工程中,有较大的柱梁筋密度和较大的自然层高度,所以中外围框架梁柱的施工需要分为3个施工层,并采用先浇柱后浇梁板的形式施工。施工过程中,施工的高度达到井格梁屋盖的时候,要用梁柱、排架支撑水平保固。主梁下的水平杆需顶至侧面,在三层楼面标高、水平杆标高设置密竹平台,起到水平挡护与上料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通过罐车输送到现场,用泵传输到楼面上方,再从梁的中间部位朝两端浇筑,其浇筑的厚度控制在 145mm,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平整性与均匀性。施工前,需要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按照工程要求保证混凝土振捣的质量,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的问题。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3.1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安装之前,必须首先对全部的施工环节进行彻底的检查,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了解每个施工材料的用量规格,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应具体可行,对每个数值都详细写出具体的数值,比如在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每个施工材料的高度和具体尺寸,以便后期施工时方便使用,不能模糊处理。同时详细注释梁板的有关规格信息数据,确保整个高支模工程是明确而完整的,为后续施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保证所有施工材料符合有关质量规定。总之在整个高支模技术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每个施工环节都监管到位,保证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万无一失,同时注意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
3.2加强对各种安全措施的控制
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各种安全措施的控制,最大限度的保障高支模施工安全,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栏,确保无关人员不会进入到作业区内,还应重视对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避免使用撬棍等进行硬拆,确保脚手架及其连接附件能够保存完好。在拆除完成后还应将零部件等进行分类摆放,以便后续使用。此外,施工人员还应对高支模施工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避免因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其基座的位移,进而为高支模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3.3高支模施工的安装
高支模工程进行的第一步是确定梁线的位置,在定好轴线后再确定好水平方面的控制线,从而将整个高支模的整体框架的核心线确定出来。搭设高支模模板要运用钢管在两地铺设的作用,逐一安装模板和侧面的模板,然后在板低用龙骨架架设在钢管的托板上方。为满足高支模施工的质量要求,当楼板达到一定强度有一定的荷载能力时,才能安装主控项目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和加设支架。模板安装时应保证接缝处处理良好,无漏浆现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木模板进行湿润处理,确保模板内没有残留的积水,同时接触面应该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之前保证模板内没有杂物。高支模施工的安装过程中还要注意与钢筋、水、电等的不同安装体系的相互配合,合模通知书下来后才能够进行合模,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劝告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混凝土时都要设置专门人员在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影响后续施工进度。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施工程序,规范施工技术,对一些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控制,还可以提前制定有关预防措施,避免意外发生而无紧急挽救措施的情况。未雨绸缪,从而提高高支模施工工程质量。在整个高支模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保护好自身的生命安全,改变以往轻视施工安全的问题,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高度注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施工技术不断被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同时,还有效的确保了施工安全。而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被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应重视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以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施工要点,为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锡岩.浅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1):78-79.
[2]王旭东.刍议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J].商品与质量,2015(06):32-33.
[3]何园.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52-54.
论文作者: 王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楼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