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68例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元芬

杨元芬

红河县人民医院 云南红河州 654400

【摘要】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行剖宫产的正常妊娠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及恶露持续时长。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恶露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产褥病率5.88%(4/68)与对照组5.00%(3/6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未增加手术风险,且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安全可行。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常见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占妊娠女性的0.3%~0.5%,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是否得当,对患者分娩及产褥期具有重要影响[1]。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术中发现子宫肌瘤的患者越来越多,但临床关于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仍存在一定分歧。本研究将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应用于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旨在研究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均无其他疾病,子宫肌瘤直径不超过5cm,其中经产妇49例,初产妇19例;年龄25~37岁,平均(30.76±2.43)岁;多发性肌瘤18例,单发性肌瘤50例;肌瘤位置:浆膜下45例,肌壁间16例,黏膜下7例;另选同期行剖宫产的正常妊娠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经产妇45例,初产妇15例;年龄26~39岁,平均(31.24±2.25)岁。两组产妇类型、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知晓本研究,已自愿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进行剖宫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腰麻,手术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对照组胎儿娩出后仔细清理宫腔,缝合子宫下段,常规注射缩宫素,充分清洗手术区域,逐层缝合切口。研究组胎儿娩出后根据子宫肌瘤位置进行合适手术切除肌瘤,切除浆膜下及肌壁间肌瘤应先关闭子宫下段切口,沿肌瘤纵轴作切口,切除肌瘤及其假包膜,缝合切口,切除黏膜下肌瘤应先切除肌瘤,随后缝合子宫下段,充分清洗手术区域,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恶露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间。(2)两组术后产褥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及术后康复进程

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恶露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产褥病率

研究组产褥病率为5.88%(4/68),与对照组5.00%(3/60)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029,P=0.865)。

3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剖宫产术中是否对子宫肌瘤进行切除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应切除,持此观点学者认为产妇妊娠期子宫血运较丰富,剖宫产手术已流失较多血量,若进一步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能增加产妇术中失血量,同时可增加感染几率,除特殊情况,如非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可进行切除,其他类型子宫肌瘤应在剖宫产后择期进行切除[2]。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持此观点学者认为,与单独剖宫产对比,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有效避免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收缩复原,可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且能及时终止肌瘤继续发展及恶变,可降低患者心理压力,避免二次切除手术带来损伤,减少经济负担,同时足月妊娠产妇子宫肌瘤边界清晰,剖宫产术中切除较容易,且胎儿娩出后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较高,切除子宫肌瘤增加的出血量较少,不影响产妇术后康复[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恶露持续时长、住院时间及产褥病率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并未增加手术风险,未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明显影响,安全可行。由于本研究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直接均在5cm以下,丁翔等[4]学者研究显示,子宫肌瘤直径大小可对术中出血量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子宫肌瘤直径超过8cm时出血量明显增加。因此剖宫产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子宫肌瘤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

综上可知,当子宫肌瘤直径<5cm时,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行二次手术。

参考文献:

[1]卢烨.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期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2):1450-1451.

[2]高翔,周生敏,王娟.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5,27(9):1359-1361.

[3]王颖,孙军华,张岩雪.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1813-1814.

[4]丁翔,张小燕.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6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2):77-78.

论文作者:杨元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观察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68例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元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