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医改走向深入的罗湖实践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部署,也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行动。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区坚持党建引领医改、医改融入党建,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完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努力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取得了显著成效。“罗湖医改”模式入选“国家深化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世界卫生组织通报(Bulletin of the WHO)刊发了罗湖医改经验,引起全球卫生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深入总结分析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经验,2019年7月,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机构专家学者赴深圳市罗湖区开展专题调研。调研认为,罗湖医改实践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全局着眼,全面加强思想引领力、全面提升制度执行力、全面增强基层组织力,通过党建有效引领推动了医改走向深入。
转观念建机制强基层,罗湖为深化医改探索经验
一是全面加强思想引领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治病为中心”向“以基层为重点、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如何建设健康中国,作出了“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论述。罗湖区早在2015年就提出将医疗服务关口前移,当好“健康守门人”,让群众“少生病、少住院”的改革目标。罗湖区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五大重点改革之一,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上率下、全力推进;区卫健局工委、医院集团党委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抓住关键少数的主观世界改造,发挥各科室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深入系统每个角落。开展常态化调研、走基层活动,总结教训、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对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既讲现状矛盾,也讲解决办法,更讲发展趋势,做通做透思想工作,使其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医院为重点、治病为中心”向“以基层为重点、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是全面提升制度执行力,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重业务、轻党建”向“党建引领医改、医改融入党建”转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罗湖区将此作为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罗湖区组建统一法人的医院集团,以集团化改革整合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积极去行政化、管办分开,形成分工合理又相互制衡的治理体系。党委发挥把方向、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党支部及党员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堡垒与先锋作用,院长、各科室负责人等在党委领导下做好人才培养、行政管理、医疗服务,从机制上解决“党建与中心工作脱节”的问题。罗湖区还积极进行机制改革以实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可及性,通过试点医保费用“总额管理、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构筑了一个只有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花钱,医院“过度医疗”逐利性才会减轻,医务人员待遇才能提高,医保费用才有结余的良性循环,在顶层设计上将患者、医院和医保机构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罗湖区卫健局党委把引人才、强队伍作为党委推动医改的头等大事。新引进的人才中,学术带头人党员人数达到144人,占比高达37%。最具代表的是2015年8月医院集团理事会聘任年仅29岁的吴松博士为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兼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吴松博士曾荣获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荣誉,2018年已通过程序被选任为医院集团党委书记。据统计,目前罗湖区医疗卫健系统4000多人,党员人数达1100多人,占比25%以上,在深圳市卫健系统中位居前列。
三是全面增强基层组织力,做大做强社康中心,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健康“罗湖模式”。罗湖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把基层社康中心做大做强,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预防保健做实做好,最大化实现基层首诊,让民众不需再往大医院挤。随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党员愿意默默无闻扎根社区,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和预防服务,但有些群众不信任社区医务人员,认为“治不了重病就不是好医生”,或者说社区医生到民众家门口服务缺乏抓手,容易被当成“无证游医”。为此,罗湖区委坚定有力推动“质量党建”“力量党建”,建强、培优基层党组织,提升各职能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党组织核心力量,在区级层面打下坚强的共建平台基础;罗湖医院集团公立医院38个基层党支部两两共建,与社康中心15个党支部技术结对,做强做优基层医疗单元;社康中心与社区党委、公安、物业小区管理处、企业单位等多方联治保健康,共同打造居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普惠型健康社区。2019年罗湖区开展党员专家进社区、进警营、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17场次,服务群众约2100人次。53名专家在社康中心成立专家工作室,98名专家定期在社康中心坐诊,就诊量7545人次。2018年以来,罗湖区医院集团总诊疗量约500万人次,其中社康中心诊疗量425万人次。罗湖区卫生健康系统在深圳市患者满意度排名中名列前茅。
在番茄无公害栽培期间,如果是选择单干整枝方式,应该保留番茄主干,单株结实达到5-7穗果时,顶部果穗留两片叶摘心,将其中的枯枝和叶子全部摘除,避免滋生病虫害影响番茄植株正常生长。
罗湖党建引领医改走向深入的三点启示
启示一: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引领推动医改走向深入。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医改的“催化剂”。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尤为重要。当前一些地方推动医改仍然没有摆脱群众担心“看病难、看病贵”、医院盼望“病人多、收入多”的怪圈,根源就在思想观念转变不彻底。罗湖区的经验在于,只要方向正确,再困难都要统一思想、坚决执行。比如,通过集团化改革取消了所有区属医院法人代表和冗余科室,打破不适应改革需求的利益格局;将医疗资源向最基础最薄弱的社康中心倾斜,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高精尖”大医院门诊,把思想引领力渗透到医疗卫生服务各环节。
医院感染(院感)已成为日益危害临床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1-3],学习和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4-5],医务人员院感相关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整个医疗质量的改善具有深远意义[6-7]。为了解广州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现状,为广州市各级医院院感管理的培训方向和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2017年7月开始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启示二: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引领推动医改谋划长远。医改是一项系统性改革,需要一套完备的体制机制以长期公益性覆盖短期逐利性,在立足当前的基础上与长远目标相衔接。需要指出的是,为促进人民健康优先发展,过度损害医院医生、医药厂商和社保机构的利益,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要预防这种极端化改革倾向。罗湖经验的可借鉴之处在于,善于将医保支付机制作为调节民众健康期待、医疗服务质量、医保费用控制的重要杠杆,形成更加互惠的利益格局和科学的治理体系;善于利用医院高级知识分子数量多、觉悟高、接受力强的优势,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及院长、各科室负责人的行政管理服务作用,推动党建与发展融合、医德与技术并重,为医改提供人才保障,用服务实效检验党建实效。
启示三:推动党组织全覆盖,引领推动医改服务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直接团结、组织、带领群众,从“最后一公里”促进改革、服务改革的基础。党组织覆盖到哪里,改革就能推进到哪里,服务就能落地到哪里。罗湖区发扬“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把支部建到每个科室,建到每个社康中心,畅通自上而下的医疗资源流通渠道。同时,最大化拓展健康共建范围,结成责任、健康共同体,将慢病预防、保健服务推送到群众家门口,优先解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优质医疗资源不平衡、群众参与感获得感低等问题,以“治未病”的方式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图为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中医院
(执笔:聂志刚、魏飞、高洪远)
责编/于洪清 美编/陈媛媛
标签:医改论文; 党建论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论文; 实践论文; 深圳市罗湖区论文; 医疗卫生服务论文; 全民健康论文; 世界卫生组织论文;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