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卒姆托的探索之路论文_赵映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卒姆托的探索之路论文_赵映

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从建筑研究方法的角度,通过分析瑞典建筑师卒姆托建成的两个代表作:瓦尔斯温泉浴场和柯伦巴艺术博物馆,解读建筑设计和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彼得.卒姆托;研究方法;现象学;解释性历史研究法

1 彼得.卒姆托简介

2009年4月13日,这位木匠出身,对建筑物特定场所精神、基本元素、材料、空间、光线有着深刻感知的瑞典建筑师终于获得了自己建筑生涯中的最高荣誉。木匠出身的卒姆托从来不是一个多产的建筑师,但他的每一个作品里,都有着对材料的精准把握,对细节的细腻刻画,对形式的纯粹捕捉以及对空间的矛盾建构。“简于形,精于心”,他的作品通常外形朴素,没有夸张造作的造型和过多的装饰。然而,在其精炼的外表下透露出来的,不仅仅是对建筑材料近乎完美的处理技艺,更多的是一种超越日常庸俗生活的“禅意”。

2 研究方法及其案例分析

在实践建造过程中,建筑师和设计者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到建筑研究方法的探索里,特别是在我们的创造力受阻时,我们会试图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转而求助于一些新的理性的研究方法。下面通过两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解读建筑大师卒姆托是如何将设计与研究相结合并成功运用到实际项目中的。

2.1 现象学研究法及其在瓦尔斯温泉浴场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象学中,“现象”一词可谓是研究的核心。哲学范畴里的“现象”可理解为“意识”、“存在”,即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而在建筑学领域内,“意识”逐渐被淡化,“场所”成为了研究的重心。建筑师们关注场所的体验,重视不同场所所具有的不同视觉、嗅觉、听觉特质,并将这些抽象的特质通过具体的材质。建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建筑的本真状态。

设计之初,卒姆托对理想中的浴场建筑进行了一番设想:“在一些石头槽子里盛满了水,上面飘着热气,在昏暗中,天光闪烁,整体是一种安静放松的氛围。而旁边的房间们都隐退到了阴影里;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了不同的水声,听到房间的回音。这里,存在着某种宁静、原初、沉思的东西,彻底地令人陶醉。这是一种东方浴室的生活,我们才开始去学习和理解[2]。”基于这些理想的沐浴体验,他又将瓦尔斯地区的现场体验融入进来:远处是高大的阿尔卑斯山,我们的场地就这么安静地横卧在群山之中;此处亦是温泉的源头,泉水透过石头间的缝隙,不断涌出,如同神圣的洗礼一般。石头与水、光与水、群山与人……这些先验的体验,被卒姆托作为贯穿整个设计的母题。

2.1.1 材质

在瓦尔斯浴场中,最显眼的无疑是它那件深灰色的外衣。这件低调而质朴的外衣实则是由一种名叫“片麻岩”的材质所构成的。瓦尔斯地处河谷,终日守候的阿尔卑斯山使得当地人对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这种夹杂着白色石英云母的石材,看似坚硬冷清,却有着十分细腻的触感,正好承载了当地人对于神山无限敬畏和依恋的情感。

为了更好的验证石材的适应性,卒姆托构建了石头的浴场模型,在其中注入水,并在周围打上光。石头与水进入到了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默契状态:石头喜欢水,水也喜欢石头,在光线的映射下两者熠熠生辉。同时,片麻岩内夹杂的矿物在经历山体形成时期被挤压得变了形,恰恰记录下了瓦尔斯地区山体运动的过程。卒姆托在处理片麻岩时运用了15cm的模数,将其分割成大小长短不一的石条。石条层叠构成了墙面、天花、窗框、地面,与远山冰层锯痕的肌理相呼应,同时也暗喻着当地的采石历史。在这里,片麻岩并没有沦落到作为当地文化“符号”被黯淡的附在建筑外表面。我们甚至可以在它身上体验到对自然的尊重,感触到洗浴场所那种身心合一的氛围,也许这便是卒姆托建筑的可贵与真诚。

2.1.2 空间

在空间的处理上,浴场作为北面瓦尔斯温泉宾馆的附属建筑,并没有雄心勃勃地凸出地面与其争锋相对,而是静默地顺应地形往下延伸。浴场的屋顶衔接着宾馆前面的大草坪,一并处理成可上人的绿化屋面。建筑安静地横卧在那里,与周围的绿树山岩融为一体,似乎它从来就属于那里。

至于外形,卒姆托没有做过多繁琐的诠释,仅仅运用空间减法将一个长方体处理成若干细致的内部空间。他更在意的,是空间所营造出的感官体验,譬如面朝阿尔卑斯山的墙体一侧所开启的三个观景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三个观景台有如洞口一般窥探出去,而人在这里是矛盾的:一方面渴望亲近自然,一方面却又渺小而谦卑地仰望自然。沐浴完的人坐在这里,面对着袒露的山谷,正视着超越自己的大自然,此刻他的心应该是宁静的。

2.1.3 细节

我们可以想象,大面积的石材屋顶会使一个空间变得何等压抑和沉重。然而在瓦尔斯温泉浴场中,这样的石材屋顶却显得异常轻盈。卒姆托巧妙地在屋顶之间开凿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分隔缝,一方面隐喻了当地居民与自然共生的态度,一方面削弱了屋顶的厚重感。光线透过石缝漏入室内,屋顶好像悬浮在了光影之中。也正是这些光线,为浴场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浴场内没有指示牌,人们追逐着光影的变幻,一路亲临与水相处的感受。进入夜晚,探照灯取代日光成为了引导牌,水池内的灯光根据水温被调和成不同的颜色。所有的事物在这里都被削弱了,剩下的只有石头、气味、不同温度的水、光影、音响效果、皮肤带来的微妙触觉。

2.2 解释性历史研究法及其在科隆艺术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

解释性历史研究法被运用到建筑学上时,常常成为历史建筑的更新与修复必不可少的辅助方法,正如卒姆托在设计柯伦巴艺术博物馆中所做的一样。

柯伦巴艺术博物馆位于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市市中心,它的前身是二战时期被炸毁的圣柯伦巴教堂。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谈论的热门话题,面对这样一处全然的废墟遗迹,卒姆托在对场地进行考察和对考古学家进行咨询之后,得到了一系列的“决定性证据”——专家们对其历史发展脉络的解析以及那些遗留下来的上千件珍贵的中世纪艺术品。而这些 “决定性证据”也使得卒姆托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新艺术博物馆“缝合”在遗迹之上。

解释性历史研究法中包含八种研究技巧:熟悉原址、利用现存文献、视觉观察、实物证据、和其他地方的情况做比较、利用当地的信息提供者和知识、重现/证明、对遗留问题的说明[1]。在对待这片历史遗存时,卒姆托也运用了以上这些研究技巧对其进行深度剖析。首先从原址入手,对现存建筑的历史背景、材料、建构方式、风格、年代进行一一的分析和熟悉,从而把握清楚修复的大致方向。其次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对建筑空间、建筑材质、结构等进行处理,重现当年的“历史片段”。这一步是复杂的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从柯伦巴艺术博物馆的外部空间上来看,建筑材料的选择可谓是严谨而巧妙。作为一名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有着高度追求的建筑师,卒姆托从来是反对将材质仅仅作为建筑“遮羞”的外衣。博物馆外墙被明显划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作为建筑主角的历史遗迹外墙面,另一层是作为背景衬托主体的大块白色石材拼接面。遗迹外墙面保留了历史阶段不同维修阶段的结果,大小不一的红砖以错接的方式砌筑上去,上面布满了斑驳的青苔和白霜,局部还点有黑色的烧灼痕迹;窗户的形式则是哥特时期的风格,甚至连铁窗棱也保留了下来,仿佛当时的历史片段被凝固在了这里。遗迹墙面上部的乳白色石材面被切割为细小的片状,之间用粘合剂粘贴,并在转角处随机预留孔洞。这一层表皮与内部结构脱开2cm,具有一定的可拆除性,历史建筑的“可逆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从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上来看,卒姆托并没有对内部遗迹做过多的装饰,甚至作为结构构件的柱子也都被压缩得极为细微,只有一座折形的观赏廊桥从遗迹上空横越而过,将游客的视线集中到地下满铺的遗迹中。光线透过预留的孔洞投射到室内斑驳的遗迹上,教堂内好似一座秘密的洞穴。唯有一座折桥搭建在上面,引导着人们在充满宗教气氛的室内空间,更好的去思考和感知历史留下的厚重感。

3 总结与启发

从卒姆托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时尚,看不到高技术,我们所看到的是建筑回归到了水、火、土、风的最初状态。那里有对光线最完美的演绎,也有对建筑材质最细腻的诠释以及对物质存在最本质的探索。

建筑仅停留在对形式的追求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对建筑的本质进行深度的思考与研究。建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和“发现”是等同的,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和研究并不是水火不容,研究常常让我们的实践设计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深意,正如卒姆托所做的那样。

参考文献

[1] 琳达.格鲁特,大卫.王编著,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

[2] Hauser,Sigrid & Zumthor,Peter. Peter Zumthor:Therme Vals,Zurich:Scheidegger & Spiess:1997.

[3] 刘东洋.卒姆托与片麻岩:一栋建筑引发的“物质性”思考[J].新建筑,2010.

[4] 孙洁.原真性解读:德国柯伦巴艺术博物馆[J].山西建筑,2012.2.

[5] 王静.解读彼得.卒姆托的建筑理念.艺术理论,2010.

论文作者:赵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卒姆托的探索之路论文_赵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