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论文_杨海锋

30例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论文_杨海锋

资源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杨海锋 541400

【摘要】目的 分析30例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7年4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对比术前辅助检查、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发生部位集中在胃部、回肠及空肠部位,均以胃肠道粘膜下息肉肿块为主要表现,以纤维血管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特征性排列为主要特征。实施手术摘除后大部分患者康复良好,少数复发实施二次治疗。结论 作为临床中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胃部与小肠的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临床诊断易与胃肠道肿瘤和其他息肉样病变混淆,需依据病理上的特征性组织学改变、综合多种手段辅助诊断,手术摘除是治疗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主要手段,效果较好,不过仍需加强研究,探索新的诊断方式与治疗手法。

【关键词】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病理诊断;治疗;病理特征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是临床少数发生于胃部或小肠的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率低,可供研究比例少,所以关于此种病症的临床研究资料目前还比较少。不过目前由于国内外有关与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研究资料的增多,人们对于此种病症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在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为分析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临床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7年4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种方法进行临床诊断,对比效果和价值,临床具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1年4月—2017年4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为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且同意参与研究,为有效病例。术前记录信息: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6.2±4.6)岁,出现症状—就诊时间1月-2年,平均(0.6±0.3)年,肿块直径1.7㎝-5.3㎝,平均直径(3.1±0.3)㎝,其中14例患者肿块部位集中在回肠与空肠部位,15例集中在胃体与胃窦,1例位于升结肠。临床症状表现:超过半数以上患者伴有腹胀与腹部隐痛现象,大便呈黑色,严重消瘦、贫血与纳差;腹部发现包块者11例;慢性腹泻与脓血便者7例;急性肠梗阻症状者5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7例。

术前辅助检查与诊断:术前诊断方式以胃镜检查与活检、电子镜检查与活检、钡剂灌肠等。其中肿块位置集中在胃部的患者以胃镜检查与活检为主,结果仅5例考虑为IFP,其余10例考虑为息肉增生、炎性息肉与嗜酸性胃炎等;肿块位置集中在结肠的患者以电子镜检查与活检,结果仅3例考虑为IFP,其余11例考虑为小肠血管瘤、小肠肿瘤、肠套叠与急性小肠梗阻等;肿块位置在升结肠部位患者以钡剂灌肠为主,结果考虑为IFP与升结肠癌。

2.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集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进一步确定其由可能为IFP(其中有2例肿块位于回肠患者术前检查诊断考虑为肠套叠因而性剖腹手术确诊),随之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段: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staining)[2]。

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染色:切片和脱蜡,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水化;微波修复抗原;含1%Triton X-100和0.03%H2O2的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4)室温15min;含3%牛血清白蛋白和1%正常羊血清的0.01mol/LPBS室温30min;一抗室温孵育过夜(抗体用含3%牛血清白蛋白和1%正常羊血清的LPBS室温30min稀释;重复漂洗,生物素化二抗室温孵育;最后贴片,甘油封片;观察结果并分析,对照染色,排除假阴性和假阳性[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果

肿块处理:14例患者肿块部位集中在回肠与空肠部位的患者以节段性肠切除术、广泛肠袢切除术摘除肿块;15例集中在胃部(胃体与胃窦)的患者以胃大部切除术、局部切除术、远端胃部分切除术摘除肿块;1例位于升结肠患者拟肿瘤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随访,其中失访22例(小肠IFP)。回肠与空肠部位复发患者3例,其中2例是术后一年内复发,另外1例是其他疾病导致的复发,再次实施手术进行切除;胃部复发患者2例,术后两年内复发,再次实施切除术。最终随访28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为交通意外,另1例为心脑血管疾病,其他病例生存良好。

三.讨论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是临床中发病率较低的一种特殊性息肉病变,发生部位多集中在胃肠道之内,其中胃部是高发区域,比例占据到70%以上,其次是回肠与空肠,这种特殊性息肉病变在胃肠道息肉病变中发生率占据到2%-3%左右[4]。由于在临床诊断方面经常容易去其他胃肠道病变混淆,所以误诊率较高。目前临床中关于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明确,不过在病理方面有显著的组织学特征,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纤维血管增生等为主要特征,不过目前国外有研究表明这种息肉的发生与人体对感染、异物或者其他损伤的过度反应性病变有密切关系,具体还要等待进一步研究结果[5]。

针对内镜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析来看,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粘膜下间质细胞有关,显微血管增生现象的出现大概与其有关,也从侧面说明了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是一种反应性的纤维血管增生性病变。在本次研究中,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众多患者的息肉标本都以息肉样、半球样为主,基底较宽,为粘膜下肿物并向腔内突出,肿块较大时粘膜多不完整。镜下结构,肿块主要由增生的梭形、卵园形纤维母细胞和血管构成,纤维血管背景中有少量浆细胞与大量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在较大的血管壁周围呈洋葱样排列,梭形细胞呈车辐样排列[6]。受发病率过低、病理标本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等因素限制,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诊断与治疗工作难度较大。在应用纤维镜、胃镜、钡剂灌肠等方式进行诊断时,其不易与肠梗阻、肠套叠之类的疾病症状区分开来,患者临床表现的消瘦、黑便、贫血、肿块等也是胃肠道疾病常见症状,无法有效帮助鉴别和诊断疾病,所以,面对此种情况,病理学诊断是重点。加强病理学研究,深入了解该类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丰富研究资料,这样才能够在辅助检查手段未能充分奏效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可供考虑的可能性。IFP中,增生性息肉、炎性假瘤、恶性肿瘤是经常被误诊的两类疾病,鉴别诊断时要依据IFP是间质增生性病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做好诊断鉴别[7]。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临床治疗多以局部切除、内镜摘除等为主,治疗有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本次研究中回肠与空肠部位复发3例,其中2例是术后一年内复发,胃部复发患者1例,根据分析来看,可能与切除不彻底有一定关系,但尚无法确认,其他病例(除死亡与失访外)生存良好。目前,在治疗中,对于有可能被诊断为胃肠道炎性息肉性病变的患者要注意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手术标本进行全面检查与确诊,应用病理特征和其他帮助诊断手段确定病情,尽量确保无遗漏其他病变的可能,提升诊断准确率以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作为临床中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胃部、回肠与空肠部位的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临床诊断易与胃肠道肿瘤和其他息肉样病变混淆,需依据病理上的特征性组织学改变、综合多种手段辅助诊断,手术摘除是治疗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主要手段,效果较好,不过仍需加强研究,探索新的诊断方式与治疗手法。

【参考文献】

[1]孟凡青,钱才友.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J].中国癌症杂志,1999(1):18-20.

[2]回允中,陈希林,郭钤新.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5,75:236-237.

[3]马毅,孟刚.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1(3):235-237.

[4]钱才友,谢桂年,等.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病理诊断分析[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3(2):115-116.

[5]叶荣,王聚新,陈素玉.内镜超声对22例胃炎性纤维性息肉的诊疗价值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12(5):129-129.

[6]朱磊.胃窦部炎性纤维性息肉一例[J].实用医技杂志,2012(2):121-121.

[7]黄平晓,谭诗云,黄亚冰,柯伊芮.回肠末端炎性纤维性息肉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道)[J].中国内镜杂志,2010(11):1229-1230.

论文作者:杨海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30例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论文_杨海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