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课堂关系下学生思想的缺失&教学案例的启示_教学案例论文

警惕新课堂关系下学生思想的缺失&教学案例的启示_教学案例论文

谨防新型课堂关系下学生思想的缺失———则教学案例带来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失论文,启示论文,课堂论文,教学案例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关系再也不是以往的“填鸭式”,也不是较之略胜一筹的“诱导式”,而是要求师生在课堂中能彼此敞开心灵,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学生在课堂上有权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评价、重组和整合,进而把知识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种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质疑、对教师发问、向权威挑战。于是乎,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只要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想说、能说,我们就要费尽心思用激励性的话语去评价他们。无可否认,在这样的课堂关系之下,学生的精神主体得到了保证,使他们拥有了话语权。然而在充分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给其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机会的同时,稍不留意便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弊端。虽然这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但事实却已经存在——教师们在谨防不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屠宰场”的同时,他们自己却成了学生“思想的尾巴”。他们不敢对学生任何“富有创见”的发言给予过激的或趋于否定的评价,乃至在一些关乎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问题上也只能不置可否。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的缺失。试看以下一则教学案例:

课题:《皇帝的新装》。教学安排:从安徒生的另一则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浏览全文、感知情节,然后朗读片段、表演情境、挖掘人物性格,最后归结主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有张有弛,问题设计层层深入,教学环节自然流畅。45分钟的授课过程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现在暂且撇开这些不说,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接近尾声时一场小小的辩论“小孩和骗子之间,你觉得最该学习谁?”的环节——

离下课铃敲响还有六七分钟的时候,师生正合力归结故事中人物和情节之间的关系,且已基本达成共识:整个事件以“骗”字展开,其中皇帝是受骗者,大臣是助骗者也是主要的行骗者,百姓的言行又无形之中在“传骗”,而小孩最后“揭”了骗。接着又言简意赅地揭示了这种行为表象之后的原因:皇帝为了面子,大臣们这样做是为了“帽子”,百姓们又是为了性命,孩子最后说出真话是因为他天真无邪,无私无畏……课上到这里已经相当圆满了,不是吗?情节理清了,性格分析了。然而教师的最后一个提问,却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你看,这么多人中,我们最应该学习谁?”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老师看来纯粹是顺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不会产生太大的歧义,向孩子正义的行为看齐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也许是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发散性思维,也许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更热衷于逆向思维,也许是学生道德趋向的确存在某种偏差。教师话音刚落,就有别样的声音传来:“孩子!”“骗子!”“骗子!”“孩子!”值得庆幸的是教师并没有因此敷衍了事,也没有把主观的意念强加给学生。她不慌不忙地让学生进行表决,结果选择学习“孩子”的为21人,选择学习“骗子”的为17人。我以为这样教师该有台阶下了吧,可以用诸如“少数服从多数、应该尊重大多数同学的选择”等语言统一意见了。然而又一个意外产生了,任课教师当即做出了让双方辩论的决定。于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开始了。坚持选孩子一方的论据充分而显著:因为他纯洁、无私、敢说真话。而支持选骗子一方的学生的发现更令人啧啧称奇:骗子敢向皇帝行骗,说明他们勇敢;从他们选择行骗的对象看,他们只向权贵伸手,堪称‘义骗’;他们用巧妙的计谋几乎骗倒了所有人,说明他们是何等聪明;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惟妙惟肖的表演能力……如此这般,学生们不觉为自身的发现滋生了很大的成就感,得意之情形于色,听得在场的老师们也连连点头,连持反方观点的学生也在各自点头称是,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立场动摇了。下课铃声在欲罢不能的情况下毫不容情地响起。

听课归来,在赞叹学生的活跃思维之外,心中不免也产生了深深的困惑:难道这样一节课就在学生们应该向骗子学习的呼声中结束?尽管他们的理由是如此的充分,但教师为了尊重或是鼓励学生的发现只能“委曲求全”吗?骗子身上的确存在闪光之处,但是他们的身份仍是不光彩的,他们设骗谋财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理应受到正义的谴责。如果我们的学生为了满足求异的愉悦而宁愿扬弃对大是大非的辨识,这可绝不是我们教育者所愿意看到的。然而这种现象又何止出现在当时当地的一节课中,可以说在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教室都曾出现、正在出现或将要出现这种似是而非令人无法评价的情况,而且困扰我们的往往都是些关乎学生情感道德取向的问题。站在讲台上的我们经常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趋于应付,草草了事。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沉着应对,正确指导学生做出健康向上的选择?当教师的当然不可能凭借“特权”强词夺理,妥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苦心钻研,揣摩学生心理,弄清事实的真相。学生的见解的确正确时,就该“服从”,但如果学生的思想有偏差时,绝不放任!经过几天的苦苦思索,我终于“茅塞顿开”:那么多学生倾向于骗子,甚至于有些学生在辩论时纷纷“倒戈”,并不是他们真的都认为骗子比孩子更值得学习,而是这两个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在分析他们的时候会有许多新发现。相反,“孩子”在文中仅仅是在那么一个特定场合下说了一句话,性格相当单一。辩论时,正方的观点三言两语说完了,而另一方却精彩迭出,这怎么不令人“眼红”?于是对于成就感的追求极大地左右了他们的选择,他们对于故事中人物的好恶也无形之中受到了影响。就像世界上那么多人喜欢悲剧更胜于喜欢喜剧一样,悲剧给予人的是无与伦比的震撼,但他们喜欢悲剧肯定不会是想让他们的生活以悲剧的形式出现。那一天,我真想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骗子这两个人物形象没错,因为作者把他们塑造得那样生动可感,但是从指引我们怎样做人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追求真、善、美,要我做同样的题时,我会选择做那天真无邪、敢说真话的小孩,你们呢?”

这场小小的磨合,更让我明确了:我们是应该讲求教学的民主,但决不意味着放弃了自己教育的责任,而只做学生“思想的尾巴”——如果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失落了它对学生应有的教育功能和发展意义。一个真正“游刃有余”的教师,应该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的引导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能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来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真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教师的发言尽管只是“仅供参考”,但由于教师所处的首席地位,尤其是教师发言所闪烁的智慧火花的思想光芒,教师的一家之言必然会打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标签:;  

警惕新课堂关系下学生思想的缺失&教学案例的启示_教学案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