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内部审计的国际化趋势及自身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审计论文,趋势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科学内部审计的表现
科学内部审计的提出绝对不是趋附时政。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呼吁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总是呼吁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但内部审计的发展道路仍然反复坎坷艰难,个中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最能体现其生命力的因素,就是具有科学性,只有这一因素的存在和被承认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十分认真地去探讨、宣传和肯定内部审计是一门科学。那么,内部审计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内部审计定义的科学界定和发展。国际推崇的内部审计之父索耶所著《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一书中,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综述是:“对组织中各类运营业务和控制进行系统客观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内外部的原则和程序,是否达到满意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资源,财务和运营信息是否真实准确,企业风险是否最小化,组织目标是否正在实现”。201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发布的内部审计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03年4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全球的内部审计人员都是根据管理层的不同要求在进行着不同内容和目标的内部审计工作,所以从实际出发,要将所有审计师所进行的,有区别的工作包含在一个清晰的定义中是很困难的。从现代内部审计发展来看,内部审计定义应包含:确认内部审计的职业及其目的以及内部审计的领域和责任,突出内部审计在增值服务和风险、治理及控制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二是内部审计定义内涵的引申体现科学性活力。现有内部审计专著和大量论文都能引发对内部审计定义的联想。有许多省发布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均有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但在文字上有不完全相同的表述,也有许多经济运营企业和不同管理部门的审计人员在业务探索中有对内部审计定义的突破表述,虽然表达不同,所持原则具有共同点,各自独特的阐述多体现了内部审计科学性的活跃因素,这就是这一事业发展的潜在动力。索耶所著《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一书中谈到内部审计定义时提到“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这一点,在其他版本的定义中没有明确提出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大的失误,因为“资源”一词的外延和内涵,科学地包含了内部审计所有审计目标所赖以存在的物资和非物资的基础,是没有更好的词可以替代的。理解之后,使人有游刃有余的开阔感和茅塞顿开的清晰感。国内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大多采用了“监督”一词。应该说,在全球只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才有最完善的监督,虽然他们的内部审计定义中没有用“监督”这个词。在内部审计定义的论述中,诸如客观、独立、保证、评价等词语不能说没有包含监督的意思在内,但在内部审计的定义中明确提出“监督”一词,实际包含了行政化的因素,体现了政权的要求。如果不使用“监督”一词则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业务性。由于我们用了“监督”一词,又产生出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各种阐述。对内部审计定义内涵的引申可以有许许多多的探讨,但就其本质的科学性来讲应该是超政治的。
三是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多元化、多样性现状是科学性的表现。内部审计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从来就是在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现实中进步和发展的,这也是符合哲学原理的,即,相对状态是永恒的,绝对状态是暂时的。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或者不包容这一点都将会阻碍这一事业的发展。在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在一个行业不同单位之间,在一个国家不同行业之间,在一个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由于人与人之间经历、素质、能力的不同,由于单位之间内部管理及本身发展状态的不同,由于行业之间业务种类的不同,由于国家之间政治选择和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都将对内部审计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势必产生各自的特点,也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如果给它空间,它必将进行组合,形成各个派别,也就是这些不一致产生的动力推动着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这是积极的因素。
四是内部审计的科学性是自立之本。内部审计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是内部审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而回归现象和撤并现象则证明了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国内的很多部门,长期以来将内部审计仅仅作为一种监督手段,作为一种业务工具来予以使用,而不是将它作为能使组织增值的内在动力来认识,所以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往往被动地用大量的力量去完成某些权力部门的工作任务,或成为配角去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这就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职业存在的基础,往往使内部审计机构和队伍难以稳定,使人们产生内部审计可有可无,或怀疑其独立存在的必要性。社会应该认识到,内部审计是社会发展、经济发达、资源安排优化的产物,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和理论体系,有独立发挥作用的必要,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科学内部审计反映的应该是内部审计的本质需求和根本规律要求的不断变革和进步,不受外来意志的支配。科学内部审计只有体现了独立性、适应需求性和自主选择性才可能得到稳定的发展空间,才有自立之本,虽然这需要花大力气去努力,需要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过程。
只有科学内部审计才能使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们有共同语言和互相交流及借鉴的可能,于是也证明科学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国际化的必要前提和科学内部审计必须要走国际一体化的道路。
二、内部审计的国际化趋势
任何一项科学事业只有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内共生,才有可能得到繁荣和发展,反之则会自我扼杀。内部审计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并且在逐步扩大的世界领域中发展起来,这有历史佐证。
1941年美国的大企业成立了审计委员会,这些企业的会计师们酝酿成立内部审计组织,并于当年成立内部审计师协会,之后,在美国各地、加拿大、英国成立了相应的分会。1948年内部审计师协会正式成为了国际组织。目前,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拥有会员15万余人,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国际组织的座右铭是:“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从此,全球的内部审计人员有了一个提供培训服务、业务引导及支持的民间组织平台。
在经验和知识共享中,我国内部审计正在或已经实践着国际内部审计走过的各个阶段。在内部审计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以“确保账目真实无误,符合本单位经营活动情况,发现舞弊行为,保护国有或私人财产”为主要目标。2004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了增加组织价值,研究和促进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方面的作用。我国的内部审计界在国际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实务的践行,使我国内部审计很快拉近了与国际内部审计的距离。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教育、文化、科技的全球化,决定了我们的内部审计事业也必将融入世界内部审计的一体化之中。在我国内部审计国际化趋势中,大型经济实体率先在理论和业务中融入国际内部审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规则、新技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为此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渠道,而且结合我国的现实制定出许多规范性的指引。但从全局来看,我们仍有提高对国际化的认识和融入国际一体并发展自己的需要。对内部审计国际化趋势的认识,主要应基于以下方面:
首先,为了提升自身发展水平而需要国际化。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反映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集聚了大量我们可以学习的经验,可以大大缩短我们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时间,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一般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理,经济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理念和技术方法肯定要先进于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先是要学习,才可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可能进入先进领域。只有学习借鉴得丰富,达到一定的量的积聚,才可能使我们的内部审计发生质的变化,才可能使我们的内部审计更好地为祖国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也才能使中国内部审计在国际舞台上有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可能。
其次,我们的内部审计经验也是世界内部审计经验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的内部审计经验所反映的是不同于其他国家、具有自身特点的经验,也是国际内部审计的财富和发展动力。通过向国际内部审计组织转达我国内部审计的主张,增强对国际内部审计事务的交流,可以提高我国内部审计的影响力,也是对国际内部审计的一种贡献。应该承认我国内部审计起步比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晚几十年,水平差距也事实存在,但我们的发展历程有自身特色,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一种发展模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所以这也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的宝贵财富,当然也要介绍给国际的同行们。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为中国内部审计搭建了交流平台,引领中国内部审计拉近了与国际内部审计水平的距离,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地位,带领中国内部审计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入世界大家庭,促进了中国内部审计的国际化。如今,广大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新理念、探索新模式、推进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在创建“亚洲先进,国际一流”内部审计的进程中,无疑对国际内部审计也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最后,我们国家的内部审计已经和正在走向国际化。纵览和回顾近三十年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我们在职业培训上引进了国外的内部审计教材;在理论上宣传了国际内部审计的理念和对各项业务的理论探索;在实务上介绍了各项准则、标准、指南;加入了国际内部审计组织,参加了各种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了对外互访。这些活动使我们接触并开始了对国际内部审计的学习和思考。不可否认,从国际内部审计输入的业务观念,实务的观点、形式和方法对我们是有极大的启示的。在通过实践的探索后,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思想的变革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创新,理论研讨也随之更加繁荣。随着我国内审队伍素质的提高,更多的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到对中国内部审计的思辨和实践之中,这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量的积聚为我们内部审计国际化趋势将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职业内部审计师培养方面,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的引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掌握综合技能的年轻一代内部审计人员,使我们在审计标准、审计方法、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管理等方面,能更直接地借鉴和分享国际内部审计的经验和成果。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不同,在文化方面也有较大差异,决定了我们内部审计在趋向国际化和学习外来经验时,在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能动因素条件下应该进行选择,要将国际内部审计经验适宜地落实到我们自身的发展中来。
我们应承认和正确对待国际内部审计和我国内部审计的异同。科学的理论总是能包容植根于不同文化、经济基础的各种表现,体现的是人的自由,即选择文化和理论的自由、认识和实践的自由等。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及现状就是如此,需要互相尊重,才能保证事业的共荣。国际内部审计师年会的主题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职业、同一个未来”就是感人至深的号召。
三、内部审计的自身发展
科学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国际化最终都是要落实到自身的发展中来。简言之,既要学习国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又要善于总结自身找出差距,更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审计模式、标准和做法。近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提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思想;坚持“理念立审、技术强审、标准精审、队伍兴审”,使自身步入了价值提升的全新发展轨道。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11年总结“十一五”期间工作时指出:推动力不足仍然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一是政府外在压力不强,缺乏刚性法律推动;二是组织内部需求不足,对内部审计期望值不高,审计地位较低,职能范围狭窄;三是审计资源配置不足,审计人员少,任务重,手段落后,观念陈旧,自信不足,制约了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同时,在对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时提出要求:“一是要赢得社会认同,提高组织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值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出内部审计应突出的重点;三是要明确加快发展与规范管理是互为前提的统一体”,认为这是发展内部审计的关键问题。
在借鉴国际内部审计经验和成果,在加快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明确以下认识:
一是国际内部审计与我国内部审计的体制不尽相同,决定了我们要走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是国际范围的内部审计师民间组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名称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比较少了一个“师”字,虽然也属于社会团体,但实际是一个半官方组织。根据审计法的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国家审计署将审计法赋予的对内部审计工作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委托给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这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就成了在审计署领导下的带有半官方性质、履行行业管理功能的社会团体机构。在这种从上到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下的中国内部审计事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规模,得到了飞跃发展,既符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遵从、集权的内核。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我国内部审计现有的管理模式,是起了关键的积极作用的。但在人们强调服从的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对内部审计自身发展是产生于社会经济管理需要的认识,所以当政府外在压力减小时,许许多多的单位就将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了撤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70多年的发展史证实了内部审计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反映了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除继续需要政府的引导外,更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是必须要确立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理论、新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就会出现新的职业,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内部审计发展初期是生存于财务会计部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查错纠弊。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加强内部控制,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新的需求,内部审计自然就从财会部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职业。又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风险防范、公司治理等需求的产生,使内部审计的职业得到认同和强化,内部审计的职业化也就成了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础。内部审计的职业化需要有内部审计科学成熟的理论支持,有较大范围的社会认同感,有其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有经济社会发展到相当程度的条件,有法律法规的维护等环境。在我国,内部审计在职业上独立性不强,是由于职业内容更多的停留在“监督”上,所以常常处于为其他管理部门打工的地位,自身的职业特点没有得到突出表现,往往被其他部门同化,也削弱了社会的认同。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应强调职业门槛,规定从业资格,提高职业的社会地位,这可以促进内审队伍的稳定,也才可能促进内审事业的发展,所以内部审计职业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看到,中国内部审计职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执业证的制度也没有得到恢复。但我们又要看到,这支队伍在近十多年来发展是很快的,如学历水平有很大提高、平均年龄有很大降低、科研和理论水平发展很快、与国际接轨在加速等,这些积极因素使我们看到内部审计职业化道路的光明。
三是内部审计要走向包容性发展的道路。一般从理论上来说,某一种专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走向边缘学科的发展,并通过融入其他科学理论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内部审计的实务也是如此,许多审计项目的实施需要借助信息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建筑学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审计学科也衍生出工程审计学、审计心理学、比较审计学等边缘学的设想。在审计实践上,许多审计机构在开展某些审计项目时,或借用了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审计组,或将某些审计项目外包给其他机构来完成。在内部审计的科研和理论研讨中,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这说明在内部审计自身的成熟中离不开与其他部门、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我们需要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引进来,以加快自身的发展。当然内部审计在包容性发展中要坚守自己的根本,要警惕被淡化、被同化和被异化。
四是树立内部审计的基本理念和职业理念,以获得社会的认同。国际内部审计的理念发展有以下几点:即从独立性到客观性发展,独立性只是为保障客观性的成功,独立性处于从属地位;内部审计视野具有扩展性,如从理论到实务的扩展,从组织实施到采用各种技术手段的扩展;确立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将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在国内内部审计界认为的理念是:内部审计是适应内部控制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予以确认;内部审计服务于治理者,又服务于被治理者;内部审计应对风险管理进行再管理;内部审计要参与管理并对发展战略等高层决策的重大经济活动提供咨询和建议;独立、客观、公正是内部审计存在的根本。为了获得社会对内部审计职业的认同,在内部审计的基本理念基础上还应突出职业理念。内部审计的功能应是以风险防范、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资源利用、查错纠弊等为工作内容,这些职业内容体现了内部审计有别于其他管理部门的不可替代的职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职业理念。不论是内部审计的一般理念,还是职业理念,在不同国家、不同环境、不同审计组织、不同单位和不同人中可能有不同的认识,但它产生于实践,代表了先进的内部审计职业作用和职业能力,代表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五是应突破内部审计需求不足和内部审计作用弱化的重要瓶颈。对于经济实体而言,私有小型企业基本上难以产生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对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言,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产生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对企业而言,内部审计能对其维权、增值产生积极作用,所以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真正需要。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为领导决策服务,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组织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诊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企业增值起直接作用。社会和市场对企业最有权威的评价决定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内部审计就是为这一目标而存在的,所以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内部审计需求与内部审计作用是一对孪生兄弟,但需求是作用的前提,首先需求决定作用,当然作用也可激发需求。但对需求和作用起影响的因素不光是客观因素,也不可低估行政行为、领导意志、利益诉求和内部审计本身工作水平、审计人员能力、审计工作成效、审计作用被认可等多因素的影响。
总之,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既需要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也需要有多方面的实务探索;既需要从宏观方面形成审计环境和氛围,也需要具体业务卓有成效的实践;既需要靠政府的肯定和引导,也需要单位、部门领导提高认识;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也要有对历史发展的分析与检讨。本文提出以下观点,意在得到更多讨论,即:科学内部审计理论是内部审计的立身之本,是争取社会认同的根本因素;内部审计的国际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表现主要是自控、自治、自律,而不是监督;内部审计的对象是以资源为基础,财务管理和核算的资金包含在资源之内;内部审计只有走职业化道路,才能保证事业稳定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已奠定了扎实基础,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科学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