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分离倾向分析_远东论文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分离倾向分析_远东论文

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分立倾向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东地区论文,俄罗斯论文,倾向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俄罗斯独立之后,长时间的政局动荡和经济危机曾引发了许多联邦主体的地方分立倾向,使联邦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远东地区的地方分立倾向不仅具有全俄的普遍性,同时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远东地方分立倾向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走势做了初步详细分析。

【关键词】俄罗斯 远东 分立倾向

苏联的解体与俄罗斯激进的改革引发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离心倾向,地方分立活动曾一度使俄联邦面临解体的威胁。正如叶利钦在1996年“总统国家安全咨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地方分立主义是俄罗斯国内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在全俄地方分立活动的潮流中,远东分立活动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远东地方分立倾向的表现

1.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要求升格扩权。远东是个多民族地区,在全俄各地少数民族要求独立或扩大自治权的浪潮中,远东的民族自治地方也不甘示弱,纷纷提出升格扩权的要求。雅库特民族自改革以来,利用自己手中的金刚石矿、金矿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手中的选票做筹码,利用联邦中央权力斗争的契机,成功地把自治共和国改为萨哈共和国,并赢得比其它联邦主体更多的利益,如取得与联邦共同利用金刚石和金矿资源的权利,还拥有10%的独立开采和支配的权利,从而使当前的社会经济指标明显优于周围的联邦主体。犹太自治州经过不懈努力,不仅从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独立出去,成为人口最少的联邦主体,而且使全州成为全俄仅有的12个自由经济区之一。马加丹州辖下的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和堪察加州辖下的科里亚克民族自治区也不甘示弱,都曾要求从所在的州独立出去,成为联邦主体。后者还曾扬言建立科里亚克共和国。

没有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而散居在远东和中亚的朝鲜族居民改革期间十分活跃。他们利用自己与韩国的各种联系和俄罗斯扩大与该国经济合作之机,在经济生活中积极活动,在政治上鼓动民族情绪,成立了朝鲜民族文化中心,提出了先在滨海边区建立朝鲜族自治区或自由经济区以吸引韩国投资,继而从中亚向这里迁移朝鲜人,最终建立自治州或更高一级民族自治地方的方案。由于有韩国的背景,朝鲜人的要求与活动已引起地方当局和联邦中央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年代被撤销的哥萨克特殊阶层已在远东复活。为沙俄拓地殖民立下赫赫战功的乌苏里哥萨克率先恢复,提出了恢复哥萨克自治制度的要求。哥萨克首领已成为地方要人。应哥萨克要求,前副总统鲁茨科伊把滨海的哈桑地区划给哥萨克为领地。结果该领地竟一度成为实施图们江国际自由经济区方案和中俄勘界工作的一大障碍。

2.鼓吹恢复远东共和国。远东共和国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根据列宁的决定在远东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目的是起到缓冲作用,缓解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该共和国虽然只存在了2年多时间,但在外交上、军事上以及经济上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俄罗斯爆发全面经济危机之后,恢复远东共和国成为远东分立主义势力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成为向中央施加压力最有份量的筹码。在俄罗斯地方分立活动高潮时期,全俄有许多州和边区筹划或建立了共和国,但都如昙花一现,目前已基本销声匿迹了。只有恢复远东共和国这支口号经久不衰,这是与远东共和国党的积极活动和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在俄罗斯全面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之后,上百个政党和团体应运而生,远东共和国党便是其中之一。该党制定了恢复远东共和国运动纲领,把恢复远东共和国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该党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恢复出版了当年的《远东共和国报》,还团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学者,为恢复远东共和国大造舆论。例如,1992年远东历史研究所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一个新观点,即当年远东共和国并不是自愿加入俄联邦,而是被武力吞并的。远东共和国党据此致信总统和议会,提出“迄今为止,在俄联邦还没有找到远东共和国‘自愿’加入俄联邦的法律文件”,“俄联邦对远东共和国进行了武力入侵,用武力吞并了它的领土”,因此从法律上来讲,应恢复这个民主共和国。

1995年4月6日是远东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日,远东共和国党在此前后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宣传活动,号召远东居民建立自己的国家,不再当末等公民,结束看莫斯科脸色行事,守着“金饭碗”挨饿的历史。在远东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的情况下,这些宣传迎合了相当一部分居民的心理,颇有鼓动力。

3.向中央施加压力,要求扩大地方自主权,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远东各界人士普遍认为,由于联邦政府没有根据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改革政策,使远东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受到了比其它地区更多的损害,成为全俄最困难的地区。像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政治中心自然受到政府的庇护;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一类的钢铁、石油“巨人”则受到重视,少数民族共和国享有自治权,受到照顾,只有远东这样的边远地区受到歧视,沦为末等公民。远东人士还举出许多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断。最典型的例子是,1995年,日本政府向远东提供5亿美元贷款,结果绝大部分被联邦政府拨给了圣彼得堡、下诺夫哥罗德、乌拉尔等地,只给远东留下2000万美元,这使远东人士耿耿于怀。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地位,远东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自主权,竭力说服联邦中央“不必每天给穷人鱼,要给他鱼竿”,提出“不给钱就给自由”的要求。这里的“鱼竿”和“自由”均指自主权。

那么远东想要哪些自主权呢?第一要求对本地区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包括有权向外国租让矿山、森林和其它资源,利用资源建立担保基金,如利用10%的黄金产量建立贷款抵押资金,以便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解决本地区财政危机。第二是外贸自主权,包括自由出口本地区产品。第三是税收自主权,包括在保持联邦税收总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自由调整个别税目的税率,以便通过税率杠杆鼓励或限制某些产品的生产,进行结构改革。第四是要求扩大关税自主权,包括截留20%的关税,在保持联邦关税总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调整个别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从而以低税率来吸引其它地区通过远东开展进出口业务,以增加口岸过货量,增加运输收入。远东的许多城市也提出了扩大自主权的要求,如1995年1月,20多个远东和西伯利亚城市的市长在哈巴罗夫斯克集会,商讨提高自己城市在联邦的地位问题,为此制定了“关于在俄联邦实行地方自治管理总则”的法律提案。

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远东向联邦提出越来越强烈的经济要求。1995年初,远东和后贝加尔各联邦主体的杜马议员在哈巴罗夫斯克成立了“俄罗斯东方大会”,向联邦政府提出了改变对远东的政策,下调运费,电价或提供补贴等一系列要求。并警告说,如果联邦政府再不理睬远东的呼吁,那么他们将征集公众签名,表示对政府的不信任。各行政区杜马对此表示支持。滨海边区杜马发表了告选民书,称“如果联邦政府和议会不帮助滨海边区解决最紧迫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话,那么边区杜马将号召居民封锁西伯利亚大铁路和海港,并要求政府辞职和提前选举总统”。萨哈林州杜马则通知总统:“如果联邦政府不向萨哈林州提供紧急援助的话,州杜马将向日本和亚太地区其它国家求援”。1995年4月12日,远东各州和边区统一行动,在各地召开了“抗议反人民的社会经济改革方针”群众大会,要求给远东紧急援助。1996年7月滨海边区煤矿工人大罢工,要求补发工资,改善生活,迫使联邦政府紧急拨款507亿卢布,补发部分拖欠工资。这些活动给联邦政府造成很大压力。

经过不懈努力,远东已取得许多优惠政策和经济利益,如享有45%的地方税收留成和20%的关税收入留成。这些优惠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中都是少见的。

4.在处理许多重大问题上不与联邦中央保持一致。作为联邦主体,远东应在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外关系上与联邦中央保持一致。然而远东的联邦主体在处理许多重大问题时却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各行其是,置联邦决议于不顾,表现出明显的政治自由化倾向,甚至不惜使联邦政府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例如在对华关系上,俄联邦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然而远东在对华关系上却出现明显的反差,甚至出现了反华排华的思潮和行动。

根据1991年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两国东段边界协议,双方联合勘界委员会从1993年起开始勘界标界工作。然而这一工作却受到哈巴罗夫斯克和滨海两边区的阻挠。这两个边区从本地区利益出发,要求政府废除这一协议,还不顾中俄双方达成的不利用新闻媒介渲染勘界分歧的协议,发表大量煽动性言论,激起居民的反华情绪。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行政长官在记者招待会上公然要求废除中苏边界东段协议;滨海边区行政长官也多次公开要求废除这一协议;滨海边区杜马也向联邦杜马提交了修改中苏东段边界协议的议案,要求终止勘界标界工作。远东的某些学术界人士还撰写了大量文章,配合地方当局大造反华舆论。远东边防军个别军官甚至公然把中国视为假想敌。在行动上,远东与中国毗邻的州、区多次采取代号为“外国人”的联合行动借故搜捕中国人,强行押解出境。经过这些宣传和煽动,使远东居民的反华排华情绪增长。1994年末在哈巴罗夫斯克和滨海两边区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居民担心中国扩张。由于这两个边区的干扰,勘界工作曾一度中断,已不可能如期在1997年底之前结束。远东上述边区的做法曾使俄联邦政府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在对待图们江国际经济开发区方案上,联邦政府始终持积极态度,与中、朝、蒙、韩等国联合签署了开发图们江的一系列协议。而远东,特别是滨海边区却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对该方案持反对态度,害怕该方案的实施会降低现有的自由经济区地位,对当地港口和铁路运输构成强有力的竞争,减少过境运输收入。总之,远东的政治自由化倾向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联邦主体经常根据自己的利益对联邦中央说“不”。

二、远东地方分立倾向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远东的地方分立活动经久不衰,有时甚至有恃无恐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远东地位和作用的提高为地方分立活动提供了筹码。苏联的解体改变了俄罗斯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版图,使某些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大幅度提高。改革之前,远东是一个处在半封闭状态下的边远地区。改革之后,远东全方位对外开放。在俄罗斯失去黑海和波罗的海诸多港口之后,远东的港口作用上升,成为俄罗斯的东方门户。特别是俄罗斯调整外交战略,改向西方一边倒为兼顾东西方的“双头鹰”外交战略后,远东作为俄罗斯开展亚太经贸合作的窗口作用更为加强,俄罗斯经济重心明显东移,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俄罗斯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先决条件。

2.联邦中央的权力斗争为地方分立活动提供了契机。俄罗斯独立后,爆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联邦主体成为各派政治力量争取的对象。当年叶利钦竞选总统时,为拉选票曾许下诺言,如果当上总统,地方上对自主权能承受多少就可以要多少。这无疑鼓励了地方分立主义。1992年到1993年,由于总统和议会之间权限不清,造成政出多门,政策多变甚至相互矛盾,极大地削弱了中央的权威,使联邦中央失去凝聚力。在最高立法和最高执行两大机构的权力斗争中,政府和议会都以放权和给经济利益来拉拢地方,以赢得支持。叶利钦、哈斯布 拉托夫、鲁茨科伊、盖达尔等主要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远东地区,给远东以许多许诺。可以说,两大政权的斗争为少数民族共和国加快独立步伐和为州、边区的地方分立活动提供了大好契机,从而加大了离心倾向,在全俄形成了强劲的“主权化”和“自治化”的潮流。远东也不失时机地加入这一潮流。

3.与西部地区经济联系断裂,经济独立性增强。远东的经济结构和在全俄经济中的劳动分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原料生产专业化特点。改革之后,价格关系的急剧变化对远东的经济结构造成极大的冲击。同1991年相比,铁路运费上涨了16000倍,飞机票价仅在1991至1994年期间就上涨了9500倍,从而使远东的产品失去竞争力而很难销售到西部地区,如1994年就没能把大宗产品——木材销售到国内西部地区。运费的上涨还阻碍远东从国家西部地区购进大宗物资,如煤炭等生产资料。与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断裂增加了远东经济的独立性,促使远东加速结构调整,在经济上摆脱西部地区的制约。目前,远东居民很少有机会去西部地区旅行,莫斯科在他们的心目中更为遥远。这种状况无疑为地方分立思潮提供了土壤。

4.经济危机加深,迫使远东不断向中央施加压力。远东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开发薄弱,再加上自然灾害不断,使经济和社会状况不断恶化。1994年以来,远东工业企业的亏损率始终居全俄之首,物价一直是全俄最高地区,居民的现金收入与最低生活费之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低收入、就业岗位减少、拖欠工资、自然灾害使大约50万人迁离远东。面对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向联邦中央施加压力,争取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这自然为地方分立活动提供了温床。

5.联邦政府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不力,刺激了地方分立活动。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俄罗斯都未制定因地制宜的地区政策,而对各地区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改革之后,对各地区划一的政策明显不适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迫使各地区向中央要自主权和经济支持,迫于地方压力,联邦中央不断调整与地方的关系,下放一些权力。这些调整是必要的,然而缺乏通盘考虑。许多调整不是以法律形式出台,随意性很强,某些调整只是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或是哪里闹得凶就给哪里特惠。人们用“哭闹的孩子有奶吃”这句成语来形容中央对地方的关系。这些调整造成联邦主体的实际地位不平等,从而违反了联邦章程所规定的联邦主体地位一律平等的原则。为缓和民族问题,联邦中央给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以更多的权利和支持,如给科米共和国的税收留成为80%,而地处同一地区的沃洛格达州却只得到3%。1992年联邦政府给这两个联邦主体的财政拨款分别为1140亿和10亿卢布,可见它们所受待遇有天壤之别。同是黄金产地,雅库特共和国得到了10%的独立开采和支配权,而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两州却没有这一权利。联邦中央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州和边区的普遍不满,纷纷要求建立共和国,以取得和少数民族共和国同样的特权,如提出建立滨海共和国、西伯利亚共和国、叶尼塞共和国等,乌拉尔共和国还曾正式宣布成立。远东共和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远东地方分立势力提出的,被用做向联邦中央施加压力的筹码。

6.地方行政长官把搞地方分立活动当做赢取选票的手段。根据俄联邦法律,地方行政长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选民把能否为本地居民谋利益作为衡量行政长官政绩的首要标准,而不在乎他是否与总统或议会相左或有内线关系。不久前,叶利钦总统的死敌鲁茨科伊以压倒多数票当选为库尔斯克州州长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这种形势下,远东某些州,边区的行政长官把与中央分庭抗礼,为本地区争利益当成赢得选民支持和拥护的手段。如滨海边区行政长官近年来在对中俄边界勘界标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与联邦中央对着干,结果威信提高,不久前顺利当选为下一届行政长官。选民的支持也使地方行政长官在处理对联邦中央的关系上有恃无恐,甚至十分强硬。

三、联邦政府对远东地方分立倾向的态度及对该地区的政策

俄联邦政府对地方分立活动采取了较灵活的态度。如在对少数民族要求自治的分立活动上采取了恩威并重的作法,即对经济上的要求尽量满足,以缓和十分尖锐的民族问题,而对国家的独立要求,如车臣分立势力的活动则坚决打击,甚至不惜出动重兵镇压。在对待州和边区的分立活动上总的来说要比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态度严厉。除对经济要求采取较宽容的态度外,对政治要求或自治要求给予严厉制裁,如斯维尔德洛夫州成立乌拉尔共和国后立即被叶利钦强行解散。这也是其它酝酿之中的共和国,包括远东共和国至今不敢成立的原因。

在对待远东地方分立活动上,联邦政府的态度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对外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决不向地方分立势力让步。在中俄东段边界勘界标界问题上,联邦中央坚持顶住了远东地方当局及国内反对派的压力,多次重申了坚决履行中俄两国边界协议的立场。1996年10月俄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访华时重申了上述立场,叶利钦在1996年12月会见李鹏时明确表示将在1997年底完成中俄东段边界的勘界工作。由于联邦中央的态度坚决,迫使远东抵制勘界的地方领导人转变立场,使勘界工作得以进行。

2.在对待远东地区要求扩大经济自主权和经济要求上,联邦中央则采取灵活的态度,并尽量给予解决。联邦中央承认远东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受到的损害多于其它地区,而得到的支持和待遇与其地位不相称,理应得到更多的支持。联邦政府认为,由于无力给远东地区财政帮助,可以给部分权力。认为给地方的权力越多,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如果再解决不好社会经济问题,居民则会把不满从联邦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身上,从而减轻联邦政府的压力。基于这种考虑,再加上远东经济持续恶化,联邦中央近年已向远东下放了不少权力,提供了许多优惠和经济利益。如1993年下半年,应滨海边区的强烈要求,免去了该边区应上缴联邦财政的税款。次年又特批该边区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因为该边区已付不起从国家西部地区购买小麦的铁路运费,尽管叶利钦早已宣布俄罗斯当年不再进口粮食。

总之,俄联邦政府重视远东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以来,针对远东社会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颁布了几十项决议和纲要,如《关于国家支持和发展远东和后贝加尔经济的措施》、《北方儿童方案》、《迁移北方居民方案》、《北方小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案》、《关于消除萨哈林州地震灾害后果的措施》等。此外,还有一系列的纲要和措施处在制定或设想之中。叶利钦访华之后对促进远东和后贝加尔对华经贸合作和加强对外经济联系提出一系列设想,其中包括制定对外国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提供投资保障,降低投资风险等一整套措施,还授权远东各联邦主体制定以优惠条件吸引国外投资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纲要草案等。在国家尚未出台地区政策的条件下,这些决议和纲要无疑对远东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远东各联邦主体并不满足于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零打碎敲式的支持,强烈要求出台有利于远东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地区政策。在远东一些行政长官的强烈要求下,叶利钦于1994年11月15日会见了他们,答应了他们提出的一些条件,许诺制定远东长期发展纲要。1995年7月15日,俄联邦政府颁发命令,责成经济部牵头,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和远东各州、边区地方政府制定远东长期发展纲要。1996年初,这部纲要制定完并通过鉴定。联邦政府和叶利钦总统分别于4月11日和24日签署了实施该纲要的命令。

远东长期发展纲要是俄联邦政府制定和实施地区政策的首次尝试,受到叶利钦的重视,因此被称为总统纲要。该纲要长达20万字,对远东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划,对远东当前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涉及面之广,计划投入资金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从纲要中可以看到,俄联邦政府重视远东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远东支持的力度。联邦中央对实施纲要的拨款份额要超过其它同类纲要1倍多,还为远东提供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优惠政策。

四、远东地方分立倾向的发展趋势

首先,可以肯定,远东的地方分立倾向将逐渐减弱。主要根据是:

1.1992年以来,俄联邦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遏制地方分立活动的措施。如在新宪法中对有关条文做了删改,规定各联邦主体的权力和地位平等,从而清除了造成各州、边区与共和国相互攀比的原因;规定“联邦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俄罗斯联邦的联邦主体协商一致后才能改变”,从而在法律上遏制了联邦主体自行改变自己地位的作法。目前全俄各地的地方分立活动或已平息,或成强弩之末,就连最强硬的车臣分离派也有妥协的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恢复远东共和国的前景渺茫,充其量只能在适当时机掀起舆论高潮,而不可能真正实现远东地区的独立。

2.远东长期发展纲要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远东的要求和愿望。远东大部分人士对这部纲要比较满意,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地方分立活动。

3.远东地方行政长官的选举已结束,纳兹德拉坚科、伊沙耶夫等都当选连任。如果说他们以前与联邦中央唱对台戏是为了赢取选票的话,那么达到目的之后将会有所收敛,否则有可能被联邦政府撤换。叶利钦当选总统后,努力呼吁俄罗斯社会保持团结,同时发出警告:“要毫不怜悯地辞退那些破坏权力机关名声、破坏公民对国家信任的官员”。这必将对那些搞地方分立活动的地方官员起威慑作用。最近发现,远东某些曾在中俄边界勘界、图们江国际经济开发区方案等重大问题上与联邦中央分庭抗礼的行政长官和官方人士已转变态度。

虽然远东的地方分立倾向同全俄一样呈逐渐转弱的走势,但这种分立倾向还会长期存在,不会最终消失,特别在近几年内,远东的地方分立活动有可能较为活跃。做出这种推测的主要根据是:

1.由于远东产业结构上的特点,其发展有相对于全俄的滞后性。虽然全俄经济有可能在近期内止跌回升,但远东的经济危机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已使远东的社会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主要生产部门设备严重老化,已超过有形和无形损耗界限的50%,急需全部更新。虽然远东长期发展纲要已开始实施,但联邦政府许诺的拨款要分10年拨给,无疑远水不能解近渴。许多官方人士把这部纲要看做是政治空谈和口头意向书,对其发展远东的作用持怀疑态度。最近一个时期将是俄罗斯财政最困难的时期,联邦预算收入有1/3收不上来。因此,不能指望联邦中央对远东给予强有力的财政帮助。为解决紧迫的社会经济问题,远东将不得不拿起地方分立的武器来向中央要钱要权。

2.俄总统大选之后,政局远未稳定下来,导致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的因素并未消除。各派力量正在重组,反对派力量趋强,政府与由反对派主宰的杜马之间矛盾冲突不断。由于叶利钦健康不佳,围绕总统继承权问题必将有一番斗争。历史已证明,只要中央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加剧,就会给地方分立活动提供契机和筹码。

3.远东是多民族地区。这里的民族问题虽不严重,但要求扩大自治权的趋势不会改变。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日里诺夫斯基在远东大有市场,其活动引起少数民族的警觉。因此可以认为,远东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要求加强自治权和提高地位的活动不会停止。

4.远东是俄罗斯参加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事务的前沿,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远东有可能作为一个地区单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目前,远东已成为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的热点地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远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竭力施加影响。面对众多的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远东必然会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利益进行选择,确定自己在国际劳动分工中的位置。因此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上不可能完全符合俄联邦的战略,从而表现出地方分立倾向。

标签:;  ;  ;  ;  ;  ;  ;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分离倾向分析_远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