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发展态势良好,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对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等多个方面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在整个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建设者都应该掌握全面的施工技术,并且还要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实际施工中去,如果这项工作落实的好,必将成为一件造福人类的大事。
关键词: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实践
引言
建筑项目的施工作业质量直接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安全情况以及使用性能,进而对公共安全以及利益产生影响。现浇模板施工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建筑水平在一定要程度上有所提升,同时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也更有保障。深入探究现浇模板技术,详细的梳理其施工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探究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并对其质量保证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1施工阶段现浇模板技术
1.1柱模板施工
在开展柱模板的安装施工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人员应当基于具体的放线位置,把200mm长的焊接支杆放入柱内50~80mm左右的位置,在柱内的4个方向将此模板顶住,大幅保证模板的稳定程度、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以避免柱模板位移问题的出现;需要校正以及固定好各安装柱,并通过拉通线的方式处理中间柱,从而保证校正的作用。模板应基于柱的具体大小,选择拼成两面一片或是一面一片,并在安装完成之后通过主筋或者是铅丝对模板实施绑扎固定,之后可利用U形卡卡紧布置于两侧的模板材料,大幅提升模板连接点的牢靠性及稳定性,然后再开展两面模板的连接施工。在对柱箍实施安装作业时,柱箍可考虑使用钢管、角钢及槽钢等材料。其中钢木箍应选择螺栓以及模板等材料,可以基于模板的具体侧压力情况来确定柱箍的间距及大小尺寸等各个参数信息,如果出现柱断面过大问题,施工人员应当自定义使用穿模螺栓设备,从而使模板的安装质量更有保障。
1.2楼梯模板结构的施工要点
在开展楼梯模板的安装作业时,首先需要对土地面实施夯实处理工作,并科学运用通长脚手板,使用多层支架来开展支模作业,确保模板可与模板相互垂直,下层支柱应统一布置于竖向中心线位置。在进行楼梯模板结构的安装时,需先由边跨一侧实施安装,在做好第一排龙骨及支柱结构的安装作业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安装作业,要求支模间距保持在800~1200mm,并需要把小龙骨间距控制在400~600mm,大龙骨间距控制在600~1200mm。随后,应当科学的调整支柱的高度,同时找平大龙骨,且楼板底模应当使用木模板,并利用硬拼技术对模板实施链接,保证拼缝的严密性,以避免漏浆问题的发生。此外,小钢模应当通过U形卡实施链接,并将U形卡间距控制在300mm左右。
2我国现浇模板建筑施工技术
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人们对其发挥作用的认识程度在不断加深,并且许多人能够看到其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等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地规避一些安全隐患,相关单位和部门都加强了对模板工程的重视程度。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改变,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升模板的技术,简而言之,现浇模板对于提升模板的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模板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木模板、钢模板、滑模板以及固定模板等,每种模板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固定模板,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更好地起到固定的作用,不断提升建筑项目的稳定性。现浇模板的刚度和形状都能非常好地满足建筑施工的工程要求,并且还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影响建筑整体水平,进而通过自己的方式促进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相关施工人员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操作更加简单的现浇模板,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施工结束后迅速拆除这些模板。
3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整个技术施工的开端,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就可以为未来的施工打下扎实的基础。从整个现浇模板技术角度分析,首先,施工人员要严把材料进场关,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验收及复检,保证我们所运用的建筑材料都合格且符合规范。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搭设脚手架材料的质量,毕竟这种材料的质量优劣和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所以一定要加大重视力度,最好将建筑操作质量的检查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具体来讲,相关人员在对搭架材料进行合规检查时,不仅要运用专业经验,而且还要根据具体的需要对特殊结构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为其规范性打下扎实的基础。面对前期建筑工程图纸设计工作,相关人员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确保图纸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设计工作中运用到的相关技术和相关材料一定要反复的确认,这样才能确保后面的施工更加顺利。在开展末班设计时还需要充分地对模板构造进行了解,确定其荷载量,并且这个荷载量一定要是精确值。同时,还要对支撑位置在整个建筑中的位置进行具体的规划。只有在对该位置的具体荷载进行计算之后,才可以具体展开模板的设计工作,为现浇模板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做好必要的保障。除此之外,在工作的准备阶段,还需要开展风险评估预测,对于在未来实际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和问题。在这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大力支持下,一旦在具体工作时出现施工问题也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3.2测量放线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开展具体的测量放线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准确地测量模板,同时还要整理好相关的数据,这样可以为后期的施工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持,并且以这种方式确定的模板也将更加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一名建筑现场的施工人员,一方面要做好模板各项数据的收集工作,另一方面还要认真的标记好浇筑的位置,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方便我们更好地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数据。在未来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将相关的数据提供到现浇模板技术应用中去。从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方面进行考虑,这项技术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对于所运用到的数据的准确性要求也非常高,所以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扎实的施工技术。并且,在面对实际的工作时,为了给我们的工作打下扎实的质量基础,技术人员一定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3关于现浇模板的安装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现浇模板更好地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服务,工作人员要在模板安装之前对模板的支柱等地方进行必要的调整,特别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工作人员对模板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要注重对建筑的拉线处理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些项目的施工人员会偷偷地将建筑的拉线工作直接省去,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行为,会给建筑工程质量和其安全问题带来非常大的隐患,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要不断加大对具体工作的实施力度。工作人员在安装现浇模板时一定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假如工作人员所记录的数据出现了偏差,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这样可以促使整个工程更好地满足我们的建筑需求。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升,随之提升的还有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高新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建筑方面,模板施工技术已经逐渐朝着新型模板施工技术方向进行革新和优化,提升施工效益和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有昌.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122-123,126.
[2]高剑宇.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河南建材,2018(2):189-190.
[3]袁建江.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11):48-49.
论文作者:黄冬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模板论文; 现浇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