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总效率;切口长度、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激素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低于对照组,手术完成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激素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血清激素指标波动幅度更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手术效果确切,可缩小切口,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减轻对机体的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技巧;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150-0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育龄女性常见疾病,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痛经、性交痛和不孕等症状,需及时治疗,以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本研究探讨了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别40例。腹腔镜组年龄21~45岁,年龄(30.21±5.51)岁。对照组年龄21~45岁,年龄(30.89±5.2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辅助麻醉或全身麻醉,平卧位,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在脐孔置入10毫米套管穿刺针和腹腔镜,并在左右下腹分别置入5毫米和10毫米套管针,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仰卧位,常规对腹盆腔进行探查并实施手术治疗,术中先分离粘连,将囊内巧克力样液体吸尽,冲洗囊内壁,将囊肿破口周围纤维组织环切除,完整剥除囊内壁,最大限度保护正常卵巢组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总效率;切口长度、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激素指标。
显效:疼痛消失,症状消失,术后1年无复发;有效:症状好转,疼痛减轻,术后1年无复发;无效:症状无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总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作t检验、χ2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总效率相比较
腹腔镜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在外科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可通过小切口插入腹腔镜进行腹腔内观察,清晰显示病变部位,更好发现微小病灶,实现彻底治疗,降低复发率。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和传统手术对比切口小,出血少,对血管、组织和神经损伤轻,可减轻手术刺激,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降低感染风险,还可减轻对患者机体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提高妊娠率[3-4]。
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低于对照组,手术完成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激素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血清激素指标波动幅度更小,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手术效果确切,可缩小切口,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出血,减轻对机体的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彩蓉,胡庆兰,郭训等.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对妊娠的影响[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3):284-287.
[2]周静.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联合达那唑的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9):1107-1108
[3]吴慧卿,叶凤如,黄玉玲等.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0):2568-2569.
[4]王敬华,祁建青,任琼珍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9):1353-1355.
论文作者:苗玉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囊肿论文; 卵巢论文; 腹腔镜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