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新时期的党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新时期论文,党建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着重大的转变和挑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党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新情况,掌握新知识,摸索新经验,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为此,必须遵循毛泽东一贯创导的实践—认识——实践的思想,必须按照邓小平所说的“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1〕的教导去做,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归宿,才有可能使我们不断地适应新情况,认识新矛盾,解决新问题。
一、党的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指出了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2〕感性认识具有对现实事物亲身体验的可靠性和直接性。正是这个特点规定了感性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性,同时,这个特点也规定了感性认识停留在经验层次上的局限性。感性认识局限于事物的表面和外部,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性和偶然性。因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或飞跃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觉印象的反复积累的基础上,运用思维规则进行逻辑归纳的结果,也即我们通常说的从具体、个别、特殊上升到抽象,一般、普通的过程,理解把握了事物的一般、普遍的内涵,就是把握了事物的内在属性,内在本质。从事物的内在联系看待事物的本质规定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理性认识因其飞跃性而形成的抽象特征,规定着理性认识必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具有超越可感客体的认识上的间接性。因为它是运用理性的认识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和理性的思维工具(逻辑,想象,预见)等作为中介环节,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3〕但是,理性认识的这种间接性的特点并不妨碍它比感性认识更为深刻,更为全面,因而也就更为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4〕毛泽东曾批判过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这种情况反映在党建工作中,表现为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工作中的经验主义。一方而,我们要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是认识论中的“唯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邓小平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5〕他强调一定要“重视多研究历史和现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6〕另一方面,我们要防止和避色“经验主义”。最近若干年来,我们强制实践、强调“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就是要有创造性。”〔7〕这种态度为我们的改革开放闯出了新路子,创造了新办法、新思路,创出了新局面。但是也因而有一些党员和干部,产生了忽视理论学习,忽视理性和知识修养的提高,实用主义地理解“无论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愿意或者不善于将经验的东西总结、提炼,上升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的规律性认识,始终不能在本质上把握事物全局,在工作上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
为了避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重要的是把理论和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大力强调理论学习,“各级党委一定要把思想理论工作放在正确轨道和重要地位上”〔8〕。另一方面要切实深入到当前建设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9〕这种结合在认识论上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为:1.“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0〕这是指科学的理论有助于破除狭隘的经验主义的束缚,帮助和指导人们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11〕“允许不同观点存在,让事实说话。”〔12〕这都是强调理性认识只能来源于感性认识。3.“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13〕邓小平不仅强调不能迷信本本,而且强调也不能迷信别人的经验(包括别国的经验)。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14〕这是要求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尽可能地使经验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15〕5.“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6〕经验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经过思维的加工制作。学习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助于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加工,提炼具体的经验,使之上升到一般、普遍的水平来指导全局。
二、党的建设必须把握好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的中介环节
理性认识或理论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所把握的关于外界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一种认识。其根本性质是属于一种事实性的认识,它只告诉人们外界客观事物本身“是什么”、“是怎样”、“是如何”的客观事实;解决的主要课题和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所要求的是一种事实性的真理,即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它的判断是真假或对错的问题。这种认识一般不涉及外界客观事物如何有用,能否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和利益,即对人有何功利性价值;一般也不涉及人们的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目的即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企图改造外界事物的现成结构和形式,塑造出对自己有用或有利的新的理想客体(而这种理想客体是不会由外部客观的自然过程自发产生和形成的)。因此,理性认识本身是无法直接用来改造客观世界的,它只能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这层意思毛泽东、邓小平等在讲到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时,就已经多次阐述过。
理性认识或理论认识如何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或者说,理论如何与实际相结合,必须有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即理性认识或理论认识必须转化为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观念模式,(即观念模型、理想蓝图或行动计划)。观念模式或模型是对未来的或目前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对象、条件、方法、手段、步骤、途径、措施、过程和产物的一种超前性的观念反映,是直接指导和支配实践活动的意向性意识。
观念模式对人们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之前就能建构起实践活动的观念模式,确立起实践活动的目标,规定好实践活动的方向并对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因而使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鲜明的预见性、计划性和创造性。正是实践的观念模型或蓝图保证着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使实践活动既遵循着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对按照主观自身的理想自由自觉地展开。显然,实践模型或规范式对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没有实践模式这个重要环节,或者不建构起全面的实践模式,人们的实践活动就只能是盲目的、低效的活动,甚至是有害的活动。
实践的观念模式的重要作用,在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中正日益突出地显示出来,党的建设也不例外。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党的建设的三年规划(1995—1997)就是实践的观念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规划对上海最近三年的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何落实党建的三年规划部署,采取哪些举措,都作了明确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能够直接指导人们的工作和行为。这是因为党的建设本身已成为一项现代化的工程,它不仅意味着党的建设系统化、整体化、规模化,而且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党的建设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些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实践活动之前,就建立起设计合理和科学的实践模式,从而使自己的行动具有合乎规律的目的性、理性的逻辑性,能够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党的建设工程能够实现我们预期的目标。
有必要指出的,实践的观念模式是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中间环节,是理性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再创造”,这是由于观念模式是实践客体的尺度,主体自身的尺度,实践手段和方法的尺度,作为实践必要条件和环境的社会利害关系的尺度四者之间的统一。更为明确地说,实践的观念模式具有理性认识和具体实际相互整合的特征,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实践的观念模式的整合性主要有以下表现:1、观念模式蕴涵内容的综合性。实践主体的动机、目的、愿望、需求、知识、能力和情绪;实践客体的属性、特点、运动规律以及同周围环境的关系;实践的物质工具、精神手段、措施、方法、技术;实践的过程和阶段,实践的自然、人文和社会条件;实践的价值、效应和意义等等,都是实践观念模式所要综合把握的。
2、观念模式针对特定实践对象和过程的具体性,不管观念模式具有怎样的层次性和相对性,或者有的运用范围较广,适用时间较长,或者有的只适用于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但总的来说,它比理性认识更具体,更丰富。可见,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的观念模式,是一个不断具体化,不断现实化的过程。
3、观念模式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实践的观念模式直接包含着要求或指导人们“如何做”的具体内容。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实践主体“要什么”的实践目标,以及为此“应如何”、“该怎样”进行实践活动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各种主、客观条件,且具体地设计实践活动的方式、举措、步骤、过程、途径等,规划人们实践活动的整个具体过程。
4、实践模式具有外观上的形象性。实践模式作为对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超前的、预设的“观念模型”,这种“模型”可以用各种符号和具象的形式进行表述。这是因为观念模型本身就是具体的蓝图、规划和设想,因此,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活动是实践的观念模式整合的重要手段。
三、党的建设必须更全面地理解和坚持“实践标准”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已为绝大多数人普遍接受,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最基本的原理,持有疑义的已很少了。但是如何从认识改造世界角度来理解认识的真理性的价值,如何建立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客观标准等,仍然是人们需要弄清的问题。
有必要指出,科学性和价值性都是真理的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真理的全部内涵。真理的科学性反映的是真理同客体的关系,是指真理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正确的,具有可证实性。真理的价值性反映的是真理同主体的关系,是指真理可以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是有用的,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的价值性以其科学性为基础,真理的科学性又以其价值性为导向,任何真理都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既然任何真理都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那么,对真理的检验就应当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所谓事实检验,就是指对真理的科学性,亦即合规律性的检验。符合客观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的,就具有科学性。所谓价值检验,是指对真理的价值性,亦即合目的性检验。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对主体具有肯定意义和积极作用的认识,就是好的,就具有价值性。
概而言之,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包括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两个方面。事实检验是真理的外在尺度,价值检验是真理的内在尺度,只有两个尺度相统一,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既经得起事实检验并证明为真,又经得起价值检验并被证明为好的认识,才是真理。
从认识和实践的验证过程来看,实践向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主要形成的是事实真理。人类历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人们已经知道了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某种规律,但是远不知道它对人类有什么作用,或者知道它们对人类生活有用,却一时没有发现他们的使用方式,因而,不能产生实际的社会价值,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才意味着事实真理转化为价值真理,只有在认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实现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的统一。一般来说,在人们认识客观事实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下,人们建构起的实践观念模式(即蓝图、模型、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实践主体的行动效益,实现最佳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这种认识就是科学性和价值性、事实和价值相统一的真理。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检验标准,是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是否合理的标准,也是检验共产党人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它的依据在于生产力的现实状况,既是确立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根本性因素,又是制约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深层根据。立足于现有条件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共产党人制定政策的目的和出发点。而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就是检验我们的政策成功或失败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科学和价值,事实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实践作为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一方面它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另一方面它又是联结事实与价值的桥梁。实践的这种双重性质,规定了它作为检验标准的双重功能,它既是检验一定认识符合实际,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又是检验一定的评价判断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的标准。但是,以往人们局限于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实践,而忽视了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具有检验价值判断的功能。“三个有利于”的提出,克服了这一局限。它明确地昭示人们,对于一定的对象,不能仅满足于“它是什么价值”,这两方面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对于计划、市场、股份制等等,都应这样去认识,都要看它们之作为一定手段,一定的可利用对象而存在的一面。而这些是否正确,根本就看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还应该指出的是,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需要加以检验的绝不单纯是它所达到的对一定对象的理论认识、更主要、更直接的还是它的决策,它所选择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些政策中既包括了理论认识,更融进了价值因素和操作因素。而且,要判定这些政策和策略是否正确。首先需要确认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即实践过程是否成功,而成功的本意就是指“目的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个有利于”既是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依据,也是判断一定政策的实行是否正确,一定的改革实践是否成功,是行之有效的客观标准,它既是事实标准又是价值标准。正如江泽民所说:“一切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
四、党的建设要在新的起点和层次上展开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
对于某一客观事物或客观过程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多次飞跃,才得以完成。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许多时候必须反反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相符合。”〔18〕毛泽东还指出了我们对某个具体事物或参与具体过程的认识大体上完成的标准,“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现实,或者大体上变为现实,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19〕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认识过程时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 也将更加定型化。”〔20〕
随着人们对事物和过程的认识的推移,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会引起实践、认识、实践的新的运作过程,会在更高的起点上,更高的层次上展开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对此,毛泽东肯定地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21〕毛泽东强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再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2〕
根据实践和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论述,我们对于党的建设的实践认识、方法可以提出如下几点基本要求:1.要进一步认真调查研究,对新时期党的现状、特点、问题、矛盾等等,要有充分调查和认识,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事实性认识。2.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时期党的现状及其运作的事实认识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和归纳,以求从具体、特殊上升到普遍和一般,形成对党的状况的规律性认识。3.要根据已有的规律性认识(主要是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导我们设计和建构党的建设和发展蓝图、规划(无论是战略或是战术上的),使我们的实践能有明确的目的性,行动的合理性,操作的科学性,突出主观能动的创造性。要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这不仅是对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言,也是对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而言,我们只有不断地在探索中前进和发展,才有可能使新时期党的建设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注释:
〔1〕〔7〕〔2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372,372页
〔2〕〔3〕〔4〕〔18〕〔19〕〔21〕〔22〕毛泽东:《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第45,45,48、48,47,50,5页
〔5〕〔6〕〔8〕〔9〕〔10〕〔11〕〔12〕〔13〕〔14〕〔15〕〔16〕《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论述》,党建读物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第96,87,116,118,97,94,101,93,114,87,94页。
〔17〕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3卷报告会上的讲话,1993年11月2日,见199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