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清华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官地分院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社区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社区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档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2014 年1月 -2015 年1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82.0% ) 、餐后2 h血糖达标率(77.0% )、并发症率(0%)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率(58.0%)、餐后2h血糖达标率(54.0%)、并发症率(8.0%),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达标上及并发症控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满意,有效地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社区中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社区;老年;糖尿病;护理;效果
随着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及饮食结构的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罹患糖尿病,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工作学习。虽然如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但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依旧居高不下。鉴于此,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开展了有关于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影响的相关研究,目的是探究如何使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自我病情管理,养成良好的治疗和遵医习惯,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展,及并发症的产生。现将总结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来自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社区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个人病情有针对性的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100例患者并未采取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100例,其中女性52例,男性48例,患者年龄介于 28 ~ 78 岁,平均(55.50±5.23)岁,其中 1 型糖尿病81例。2型糖尿病19例;对照组患者100例,其中女性53例,男性47例,患者年龄介于 29 ~ 79 岁,平均(55.40±5.13)岁,其中 1 型糖尿病80例。2 型糖尿病 20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糖尿病。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疾病病理类型上无明显差别。所有患者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脑部病变、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外伤及感染,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参加此次术后疗效分析的患者均为自愿,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1.2.2 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社区保健服务。时间为一年。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 定期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宣传,开展咨询和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为患者测血糖;(2)心理指导: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现象,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教育,消除其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满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3)饮食干预:控制饮食的总热量,提倡少量多餐,建立起平衡的膳食,保证基本生理需要和营养摄入;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热量摄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所占的比例;(4) 运动指导: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若运动中发生头晕、无力、出汗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5) 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疗效、剂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可在口服药瓶上贴上醒目的标签;(6) 自我监测指导: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准确记录;向患者介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及各自的防治措施。
1.3 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体重指数等生化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检测及自我管理意识及生活质量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这些方面的比较。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X2 检验、率的比较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82.0% ) 、餐后2 h血糖达标率(77.0% )、并发症率(0%)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达标率(58.0%)、餐后2h血糖达标率(54.0%)、并发症率(8.0%),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达标上及并发症控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率(%)的比较;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人们在生活中不注重饮食和锻炼,对自身健康没有安全意识,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之逐渐增高。长期代谢的紊乱会导致患者的心、眼、肾、肝、血管、神经等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即产生多种并发症。并且一旦患者因短时间内血糖未得到妥善控制时,就极有可能出现低血糖、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渗状态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多重并发症的产生,使得绝大多数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居高不下。所以,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不但要尽快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最准确的诊断,而且还要重视对血糖的持续控制。然而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大多存在多年患病史,不能做到持续的住院治疗。所以自我监测和严格的遵照医嘱进行自我病情管理,养成良好的治疗和遵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对糖尿病的防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恶化,延长患者生存时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影响是确切肯定的。不仅大大的加强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而且也提高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也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分析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选择适合的宣教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患者的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静清.家庭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9(2):108.
[2] 门晓华.我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10,8(3):395.
[3] 陈支援,丁随新,顾惠琳.社区糖尿病患者10年强化教育实施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1,4(21):136.
[4] 张晓红.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性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2,5(10):67.
[5] 吴敏强.健康教育对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
[6] 杨伟庆,宋晓华,张雁南,等.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0,04:306-30.
[7] 张爽,马红梅,吴凌云,等.国内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的 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9:20-22,25.
[8] 李海玲.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8:273-274.
[9] 杨静,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5):143—145.
[10] 李翠梅,彭剑芳,霍红英,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及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3):425;
[11] 胡欣玥,李菲,国内空巢糖尿病老年患者社区护理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4,10(15):234—235;
[12] 曹程,陈庆昭,社区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降低并发症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6(28):213—214;
[13] 时春珍,护士主导的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J].山东大学,2014,5(25):213—215.
论文作者:邢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4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并发症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社区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