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分析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分析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赢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13569/j.cnki.far.2014.03.030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开放是一项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富强的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对外开放战略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由适应性、学习性开放向战略性、制度性开放转变。党的十七大又全面阐述了坚持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的新思维和新蓝图,党的十八大更是强调我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使这一战略更加完善。实施这一战略,既是对过去一系列对外开放基本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又显示出我国进一步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实现与各国长期合作的战略意志。

       一、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由于美苏冷战对峙和西方的敌对封锁,为了维护自身战略安全,我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国家对外交流主要集中于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直到197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格局和国内政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的认知发生重要转变,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逐渐明晰和发展。

       (一)让利吸引的初始探索阶段(1978—1991)

       1978年实行的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以苏联模式为样板建立起来的统制型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显现,这种封闭的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脆弱的民族企业,但极大地阻断了中国与外部世界正常的交往与互动。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处于商品跨国流动的边缘地区,经济实力相对持续下降,而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通过对外开放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家经济实力快速上升,特别是“亚洲四小龙”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激励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决策。同时,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与外部环境的判断也发生转变,充分认识到战争不再是世界的主要威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①这种外部环境压力与内部认知的变化决定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势在必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重新开启了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开始接受科学技术、资本以及市场的思路与实践,②而且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对外开放的初始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以让利方式吸引国外资本与先进技术,并以试点形式逐步推广扩大。首先,让利是吸引国外投资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对外开放之初,我国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急需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以实现国内经济起步。但是,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文革的消极影响使得初步开放的中国市场既不为外部世界充分了解,也非国际投资的理想场所。国内市场封闭,经济状况落后,政治环境不透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让国外投资者感觉风险巨大。③为了创造良好的开放大局,我国在税收、土地、利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让利优惠措施,以此吸引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其次,面对各种思想观念阻力,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与战略智慧,实施开放的过程必须小心审慎。为此,我国采取了先行设立经济特区的方式,实行试点式、由点带面的开放模式。作为国外经验与国内环境相结合的试验场地,经济特区旨在降低开放的风险与代价,不断积累有效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开放形式。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得以逐步扩展至全国。

       从对外开放的初始探索中,我国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特色发展道路,为改革开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对外开放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做好了必要准备,为国内经济起飞奠定了物质与制度基础;另一方面,让利的开放模式吸引了国外先进技术、资金与管理经验,为国内企业发展指引了方向,也满足了国内发展的需要,向国际社会显示出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战略决心。

       (二)互利发展的全面开放阶段(1992—2005)

       对外开放初始探索的成功,为我国转向以互利发展为特点的全面开放奠定了基础。我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即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997年中国在东亚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将互利共赢战略落实到地区关系中,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对外开放由政策性向制度化的转变。

       党的十四大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为全方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互利发展。首先,我国对外开放正式从经济特区试点转为建立全方位开放格局。以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为契机,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成熟,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中心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和沿江地带”的全方位开放格局。④其次,在“引进来”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实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双管齐下。“引进来”战略为我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能量,促进了国内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我国企业逐步具备了探索海外市场的愿望与实力。最后,我国逐步转变以让利为主的开放模式,追求互利的开放目标。让利的开放政策使国外企业充分享受到中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持续增长的居民消费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出口市场,国外企业在我国的投资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与国内企业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谋求互利目标,在继续保持国外企业享受我国开放收益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的实现,期望利用对外开放为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开辟支持我国长期持续发展的能源与资源进口市场。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给东亚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使“东亚奇迹”的光环破灭。在此背景下,东亚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并寻求实现经济恢复与增长的路径。中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在东亚各国纷纷被迫允许本国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顶住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阻止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中国的做法赢得了东亚国家的信任,对危机后东亚合作提供了关键条件。⑤东亚金融危机促进了中国与东亚国家的联系,推动了东亚合作的发展。中国负责任的态度贯彻落实了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将这一战略从主要以双边交往为主的政策性开放领域,推向地区合作层面。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性向制度化转变,由以双边交流为主转向对国际组织的全面参与。我国开始通过调整国内经济体制,适应国际规则与规范,并利用国际多边经济组织带动国内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⑥对WTO规则的遵守也表明,随着实力的增强,我国开始逐步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加入WTO的过程充满了曲折与困难。我国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谈判取得WTO成员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可。一方面,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疑虑。在西方社会看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不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匹配环境,国际上也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先例,因而我国入世谈判充满了艰辛。另一方面,国家的实力现状和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WTO规定对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优惠措施。但是,西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倾向于将我国定位为发达国家,以获取更大的收益。⑦

       加入WTO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收益。融入WTO国际规则后,我国逐渐成为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首先,我国对WTO规则的学习与适应过程,本身就是对成功经验的借鉴。WTO规则指导了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与WTO成员的谈判也加强了国内经济制度的透明化与制度化趋势。对WTO规则的适应与学习,促进了我国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参与,使得我国可以在相同规则下参与国际竞争。其次,加入WTO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改革成果的肯定,突显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也促使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发生重大改变,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发展,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加入WTO也表明了我国对世界的承诺以及承担相应国际责任的态度。

       随着加入WTO,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也由互利发展走向合作共赢。加入WTO不仅深化了我国与世界的相互依赖关系,我国在实现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国际社会也从我国发展中获益,我国对外开放的互利共赢诉求更加明朗。互利共赢强调国家利益与伙伴国利益并举,谋求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符合国际组织建立的初衷。因此,对外开放战略的阶段性转变,特别是从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的转型,标志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实现世界经济的互利发展与合作共赢。

       (三)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确立(2005年至今)

       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催生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于2005年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⑧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明确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导方针——互利共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⑨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⑩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从而使这一战略更加成熟和完善。(11)

       可以说,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的演进和深化逐渐明晰了以互利共赢为指导方针的开放战略,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实践也勾画了战略实施的具体路径。首先,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从让利吸引、互利发展到合作共赢的过程。让利吸引体现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紧迫性,反映了开放初始阶段国家对西方技术资金和成功经验的强烈需求。我国通过让利方式获得了国家发展所需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与国外资金,为民族经济起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让利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成本,优惠性税收、利率、土地政策使国外投资者赚取了丰厚利润。随着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转向以互利为主的开放模式,强调交易双方共同获益,我国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分享国家发展成果,也追求民族企业的壮大。互利发展阶段的深化使国家的对外开放顺势转向追求共赢,不仅强调双边交往的共同利益,也兼顾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国际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其次,对外开放由政策试点、全方位开放转为制度性开放。对外开放初始探索阶段,国家以经济特区模式开启对外窗口,尝试与外界接触。随着政策试点的成功,开放进入全方位格局,从沿海扩展至内陆。同时,开放也由单纯的政策领域、双边模式转向制度层面、多边渠道。我国不仅关注双边经贸交流,也参与全球国际机制的建立。

       另一方面,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也是和平发展的需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区域合作的兴起以及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都凸显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地位。我国顺应国际形势,提出“和平发展”理念,强调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并不谋求霸权地位,也不会改变现有国际体系。我国关注国家发展对双边关系的促进、贸易互惠的实现以及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平发展表明我国不仅追求国内社会稳定,还致力于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就是和平发展理念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既强调改变不平等状态,追求国家之间相互平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也强调国家之间存在广泛的利益共同点,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国家利益,达成互利共赢的效果。和平发展理念还强调文明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包容与相互尊重,肯定了不同文明可以共同存在,并通过相互学习实现互利共赢。

       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理论基础

       我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提出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日益演进的经济全球化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施的全球背景,国际机制理论则为这一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全球背景

       全球化与互利共赢紧密相关。它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使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一国经济若要长期稳定发展,只有融入整个世界经济体系才能实现。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对外开放创造了机遇,频繁的跨国界流动提高了市场效率并增加了财富增值量,为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动力。(12)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使国际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进而导致实现利益的方式多样化。(13)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就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14)

       首先,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增强,也为国际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赖是国家之间或国际行为体之间以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情形,包括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方面。敏感性主要指国家对外部环境或其他国家政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脆弱性则是面对变化进行调整所要付出的代价程度。(15)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和技术变革的推动,国家之间的互动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依赖不断加深,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16)全球化也使得国际交往对象日益复杂化,国家之间在不同结构层面上进行博弈,既包括主权国家的交易,也涵盖国际组织内部的讨价还价。全球化背景下的博弈结构,不仅使国家深嵌于复杂的多层次经济网络中,不能轻易退出博弈,而且任何单个国家都无法承受背叛所付出的代价,合作成为国家战略的最优选项。

       其次,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国际组织不断增加,改变了国际交往环境。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间的交流平台和信息传递通道,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17)国际组织本身有一定的规范性,有特定的规则、规范和原则,国家参与的前提是遵守国际组织的规定,这就为博弈奠定了基本框架。国际组织也提供了明确的惩罚机制,对于采用背叛策略的国家有相对明确的惩罚方式,成为独立于国家的约束力量。国际组织的不断壮大,推动了国际合作的发展,为实现互利共赢提供了制度保障。

       再次,全球化的发展也引发了大量的全球性问题,改变了博弈的性质。全球问题的出现,使国家面临大量的共同威胁,包括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跨国犯罪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无法由单个国家完成,需要国家之间相互合作。同时,部分问题有其紧迫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面对共同威胁的情况下,博弈性质发生转变,博弈双方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合作者,向着解决全球问题的共同目标前进。尽管全球问题的出现威胁国家利益,但也促进了国际合作的实现。全球问题的存在使得合作收益远远大于妥协成本,国际合作成为面对全球问题的最优选项。

       最后,全球化促发了国家互利共赢的合作意识。在传统意义上,国际关系处于零和博弈状态,即“你的所得即为我的所失”,国际政治交往无法实现共赢。但是,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互动频繁,国家在国际交往实践中意识到共赢是可以实现的。共赢意识的产生成为转变博弈形式的重要条件,国家只有意识到合作的利益才会积极主动采取合作策略。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国家自身的发展,还有助于维护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可以说,互利共赢是全球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理论基础

       国际机制理论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国际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突显。罗伯特·基欧汉从政策协调的意义上定义合作,将合作与单纯的共同利益区别开来。他提出,合作是政策协调过程的结果,即当一国政府遵从的政策被其他国家政府视为能够促进自己目标的相互认识时,就会发生政府间合作。(18)国际机制作为一种媒介,能够推动国家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的实现,它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确立规范行为体义务的法律框架,增强信息透明度和承诺可信性并降低交易成本,以塑造国际交往结果的预期,从而促进国际合作的实现。在一个多层国际体系中,国际机制在实质问题上促进协议达成,协调行为体预期,提高行为体得到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国际合作则帮助各国政府实现期望的融合。

       国际机制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关国家在国际特定领域存在共同利益,而且这一共同利益只能通过合作获得;二是只有国家间彼此合作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时,合作才会产生。(19)在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对外交往行为中,我国可以通过参与或建立国际机制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从以双边交流为主转为对国际组织的全面参与,正式迈入了制度性阶段。我国开始通过调整国内经济体制,适应国际规则与规范,并利用国际多边经济组织促进国内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20)由此,国际机制逐渐成为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和平台。一方面,参与国际机制表明我国是一个维持国际体系现状而非改变现状的国家。(21)加入国际机制建设进程后,机制的规则与责任推动了我国维持国际现状的意愿与能力。这种对国际现状的维持也有利于反驳西方的“中国威胁论”,为我国和平发展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参与国际机制有助于实现国家利益。我国与国际机制的合作程度主要取决于合作所带来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国还以推动国际合作为目标,逐步推动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实现合作的国际机制,既有双边机制,也有地区性、全球性多边机制,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英财经会议等等。可以说,互利共赢本来就是国家之间的互动,是理性行为体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交易与合作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际合作都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国家之间的交往可以通过相互信任、协商合作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国际机制理论不仅为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国际机制本身也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三、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在要求

       互利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的共同利益。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求中国随着开放的扩大和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统筹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兼顾本国利益与伙伴国利益,在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国家间协调发展。

       (一)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涵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包括互利与共赢两层含义。互利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基础和动力,强调国际经济互动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效率和“非零和博弈”状态。共赢则在互利基础上关注国际交往中利益的公平分配和双方的协调发展。如果说互利是效率问题,那么共赢则是分配问题,互利可能使双方共同受益的程度不同,而共赢正是要实现双方的协调发展。(22)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关键在于国家之间交往的互利性,落脚点是实现双方共赢,(23)其对象既包括双边关系中的国家,也涵盖全球经济的繁荣与政治格局的稳定。互利与共赢并非同时实现,互利保障了持续的交往,共赢则强化了合作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在互利共赢战略下,国家更加重视长远利益,甚至在特定时期以让利形式追求长远发展。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高度重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国际交往与对话的前提,国际合作本身也建立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这一战略强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共同发展,国家利益与伙伴国利益共同实现,并致力于创造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格局。它要求各国以自身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24)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核心内涵就是对共同利益的追求,以此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要求

       互利共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开放战略,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协调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开放战略,也是国际交往中兼顾本国利益与伙伴国利益的互利共赢战略。这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在要求。

       一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互利共赢理念标志着我国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世界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大国,肩负的国际责任也日益增强。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我国实现和谐世界与和平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打破西方“中国威胁论”的政策实践,必须服务于负责任大国形象建设的需要。对此,我们不仅要积极推进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使我国开放发展的成果惠及周边地区,还要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规则制定和完善,推动贸易谈判的发展。

       二是统筹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国内改革为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92年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深化发展。同时,对外开放的深化也促进了国内经济改革,加入WTO后为履行相关承诺加速了国内经济改革进程。互利共赢战略明确强调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内外联动”。内外联动突出国内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均衡,对外开放的速度不能超过国内改革所能承受的限度,国内改革也应充分利用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与经验。这一战略要求把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基础,在保证国内经济改革稳定进行的前提下,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推动实现国内与国际统筹发展。

       三是兼顾本国利益和伙伴国利益。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主体包括三个层面:本国利益、伙伴国利益以及世界经济繁荣与政治秩序稳定。首先,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前提,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国家作为理性行为体,其决策的依据是对收益与代价的核算,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营造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实现国家利益。其次,伙伴国利益的实现是维系合作的关键。这一战略要求在实现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兼顾伙伴国利益,国家之间通过谈判协商与长期合作,实现共同利益。互利共赢则是稳定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在深化对外开放时也要回馈国际社会,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最后,这一战略的外溢效应是实现世界整体收益,即全球经济体系的持续繁荣与世界政治局势的和平稳定。实践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不仅着眼于国家利益的实现,也注意平衡伙伴国收益,并以大国身份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三)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意义

       互利共赢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适应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实行对外开放的指导方针,也是实现和平发展、走向负责任大国的必然选择。坚持这一战略,对我国有效参与全球竞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创新对外开放的思维方式。从最初对外开放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再到互利共赢,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互利共赢是新时期我国坚持和深化对外开放的智慧结晶,是对国家“大经贸战略”、“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我国早期的对外开放着眼于抓住外部机遇,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忽视了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也引发了一系列国际问题。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更大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互利共赢充分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兼顾国家利益与伙伴国利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社会稳定等双重利益。我国要成为世界性大国,进而走向世界性强国,必须长期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5)

       二是极大地提升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对外开放初期,我国经济规模较小,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国家专注于国内经济建设,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集中关注不够,也未提出太多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开始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担忧和疑虑也越来越大,“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作为开放大国,中国对世界发展确实负有重要责任,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也必须考虑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26)因此,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提出符合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应,标志着我国开始面对新的国际环境,以大国眼光审视全球,处理自身与国际环境的关系,不仅强调我国与伙伴国的共同利益,关注对外经济交往的国际影响,而且更加重视统筹国内与国际经济大局,谋求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三是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分工和市场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资源分配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完善的工业体系,获益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发展极为有限。我国也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尽管国内经济基础良好,但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严重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27)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要求转变对外开放方式,以全球性战略眼光考察国际经济环境,参与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的制定,打破发达国家的主导,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它强调在处理经济贸易摩擦过程中,避免采取贸易报复手段,倡导借助WTO等多边谈判机制,以沟通协商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要关注对外开放的可持续发展,不以牺牲他国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代价,要以实际表现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经贸关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四是适应了和平发展的需求。和平发展是我国回应国际社会担忧而提出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中国发展不会破坏国际社会稳定,也不谋求霸权地位。同时,在实力增长过程中,中国将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创造和谐友好的国际环境。(28)我国提出和平发展也是为了应对国际上各种别有用心的“中国威胁论”和周边环境的不确定性,维护国际秩序现状,保持国内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在和平发展的主题背景下,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要求我国加强对地区多边组织的参与,维护与主要大国的关系,着眼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引导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发展趋势。(29)

       注释:

       ①Max Boisot and John Child,"From Fiefs to Clans and Network Capitalism:Explaining China's Emerging Economic Order",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41,No.4,December 1996,p.622.

       ②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徐尧、李哲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第58页。

       ③Robert Went,"Economic Globalization Plus Cosmopolitanism?"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Vol.11,No.2,May2004,p.345.

       ④唐任伍、马骥:《中国对外开放30年回顾及争论辨析》,《改革》,2008年第10期,第22页。

       ⑤杨宏恩:《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东盟经济增长》,《财贸经济》,2011年第12期,第89—96页。

       ⑥唐任伍、马骥:《中国对外开放30年回顾及争论辨析》,第21页。

       ⑦Linda Weiss,"Global Governance,National Strategies:How Industrialized States Make Room to Move under the WTO",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Vol.12,No.5,December 2005,p.739.

       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532页。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76页。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4页。

       (12)[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5—232页。

       (13) Robert L.Thompson,"Globalization and the Benefit of Trade",http://www.chicagofed.org/digital_assets/publications/chicago_fed_letter/2007/cflmarch2007_236.pdf,2012-06-25.

       (14)Victor F.S.Sit and Weidong Liu,"Restructuring and Spatial Change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under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90,No.4,December 2000,p.666.

       (15)[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7页。

       (16)Kiminori Matsuyama,"Beyond Icebergs:Towards a Theory of Biased Globaliz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74,No.1,January 2007,p.243.

       (17)Quan Li and Drew Schaub,"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 Terrorism:A Pooled Time-Series Analysis",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48,No.2,April 2004,p.248.

       (18)[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53页。

       (19)[美]罗伯特·基欧汉:《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20)唐任伍、马骥:《中国对外开放30年回顾及争论辨析》,第21页。

       (21)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第4页。

       (22)陈继勇、胡艺:《迈向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5—10页。

       (23)李安方:《互利共赢与开放的战略创新》,《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第30页。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7页。

       (25)胡鞍钢:《中国崛起与对外开放》,《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第58页。

       (26)Justin S.Hempson-Jones,"The Evolution of China's Engagement wit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oward a Liberal Foreign Policy?" Asian Survey,Vol.45,No.5,September 2005,p.712.

       (27)裴长洪:《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演进轨道及特征评估》,《改革》,2008年第10期,第22页。

       (28)Brantly Womack,"China between Region and World",The China Journal,No.61,January 2009,p.10.

       (29)Alice D.Ba,"China and ASEAN:Reuavigating Relations for a 21[st]-century Asia",Asian Survey,Vol.43,No.4,July/August 2003,p.634.

标签:;  ;  ;  ;  ;  ;  ;  ;  ;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分析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