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_农村人口论文

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1994年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提供的数据,我们知道四川省1993年末,全省总人口数为11002.4万人。其中按城乡分,市镇总人口为1626.5万人,乡村总人口为9375.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4.78%和85.22%。按农、非农分,非农业人口数为1738.5万人,农业人口数为926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数的15.8%和84.2%。

四川省这组数据和中国平均水平及世界部分国家相比都有很大距离。1990年中国人口按城乡构成分,其城市比例为26.4%,乡村为73.6%。同期四川省人口按城乡分,比例为12.7%和87.3%。1990年四川省城乡比例分别比全国该比例低13.7个百分点和高13.7个百分点。即使是1993年四川省城乡比例也分别比全国1990年该比例低和高11.6个百分点。与《人口统计年鉴·1991年》(联合国)、《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世界银行)和《亚太统计数字·1992年》(亚太经社会)提供的32个国家1990年的分城乡人口数据相比中,四川省1993年的城市人口比例数14.78%,也是最低的。低于新加坡(100%)、美国(75.0%)、原苏联(66.0%)、印度(27.0%)、蒙古(52.0%),也低于次最低的越南(22.0%)和最低的孟加拉国(16.0%)。由此可见,四川省城乡人口构成结构仍是传统农业社会类型的,而非现代工业社会类型的。因此,四川省今后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或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移的道路仍很漫长,困难也相当巨大。

(二)

城乡人口比例低意味着农村人口群体庞大。而农村人口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母体。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平均水平已达到28%(熊小红,1990年)。四川省全省乡村劳动力,1993年为5172.3万人,按此28%计算,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了1448.24万人。四川省199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为6232.14千公顷,合9348.21万亩。如按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负担耕地4.7亩计算(吴忠观,1991年),则四川省现有农村实有耕地只需要用1989.0万人即可。按此计算,四川农村劳动力剩余已达到3183.3万人。如果仅以四川省1993年按行业分的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人口4132.7万人计,则上述两种口径下的劳动力剩余分别达到1157.16万人和2143.7万人。不管是以何种口径和何种方法计算,都可以看出,四川省农村劳动力是严重过剩的。

四川省1993年全省劳动力资源为7146.8万人,占总人口数11002.4万人的65%。那么,以1993年四川乡村总人口为9375.9万人计,则劳动力资源为6094.3万人。全省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87.1%,乡村则为84.87%(5172.3万人÷6094.3万人×100%)。从3281.6万(9375.9万人-6094.3万人)农村非劳动力资源和乡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7.1%为84.87%这两个数据来看,四川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依然相当严峻。

农村社会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剩余现象必然出现。在社会不同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转移,都有不同的背景,各因素的权重也不一致。我们认为根本原因不外是经济性质的。在理论上,费希尔假设、配弟一克拉克定理、以及库兹涅茨理论,都较好地解释了在充分市场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工业化、城市化才是根本解决此问题的方向,具有内在必然趋势。实质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为人们展示出了农村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为农村快步向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打开了大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人口经济特征不一样。何承金教授1995年经研究指出:城市规模与城市非农化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城市越大,人口非农化水平越高,国内生产总值的非农化——换言之,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人口的集中性越强,人口平均用地规模越省;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人口非农化、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因此,解决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方向性选择,我们认为首先是应该加快四川省城市化进程。但是目前四川省城市化水平相当低。

四川省1993年末100万以上人口大县为27个。其总人口、非农人口及比例为表一[1]所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平均水平为9.3%,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8%。其中仅涪陵市比例为18.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可见人口大县并非非农业水平较高的县。1993年四川省非农业人口超过50%的分县(市)数为18个,见表二[2]。其非农人口比例高达80.0%。把表一、二相比,就可知道:1.大城市总人口数(635.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11002.4万人)比例仅为5.8%,但非农人口数(508.6万人)占全省非农人口总数(1738.5万人)的比例就高达29.3%。而人口大县两项的比例才分别为30.7%和18.0%。这说明大城市(区)人口吸纳能力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2.两表相比较,总人口数为5.3∶1;而非农业人口却是0.6∶1。这说明大城市尽管非农人口比重较高,但人口容量是很有限的。也就是说,在非农人口比重已经很大的基础上,城市人口增加受到总人口数量的限制。3.两表自相比较,可以看出,人口大县总人口数和非农人口比为10.8∶1;而大城市该项比则为1.2∶1。这充分说明人口大县如果在社会经济条件转好时,其人口的非农化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四川省城市体系的各类研究中,共同认为四川省城市体系特点是特大、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没有大城市或中等城市。上述数据就是该问题的一个侧面反应。

(三)

改革开放十多年了,虽然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尽合理,其转移也较为缓慢。但变化还是存在的。从表三[3]中我们可看到这种变化。1978年至1993年15年间,乡村总人口增加了5.5%,乡村总从业人数增加了45.8%(这可能是15年间劳动适龄人口增加很快的原因)。从业人员中农村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只增加了23.3%,而非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却增加了520.8%,达到了五倍。非农行业增加特别快的是:采掘业为7.25倍,制造业为6.5倍,建筑业16.4倍,邮电仓储业6.8倍,商贸餐饮9.7倍及其他行业6.3倍。这充分说明,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巨大的。

四川农村劳动力这种就地行业转移变化,反映在农村行业产值上也是明显的。以农业总产值为100计,则农业总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建筑业产值∶农村运输业产值∶农村商饮业,按当年价计,1980年为:100∶15∶5∶1∶4;1990年为:100∶45∶8∶6∶8;1993年为:100∶131∶23∶17∶21。这无疑表明农村行业产值结构在劳动力有所转移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四)

四川农村农林牧渔业劳动行业以外的其他12个非农行业,其劳动力1985年总数为400多万人,1993年为100多万人左右。八年间农村非农行业劳动力人口增加了150%左右,年平均增长12.0%强。也就是说从1985年开始,四川省平均每年在农村范围内,转移50万劳动力以上人口。按此计算到2000年,四川农村非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人口将达到2405.0万左右。这种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数量本身还是可观的。但考虑到每年进入农村劳动适龄人口阶段的人口的增加,每年转移50万人就不会显得太多。所以四川省每年农村内部至少应转移这么多剩余劳动力。

四川省1985年市镇总人口1164.1万人,1993年为1626.5万人,增加了39.7%,八年间年平均增加4.3%。扣除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也就是说,从1985年开始,四川省每年就有近40万人从农村进入到城市,从而改写城市人口总数。照此计算,到2000年四川省市镇人口会达到2183.9万人左右。扣除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数(约合每年15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按全省1993年的平均数9.6‰计算),城市机械性人口每年增加也应近40万人。这种非农村内部而城市化人口的增加数额,也是相当可观的。

按上述农村就地转移每年约50多万人,直接进入市镇每年近40万人,二项合计约90万人。如果每年非农领域(城市或乡村非农行业)切实吸纳90万劳动力人口从农村向外的转移,而不是季节性或暂时性的,那么四川省到2000年按城乡分或按农、非农分,其城市化水平或非农化水平都会得到较好的改观和提升。这里关键是切实做好每年约90万人的非农转移。四川省目前每年约有600多万人在外打工,转移出农村的数目相当可观,但这种转移并不长久,其季节性或工期性很强,不能算彻底转移了。这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

四川省是落后的农业大省。劳动力从农村向非农行业或城市的转移,应该加大力度。最好是超过目前已经实现了的每年约90万人以上。做好这项工作,是全省的大事,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件大事。这至少因为两点:1.城市化和非农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尽可能快地向前推进;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延迟转移,或转移过于缓慢,是许多社会经济问题产生的总根子。

(五)

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空间分布上也有自身的规定性。从空间结构上讲,劳动力转移有以下几种情况:1.直接进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2.进入中等城市;3.进入小城镇;4.建立新型小城镇。这四种分类是有其自身规定性的。

直接进入特大或超大城市,已经是不可能了。这既不符合我国城市体系发展的现实规划,也超出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实力。新建新型小城镇,这是目前东南沿海、环勃海湾地区、苏杭及京津地区发展小城镇及转移劳动力的一种较特殊的方针。主要原因是那些地区农民的收入已经相当高了。在不太多增加国家投入的情况下,主要靠农民自己投资新建。而这种情况对我们四川广大农村和农民来说,除成渝个别地区外,基本上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空间上我们倾向于直接进入中等城市和直接进入县(市)、镇及小城镇两种方式的选择。根据表一,我们可以初步计算出这类县(市)、镇吸纳劳动力的可能潜力。

四川省27个100万以上人口大县(市)中,非农人口仅占9.3%,合312.5万人。与非农业人口比例超过50%的18个区(市)的80%和635.4万人相比,其绝对数和比例数都相当低。反过来讲,潜力也相当大。如果把9.3%比例提高一倍,达到18.6%,则吸纳劳动力能力扩大一倍,为620多万人。而18.6%的比重,才较1993年四川省平均水平15.8%数值高出3个百分点,所以其潜力是明显而巨大的。再以27个人口大县的非农人口计算,每县(市)平均非农人口不超过12万人。如果以四川省全省200多个县(市)计,则非农人口理论上应该达到近2500万人。在不新建任何小城镇基础上,只扩大县(市)建制城区,如果非农人口增加0.5倍,则全省非农人口约达1250万人;如果该比例增加1倍,则非农人口可多达5000多万人。全省非农人口比重也将分别高达30%和50%以上。这将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这种非农人口增加——剩余劳动力较快地直接进入中小市镇的方式,似乎有点过于理想化,无疑其难度也很大,工作相当艰巨,到本世纪末恐也难以达到这种水平,但这一研究成果和其标示出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该模式——直接进入中小市、县(市),不仅是排除了直接进入特大、超大城市和新建小城镇后的逻辑上的唯一选择,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性选择——城市化和工业化。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和效益问题,劳动力转移的这一空间选向,更具有现实意义。其核心内容是进一步扩张县(市)级城镇的综合性、区域性、先导性优势,尽可能发挥县(市)城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战略发展中的历史性作用。

(六)

四川省劳动力转移,和任何意义任何国家的劳动力转移一样,本质上都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剩余出来,二是吸纳进去。一方面农村中农业收入增加是劳动力转移出来的正常前提。四川农民收入应该说有所增加,所以有劳动力溢出来。但收入增加又不如东部农民高,且来源不稳定,因此,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属于季节性、波动性的。劳动力剩余出来,多少是好事,但波动性太大,则有害无益。它的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生产力提高等需要有长期规划和稳定发展的决策和实施。所以四川省要加快劳动力转移,还必须切实关注农民基于农业发展基础上的收入的提高,以确保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和连续性。这当然涉及到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及农产品和农业用工业品价格规划等一系列大农业政策,在此,我们不深入讨论。

另一方面,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方,无非有城市非农行业和农村非农行业。特大、超大城市的非农行业,即使有吸纳能力(实际上大型国有企业吸纳能力已经成负数了),也因城市本身容量有限,不可能吸纳了。农村非农行业吸纳剩余劳动力应该说是有很大潜力的。按当年价计,四川省1980年农业总产值和非农产值(含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业)之比为100∶25;1993年则为100∶192(以农业总产值为100计)。但县级以下农村区域中非农产值行业一般都是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在规模、效益、经营、承担风险、行业发展、带动能力、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等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即使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应将重点放在中、小市,县(市)等级上考虑。因为单纯的乡镇企业之发展不仅不能满足劳动力转移这一涉及全省、全国性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而且乡镇企业过小规模的过多、过快发展,一方面经济上会降低生产要素配置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加剧已经非理性化了的地方保护主义。

农村劳动力应该转移到什么领域去呢?我们用区域等级、制造加工程度和产业门类为标准做一个简单的三维图(见上图),以便初步分析劳动力应该在什么区域等级上,何种产业门类上,转移到什么领域去。根据三种标准通常的界定和内容,我们可以直观地较容易地得出有价值的几个结论:1.农村转移劳动力应以农村产业资源为主。农村产业资源主要指农村中农业初级产品,和依托农村人口而形成的第三产业,例如商饮业和旅游业,以及没有大工业开发价值的部分地方性地矿产品。所以可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后进入的领域首先应该是以农村产业资源占有优势的产业门类为主。2.劳动力转移后应进入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初步精细加工制成品阶段。在典型的二元经济格局中,农村一般只向社会提供初级农产品和少量初级矿产品,并依此只获得初级产品的市场收入份额。建国三十多年来农业工业产品的交换大致如此。农村吃了不少亏。因此,在提高效益和技术条件可行情况下,应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资源的制成品工业。在此基础上,加大技术含量,生产出适应国际国内高收入市场的高新农产品。例如,无公害绿色保鲜生物制品,高营养有机农产副食品等等,以及农村环境、人文资源开发,如特色旅游和旅游制成品及地方特产等。3.在区域分布和等级规模上,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位方向,应重点放在中、小市、县(市)区域等级上。这里不再重述。综合上面三点,我们认为,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实施如下的发展战略:以中小市、县(市)区域等级为转移目标,依据农村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和精细加工,乃至高新加工,和部分工业品的深加工,高目标、高起点、高速度地推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们应极力回避这样的劳动力转移方法:用以农村乡镇区域等级为转移方向,以乡镇小而全无序生产规模为主(特别是和大工业争资源、能源、分技术的工业),以初级产品为生产内容的乡镇扩建或乡镇企业的方式来转移劳动力,虽然在短时期也不失为初期起步发展的好办法。因为劳动力转移不仅有局部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更有和工业化、城市化联系在一起的全面性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

(七)

在分析研究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时,我们还应考虑到虽然并非直接但和劳动力转移极为相关的问题。我们认为可分为两大类:实践类和理论类。

劳动力转移时,决策者应该在其实践中,重点分析研究劳动力转移类型和劳动力转移管理两个实践性很强的题目。

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大致有几种类型:贸易型,如香港;加工型,如日本;资源型,如科威特;综合型,如美国等。其中纯贸易类的很少;纯资源型的也较少;加工型的占一部分;综合型的占较大部分。根据四川省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我们认为在四川劳动力转移类型选择上,应重点考虑综合型和部分加工型。即利用四川丰富的资源,搞制成品加工,进而深度加工,在条件成熟时,把四川变成外部世界与西部物质资源,制成品以及第三产业交流的中转站,综合性地推进四川省经济体制特别是产业结构改革的深化,也因此而带动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面转移。

在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就地转移(即原先的离土不离乡)。因此必然出现劳动力转移的各种管理问题。假定其他条件不论的话,劳动力转移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身份转移的管理和随身份改变而发生的财产权改革的管理。户籍制度首当其冲。但户籍制度由于身份证的使用,粮票的取消,以及计划供应物资的取消,已经显得不是很重要了。这样反衬托出“隐形身份”的阻碍了。首先就是三大保险:养老、失业和医疗。它们虽然还不完善,但完全能够将“城市人”和“准城市人”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因此,要大力转移劳动力,不光是改革户籍制度,还必须改革其他的“隐形户籍”制度。正因为如此,在所谓先进的“苏南模式”中,才出现那种农民无法真正进入城市而只好自己投资建新城镇的尴尬情形。而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新建的小城镇其社会、经济效益都值得谨慎分析,不宜一刀切,一哄而上。相反,要鼓励农民把其财产(资本)引导到中、小市(县)具有规模等级的城市中。为此,我们还必须关注农民自身财产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例如,在达到一定的投资水平而要进入城市时,如何转移原先农村承包的“两田”使用权;再如,农民如何用财产来补贴因进入城市而形成的必须用于城建的投资缺口,这不光是进城指标收费问题,而是建立起进出城市的经济运作机制问题。更何况,城市人现在要落户农村,也已经开始收费了。财产转移实际上起到了避免回流人口产生而削弱整体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劳动力转移中劳动者身份和其财产转移的管理本质上是针对四十多年以来一直实行或隐蔽实行着的城乡非经济壁垒。只有城乡非经济壁垒打破后,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研究和实践城乡之间劳动力的相互转移: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

(八)

在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还有必要对其一定的理论问题予以分析。以便使人们看清楚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发展和其基础究竟是什么。

劳动力在农村出现剩余,是因为从事农田劳动的那部分人,能够供养较多的人,而非仅仅自身。收入增加应该是劳动力转移的前提。那种因农村收入不如工业收入高,故而放弃农林进入城市或农村工业行业,是“推拉力”模式,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收入增加,特别是稳定的收入增加,应该说其前提肯定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因为如此,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收入增加,而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都必须以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为保证。而能够极大地保证生产率持续提高的条件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目前城市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搞活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什么?就是因为目前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保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上,出现了暂时的困难。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即使是进入了中、小城市,县(市),也仍然存在一个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否则在生产率没有提高,或者反而下降的情况下,因劳动者收入下降,反而导致已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完全有可能被迫重新回到农村去。因此,劳动力转移问题,表面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质上是全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问题。

进一步分析,要保证已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致于又回到农村,确保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如前所述,必须保证生产率持续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大致应该满足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增加资本投入;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假定不考虑技术装备的资本投入(其实政府的多数投入没有用于转移劳动力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当然也需要投入,但目前多为分散的隐形的家庭式投入)就是关键了。有研究证明,在新增收入中智力投入产出效果已经大于资本投入产出效果。所以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也是全社会成员,特别是劳动适龄者文化技能和素质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理论上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本质上,既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提升,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化、劳动生产率高效化、文化知识高智化的统一与发展。

(九)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可重点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组织实施我省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工程。

1.制订以个别大城市、大多数中等城市和全部县(市)级城市的,以劳动力转移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纽带的、长期的“城市吸纳劳动力转移发展规划”。该规划的核心应该是“以劳动力转移为战略目的,并由此带动社会经济同步发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综合大战略,不必过多考虑某些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枝节问题,如因流动人口而引发的城市治安一类问题。必须达到的标准应不低于全国平均劳动力转移水平,因为四川省有县(市)众多这样一个优势基础。

2.制订以劳动力转移为基本内容的产业政策和实施规划,从而达到一举三得的目的。以转移劳动力一举,获得调整好产业结构、提高产品含金量,将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三得。

3.具体制定好不低于县级水平的城区发展规模规划。目前可将各级各类开发区全部统一于至少县(市)级水平。将开发区建设和县级城区开发、中等城市市区改造、小城市(镇)扩张统一起来,以现有的投入带动城区规划建设的发展。

4.结合中、小市、县(市)优势,改造传统产业(工业、农业、手工业等),努力增加县级以上城区财政的收入,从而增加县级以上城市(区)的发展实力。特别是增加市(县)城区基本建设的投入,为吸纳劳动力转移进城首先打下城区建设的基础。

5.制订以劳动力转移为内容的城乡人口身份、财产转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劳动力转移稳定而健康地发展。彻底取消城乡非经济壁垒,使人口自由流动,进出规范化、制度化、经济化。

6.进一步,可在全省范围内,考虑到合理的分布,有重点地推进一至二个中等城市或多个重点县(市)的劳动力转移实施,以取得经验,推广全川。

本文结论:

1.四川省非农化水平相当低,约有2000多万剩余劳动力应该转移;2.农村就地转移或进入城市的不回转的劳动力二项之和每年至少不低于150万人;3.全省劳动力转移空间应以个别大城市和绝大多数中等城市及全省全部县级城市为主,尽量避免重复建设新型小城镇和挤进特大、超大城市;4.劳动力转移的领域应尽可能地发挥出地区资源优势,努力提高资源型加工水平;5.把劳动力转移密切地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统一起来,加速推进社会经济整体发展;6.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确保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为转移出和吸纳进劳动力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7.把劳动力转移管理工作和社会协调发展统一起来,最终形成以劳动力转移为纽带,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反过来再推进劳动力更有成效的转移的良性循环。

表一四川省1993年末100万以上人口大县有关情况统计 单位:万人、%

表二四川省1993年末非农业人口比例超50%的区(县) 单位:万人、%

表三(1)四川省不同年份,分行业乡村劳动力人数分布单位:万人

表三(2)四川省相应年份,乡村从业人员及分项人口数: 单位:万人

标签:;  ;  ;  ;  ;  

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