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学生的腿,只做指南针论文_龚江农

不做学生的腿,只做指南针论文_龚江农

◆ 龚江农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七中 330200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自我探究,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因此常常导致学生只“学会”了,而不“会学”。轻视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老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全方位人才,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是值得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关键词:主体地位 创新意识 注重开发 自我探究

在课堂内外,如何将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经过多年从教积累的经验,加上经常参加一些教师培训活动,对自己从事的教育活动常常深刻反思,总结如下:

一、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课堂过于追求理性化,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即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尝试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学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天地,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从小具有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

在课堂上,尽量将时间让给学生探究问题,而教师应该勇做先行者,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探求问题的启发者、解决问题的合作者,而不应该再是带着问题进课堂、留下答案出教室的灌输者。

正如一位教学专家所说,“一定要将教学与演讲区别开来: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演讲才需要你一味地表现自己,从而引起别人的关注”。

二、敢于让学生积极提问,将课堂时间让给学生

敢于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再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总是设定好问题,让学生围绕着老师的问题来展开讨论。这种弊端在于:1.学生的内心缺乏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2.有些问题根本不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或脱离学生的实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两个弊端促使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愿意参加这样的讨论,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发言人数少,讨论不热烈,时常有人“开小差”。

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看轻自己”,让学生成为“主角”,主动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引起学生共鸣。这样,既解放自己,又锻炼学生,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模式。

三、注重开发学生兴趣的重大作用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

兴趣的产生既可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现象引起,甚至能由执教者本身的个人魅力引起。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带着书本知识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应该在业余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身,增强自身的个人魅力。如果教学中忽视或不重视学生的好奇心的激发,学生就容易精神不集中、发言人数少。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从调动其好奇心开始,这样,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要去学习。

四、促使学生自我探究——不做学生的腿,只做指南针

学生对知识是渴望的,很多问题他们不明白的,因此需要向老师请教。对于学生的“请教”,一般情况下,我都会给他们“满意”的答复。有的一时答不了的,也会心存愧意地匆忙查阅各类资料,然后将最“满意”的答案告诉学生。渐渐地,我们发现学生向我们“请教”的次数越来越少,是学生不重视我们了?调查学生,得到的答案是:NO,我们已没有问题可“请教”。怎么会这样呢?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是教者的“积极主动”,使学生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渐渐地提问的人才越来越少。

看来,替学生走路,最终只能让学生们腿部肌肉痿缩,进而放弃走路。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未知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不做学生腿,只做学生的指南针,学生才能体会到行者的快乐,以及走出迷途时的成就感。

只有如此,学生才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

论文作者:龚江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不做学生的腿,只做指南针论文_龚江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